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33)
2023(19964)
2022(17149)
2021(15774)
2020(13679)
2019(31517)
2018(31320)
2017(61014)
2016(33139)
2015(37426)
2014(37369)
2013(37057)
2012(34284)
2011(30801)
2010(30936)
2009(29144)
2008(29282)
2007(26256)
2006(23117)
2005(20909)
作者
(97555)
(81259)
(81075)
(77291)
(51915)
(39083)
(36887)
(31840)
(30754)
(29142)
(27507)
(27416)
(25903)
(25855)
(25124)
(25068)
(24464)
(24160)
(23507)
(23387)
(20163)
(20129)
(19960)
(18550)
(18264)
(18169)
(18135)
(18105)
(16523)
(16234)
学科
(140430)
经济(140266)
(110340)
管理(104739)
(94967)
企业(94967)
方法(66284)
数学(55199)
数学方法(54525)
(41106)
(40864)
业经(36547)
中国(35510)
(28761)
农业(28044)
(27670)
(27603)
财务(27589)
财务管理(27535)
企业财务(26061)
(25960)
贸易(25947)
地方(25338)
(25132)
理论(24864)
(23533)
技术(23280)
(21675)
银行(21607)
(20652)
机构
学院(485416)
大学(485224)
(197182)
经济(193042)
管理(191416)
理学(164751)
理学院(162965)
管理学(160135)
管理学院(159247)
研究(158151)
中国(121915)
(103612)
科学(98218)
(94030)
(81410)
(80595)
财经(75081)
研究所(72892)
中心(72369)
业大(72278)
(72220)
(68007)
北京(65569)
农业(64024)
(61282)
师范(60696)
经济学(59722)
(58183)
(57199)
财经大学(55501)
基金
项目(320378)
科学(251322)
研究(232615)
基金(232356)
(202375)
国家(200675)
科学基金(172424)
社会(145923)
社会科(138258)
社会科学(138221)
(124857)
基金项目(122553)
自然(113039)
自然科(110405)
自然科学(110375)
自然科学基金(108406)
教育(106667)
(104918)
资助(96987)
编号(95318)
成果(77055)
重点(71621)
(70659)
(67886)
(66869)
课题(64855)
创新(62083)
科研(61665)
教育部(60378)
大学(59753)
期刊
(218402)
经济(218402)
研究(141963)
中国(86881)
学报(76357)
(74834)
(74057)
管理(72591)
科学(69814)
大学(57713)
学学(54493)
农业(50594)
教育(47806)
(43136)
金融(43136)
技术(42956)
财经(37374)
业经(37238)
经济研究(34764)
(32024)
问题(28936)
(27958)
技术经济(25469)
统计(24034)
图书(23591)
理论(23447)
(22990)
商业(22920)
(22584)
现代(22324)
共检索到713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波  王章留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变化规律很少受到关注。2001年,Anderson和Betancourt指出流通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呈倒U型,并运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但没有给出理论解释。选取我国各省1993-2008年的数据,建立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流通业比重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流通业比重存在先升后降的倒U型规律。将流通服务看作流通部门的产出,构建流通部门的CES生产函数,对这一规律进行了理论解释。研究启示是:流通业比重变化存在客观规律,不能因流通业属于传统服务业而忽视甚至试图降低其在GDP中的比重,需要遵循这一规律,为服...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珍珍  陈功玉  
物流产业集聚已经成为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活力的关键。本文基于1998-2007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计算了我国的物流产业集聚度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物流产业集聚度的利益来源以及物流产业集聚度对工业增加值的影响。经分析得出物流产业集聚的发展存在空间结构上的差异。一些地区由于具有较强的资源禀赋优势和主导产业优势,而使得该地区的物流产业集聚度高于其他地区,同时这种物流产业集聚度的地区差异又导致了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发展水平的差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俊  
本文以流通规模、流通结构、流通效率、流通专业化指数等四个指标表示流通业发展水平,并以2000—2008年我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流通业发展水平对制造业TFP的影响。研究发现,流通规模扩大显著地促进了制造业TFP上升。在以我国三大区域组成的子样本估计中发现,流通业发展水平对制造业TFP的正面影响效应在东部地区最显著。实证结果说明了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是确实存在的,流通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制造业生产效率的高低,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有可能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建平  邓翔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家庭迁移决策模型,分析了我国劳动力迁移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户籍制度、地区因素和劳动力集聚产生的外部性对劳动力迁移决策的作用;进一步,在稳态系统中分析了地方政府政策这一外生冲击对资本存量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我国近十年的统计数据,本文估算了各个影响因素对劳动力迁移率的作用,绝大部分影响因素得到了实证数据的支持,表明我国劳动力迁移率的确与收入差距和户籍制度等因素存在显著的关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会政  朱光  
国内市场的分割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商品市场分割的存在阻碍了国内市场整合,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分工环境下限制自身比较优势降低了我国的出口潜力。通过引入距离因素,本文在修正我国商品市场分割指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2001-2014年的行业面板数据,运用随机效应模型计量方法检验商品市场分割对我国增加值出口的影响,发现商品市场分割对我国的增加值出口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随着行业内国有企业比重的增加而更加明显。为了使我国在国际分工中更好地发挥整体比较优势,必须加快推进我国国内市场一体化进程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并加大对全球价值链数据库数据更新及增加值核算体系研究的支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明  闫冰倩  
基于历年投入产出表数据对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跨期变化进行拓展的结构分解分析,发现中间投入结构因素是造成2005年至2015年期间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的最主要因素,贡献了接近四成。中国金融业产出中用于中间投入部分的比例不仅显著高于美国、日本等其他国家,且绝大部分行业对金融服务业中间投入的需求在样本期内均明显提升。对三段典型时期金融业扩张的进一步比较研究显示,金融业扩张的原因在不同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下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差异。这一研究有助于加深文献对过去一段时期中国经济中金融业结构性扩张机制的理解。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海庆  高凌江  
通过构建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内生增长模型,使用我国分税制改革以来16年间30个省级单位的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省级面板数据,在既定税负的情况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税负水平没有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作用,但各税类、税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差异很大。就税类来说,财产税和流转税较利于经济的增长,而所得税和其它税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就税种来说,车船税和增值税最利于经济的增长,而城建税和个人所得税最不利于经济的增长。所以,即使在保持现有税负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也可通过优化税制结构来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类骁  韩伯棠  徐德英  
运用我国1995~2010年省域面板数据,构建Hansen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FDI溢出与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较高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下FDI溢出效应显著为正;反之,FDI挤出效应明显;挤出效应随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提高而减弱;东部地区门槛值最高,中西部地区对FDI吸收不够,FDI对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负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宏凯  魏晓  
基于2011-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民间投资、产业结构及二者交叉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广义矩估计(GMM)法对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研究表明: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负影响,民间投资与产业结构之间有正向的相互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可以显著地增强民间投资的产出效率,民间投资增加可以缓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政府应加快落实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措施,稳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玲  邓霄敏  
本文以沪深两市659家上市公司三年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在目前国内权益资本市场中,经济增加值与市场增加值两大指标体系对股票收益的解释能力。结果表明,在结合经济增加值和市场增加值两大指标体系之后,对沪深两市的股票收益存在一定的解释能力,但不是十分突出;同时在对股票收益解释能力中,经济增加值指标和市场增加值指标分别表现了自身的特点,起到了各自的作用,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经济增加值与市场增加值在国内有一定的适用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曾铖  李元旭  
企业家精神被认为是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转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的关键。企业家精神能否驱动、如何驱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仍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必要的经验结论。该文采用非均衡和信息不对称的研究框架,构建了企业家精神驱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机理模型,并运用1998-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企业家精神显著驱动了技术进步,但是对技术效率的驱动作用不显著,考虑到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所具有的不同政策含义,认为长期而言企业家精神驱动了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化转变。(2)企业家精神倾向于通过技术引进的方式实现技术超越,但是对管理、制度等"软"技术创新的关注不足。(3)企业家精神并没有促进R&D知识溢出,主要是外资外贸活动增进了本土企业家的技术模仿和学习,说明企业家精神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来自开放经济的外部性,而非自主创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曾铖  李元旭  
企业家精神被认为是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转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的关键。企业家精神能否驱动、如何驱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仍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必要的经验结论。该文采用非均衡和信息不对称的研究框架,构建了企业家精神驱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机理模型,并运用1998-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企业家精神显著驱动了技术进步,但是对技术效率的驱动作用不显著,考虑到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所具有的不同政策含义,认为长期而言企业家精神驱动了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化转变。(2)企业家精神倾向于通过技术引进的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长远  张军  
本文运用1987~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事实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联立方程模型进行三阶段最小二乘分析,发现FDI、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营化都不利于劳动收入占比的改善。其中,FDI与劳动收入占比之间双向的负相关关系,是"谈判力量"机制在地区间招商引资竞争的背景下发生效力的结果;经济发展水平与劳动收入占比之间存在"U"型关系,但中国目前还处在曲线的下行区间上;民营化对劳动收入占比的负效应与"工资侵蚀利润"的现象被扭转以及劳动力供给的正向冲击有关。对劳动收入占比起促进作用的因素包括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财政支出以及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宁晶  顾昕  
目的:对药占比下降与医疗费用上涨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基于2002—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回归进行验证。结果:药占比下降与医疗费用上涨之间并没有相关性,而药占比下降与检查费增多和分解诊疗的增加存在着相关性。结论:基于宏观数据的研究尽管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对药占比管制效果的全国性评估更具有宏观意义。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杨政  田铮  党怀义  
本文介绍了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实证分析西部九省市固定投资和工业增加值的关系,Engle-G ranger检验拒绝部分省市具有均衡增长关系,面板协整检验接受西部地区具有均衡增长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