- 年份
- 2024(11693)
- 2023(16487)
- 2022(13368)
- 2021(12162)
- 2020(10367)
- 2019(22880)
- 2018(22641)
- 2017(44023)
- 2016(23374)
- 2015(25582)
- 2014(25209)
- 2013(24539)
- 2012(21491)
- 2011(18616)
- 2010(18239)
- 2009(16776)
- 2008(16175)
- 2007(14018)
- 2006(11942)
- 2005(10482)
- 学科
- 济(98553)
- 经济(98439)
- 业(92504)
- 企(81531)
- 企业(81531)
- 管理(79931)
- 方法(47177)
- 数学(38607)
- 数学方法(38207)
- 农(32223)
- 业经(31293)
- 财(30688)
- 中国(24749)
- 农业(22916)
- 务(22330)
- 财务(22284)
- 财务管理(22258)
- 企业财务(21128)
- 技术(19487)
- 贸(17831)
- 贸易(17824)
- 制(17746)
- 易(17254)
- 理论(16463)
- 地方(16455)
- 和(16390)
- 划(16183)
- 策(15356)
- 环境(14356)
- 学(14317)
- 机构
- 学院(326905)
- 大学(319839)
- 济(138950)
- 经济(136748)
- 管理(134793)
- 理学(117994)
- 理学院(116937)
- 管理学(115147)
- 管理学院(114576)
- 研究(98171)
- 中国(76191)
- 京(64113)
- 财(62063)
- 科学(59572)
- 农(57626)
- 财经(50892)
- 业大(50491)
- 所(47066)
- 江(47024)
- 经(46564)
- 中心(46491)
- 农业(45574)
- 研究所(43037)
- 经济学(42777)
- 经济学院(38986)
- 北京(38405)
- 商学(38157)
- 财经大学(37836)
- 商学院(37817)
- 范(37371)
- 基金
- 项目(228369)
- 科学(182919)
- 基金(169987)
- 研究(163753)
- 家(148412)
- 国家(147118)
- 科学基金(129201)
- 社会(109058)
- 社会科(103680)
- 社会科学(103653)
- 基金项目(90914)
- 省(90089)
- 自然(84303)
- 自然科(82514)
- 自然科学(82492)
- 自然科学基金(81060)
- 教育(74583)
- 划(74518)
- 资助(67065)
- 编号(63862)
- 重点(50942)
- 创(50794)
- 部(50227)
- 发(49060)
- 成果(47935)
- 创新(46833)
- 业(46534)
- 国家社会(46203)
- 科研(44294)
- 教育部(43704)
- 期刊
- 济(147575)
- 经济(147575)
- 研究(85934)
- 中国(53375)
- 农(52967)
- 管理(52805)
- 财(50232)
- 学报(49058)
- 科学(46645)
- 大学(38229)
- 学学(36907)
- 农业(36323)
- 技术(29553)
- 业经(28176)
- 融(26877)
- 金融(26877)
- 财经(24972)
- 教育(24238)
- 经济研究(24216)
- 业(21569)
- 经(21547)
- 问题(19681)
- 商业(17710)
- 技术经济(17663)
- 现代(15769)
- 版(15631)
- 科技(15269)
- 财会(15214)
- 统计(14682)
- 策(14635)
共检索到455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克明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流通在生产和消费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消费升级方面的价值也日益明显。本文从流通效率的视角分析了流通业现代化对消费升级的影响程度,探究了我国消费升级缓慢的原因以及流通在此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给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流通效率 流通业现代化 消费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影影
消费需求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消费升级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一。现代流通活动能够通过提供多样化体验、降低成本等方面有效推动消费升级,拉动内需,推动我国经济增长,而提升流通效率是构建现代流通业、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环节。为此,本文从流通效率角度分析现代流通业发展与消费升级之间的关系,并从流通角度提出消费升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流通效率 消费升级 现代流通业 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燕星宇
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现代流通业是双循环的核心支撑,也是实现现代商贸、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体系全面融合的关键。在流通业现代化背景下,物质消费环境渐趋完善,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消费方式多元化、个性化特征凸显,流通业促进居民消费升级的作用基本显现。为明确流通业现代化与居民消费升级的理论联系和计量关系,本文基于2008-2021年我国150个地级以上城市消费价格指数,构建流通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和面板数据模型,基于消费价格变动实证研究二者之间的计量关系。结果显示:流通业现代化发展能够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消费价格变动作为中介变量影响流通业现代化对居民消费升级促进作用的释放,流通业现代化的发展能够干预市场供给,平抑价格,继而促进居民消费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静 安少凯
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数字化赋能发展成为实现流通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对数字经济、消费发展和流通业现代化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假设,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数字经济、消费发展和流通业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流通业现代化具有显著正向驱动作用,但在我国不同区域存在异质性影响;数字经济对消费规模扩张和消费结构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数字经济对消费结构升级的驱动作用明显强于消费规模扩张;消费发展在数字经济和流通业现代化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包括两条作用路径,一是消费规模扩张的中介作用,二是消费结构升级的中介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维莉 李谦
本文立足新消费视角,选取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各省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水平进行测算,从理论层面分析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对消费升级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实证模型进行检验。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新消费视角下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能够有效推动消费升级;第二,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对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第三,市场配置效率提升发挥了中介效应,是新消费视角下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推动消费升级的重要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颜冬梅
商贸流通产业作为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桥梁,在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助力下,有望成为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就商贸流通效率对消费升级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居民收入水平对居民消费数量表现出正面作用,而传统流通效率对居民消费数量影响不明显,居民收入水平和传统流通效率每提升1个单位,则居民消费数量提高0.9251和-0.0551个单位;2011-2018年,现代流通效率水平的上升、科研资金的投入和居民收入的增加均能够推动居民消费数量增长,现代流通效率和居民收入每提高1个单位,居民消费数量就提高0.4392和0.1786个单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袁国华
在国内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内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国内收入的提升推动了消费者从追求产品的量向追求产品的质转移,但是国内企业产品质量、性能等发展仍然较为滞后,导致供求结构出现失衡,本文从产品流通的角度出发,论述流通效率对消费升级的重要作用。首先,本文论述流通效率的提升对消费升级的影响,其后描述当前国内消费现状及消费升级的压力,最后探讨如何推动流通效率的提升,使其促进消费升级。
关键词:
流通效率 消费升级 消费需求 信息渠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红兰
持续推动消费升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是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本文运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商贸流通业数字化对消费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推进商贸流通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居民消费升级;第二,在考虑居民消费具有较大惯性的前提下,商贸流通业数字化水平提升对消费升级的促进效应依旧显著;第三,商贸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对消费升级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地区影响较大,中西部地区影响较小;第四,商贸流通业数字化对消费升级的影响在城乡间差异明显,对城镇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要明显大于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第五,商贸流通业数字化对消费升级的影响还存在门槛效应,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商贸流通业数字化对消费升级影响逐步增强,而随着居民收入增加,商贸流通业数字化对消费升级的影响呈现先增强后趋缓的“S”型态势。最后,本文基于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风云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都得以受益。流通业作为连接生产商和消费者的重要桥梁,研究流通业数字化发展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有利于在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消费内生驱动我国经济发展。本文采用2010-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流通业数字化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机理,并采用GMM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在全国层面,流通业数字化能够推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东部地区流通业数字化有利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且作用明显,中西部地区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影响不明显,经济发展水平的增加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利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玉香 徐洪波
本文从数字经济的背景出发,借助2004-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消费扩容和提质的双重维度,实证探究了流通业效率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影响的城乡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赋能下的流通业效率对居民消费扩容和提质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影响效应呈现明显的二元特征;具体而言,数字经济赋能下的流通业效率提升显著促进了城乡居民消费规模扩张,且对农村居民的扩大效应优于城镇居民;其次,流通业效率提升有利于推动城镇居民消费提质,但对农村地区居民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白莹
"互联网+"行动计划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互联网时代,流通业组织现代化转型升级是现代流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面对消费者需求转变而做出的重要选择。本文以互联网为背景,运用现代流通理念和现代化流通技术,构建出流通组织与互联网对接、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提出构建流通组织合作机制、优化流通组织结构以及创新流通组织模式的新路径。
关键词:
互联网 流通业 转型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敬艳丽
本文利用2003-2015年期间省级层面数据,实证研究商贸流通业效率对消费总额产生的影响。利用整体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商贸流通业效率的提升显著推动了全社会消费总额的增长。考虑到各个地区间商贸流通业效率和消费总额间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分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进行实证回归。结果发现:商贸流通业效率的提升对东部地区消费总额产生了促进作用,而对中部和西部地区消费总额的影响不显著。此外,外资流入规模、城镇化水平、教育水平和交通状况等因素也都对消费总额产生了显著影响。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生产效率 消费总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静
数字经济是全球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流通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实现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流通业数字化、消费升级和区域绿色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业数字化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我国西部的驱动效果最强,东部和中部驱动效果相对较弱;流通业数字化主要通过消费升级的中介效应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其中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品质升级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其间接影响效果分别占总效应的35.1%、12.2%。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改艳
商贸流通业发展有助于满足消费者多元、个性的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升级。而电子商务发展能够盘活消费市场、深挖消费潜能,驱动消费升级。因此,本文实证探析商贸流通业、电子商务及两者协同发展对消费升级的具体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随着商贸流通业发展,消费规模、结构、升级发展趋势均呈现先升后降的演变趋势,而消费内容优化趋势持续提升。商贸流通业与电子商务同步发展及其联动效应可有效促使消费规模扩大、消费升级,两者联动将优化消费内容,而同步发展则可显著驱动消费结构提升。基于此,提出扩大商贸流通产业主体、推动电子商务转型、加强商贸流通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等政策建议,希冀发挥商贸流通业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优势。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电子商务 协同发展 消费升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晶
在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对传统商贸流通业的深度赋能,已成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促进产业消费“双升级”可以有效疏通国内大循环的堵点,解决循环不畅的难点,实现供需有效衔接,以供给端推力和消费端拉力催生我国经济增长新的内生动力。选取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份(未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和西藏)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合成产业消费“双升级”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流通数字化对产业消费“双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流通数字化会显著促进产业消费“双升级”,但这种作用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制度环境下存在差异,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流通数字化对产业和消费“双升级”的促进作用高于西部地区,制度环境水平高的省份流通数字化对产业消费“双升级”的促进作用高于制度环境水平低的省份。中介效应模型估计结果显示,流通数字化可以通过提升市场化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来促进产业消费“双升级”。鉴于此,我国应加强数字技术在流通领域各环节的应用,优化流通网络布局,畅通区域间商贸流通渠道,提升资源流通配置效率;加大数字技术研发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数字研发创新能力,提升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激励流通业数字研发创新;优化数字普惠金融的服务环境,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升全民数字金融素养,增强金融机构数字普惠金融业务风险的管控能力;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的流通数字化发展战略,尤其是东中部地区应布局与当地产业相对应的数字化技术,引导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流通产业数字化发展新模式;不断完善市场机制,提高市场化水平,营造良好的制度法制环境,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