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70)
- 2023(13990)
- 2022(11720)
- 2021(10483)
- 2020(9126)
- 2019(20447)
- 2018(20159)
- 2017(39303)
- 2016(21473)
- 2015(23804)
- 2014(23581)
- 2013(23712)
- 2012(21937)
- 2011(19541)
- 2010(19689)
- 2009(18735)
- 2008(19096)
- 2007(17511)
- 2006(15279)
- 2005(13591)
- 学科
- 济(97966)
- 经济(97758)
- 业(89592)
- 企(78774)
- 企业(78774)
- 管理(75021)
- 方法(48675)
- 数学(39740)
- 数学方法(39498)
- 农(32123)
- 财(31398)
- 业经(29619)
- 中国(23612)
- 务(22870)
- 财务(22851)
- 财务管理(22817)
- 农业(22395)
- 企业财务(21680)
- 贸(18496)
- 贸易(18491)
- 技术(18372)
- 制(18327)
- 易(17877)
- 和(16997)
- 学(16213)
- 地方(16149)
- 理论(15559)
- 划(15419)
- 策(15145)
- 体(13393)
- 机构
- 学院(322253)
- 大学(318652)
- 济(137419)
- 经济(134999)
- 管理(128708)
- 理学(111801)
- 理学院(110659)
- 管理学(109135)
- 管理学院(108542)
- 研究(102298)
- 中国(78761)
- 京(65228)
- 农(63831)
- 财(63589)
- 科学(63302)
- 所(52695)
- 业大(51660)
- 财经(51516)
- 农业(50896)
- 江(48667)
- 研究所(47733)
- 中心(47467)
- 经(46813)
- 经济学(42413)
- 北京(40264)
- 经济学院(38789)
- 财经大学(37983)
- 州(37845)
- 范(37047)
- 师范(36554)
- 基金
- 项目(213515)
- 科学(168932)
- 基金(157487)
- 研究(150866)
- 家(138125)
- 国家(136886)
- 科学基金(118094)
- 社会(99981)
- 社会科(94086)
- 社会科学(94051)
- 省(84565)
- 基金项目(84072)
- 自然(77511)
- 自然科(75826)
- 自然科学(75800)
- 自然科学基金(74574)
- 划(70160)
- 教育(68569)
- 资助(63645)
- 编号(58975)
- 重点(47839)
- 部(47618)
- 创(47179)
- 业(46307)
- 成果(46131)
- 发(45679)
- 创新(43364)
- 科研(41889)
- 国家社会(41279)
- 教育部(40770)
共检索到464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一柳
流通业的发展对于提升区域物流产业、仓储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流通业具有的跨行业性质,其还对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增加第三产业产值等具有明显的作用。在流通业发展过程中,其对社会就业水平的影响多从影响产业环境、增加就业岗位并提高新型就业机会出现的几率等方面体现。为了进一步就流通业对社会就业水平的影响作出量化分析,本文基于2009-2018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横截面统计数据,利用静态面板固定效应回归和GMM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得到研究结论:不同地区流通业的发展都可促进社会就业水平上升,但不同地区的促进效用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流通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明显超过西部内陆地区,因此就目前来看,流通业吸纳社会就业的能力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沈坤华
流通业的发展对于提升区域物流产业、仓储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流通业具有的跨行业性质,其还对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增加第三产业产值等具有明显的作用。在流通业发展过程中,其对社会就业水平的影响多从影响产业环境、增加就业岗位并提高新型就业机会出现的几率等方面体现。为了进一步就流通业对社会就业水平的影响作出量化分析,本文基于2009-2018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横截面统计数据,利用静态面板固定效应回归和GMM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得到研究结论:不同地区流通业的发展都可促进社会就业水平上升,但不同地区的促进效用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流通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明显超过西部内陆地区,因此就目前来看,流通业吸纳社会就业的能力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鹏
本文以服务业中的三大子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指标的总和作为流通业发展指标。在流通业增长促进就业增长的相关统计描述的基础上,采用计量方法对我国地区横截面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对结果做进一步解释,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流通业 就业 PLS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莉莉
改革开放促进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流通产业也取得了转型升级新契机。本文首先对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对就业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再分别从流通产业的产出结构、就业结构两个方面对流通产业的效益进行评价,基于劳动生产率分析法和结构偏离度分析法分析几大重点流通行业的效益,最后建立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对流通产业就业量的影响回归模型,并采用ADF检验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对回归模型做出评价。
关键词:
流通产业 就业规模 回归分析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畅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了社会保障水平及其对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在当前国家实行增加居民收入政策的背景下,提出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改善居民消费预期,达到拉动消费的政策思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士斌
本文以我国2000-2014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构建合理的定量分析模型探究我国流通业状况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最终结果表明:我国流通业的发展水平、效益水平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都对我国居民消费具有显著性影响;另外,这种影响均是正向的,即流通业成熟度越高、效益越好、外部环境越积极有利,居民消费增长情况就越好,从而有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关键词:
流通业 居民消费 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士斌
本文以我国2000-2014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构建合理的定量分析模型探究我国流通业状况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最终结果表明:我国流通业的发展水平、效益水平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都对我国居民消费具有显著性影响;另外,这种影响均是正向的,即流通业成熟度越高、效益越好、外部环境越积极有利,居民消费增长情况就越好,从而有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关键词:
流通业 居民消费 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华罗娟
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发展对人力资源结构优化提出了新的市场需求,本文采用2007-2016年间我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构建人力资源对商贸流通业影响的GLS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基础型人力资源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发展型人力资源则表现为显著促进作用。同时人力资源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基础型人力资源在中西部表现为抑制作用,在东部地区不显著;发展型人力资源在东部表现为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不显著。此外,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技术投入和资本投入对商贸流通业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稳步推进中西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东部地区优质人力资源存量,为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商贸流通业 GLS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娟 胡青华
本文采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产业结构升级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的扩大,但是对商贸流通效率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并且,产业结构升级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效应也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其对东中部商贸流通业规模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中西部商贸流通效率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因此,要根据地区发展实际逐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处理好产业优化与商贸流通业协调发展的关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商贸流通业 面板数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沈文捷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作用,政府集中配置资源能够在短期内提高效率,但是长期而言,政府干预是否仍然有效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通过收集1996-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政府干预对商贸流通发展的影响关系,实证结果发现整体上政府干预对商贸流通没有显著影响,地区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政府干预对于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关键词:
政府干预 商贸流通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庄岩
实证分析了我国流通产业利用FDI的情况。结果表明从1998年到2009年间,流通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度不断增加,增长速度波动较大;对服务业FDI和FDI总额的贡献度和贡献率均较低,弹性不高。通过模型比较发现,流通业FDI对流通业增加值,流通业FDI对流通业就业人数并不是呈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U型的曲线关系。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FDI) 流通业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宋则 赵萍
重新认识和充分发挥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已成为新世纪国内外关注的重大前沿问题,更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落实中央一系列战略意图的全局性问题。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是商贸流通服务业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外溢效应或外部性)的总称。以往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被低估,与忽视其溢出效应有直接关系。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外溢效应对于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优化国民经济流程、调整国民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增进社会总福利等全局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力,可能远远大于它所提供的直接贡献,低估这种外溢效应是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的真正原因之一。
关键词:
商贸流通服务业 影响力 实证 溢出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紫娟
本文基于我国2003-2015年的省级层面数据,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商贸流通业效率的影响。利用总体数据进行的回归结果显示:产业集聚有利于商贸流通业效率的提升。由于不同地区商贸流通业集聚水平和效率差异较大,所以本文又分地区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集聚显著促进了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业效率的提升,而对东部和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效率的影响不显著。此外,金融发展水平、创新能力、外资流入规模和交通状况等因素,也对商贸流通业的效率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商贸流通业 效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服务业发展与农民工就业研究"课题组 孙新占
服务业是新常态下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其快速发展对农民工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服务业既给农民工提供了充足的务工岗位,也提供了宽松的创业环境。本文基于河南农民工监测调查个体数据利用Probit模型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会显著增加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概率,尤其是批发零售业。由于农民工务工领域以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行业为主,提升职业层次的难度较大。因此,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信息咨询和技能培训,既有助于农民工跟上服务业发展步伐,也有利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实现双赢。
关键词:
服务业 农民工 就业 Probit模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魏立萍
本文利用有关厦门市城镇调查失业登记的样本数据,运用生存模型中的非参数方法和Cox半参数方法,分析了失业者失业前所在企业产权性质对失业者再就业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国有、集体企业失业者与其他性质企业的失业者在失业持续时间和再就业机会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国有、集体企业失业者的再就业机会是其他企业失业者的0.52倍。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国有、集体企业失业者的福利依赖、失业者个人责任的认知程度、就业观念、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的社会保险差异所导致的工作机会与接受工作机会的概率降低。因此,促进经济与就业和谐发展、转变就业观念、完善与非正规就业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是解决我国失业再就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