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12)
2023(17980)
2022(14466)
2021(13158)
2020(10778)
2019(24220)
2018(23726)
2017(45715)
2016(23925)
2015(26490)
2014(26375)
2013(25897)
2012(23579)
2011(20811)
2010(20847)
2009(19074)
2008(18469)
2007(16384)
2006(14443)
2005(13090)
作者
(65984)
(55204)
(55022)
(51970)
(35153)
(26001)
(24909)
(21453)
(21150)
(19387)
(18854)
(18411)
(17355)
(17355)
(16869)
(16785)
(16497)
(15886)
(15862)
(15856)
(13504)
(13411)
(13355)
(12831)
(12413)
(12341)
(12220)
(12107)
(10876)
(10859)
学科
(112163)
经济(112046)
(92505)
管理(80367)
(79893)
企业(79893)
方法(45195)
(37440)
数学(36273)
数学方法(35872)
业经(35110)
(32050)
中国(31737)
农业(26570)
地方(26150)
(21249)
财务(21196)
财务管理(21167)
技术(20411)
(20238)
企业财务(20052)
(18514)
贸易(18499)
(18465)
理论(17833)
(17832)
(17103)
(16927)
(16442)
(16292)
机构
学院(342520)
大学(334295)
(148120)
经济(145474)
管理(138805)
理学(119386)
理学院(118238)
管理学(116502)
管理学院(115847)
研究(108879)
中国(85880)
(69327)
(67992)
科学(62554)
财经(53922)
(53506)
(52105)
(51754)
中心(51244)
(49048)
研究所(46785)
业大(46571)
经济学(45277)
(43093)
北京(43032)
师范(42704)
(41240)
农业(41198)
经济学院(40920)
财经大学(39754)
基金
项目(227680)
科学(183271)
研究(171131)
基金(167367)
(143217)
国家(141876)
科学基金(125512)
社会(113412)
社会科(107657)
社会科学(107633)
(90061)
基金项目(88381)
自然(78268)
教育(77565)
自然科(76553)
自然科学(76539)
自然科学基金(75201)
(73675)
编号(68968)
资助(66366)
成果(53748)
(53455)
重点(50454)
(50229)
(50209)
国家社会(47637)
课题(46733)
创新(46205)
教育部(44066)
人文(44053)
期刊
(171686)
经济(171686)
研究(100202)
中国(66368)
管理(56679)
(54287)
(51634)
科学(45173)
学报(43452)
农业(35662)
大学(35454)
学学(33696)
(33213)
金融(33213)
技术(32908)
教育(32749)
业经(32497)
经济研究(27361)
财经(26634)
(23057)
问题(22256)
(20185)
技术经济(18835)
商业(18533)
现代(16966)
(16156)
世界(16076)
统计(15643)
(15140)
科技(15073)
共检索到512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昊芸   张扬  
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促进流通业智能化转型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破解城乡发展不均衡难题的关键。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视角切入,依托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框架,梳理流通业智能化发展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影响城乡均衡发展的理论逻辑,并基于2002—2022年我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析流通业智能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流通业智能化程度均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征;流通业智能化在面对负向宏观冲击时具有增长韧性,面对正向宏观冲击时表现出发展潜力;流通业智能化发展通过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等渠道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且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最大。因此,驱动产业智能化转型、弥合区域数字鸿沟、规范平台经济发展可为提振居民消费、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孟昊芸   陈冰洁  
流通业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引领作用。数字经济背景下,流通业智能化有助于拓展农村消费边界,同时促进城乡消费网络融合。本文基于2007~2022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探索流通业智能化发展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时空特征及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流通业智能化程度均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征。流通业智能化发展有效缓解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且在西部地区抑制效果最大。“宽带中国”政策推行后,该影响的效果显著增强。机制分析表明,流通业智能化发展通过扩大电子商务的市场份额、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缓解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因此,加快流通业智能化转型速度、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实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助于缓解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志仁  黎翠梅  
本文通过协整检验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1981~2005年间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城乡消费差距之间的长、短期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城乡实际消费差距具有正向影响,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中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具有滞后性。这为我国通过信贷政策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四华  陈运财  
为研究我国城乡金融非均衡性发展(F D)与居民消费差距水平(RC)的相关关系及相互影响程度,该文首先从城乡贷款占有量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与城乡消费差距的时间序列图来反映F D和R C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利用计量经济学数学模型对两者的相关关系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F D和R C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当前解决或者有效应对我国金融非均衡性发展问题的重要着力点,有利于为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找到一个有力又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最终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晶晶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较高水平的发展阶段,但城乡发展仍有不均衡的现象,在消费结构层面比较明显。本文基于我国2008-202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居民收入为中介变量构建模型,研究流通业发展水平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的影响。从研究结果看出,流通业发展水平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呈负向关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生存型消费差距,其次是享受型消费差距,最后是发展型消费差距。从地区来看,对东部地区的三种消费差距影响都显著,对中部地区的发展型消费差距和享受型消费差距影响显著,对西部地区的生存型消费差距显著,对东北地区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金军  
人工智能发展正深刻影响城乡居民消费行为、消费内容和消费渠道。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分位数模型对2007-2020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工智能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机理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内,人工智能发展会显著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人工智能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的改善效应存在明显地区差异。具体来说,东部地区效果较中部地区更为显著,而在西部地区影响并不显著;在不同城乡消费差距水平上,人工智能对城乡消费差距的收敛作用也不同,具体来说呈先增强后下降的倒“U”型作用轨迹。该研究结论为“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推进提供一定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菲菲   赵静   高科佳  
缩小城乡差距是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要求,发展乡村旅游则为我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践提供了可行路径。本文基于我国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背景,采用我国2015-2021年的经验数据,就乡村旅游发展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检验了新型城镇化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地,新型城镇化具有强化乡村旅游对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赋能作用。最后文章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市场、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和提升农村居民收入视角提出了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泽伟  
流通智能化可增强居民生活福祉、缓解城乡居民消费不平等,促进社会经济稳定运行。本文基于2007-2020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借助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流通智能化对城乡居民消费不平等的影响,并考察在线交易水平的中介机制。研究表明:流通智能化不仅能直接缓解城乡居民消费不平等,还能通过提升在线交易水平间接抑制城乡居民消费不平等。因此,建议加快流通产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各区域流通智能化水平整体跃升,引导在线交易规范有序发展,以缓解城乡居民消费不平等和助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云  米双红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我国城乡一体化背景下2011-2019年全国30个省区市(西藏、港澳台地区除外)的样本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GMM)方法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中介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缩小具有显著的功效,但存在区域异质性,相比较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其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缩小所起到的功效更强。但是,在纳入城乡收入差距中介效应之后,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缩小的功效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同时,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不同的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中介效应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所带来的综合效应存在明显差异,在高水平区域内,两者的综合效应依然会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缩小产生赋能作用,而在低水平区域,两者的综合效应不利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缩小,反而会带来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扩大。最后本文进一步从政府层面、金融机构层面和城乡居民自身层面三个维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勇  
文章采用2001—2021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产业转型升级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并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质量发展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产业转型升级会通过抑制收入差距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会弱化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对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正向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会强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对高质量发展指数的负向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诗娥  杨汝岱  
经验观察发现,三十年来,我国省际城乡居民消费一直存在"经济发展越落后的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越大"的现象。本文构建1978-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不同模型的计量检验结果表明这种现象的存在,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集体贫困"之后,这种现象在1980年代中期以后的二十年间显得尤为突出。而一些省份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开始下降,这是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本文还从社会发展、经济现状、政府行为、基础设施和对外贸易五个方面对影响省际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研究表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教育公平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有助于迈向理想的共同富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进  罗筱梅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消费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升级态势,协调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需要商贸流通业持续贡献内生力量,但理论层面仍未发现商贸流通业发展是否决定了居民消费升级方向。基于此,本文采用2011~2017年我国商贸流通业及城乡居民消费的相关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泰尔指数分别构建了商贸流通业发展指标和居民消费结构指数,利用相关指标分析了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居民主要消费品的影响水平。研究表明,商贸流通业发展显著降低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并有效促进了交通通信和衣着项目的消费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梅兰兰  
本文借助2005-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利用SYS-GMM模型深入刻画了商贸流通业效率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地区消费流向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收入水平下的差异化结果。研究发现:一方面,商贸流通效率的提升缩小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且其对高收入区域的城乡居民消费均衡正向影响显著,但不利于低收入区域城乡消费差距的缩减;另一方面,商贸流通效率对本地消费的净流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高收入区域会随着流通效率的提升吸引更多的外来消费,而低收入区域则会加剧本地消费的流失。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进  
新发展格局背景下,能否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扩大国内消费市场,对实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测度我国31个省份流通业数字化水平的基础上,就其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流通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但存在显著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流通业数字化水平较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低;第二,流通业数字化在整体上可以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但存在显著异质性,流通业数字化发展可以显著缩小城乡食品烟酒、交通通信等消费支出差距,对其他消费支出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若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我国流通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而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乡居民的消费理念、消费结构等方面。加之农村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日益增加,消费结构得到升级发展,这种情况下,农村消费也成为拉动内需增长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居民消费现状分析入手,进而提出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对策,以期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