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34)
2023(13439)
2022(10970)
2021(10046)
2020(8440)
2019(18387)
2018(18397)
2017(35528)
2016(19241)
2015(21663)
2014(21750)
2013(21500)
2012(19726)
2011(17423)
2010(17973)
2009(17710)
2008(18005)
2007(16758)
2006(15163)
2005(14079)
作者
(54972)
(45843)
(45809)
(43503)
(29290)
(21636)
(20759)
(17651)
(17154)
(16711)
(15616)
(15224)
(14850)
(14440)
(14227)
(13751)
(13674)
(13428)
(13411)
(13003)
(11553)
(11280)
(11085)
(10598)
(10346)
(10270)
(10257)
(10231)
(9157)
(8900)
学科
(89735)
(82281)
经济(82143)
(81286)
企业(81286)
管理(80406)
方法(33564)
(31002)
业经(29790)
(29220)
数学(24914)
数学方法(24639)
(23892)
中国(23204)
(22066)
财务(22033)
财务管理(22000)
企业财务(20817)
农业(19655)
技术(18178)
(17235)
(15957)
(15869)
贸易(15856)
(15821)
理论(15585)
(15388)
(15387)
(15226)
银行(15211)
机构
学院(289948)
大学(283656)
(122461)
经济(120015)
管理(115117)
理学(97938)
理学院(97016)
管理学(95705)
管理学院(95169)
研究(88352)
中国(73351)
(64167)
(59500)
科学(49409)
财经(49284)
(45713)
(44378)
(43954)
(43644)
中心(40774)
研究所(38189)
北京(37810)
业大(37704)
经济学(36770)
财经大学(36027)
(36015)
农业(34203)
(33766)
师范(33475)
经济学院(33105)
基金
项目(175534)
科学(140192)
研究(134821)
基金(127732)
(107757)
国家(106691)
科学基金(93893)
社会(87744)
社会科(83009)
社会科学(82989)
(69760)
基金项目(66603)
教育(61666)
自然(57917)
自然科(56563)
自然科学(56549)
(56486)
自然科学基金(55617)
编号(55385)
资助(51640)
成果(45507)
(39802)
(39454)
(39430)
重点(38555)
课题(38197)
(38055)
(37748)
创新(36242)
国家社会(35625)
期刊
(149151)
经济(149151)
研究(90165)
中国(59155)
(54245)
管理(50304)
(43369)
学报(36730)
科学(36397)
(31107)
金融(31107)
教育(30047)
大学(30016)
农业(29372)
学学(28435)
业经(27973)
技术(27267)
财经(25642)
经济研究(23507)
(22111)
问题(19351)
(16694)
技术经济(16346)
(16346)
商业(16146)
现代(15016)
财会(14952)
理论(13632)
会计(13592)
国际(13521)
共检索到451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祝合良  石娜娜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商品贸易大国。然而在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GVC)体系下,中国的制造业处于极其不利的位置,目前已经诱发出很多深层次的经济问题,因此加快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迫在眉睫。流通作为全球价值链中的高端环节,也是关键环节,具有整合价值链的功能,应该充分发挥流通业在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中的作用。为此,必须高度重视流通产业的发展,营造法制化的营商环境,加大流通技术投入,改善流通基础设施,培育大型流通企业,发展流通品牌,推动流通企业"走出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祝合良  石娜娜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商品贸易大国。然而在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GVC)体系下,中国的制造业处于极其不利的位置,目前已经诱发出很多深层次的经济问题,因此加快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迫在眉睫。流通作为全球价值链中的高端环节,也是关键环节,具有整合价值链的功能,应该充分发挥流通业在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中的作用。为此,必须高度重视流通产业的发展,营造法制化的营商环境,加大流通技术投入,改善流通基础设施,培育大型流通企业,发展流通品牌,推动流通企业"走出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楠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之中,提高商贸流通业的竞争力以及生产服务性作用,能够实现我国制造业结构的改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可促进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本文通过商贸流通业出口增加值分解模型,基于价值链参与度系数及位置系数,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在制造业价值链中的参与度及分工地位的波动情况进行分析,对商贸流通业发展在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中的作用进行全面剖析,最终提出商贸流通业在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中的提升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乔  祝合良  
现代流通业的高效运作有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对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机理分析发现,现代流通业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具有优化制造业分工、促使制造业降低成本与节能减耗、强化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缓解制造业产能过剩、提升制造业国际地位等效用。通过选取2007-2016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针对区位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分别构建静态、动态面板模型,对现代流通业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加速现代制造业的流通化进程,有助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东部地区流通业发展对制造业提升作用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批发零售业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明显。最后基于区位和行业特点,提出发展现代流通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琳  
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开始提升,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依然不强;不同行业间发展水平差异极大;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少、产业附加值低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面临着内外条件的双重挑战。从装备制造强国发展经验和我国当前的产业发展现实看,政府应当发挥重要的支撑引导作用,关键在于以理清政府和市场边界为前提,对外部性强的环节加大支持力度,努力优化外部环境,增强政策普惠性,为激发企业活力和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创造条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费文博  于立宏  叶晓佳  
本文基于嵌入位置和增值能力,构建了一个分析区域价值链融入国家价值链的新框架,探讨了中国各区域制造业的具体升级路径。研究表明: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嵌入到国家价值链下游的高增值环节;当不考虑区域价值链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因素时,南部沿海、京津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嵌入到国家价值链中上游的低增值环节;八大区域制造业的各行业中有近半数的增值能力不强,且嵌入位置指数呈现两级分化格局;在融入国家价值链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南部沿海和东北地区表现出从价值链下游低增值环节向上游高增值环节升级的演变路径,而西北、西南和京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费文博  于立宏  叶晓佳  
本文基于嵌入位置和增值能力,构建了一个分析区域价值链融入国家价值链的新框架,探讨了中国各区域制造业的具体升级路径。研究表明: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嵌入到国家价值链下游的高增值环节;当不考虑区域价值链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因素时,南部沿海、京津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嵌入到国家价值链中上游的低增值环节;八大区域制造业的各行业中有近半数的增值能力不强,且嵌入位置指数呈现两级分化格局;在融入国家价值链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南部沿海和东北地区表现出从价值链下游低增值环节向上游高增值环节升级的演变路径,而西北、西南和京津等地区则在国家价值链上游低增值环节遭遇"锁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雪琴  
金融危机后,制造业全球布局发生重大调整。一方面,由于区域制造业综合成本的变化,推动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另一方面,全球制造业加快向东南亚、南亚、非洲等成本更为低廉的地区转移。我国经济正处在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迈进的关键时期,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已逐步改变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低端转移,呈现产业结构和转移方式双调整的特点。在这种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制造业既要加大开放力度,提升在全球产业价值链(GVC)中的位次并主导构建优势产业链条,同时也要构建我国国家产业价值链(NVC),推动产业升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学敏  王亚飞  
随着价值链分工的深入,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分工地位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文章通过认识产品内价值链分工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企业所处的价值链分工地位,借鉴国内外企业价值链升级的理论与实践,深入探讨了我国制造业企业价值链升级多元化路径,并提出企业层面、产业集群层面和国家层面的"三位一体"的升级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天天  
全球资源的整合和国际分工,使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跨国公司也适应形势而分割了一体化生产,全球价值链理论解释了这种现象,可更好地融合全球体系之中,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中国制造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和增长,也拉动了世界经济。伴随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基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不断引起学者关注,有相关文献对此进行系统衡量。在文献基础上,本文从分工参与、贸易利益和动态利益进行系统衡量,进一步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实证认为在中国制造业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中,研发投入是基础性因素,但需要提升,行业规模具有双重影响,技术因素具有正向作用,要素禀赋影响不大,但对动态利益具有较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肖宇  夏杰长  倪红福  
研究目标:测算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所处位置并探究改善其位置的路径。研究方法: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数据库匹配数据及全球投入产出表,测算分析了2000~2009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和企业绩效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企业能够跨越更多全球价值链生产阶段,但中国出口中包含了大量他国(或地区)转移价值,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还处于较不利地位,需要依靠技术效益提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来改善,所有制属性显示,外资企业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作用更明显。研究创新:利用更为精准及连续性更强的匹配数据,从微观大样本实证和指标构建方面丰富了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研究价值:揭示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生产的本质与内涵,指明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关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玲  宋宪萍  
GVC地位指数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位置,其中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代表的低技术制造业部门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明显高于高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生产性服务业及融资约束三大因素对我国制造业实现全球价值链高端嵌入的作用机理是:深化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跃迁;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再造分工专业化;解构融资约束,适时去杠杆。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英  刘婷  
本文将低碳经济理念纳入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框架,利用2000—2019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采用多重中介模型,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如何影响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低碳升级。研究发现:在装备制造业整体层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通过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和前向关联效应两条路径促进全球价值链低碳升级,但边际产业转移效应和后向关联效应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在细分行业层面,低碳细分行业的实证结果与装备制造业整体层面一致;而在高碳细分行业,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全球价值链低碳升级存在负直接效应,通过边际产业转移效应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两条路径可以促进其全球价值链低碳升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吕飞  
我国作为航空产品消费大国,对于全球航空制造业有巨大影响力,但是通过对全球航空制造业的产业价值链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我国航空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低端环节,缺乏核心技术能力,难以升级到产业链的高端市场。航空制造业价值链属于生产商主导型,掌握战略单元的企业是拥有核心技术的大型跨国企业,我国要实现航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彩红  
对于嵌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来说,谋求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提升和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是重要的发展目标。本文不仅从理论上说明了FDI、国际贸易、技术创新、国际分工等因素能够影响产业价值链提升,并且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有偏估计等方法验证了这些因素对长三角制造业发展的影响。扩大吸引外资、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增加研发投入和强化区域分工等可以推动包括长三角在内的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