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70)
- 2023(12530)
- 2022(10355)
- 2021(9359)
- 2020(8011)
- 2019(17736)
- 2018(17508)
- 2017(33986)
- 2016(18354)
- 2015(19841)
- 2014(19588)
- 2013(19521)
- 2012(17728)
- 2011(15665)
- 2010(15774)
- 2009(15250)
- 2008(15380)
- 2007(13931)
- 2006(12351)
- 2005(11485)
- 学科
- 业(85966)
- 济(79290)
- 经济(79160)
- 企(77798)
- 企业(77798)
- 管理(73179)
- 方法(33747)
- 财(30514)
- 业经(28685)
- 农(27870)
- 数学(25612)
- 数学方法(25452)
- 务(22049)
- 财务(22031)
- 财务管理(22005)
- 制(21757)
- 企业财务(20929)
- 农业(19612)
- 中国(18399)
- 技术(17251)
- 体(16384)
- 贸(15149)
- 划(15145)
- 贸易(15139)
- 易(14655)
- 策(14505)
- 体制(14387)
- 和(13803)
- 理论(13186)
- 银(12475)
- 机构
- 学院(271143)
- 大学(265766)
- 济(117289)
- 经济(115313)
- 管理(108959)
- 理学(94190)
- 理学院(93278)
- 管理学(92132)
- 管理学院(91643)
- 研究(86339)
- 中国(68607)
- 财(57189)
- 京(54586)
- 农(52539)
- 科学(51604)
- 财经(44913)
- 所(43583)
- 业大(42628)
- 江(41726)
- 农业(41495)
- 经(40780)
- 研究所(39169)
- 中心(38969)
- 经济学(35778)
- 北京(33614)
- 财经大学(33094)
- 经济学院(32406)
- 州(31949)
- 商学(31826)
- 商学院(31566)
- 基金
- 项目(178674)
- 科学(142358)
- 基金(132718)
- 研究(127256)
- 家(116405)
- 国家(115369)
- 科学基金(100269)
- 社会(84844)
- 社会科(80597)
- 社会科学(80575)
- 基金项目(70935)
- 省(70707)
- 自然(65392)
- 自然科(63926)
- 自然科学(63905)
- 自然科学基金(62891)
- 划(58113)
- 教育(56590)
- 资助(52918)
- 编号(48520)
- 业(41248)
- 创(40656)
- 重点(40087)
- 部(39667)
- 发(38057)
- 制(38003)
- 成果(37559)
- 创新(37189)
- 国家社会(35726)
- 科研(34300)
- 期刊
- 济(133818)
- 经济(133818)
- 研究(77687)
- 中国(50644)
- 农(49134)
- 财(48613)
- 管理(45198)
- 学报(42967)
- 科学(40303)
- 大学(33057)
- 农业(32995)
- 学学(32076)
- 融(25960)
- 金融(25960)
- 业经(25005)
- 财经(23273)
- 技术(22191)
- 经济研究(21587)
- 经(20021)
- 业(19711)
- 问题(17820)
- 教育(17682)
- 技术经济(15205)
- 商业(14788)
- 财会(13904)
- 现代(13636)
- 贸(13617)
- 版(13417)
- 世界(13173)
- 科技(12857)
共检索到400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宋则 常东亮 丁宁
流通业的高效运作可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而我国产业政策常常忽视流通业内在的竞争性机制对调整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因而使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结构调整应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加快培育现代市场体系,强化商贸流通业的疏导、中介功能,创建有利于发挥流通业影响力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关键词:
流通业影响力 制造业 产业结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邹璇 杨旭 蒋佳霖
探究了能源消费结构对制造业结构的技术效应、价格效应和空间效应等作用机制,并基于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工具变量法等做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对制造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结论稳健。机制检验表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具有显著的空间负向溢出效应,也会通过技术溢出和技术研发对制造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但价格效应的作用机制不明显。进一步讨论发现,降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比重,能够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而提升新能源消费比重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微弱;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时段层面上体现出边际效应递减趋势;通过优化人力资本水平、能源价格等外部环境,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会进一步增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廖晓燕
文章在分析近几年制造业FDI的新动向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对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正反两方面影响,提出了通过建立跨国联盟发展高科技产业,利用制造业FDI对传统制造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完善利用制造业FDI的各项政策,切实提高我国国内相关企业的自身竞争力,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地结合起来等利用制造业FDI调整和优化我国制造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FDI 跨国公司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蒋文怀
先进制造业承载着我国制造业转型提升和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战略使命,却呈现出自主创新不足、综合效率偏低、产业资源配置不合理、内资的行业主导力不强的发展态势。本文将从市场结构层面寻找阻碍我国先进制造业扩容升级的根源,并据此提出面向市场结构的先进制造业政策调控方略。
关键词:
先进制造业 市场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飞
本文选取2005~2012年间4个年度的数据,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各省域金融结构调整与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结果发现:间接融资比例与制造业中重工业行业和低能耗行业密切相关,大银行资产占比与高附加值行业密切相关。这些结果表明中国省域金融体系中银行业仍然发挥着主要融资功能,但银行业对于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全球金融危机并没有对金融结构与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关系产生明显影响。在新常态下,要支持制造业结构升级,银行业需要调整业务结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直接融资的作用。
关键词:
金融结构 省级区域 产业结构 制造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谢文新
东莞是“中国制造”的重要基地之一,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全球科技浪潮的到来,其发展后劲不足特别是制造业结构不合理、升级难这一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东莞制造业具有总体水平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结构比例发展程度偏低及外向型“东莞模式”扎根不牢的结构特点;存在看产品附加产值低,能源消耗大、招商竞争力相对萎缩及产业部局与临近的珠三角趋向同等制约因素。建议施行产业链及产业集群政策,协调临近珠三角各城市的产业布局.推动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的培育。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殷醒民
上海制造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殷醒民一、上海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再讨论1997年8月,上海市开始重新讨论制造业对上海经济增长的作用,两种意见截然相反:一种主张是上海制造业因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上升已没有竞争优势,因此只能放弃制造业,集中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庄宗明 孔瑞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制造业的内部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奠定了美国经济成长的重要基础,而且也使美国的经济波动表现出不同以往的新特征。制造业与美国经济波动的关系表明,全球化条件下技术创新是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得以产生和持续的根本源泉,技术创新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创新的停滞同样会导致经济的衰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加速了制造业的全球化步伐,而新的全球生产与分工体系的形成,正使各国经济通过生产的全球化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对当前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中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和贸易依存度更高的中国经济发展来说,给予了许多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美国 制造业 经济波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王岳平 李淑华 任旺兵 祁淑萍 怀铁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蔡若楠 田文灿 王海龙
为探讨产品生产能力累积与产品在网络中占据结构洞的位置以及产品网络影响力的关系,运用GMM-PV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当产品具有显性比较优势时,产品在网络中越处于结构洞的位置,产品的网络影响力越大,产品生产能力累积的效果就越好。当产品不具有显性比较优势时,产品在网络中处于结构洞的位置依然有助于该产品的生产能力累积,反之,产品的网络影响力越大,越不利于产品生产能力的累积。
关键词:
产品空间 产品密度 结构洞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冬梅 文淑惠 谢波
基于CES生产函数,引入污染控制和劳动力成本因素,从理论和实证上考察二者对制造业结构合理化和结构高端化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利于制造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端化的调整,劳动力成本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交互项对微观企业和宏观制造业结构调整影响呈现"U"型;污染控制对微观企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压力明显,显著抑制污染类型企业自身的结构调整且边际效应递减,但显著有利于宏观制造业整体结构调整;劳动力成本和污染控制"双重"压力,使微观企业和宏观制造业结构的边际调整效应递增,验证了"条件"Porter假说。
关键词:
污染控制 劳动力成本 制造业结构调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建荣 陈圻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内部结构调整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不同类型制造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结构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都大大落后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技术进步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结构优化的推进作用比较明显,而重化工业加快发展条件下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并没有在核心技术发展上取得根本性突破,从而制约了结构高度的提升。加快自主技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主动权以推动结构高度提升将成为今后制造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关键词:
偏离份额分析 制造业 结构调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梁朝晖
上海制造业的结构调整既关系到制造业产业高端化目标能否实现,又关系到上海创新驱动的转型进程能否有效推进,应当以产业的经济绩效和能耗水平作为结构调整的主要基准。本文对上海制造业的33个大类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上海市制造业增加值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在全员劳动生产率和能耗方面较优,并由此提出了各大类产业未来调整的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卉
文章验证了我国制造业各产业部类的产业结构调整增幅变动,并针对产业结构变动效应显著的部类进行灰关联分析。结果证实:我国OFDI制造业中的劳动密集性部类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较为显著,各个产业投资流量规模程度要高于投资的存量。OFDI制造业向第三产业的结构调整呈现出稳定的调整上扬趋势,仓储运输服务产业内部所涉及的各个部类和要素投入流动性最为显著。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灰色关联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琪
技术创新与制造业结构调整之间会形成"激励—反馈"回路,从微观层面来看,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结构调整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而制造业结构调整会使技术创新生命周期得以延续。文章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并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对我国1995-2004年期间的技术创新与制造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投入对制造业结构调整具有单向的推动作用,创新产出未能发挥出应有作用,而制造业结构调整也没有对技术创新形成反馈作用。总体上,我国技术创新与制造业结构调整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互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制造业 结构调整 创新生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