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39)
2023(18375)
2022(15527)
2021(14127)
2020(12033)
2019(27076)
2018(26738)
2017(52282)
2016(27978)
2015(31335)
2014(31096)
2013(31093)
2012(28600)
2011(25870)
2010(26035)
2009(24687)
2008(24406)
2007(21918)
2006(19691)
2005(17941)
作者
(81203)
(67580)
(67390)
(64117)
(43278)
(32171)
(30481)
(26409)
(25659)
(24320)
(23187)
(22997)
(21743)
(21706)
(20903)
(20626)
(20148)
(19570)
(19367)
(19317)
(16829)
(16680)
(16333)
(15513)
(15128)
(15085)
(14998)
(14812)
(13586)
(13211)
学科
(137721)
经济(137547)
(101235)
管理(97897)
(89606)
企业(89606)
方法(55706)
数学(45561)
数学方法(45187)
(37608)
业经(35955)
(35914)
中国(31056)
地方(28534)
(27178)
(25509)
财务(25438)
财务管理(25399)
农业(24987)
企业财务(24135)
(23945)
(21635)
技术(21445)
理论(21150)
(20431)
(20292)
贸易(20280)
(19855)
(19523)
环境(19441)
机构
学院(413619)
大学(412058)
(178948)
经济(175440)
管理(166129)
理学(142879)
理学院(141341)
管理学(139343)
管理学院(138567)
研究(136636)
中国(105335)
(87231)
(84788)
科学(80214)
(67896)
财经(67060)
(63235)
(62164)
中心(61003)
研究所(60892)
(60767)
业大(57209)
北京(55181)
经济学(54975)
(51004)
师范(50606)
财经大学(49468)
(49404)
(49353)
经济学院(49334)
基金
项目(270577)
科学(215236)
研究(201239)
基金(198642)
(170665)
国家(169216)
科学基金(147609)
社会(130630)
社会科(123896)
社会科学(123863)
基金项目(104937)
(104847)
自然(93755)
自然科(91543)
自然科学(91524)
教育(90997)
自然科学基金(89950)
(86782)
资助(81486)
编号(81026)
成果(65596)
(60422)
重点(59874)
(58132)
(57596)
课题(55283)
国家社会(54181)
创新(53293)
(52970)
教育部(52569)
期刊
(208511)
经济(208511)
研究(128163)
中国(77597)
(67742)
管理(66451)
(58660)
学报(58179)
科学(55989)
大学(45450)
学学(43163)
农业(40073)
(39195)
金融(39195)
教育(38905)
技术(36647)
财经(34662)
业经(33683)
经济研究(33397)
(29730)
问题(26454)
技术经济(23256)
(21895)
现代(20130)
商业(19843)
理论(19639)
(19413)
世界(18999)
科技(18340)
统计(18286)
共检索到622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阮彩灵  
电子商务、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流通业多元化发展,流通业在经济循环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对区域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受到各界关注。基于此,文章从理论层面分析了流通业对区域经济转型的作用机制,并采用OLS回归分析法和面板数据模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依据实证结果归纳出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弋俊楠  
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桥梁和纽带,是引导生产、消费和经济运行的先导性力量,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流通业获得了飞速发展,有效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与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流通业也对区域经济的结构转型、资源配置和增长升级等诸多方面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驱动效应和主导作用。特别是对于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流通发展较快的区域来说,流通业的主导作用表现得更为显著。因此,本文将从流通业主导作用的研究视角出发,结合流通业在区域经济转型中的现实表现,剖析流通业驱动区域经济转型的作用机制,得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策略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优化升级和不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玉静  左胜强  
加快流通业数字化转型以实现经营管理数字化,从而推动区域绿色经济发展,是推进数字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我国2011-2021年流通业及各省统计年鉴数据,实证研究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具有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两者呈U型非线性关系。机制检验表明,绿色创新在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经济效率的U型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本文为积极推动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区域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国家数字化生态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漆明春  
随着电子商务的崛起,我国商贸流通业获得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促进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与此同时,我国区域经济流动性增强,已经进入区域主导的经济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全球经济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因此,如何通过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充分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各地区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将基于我国中、东、西部的相关数据,分析商贸流通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证深入研究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促进商贸流通业及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左振宇  叶春华  庄亚明  
笔者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关联性出发,基于增长、依附、竞争、和谐的内在机理,探讨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GACH-X作用机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利用全国区域经济相关数据,对该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增长、依附、竞争、和谐4个要素均与区域协调发展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睿  
经济增长与生态福利绩效存在内生关联性,本文从理论与实证层面分析两者的双向作用性,并以2010~2020年我国31个省域面板数据为基础,引入空间联立方程模型,融合Moran.s I指数,实证分析区域经济增长与生态福利绩效的双向作用及时空演变特征,并以3SLS估计方法及动态SYS-GMM模型验证双向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增长与生态福利绩效基于生态效率及福利效应的路径,实现双向作用,且该作用存在东、中、西部的空间区域差异性,呈现“H-H、L-L”正相关的空间聚集性及溢出效应,据此,给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丽华  
在生产与消费中,商贸流通业发挥着桥梁与纽带作用,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商贸流通业的重要性已经达成共识,但商贸流通业的影响机制及效率评估研究仍显不足。本文主要通过指标体系设计,对商贸流通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机制及商贸流通业效率评估方法进行探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丽华  
在生产与消费中,商贸流通业发挥着桥梁与纽带作用,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商贸流通业的重要性已经达成共识,但商贸流通业的影响机制及效率评估研究仍显不足。本文主要通过指标体系设计,对商贸流通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机制及商贸流通业效率评估方法进行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耀群  王婷  
文章运用基尼系数产业分解法、突变级数法等多种方法计算中国26个省份的区域经济差距和制造业升级能力指标,构建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并对两者关系进行长短期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差距是制造业升级能力的Granger原因,而制造业升级能力不是区域经济差距的Granger原因;区域经济差距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长短期效应具有一致性,均为抑制作用;区域经济差距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较弱,且长期效应绝对值小于短期效应绝对值。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雷鹏  
产业集群依托其内在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地方政府通过培育地方产业集群,使本地生产系统的内力和国际资源的外力有效结合,提高了区域竞争力。然而,产业集聚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表现出其正面效应,同时也存在产业集聚会扩大区域差距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提供的企业单位数和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两个指标对赫芬达尔指数进行大致的测算,虽然没有艾利森和格莱赛那样精确,但对产业空间集聚度测度没有较大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集聚度与工业总产值存在高度的正相关性。其他的相关制造业行业的集聚度大多与其工业总产值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这也正说明了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夏万军  
文章在对Dowrick和Rogers框架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构建了在一个框架中同时分析新古典收敛机制和新增长收敛机制的修正Dowrick和Rogers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1-2005年期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既有新古典收敛机制的作用,同时也有新增长收敛机制的作用。但是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收敛机制在发挥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秀池  
本文通过对典型区域经济的实证分析,对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建设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区域经济运行均衡利益机制模型及促进区域经济建设的政策措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范月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芳  
本文通过数据面板模型分析2007-2018年我国服务业集聚程度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服务业集聚程度的提高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差异的缩小,其中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缩小起到促进作用,而服务业竞争拉大了区域经济差异;从各行业角度分析,批发零售业、金融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能够缩小区域经济差异,而交通和邮政业以及信息传输和计算机产业拉大了区域经济差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立泰  张祖妞  
在运用H指数、区位熵指数测算服务业集聚水平的基础上,采用1995~2007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负相关;在控制变量中,人力资本水平、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服务业资本存量与区域经济增长正相关,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负相关。原因主要在于,我国服务业集聚的专业化效应大于多样化效应,这与我国服务业集聚的政府主导模式密切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