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00)
- 2023(17597)
- 2022(14719)
- 2021(13268)
- 2020(11192)
- 2019(25331)
- 2018(24807)
- 2017(47206)
- 2016(25666)
- 2015(28362)
- 2014(28416)
- 2013(28443)
- 2012(26662)
- 2011(24156)
- 2010(24672)
- 2009(23178)
- 2008(23237)
- 2007(21080)
- 2006(18881)
- 2005(17535)
- 学科
- 济(129868)
- 经济(129736)
- 业(94471)
- 管理(84922)
- 企(81852)
- 企业(81852)
- 方法(49083)
- 数学(39572)
- 数学方法(39294)
- 农(35934)
- 业经(34492)
- 财(33108)
- 中国(32616)
- 地方(29584)
- 农业(25219)
- 制(22960)
- 务(22932)
- 财务(22899)
- 财务管理(22858)
- 学(22854)
- 贸(22358)
- 贸易(22344)
- 企业财务(21676)
- 易(21582)
- 技术(20894)
- 和(20193)
- 理论(18336)
- 环境(18001)
- 银(17996)
- 银行(17939)
- 机构
- 学院(383333)
- 大学(378784)
- 济(168811)
- 经济(165649)
- 管理(146718)
- 研究(134343)
- 理学(125159)
- 理学院(123763)
- 管理学(122019)
- 管理学院(121304)
- 中国(103481)
- 科学(81655)
- 京(80339)
- 财(75816)
- 农(73165)
- 所(70129)
- 研究所(63209)
- 中心(60386)
- 江(60144)
- 财经(59880)
- 业大(58772)
- 农业(57720)
- 经(54147)
- 经济学(51757)
- 北京(50838)
- 院(47511)
- 范(47270)
- 州(47169)
- 师范(46701)
- 经济学院(46532)
- 基金
- 项目(245660)
- 科学(193155)
- 基金(177932)
- 研究(175989)
- 家(156353)
- 国家(154942)
- 科学基金(132312)
- 社会(114100)
- 社会科(108273)
- 社会科学(108239)
- 省(98101)
- 基金项目(94313)
- 自然(85355)
- 自然科(83403)
- 自然科学(83375)
- 自然科学基金(81953)
- 划(81457)
- 教育(79025)
- 资助(71979)
- 编号(69508)
- 发(57964)
- 重点(55745)
- 成果(55454)
- 部(53490)
- 创(53469)
- 业(49894)
- 创新(49406)
- 课题(48534)
- 国家社会(47281)
- 科研(47113)
- 期刊
- 济(199086)
- 经济(199086)
- 研究(114824)
- 中国(78510)
- 农(67802)
- 财(61453)
- 学报(61307)
- 管理(58529)
- 科学(56597)
- 农业(45747)
- 大学(45588)
- 学学(43542)
- 融(37246)
- 金融(37246)
- 教育(34353)
- 技术(33982)
- 业经(33508)
- 经济研究(32163)
- 财经(30787)
- 业(26722)
- 经(26665)
- 问题(25951)
- 技术经济(22506)
- 贸(20913)
- 商业(19837)
- 世界(19638)
- 国际(18351)
- 现代(18126)
- 版(18035)
- 统计(17912)
共检索到590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樊逸凡
近年来,我国区际经济水平不断快速发展,但仍存在发展不均衡现象。为促使区际经济均衡、高质量发展,还需从提升流通业发展质量入手,通过流通业将各区域联合起来,强化区际协同发展动力。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检验流通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协同发展的影响,旨在为各区域制定流通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分析结果表明:我国31个省市区以及四大区域的区际经济协同发展水平均有上升空间。我国31个省市区以及四大区域流通业发展质量均能显著提升区际经济协同发展,同时在流通业发展质量与区际经济协同发展的关系中交通便利度、市场分割度、分工合理水平均发挥了中介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金玲
本文基于2009-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商贸流通业与居民消费能力测算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来测度二者协同发展水平,之后构建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探究影响二者协同发展的因素。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金玲
本文基于2009-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商贸流通业与居民消费能力测算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来测度二者协同发展水平,之后构建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探究影响二者协同发展的因素。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爽
在当前“双循环”格局下,如何促进地域经济与商贸流通业的协同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基于区域经济理论和商贸流通业理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黄河流域各省(区)进行研究发现:黄河流域各省(区)的 GDP总量、人均 GDP、第三产业占比和商贸流通企业数量都对地域经济具有正向影响。本研究旨在分析地域经济与商贸流通业的协同发展因素,并以黄河流域为例进行研究。通过对内在机理效应的探索,揭示地域经济和商贸流通业之间相互促进的关键因素,以期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英隆
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上看,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加速信息流通对于促进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信息流通的本质在于"信息差距"。信息流通水平取决于物能流、商品流和信息流三股流力的"组合"程度。三者必须协同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吕延方 王冬
本文首先引入转换函数,在有效生产计划约束下,推导出福利最优化条件,并构筑适合我国情境的经济量、质协同发展模式以实现生产最优化。然后分析并归纳出关于主要政策与产出、效率之间关联性的主要观点,依据1992—2010年省级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技术对影响经济量、质效果的主要政策变量进行检验。基于结论,本文提出实施产业均衡发展战略、普及教育以实现平等、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减少社会税收和政府各项费用等若干政策选择建议。
关键词:
经济量、质协同发展 动态面板 政策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惠艳
地区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基础。地区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地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商贸流通业是地区的基础性产业,商贸流通业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第三方物流配送发展滞后、自有物流配送整体功能落后、物流配送相关制度建设滞后、管理模式陈旧以及人才缺乏等问题。文章认为,要实现地区经济与商贸物流业的共同发展应完善作业系统、信息系统、主体系统,转变商贸流通业发展思维,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关键词:
协调发展 地区经济 商贸流通 共同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思宇
本文基于2012-2021年我国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和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城市经济韧性、流通效率协调发展水平以及时空格局演变,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韧性和流通效率水平地区分布不均衡,其中东部城市发展水平较高,西部较低,核心区域城市耦合协调度较高,其次是中心区,外围区较低,磨合耦合和中度协调类型城市占比较大。耦合协调度呈现空间正相相关,整体显著性逐渐减弱,集聚类型以“高-高”和“低-低”为主,热点区域城市多于冷点区域,极化效应减弱。加强资源整合与协同效应、推动流通业创新技术和绿色经济转型、加强社会参与和建立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方能促进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协同发展 长三角城市 经济韧性 流通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旭 闫博 杨良
商贸流通业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是构建高质量商贸市场的关键举措,亦是建设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的根本要义。本文立足商贸流通业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理,基于2011-2020年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两大系统耦合协同关系。研究表明,全国商贸流通业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得到明显提升,且两大系统间存在紧密协同发展关系。该协同关系于2011-2012年处于低位,2013-2014年过渡为初级协调,2015-2016年实现中等协调,2017-2020年呈现高度协调。随着商贸流通业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两大系统耦合协同度将随之提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春
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基于2008-2019年中原城市群数据,测算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程度,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深入分析产业结构高级化、金融发展等因素对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高级化、金融发展、科技创新、环境规制、外商投资对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影响显著,科技创新、人力资本对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建议发挥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人力资本的基础性作用,发挥金融和环境规制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光娅
本文将数字经济与流通业发展相结合,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例,通过对2016-2020年流通业与数字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进行实证研究,采用熵权法测算数字经济以及流通业综合发展水平,并构建数字经济与流通业耦合协调模型,对其协同发展程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和流通业综合发展水平不断增加,下游地区发展较中上游快;数字经济与流通业协调度仍处于过渡协调区间,研究期间内协调度不断提升;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多数属于流通业滞后型,少数属于均衡型和数字滞后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兴军 娄峰
促进城乡协同发展是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公平和效率的视角,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和流通创新对城乡协同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有利于提高城乡协同的效率,但并未实现公平发展,数字经济带来的“数字鸿沟”短期内甚至会加剧城乡失衡。流通创新不仅能够提高城乡协同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城乡公平发展。因此,要充分发挥好数字经济公平性的功能,补足城乡数字基础设施短板,通过流通创新,打通国内统一大市场,实现更高质量的城乡协同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流通创新 城乡协同 公平 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范馨月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贸流通业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区域经济的活跃和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商贸流通业则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如何充分运用商贸流通业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并通过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商贸流通业的升级,是各地方政府重点关注、研究的内容。文章从共生理念的内涵入手,深入分析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促进的作用机理,提出商贸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的一系列建议,以期为提升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做重要参考。
关键词:
共生角度 商贸流通 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范馨月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贸流通业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区域经济的活跃和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商贸流通业则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如何充分运用商贸流通业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并通过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商贸流通业的升级,是各地方政府重点关注、研究的内容。文章从共生理念的内涵入手,深入分析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促进的作用机理,提出商贸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的一系列建议,以期为提升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做重要参考。
关键词:
共生角度 商贸流通 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盈 王丽娜
本文认为,要想提升我国商贸流通体系合作和交流水平,就要秉持协同发展的理念,全面促进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化发展,提高市场运行的统一性。本文简要分析了共生理论基础,并对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予以阐释,最后集中讨论了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商贸流通 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相互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