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42)
- 2023(16831)
- 2022(13575)
- 2021(12136)
- 2020(9928)
- 2019(21977)
- 2018(21612)
- 2017(41571)
- 2016(22275)
- 2015(24578)
- 2014(24839)
- 2013(24510)
- 2012(22679)
- 2011(20338)
- 2010(20903)
- 2009(19538)
- 2008(19504)
- 2007(17681)
- 2006(16039)
- 2005(15190)
- 学科
- 济(119489)
- 经济(119373)
- 业(89333)
- 企(79219)
- 企业(79219)
- 管理(78829)
- 方法(40704)
- 业经(33954)
- 中国(32206)
- 农(31762)
- 数学(31514)
- 数学方法(31253)
- 地方(29548)
- 财(28908)
- 农业(22730)
- 制(20743)
- 务(20683)
- 财务(20635)
- 财务管理(20608)
- 技术(19914)
- 学(19882)
- 企业财务(19591)
- 和(18416)
- 理论(17680)
- 融(17086)
- 金融(17085)
- 贸(17006)
- 贸易(16991)
- 地方经济(16936)
- 策(16906)
- 机构
- 学院(331109)
- 大学(323919)
- 济(148744)
- 经济(146004)
- 管理(126793)
- 研究(116466)
- 理学(107437)
- 理学院(106244)
- 管理学(104776)
- 管理学院(104140)
- 中国(90975)
- 京(69252)
- 科学(68319)
- 财(67343)
- 所(59466)
- 农(54542)
- 研究所(53286)
- 财经(52747)
- 江(52469)
- 中心(51790)
- 经(47678)
- 经济学(45985)
- 业大(44858)
- 北京(44084)
- 农业(42314)
- 院(41881)
- 州(41691)
- 范(41674)
- 师范(41275)
- 经济学院(41035)
- 基金
- 项目(209480)
- 科学(167337)
- 研究(154637)
- 基金(152478)
- 家(132064)
- 国家(130875)
- 科学基金(113753)
- 社会(102151)
- 社会科(97050)
- 社会科学(97028)
- 省(83614)
- 基金项目(79371)
- 自然(71172)
- 自然科(69562)
- 自然科学(69546)
- 教育(69159)
- 划(68485)
- 自然科学基金(68362)
- 资助(61756)
- 编号(60937)
- 发(50817)
- 成果(48697)
- 重点(47511)
- 创(45843)
- 部(45499)
- 课题(43119)
- 国家社会(42827)
- 业(42321)
- 创新(42187)
- 发展(41572)
- 期刊
- 济(181074)
- 经济(181074)
- 研究(104186)
- 中国(69933)
- 管理(54665)
- 财(54571)
- 农(51892)
- 学报(46166)
- 科学(45881)
- 大学(35621)
- 农业(35422)
- 融(34947)
- 金融(34947)
- 学学(33881)
- 教育(32512)
- 技术(31953)
- 业经(30642)
- 经济研究(29775)
- 财经(27585)
- 经(24001)
- 问题(22961)
- 业(21017)
- 技术经济(19885)
- 贸(17607)
- 商业(17556)
- 世界(17357)
- 现代(16568)
- 统计(15681)
- 国际(15666)
- 经济管理(15417)
共检索到521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曦文
通过建立强大的供应链网络,流通业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信息和趋势,及时调整战略,增强流通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2012-2021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使用基准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研究流通业数智化、供应链韧性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结果显示:流通业数智化显著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供应链韧性在流通业数智化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应当加强区域数智化的合作与共建,推动流通、物流、产业链各方利益共同协调发展,打造区域经济共建共享模式,推进区域产业协作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柳江 李志花
长期以来,受到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制度的制约,黄河流域的资源开发一直处于保护大于利用的状态,整个流域的经济发展潜力未得到充分的激发和利用。考虑到黄河流域庞大的人口规模,其生态安全屏障和资源能源集聚地作用显得更加重要,流域内抵御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冲击以及恢复到冲击前状态的能力即黄河流域的区域经济韧性由此成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考量点。研究主要基于黄河流域39个地级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耦合协调度方法研究区域经济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水平和协同效应,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模型探究区域经济韧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结论有:第一,所选取样本地区区域经济韧性水平正处于稳步持续上升的阶段;第二,10年间黄河流域区域经济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系数总体上处于稳步增长态势;第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短期内区域经济韧性单向显著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长期中两者互为因果;第四,就黄河流域的特殊性来看,区域经济韧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主要可以概括为区域经济韧性的抵抗力层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护屏障,其恢复力层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能培育的基础,最后是其进化力的创新驱动作用。
关键词:
区域经济韧性 经济高质量发展 VAR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永丰
流通业集聚可直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要素资源配置优化,进而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本文基于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流通业集聚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表明:流通业集聚能够显著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且这一作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相较于经济发达地区,流通业集聚对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作用更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令狐萌萌
本文选取我国2011-2021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商贸流通业发展,且在考虑内生变量和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从作用机制分析来看,供应链韧性在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发展过程中起到间接作用;从空间效应分析来看,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稳定作用,本文提出加强供应链韧性、加强区域间合作、提升数字经济创新能力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商静 陈明
工业革命以来,运输成本和通信成本的快速下降,推动了经济布局在空间上的剧烈调整。西方发达国家率先实现工业化,使其国民很早就享受优渥的现代化生活。大规模服务外包和离岸生产,深刻改变工业化的门槛、路径和效果,引发全球空间失衡和治理困境。中国全面融入和建设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既打破了传统的国际利益分配格局,也引发新一轮国际竞合和商业版块重组。因此,需要做好空间的响应,应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变革,关注信息化对产业空间布局的冲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韧性水平。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者婧
<正>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之一,就是要推进数智化转型,以数字化为基础,智能化产生新价值,最终成为数智企业。数智企业应具备六个特征:客户导向、生态共荣、员工能动、实时感知、数据驱动和智能运营。成为数智企业是为了创造更大价值,使企业有更高的经营绩效、更强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永贵 高佳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威胁了国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对中国宏观经济、不同产业和微观企业产生重大冲击,而且也改变了国人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中国经济及其高质量转型升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客观地分析了疫情对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升级所造成的冲击、对中国经济韧性和企业发展的挑战。特别地,本文还诠释了经济韧性的内涵及其持续演进过程,解析了国民经济韧性体系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总结了影响经济韧性水平的各个关键因素,识别了提升经济韧性过程中需要特别权衡的几个重要关系,并围绕全力推进中国经济向数字化、智能化、消费化和服务化转型升级以及中国企业如何有效应对动荡的市场环境提供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疫情冲击 经济韧性 高质量发展 转型升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魏敏 魏海湘 黄海玉
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旅游经济韧性是旅游产业应对外部干扰、抵御冲击后调整自身发展路径的能力,包括冲击下的抵御力、恢复力、重构力和创造力等内容,与旅游脆弱性、路径依赖、复苏、协同演化等概念联系紧密~((2))。本文在分析疫情与旅游经济韧性关联的基础上,进一步诠释韧性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如何提升旅游经济韧性,助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经济韧性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和东 鲁晨曦
本文剖析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收集2009—2020年30个省份的创新与经济发展的面板数据,采用门槛效应模型测度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及其通过成果转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运用SPSS软件对创新生态系统韧性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发现:(1)从空间上看,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区域聚类特征显著,它可分为4个板块:区域龙头型、东、中、西部主导型。板块中各省市的韧性结构特征呈现异质性。(2)从时间上看,东部的龙头型省份一直领先,中部、西南西北的智力密集省份进步明显。龙头型、智力密集型省市创新生态系统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高度相关。(3)创新生态系统韧性自身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双门槛影响且边际效应递增;创新成果转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双门槛影响且边际效应波浪式递增。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群芳 闵佳迪 郭沛瑶
[目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的背景下,分析如何增强产业韧性,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法]基于新发展阶段的时代要求,使用中国30个省份(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和西藏)2013—2019年数据,从互联网发展和数字普惠金融的角度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从抵抗力、恢复力、再造力3个维度衡量乡村产业韧性,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方面分析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对数字经济增强产业韧性,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仍然成立;产业韧性在数字经济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起着明显的中介作用,即数字经济通过增强乡村产业韧性,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方面,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在城镇化水平较高的省份比较显著,在城镇化水平较低的省份不显著,在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的省份不显著,在政府干预程度较低的省份比较显著;非线性分析方面,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门槛特征,只有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才会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结论]为更好地利用数字经济增强产业韧性,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推动乡村产业主体使用无人机、传感器、智能机器人等数字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乡村产业韧性;加强乡村数字知识宣传和人才培养力度,支持各类高校、科研机构与乡镇企业合作,在农村地区开展数字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普及教育;推动数字技术和乡村产业融合发展,鼓励乡镇企业与数字技术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促进数字技术在乡村产业的广泛应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于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的流通类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分层次讨论流通企业数智化发展与供应链配置、供应链配置与市场绩效的关系,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供应链配置的传导机制。研究表明:流通企业数智化发展正向促进供应链集中配置,营收规模、员工总数与供应链配置关系不显著,杠杆率降低供应链集中配置水平,资产专用性提升供应链集中配置水平;企业供应链集中配置显著促进市场绩效提升,营收规模、资产专用性和员工人数促进市场绩效,杠杆率降低市场绩效;供应链集中配置在流通企业数智化发展改善市场绩效中存在正向传导机制。最后,本文提出全面推动流通企业数智化转型与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引导作用、兼顾供应链配置中的风险与效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智化发展 供应链配置 市场绩效 流通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耀东 徐素波
在数字技术与供应链加速融合的背景下,厘清数字技术赋能供应链的内在机理是深入推进现代化供应链体系建设的前提,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作为一项外生冲击事件,以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信息赋能、营运赋能与创新赋能是供应链数字化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机制。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供应链数字化对非国有企业及规模较大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研究不仅能够重塑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价值创造逻辑,还能够为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的经验借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巫瑞 李飚 原上伟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是我国在当下推动经济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本文基于2012~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运用基准回归、异质性检验和分位数回归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还存在地区差异,对西部影响最大,中部影响最小,而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又受到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等因素影响。因此,本文针对不同地区差异分别提出建议,从而促进持续更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为数字经济提供良好环境,以期推动数字经济建设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振华 刘翘楚 江金启
基于中国282个城市面板数据,将交通可达性纳入产业集聚对区域高质量发展影响的非线性框架,分别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验证三者间的逻辑关系。结果发现:制造业集聚和服务业集聚对区域高质量发展有非线性影响;产业集聚的外部性表现为拥挤效应;交通可达性在产业集聚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交通可达性提高会放大产业集聚的负外部性进而降低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因此,政府在尝试释放和扩大产业集聚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外部性时,应该充分考虑交通可达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桑晶
本文基于数字化、韧性、创新和绿色四个维度,在构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选取我国2017-2021年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对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会通过提升流通业管理效率、组织效率和运行效率赋能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但这种正向赋能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先天的要素资源优势和数字化赋能使得其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继而对东部地区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更强的正向赋能作用,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弱。控制变量中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边际贡献最强,人口密度和金融发展水平对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边际贡献相对较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