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93)
- 2023(17573)
- 2022(15043)
- 2021(13809)
- 2020(11838)
- 2019(26762)
- 2018(26464)
- 2017(51057)
- 2016(27949)
- 2015(31060)
- 2014(30675)
- 2013(30529)
- 2012(27942)
- 2011(25092)
- 2010(24966)
- 2009(23537)
- 2008(23597)
- 2007(20869)
- 2006(18606)
- 2005(16688)
- 学科
- 济(112388)
- 经济(112215)
- 业(102145)
- 管理(95214)
- 企(90284)
- 企业(90284)
- 方法(51037)
- 数学(41044)
- 数学方法(40597)
- 财(36435)
- 农(35554)
- 业经(33579)
- 中国(27112)
- 制(25779)
- 务(25400)
- 财务(25330)
- 财务管理(25296)
- 农业(24377)
- 企业财务(24022)
- 学(23350)
- 技术(21375)
- 理论(20392)
- 和(20182)
- 贸(20161)
- 贸易(20153)
- 地方(19815)
- 易(19497)
- 划(18812)
- 体(18698)
- 环境(17659)
- 机构
- 学院(406816)
- 大学(406035)
- 管理(161600)
- 济(160995)
- 经济(157696)
- 理学(139783)
- 理学院(138261)
- 管理学(135991)
- 管理学院(135272)
- 研究(133947)
- 中国(101001)
- 京(86430)
- 科学(85164)
- 财(77057)
- 农(76210)
- 所(68435)
- 业大(65605)
- 研究所(62355)
- 财经(61349)
- 江(60823)
- 农业(60303)
- 中心(59853)
- 经(55707)
- 北京(53929)
- 范(50202)
- 师范(49604)
- 州(48357)
- 院(48152)
- 经济学(47960)
- 财经大学(45399)
- 基金
- 项目(275941)
- 科学(216540)
- 基金(200976)
- 研究(197191)
- 家(177057)
- 国家(175559)
- 科学基金(150277)
- 社会(124671)
- 社会科(118107)
- 社会科学(118073)
- 省(108588)
- 基金项目(107208)
- 自然(99747)
- 自然科(97418)
- 自然科学(97387)
- 自然科学基金(95690)
- 划(91194)
- 教育(89198)
- 资助(82030)
- 编号(78843)
- 成果(63218)
- 重点(61789)
- 部(60234)
- 创(59321)
- 发(58164)
- 创新(54925)
- 课题(54047)
- 科研(53028)
- 业(52602)
- 制(51686)
- 期刊
- 济(180570)
- 经济(180570)
- 研究(117461)
- 中国(74781)
- 农(70350)
- 学报(69862)
- 科学(62645)
- 管理(61986)
- 财(61645)
- 大学(52211)
- 学学(49765)
- 农业(47962)
- 教育(38269)
- 融(34707)
- 金融(34707)
- 技术(33515)
- 业经(32022)
- 财经(30472)
- 经济研究(28127)
- 业(26561)
- 经(26020)
- 问题(23638)
- 版(20738)
- 技术经济(20684)
- 科技(20467)
- 现代(19173)
- 商业(19146)
- 理论(18597)
- 业大(18311)
- 财会(17685)
共检索到592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晓慧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流通业对制造业效率影响的渠道,并基于2000-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从总体上看,流通业专业化发展促进了制造业效率的提升,现代流通业的生产性服务功能逐步显现。制造企业规模与流通业对制造业的效率提升作用负相关,促进制造企业商贸服务外包有利于发挥流通业对制造业的效率提升作用。制度环境的完善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发挥流通业对制造业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流通业 制造业 效率 影响渠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慧
本文运用2000-201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静态和动态模型估计方法,从地区和细分行业层面实证分析了流通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通业的发展总体上促进了制造业效率的提高;东部地区流通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提升作用显著;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能显著提升制造业效率。
关键词:
流通业 制造业 效率 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俊
本文以流通规模、流通结构、流通效率、流通专业化指数等四个指标表示流通业发展水平,并以2000—2008年我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流通业发展水平对制造业TFP的影响。研究发现,流通规模扩大显著地促进了制造业TFP上升。在以我国三大区域组成的子样本估计中发现,流通业发展水平对制造业TFP的正面影响效应在东部地区最显著。实证结果说明了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是确实存在的,流通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制造业生产效率的高低,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有可能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
流通业 制造业 TFP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建平 邓翔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家庭迁移决策模型,分析了我国劳动力迁移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户籍制度、地区因素和劳动力集聚产生的外部性对劳动力迁移决策的作用;进一步,在稳态系统中分析了地方政府政策这一外生冲击对资本存量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我国近十年的统计数据,本文估算了各个影响因素对劳动力迁移率的作用,绝大部分影响因素得到了实证数据的支持,表明我国劳动力迁移率的确与收入差距和户籍制度等因素存在显著的关联。
关键词:
迁移决策 户籍制度 集聚 外部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霞 徐永锋
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构建含有中介变量的调节变量模型,以16个制造业子行业为样本,利用2000~200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流通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显示: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并且这种作用是部分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来实现的,制造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对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效率之间的关系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即技术创新能力越强的制造业行业,越有可能通过流通服务业来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升自身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良德
商贸流通产业集聚推动了集群供应链网络的形成,各商贸流通企业在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促使集群供应链网络不断升级和重构。对于制造业而言,一方面流通业的集聚使得城市的空间布局不断改变,为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另一方面供应链内的竞争也加快了制造业转型和升级,促进了制造产业的内外部重构。本文拟针对商贸流通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进行探讨。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集聚 制造业转型升级 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良德
商贸流通产业集聚推动了集群供应链网络的形成,各商贸流通企业在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促使集群供应链网络不断升级和重构。对于制造业而言,一方面流通业的集聚使得城市的空间布局不断改变,为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另一方面供应链内的竞争也加快了制造业转型和升级,促进了制造产业的内外部重构。本文拟针对商贸流通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进行探讨。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集聚 制造业转型升级 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曾玲玲 肖雅南
“智能制造”是我国的发展战略之一,能有效推动我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企业投资效率的高低影响其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的好坏,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对企业自身的良好运营及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5~2020年105家智能制造试点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智能化水平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我国智能化水平不断上升;区域分布上东部地区智能化水平较高,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依次降低;(2)企业投资效率呈现整体上升趋势,投资过度情况呈增长态势,投资不足情况基本呈下降趋势;东部和东北地区的样本企业更多表现为投资过度,而在中西部地区多为投资不足;(3)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智能化水平对企业投资效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在东部地区,企业的智能化水平与企业非效率投资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当样本企业为国有企业时,智能化水平对企业非效率投资有抑制作用;非国有制造业试点企业的智能化水平也能有效避免出现非效率投资的情况。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曲晨瑶 李廉水 程中华
基于2005—2014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对行业碳排放效率进行测度并将其分为高效率行业、中效率行业和低效率行业,然后实证分析环境规制、禀赋结构、产权结构、外商投资和企业规模对3类行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得出结论,以上影响因素存在行业异质性,其中禀赋结构对3类行业均有负的影响,企业规模均有正的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提出改善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影响因素 碳排放效率 行业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贾瑞媛 曾良恩
本文以我国31个省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EBM模型与Tobit模型,测算分析2012年-2017年间各省份文化制造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发现研究期间文化制造业效率整体偏低,区域差异较为显著,东高西低,呈现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趋势;研究期间全国及四大区域的文化制造业效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Tobit计量回归模型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对文化制造业效率存在积极影响,而城镇化水平对文化制造业效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屠莉佳
本文利用中国1990-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生产性服务FDI溢出效应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FDI有利于制造业效率的提高,但对外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大于对内资制造业的影响;外资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将促进内资制造业效率的提高,反之,则不成立;人均资本、产权制度可以提高制造业的效率;制造业产出结构不合理,高产值并不意味着高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伟娜 金晓雨
本文根据2001-2008年28个制造业的工业产出、资源投入和二氧化硫排放数据,在对环境技术函数和环境方向性距离函数进行改进的基础上,计算各行业的环境技术效率及其发展趋势,并对影响产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的环境技术效率总体水平较低,但是大多数产业的环境技术效率都呈上升趋势;在影响产业的环境技术效率因素中,科技投资加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促进了环境技术效率的提高;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更易改善环境技术效率;外商投资可能带来产业"污染天堂";环境规制没有达到提高环境技术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
方向性距离函数 环境技术效率 协调发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吴传清 邓明亮 陈文艳
集聚经济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源,是提升地方经济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中国大部分制造业在地理上高度集中,省际差异、行业差异明显;环境效率呈下降趋势,东部地区环境效率较高,中西部地区环境效率较低;制造业集聚水平与环境效率呈显著N型关系,制造业集聚的不同演化阶段对环境效率的影响不同;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环保意识、政府规制、城镇化、对外开放水平等是影响环境效率的重要因素。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环境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加快推动制造业集聚升级、坚持绿色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外资准入环境门槛等。
关键词:
制造业 集聚 环境效率 N型关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魏玮 张万里
基于中国29个省份17个二位数制造业2000—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将制造业按要素密集度分类,利用非期望产出数据包络法求出制造业的效率,运用非线性平滑面板转换模型,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制造业集聚水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引入负外部性的制造业效率并非与集聚程度呈正向关系,这里将制造业分为过度集聚型、集聚推进型和集聚递减型,集聚递减型和过度集聚型负外部性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2)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已处在过度集聚阶段,而中、西部也出现了过度集聚现象;(3)东部沿海地区效率与铁路密集度成负向关系,而与能源消耗成正向关系,交通拥挤影响着经济发展,且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是以高能耗为基础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魏玮 张万里
基于中国29个省份17个二位数制造业2000—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将制造业按要素密集度分类,利用非期望产出数据包络法求出制造业的效率,运用非线性平滑面板转换模型,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制造业集聚水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引入负外部性的制造业效率并非与集聚程度呈正向关系,这里将制造业分为过度集聚型、集聚推进型和集聚递减型,集聚递减型和过度集聚型负外部性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2)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已处在过度集聚阶段,而中、西部也出现了过度集聚现象;(3)东部沿海地区效率与铁路密集度成负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