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55)
2023(12480)
2022(10325)
2021(9211)
2020(8024)
2019(18508)
2018(18153)
2017(35840)
2016(19078)
2015(21524)
2014(21536)
2013(21785)
2012(20222)
2011(18116)
2010(18470)
2009(17571)
2008(18120)
2007(16480)
2006(14283)
2005(13057)
作者
(55802)
(46967)
(46820)
(44488)
(30230)
(22580)
(21291)
(18262)
(17528)
(16822)
(15853)
(15716)
(15150)
(14731)
(14609)
(14483)
(14115)
(13841)
(13582)
(13557)
(11586)
(11515)
(11474)
(10729)
(10607)
(10471)
(10428)
(10326)
(9339)
(9301)
学科
(96086)
经济(95978)
(86413)
(77279)
企业(77279)
管理(71330)
方法(48618)
数学(39465)
数学方法(39221)
(31559)
(29468)
业经(28738)
(22491)
财务(22474)
财务管理(22437)
企业财务(21287)
农业(20663)
(20536)
贸易(20533)
中国(20394)
(19919)
技术(17951)
(17510)
理论(16335)
(16305)
(14971)
地方(14910)
(14816)
(14393)
(13400)
机构
学院(294976)
大学(291953)
(132716)
经济(130464)
管理(121385)
理学(105116)
理学院(104162)
管理学(102919)
管理学院(102380)
研究(89164)
中国(71410)
(62884)
(59183)
科学(51172)
财经(50676)
(49071)
(46101)
(44417)
(44300)
经济学(42103)
中心(41705)
业大(41070)
研究所(39678)
农业(38789)
经济学院(38553)
财经大学(37511)
北京(36712)
商学(35087)
商学院(34815)
(34702)
基金
项目(188907)
科学(151454)
基金(140858)
研究(139079)
(120286)
国家(119231)
科学基金(104942)
社会(92598)
社会科(88083)
社会科学(88059)
基金项目(74590)
(73522)
自然(66534)
自然科(65096)
自然科学(65077)
自然科学基金(64038)
教育(63467)
(60260)
资助(57753)
编号(55055)
(43566)
成果(43286)
(42152)
重点(41560)
(40847)
(40313)
国家社会(38916)
创新(38637)
教育部(38152)
人文(37758)
期刊
(145583)
经济(145583)
研究(85589)
(52787)
中国(49293)
管理(46571)
(44993)
学报(39745)
科学(38548)
大学(30907)
农业(30415)
学学(29494)
(27436)
金融(27436)
财经(26488)
技术(25950)
业经(25778)
经济研究(23876)
(22804)
教育(21580)
问题(19843)
(18850)
技术经济(18274)
(17731)
商业(16449)
统计(15075)
财会(14759)
世界(14635)
现代(14168)
(14164)
共检索到429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晓慧  
本文分析了流通业溢出效应的内在机理,然后构建了一个反映产业间溢出效应的两部门模型,并利用1993-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流通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并且流通部门的效率低于非流通部门。最后,提出了提升流通业效率、更好地发挥其溢出效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灿  侯欣裕  
在企业股权网络结构日趋多元化与复杂化的现实背景下,本文依据2003-2019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运用PPML回归法检验了股权网络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网络中心度提升了企业创新水平,推动了企业开放式创新活动的开展及激进式创新模式的转变;股权网络具有显著的间接溢出效应,且被投资网络中心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显著大于投资网络中心度;与竞争股权网络中心度相比,互补股权网络中心度更有利于新知识的交换、传递与融合;地理邻近性提高了信息与知识传递的速度与效率,增强了股权网络中心度的知识外溢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曾倩琳  孙秋碧  
文章利用1990-2012年我国物流业和信息业发展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流业与信息业两者之间存在着动态关系,信息业对物流业的影响远高于物流业对信息业的影响。建立的计量模型及投入产出分析表明,信息业对物流业的拉动作用很大,对物流业发展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而且信息业劳动投入较之物流业资本投入更能提高物流业的劳动生产率。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物流业与信息业融合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婷  赵伟  
文章从产业关联视角切入,基于已有研究梳理了FDI之东道国企业出口溢出效应发挥作用的机制,构建了一个FDI-出口溢出机理系统,据以提出实证模型并做了相应检验。研究揭示,FDI出口溢出借助产业关联的三个机制发生,但三个机制效应各异。引入中国28个制造行业相关数据的实证检验显示:FDI借助后向关联机制产生的出口溢出效应最为显著,借助水平关联机制的出口溢出效应仅在低技术企业中显著,而借助前向关联机制的出口溢出效应则为负;动态上,FDI后向关联出口溢出效应呈渐增态势,水平关联出口溢出效应则逐渐减弱。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宏  李浩然  
本文选取我国制造业15个行业1999-2006年的行业层面面板数据,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制造业中FDI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中FDI行业间的后向溢出效应要比前向溢出效应显著。与此相比,由于外商投资企业与下游行业中的内资企业联系较少,从而对其产生的前向溢出效应也较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喻美辞  喻春娇  
进口贸易是技术的一种主要溢出渠道。本文运用Lichtenberg&Potterie(1996)方法构建国外R&D资本存量,并将人力资本要素考虑在内建立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的计量模型,选取中国和G-7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中国国内R&D资本存量和通过进口贸易获得的国外R&D技术溢出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内外R&D资本存量都能显著地提升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的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短期内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对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在此实证研究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尹宗成  陈玉淮  
文章利用中国2000-2011年30个省际面板数据,将研发投入变量引入增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自主研发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邻省研发投入的溢出效应。文章的估计结果显示,不论是全样本,还是分区域,在样本期间,自主研发对区域经济均具有推动作用,但不同经济区域自主研发的增长效应存在较大差异;邻省的研发投入对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其溢出效应的大小因地区差异而不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海云  史本山  
文章采用地区层面数据,对影响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了FDI的进入东道国并非主动产生技术溢出效应,而需要与一定的东道国因素相结合的结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铁立  
本文对港澳台和其他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不同地区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两类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存在不同:港澳台投资对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在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地区作用更大,但这种正向的溢出效应正在减弱,对整体技术进步的作用并不明显;其他国家、地区外资技术溢出主要表现在对整体技术进步的正向影响上。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汪素芹  叶伟春  
在当今开放的世界经济中 ,一国经济的繁荣或萧条会通过各种传导机制传送给他国并引起他国相应地产生繁荣或萧条 ,我们称这种效应为溢出效应。本文通过对开放经济条件下简单的凯恩斯模型研究 ,得出美国经济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为 :美国经济增长或下降 1个百分点 ,将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或下降 0 .0 95个百分点。这与现实基本相符 ,据此提出我国应更好地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 ,积极调整出口商品结构 ,依靠扩大内需等来降低美国经济对我国经济溢出的负效应的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姜瑾  朱桂龙  
文章选取1999~2003年的行业层面板数据,考察了FDI对中国工业部门内资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在考虑了多重共线性问题并控制住不可观测的时间效应和行业效应之后,研究结果显示,FDI产生了显著的行业内溢出和前向联系溢出,但后向联系溢出为负。此外,对技术差距最优区间的分析表明,当内资企业生产率为相应外资企业生产率的30%~70%时,前向联系溢出能实现最大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益兴  
外商直接投资(FDI)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对东道国的经济和技术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往的研究大量集中在FDI对中国整体技术溢出效应层面,而鲜有文章注重FDI对单一省份技术外溢的研究。分析FDI对浙江技术进步的作用,结合浙江利用外资的数据,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衡量技术溢出效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浙江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不存在技术外溢效应,原因在于浙江吸引的外资层次不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以期改善这种局面。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小梅  尹文静  吴秋实  
构建了包含联邦基金利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美元兑人民币汇率、PPI、CPI和Shibor这6个变量在内的VAR模型,对模型进行了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结果显示金融危机后,美元加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降反升,是推动我国物价上涨的主要渠道;人民币短期内贬值对物价上涨的推动作用不如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外贸易是大宗商品价格和汇率影响我国物价水平与货币市场利率的主要方式,其中,我国货币市场利率对于国际金融市场冲击的反应并不显著。大宗商品价格是美元加息对我国溢出效应的主要传导渠道,美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相对强弱才是决定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的更深层次的因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史本山  熊晶晶  
文章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将人力资本纳入计量经济模型,依据中国近年来的具体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FDI与人力资本相结合后,对我国内资部门产生了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曙霄  张旭  
我国对FDI(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研究始于1998年。迄今对发达省区的研究较多,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东北地区的研究特别是实证分析却较少。在国家鼓励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强对外开放、积极吸引域外资金和技术以求振兴发展的今天,对东北地区FDI的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将会对东北地区利用FDI起到一定的指向性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