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64)
- 2023(15814)
- 2022(12931)
- 2021(11928)
- 2020(9696)
- 2019(21556)
- 2018(21259)
- 2017(40849)
- 2016(22026)
- 2015(24292)
- 2014(24090)
- 2013(24394)
- 2012(22932)
- 2011(20713)
- 2010(21130)
- 2009(20052)
- 2008(20044)
- 2007(18378)
- 2006(16779)
- 2005(15303)
- 学科
- 济(104045)
- 经济(103914)
- 业(93291)
- 企(73861)
- 企业(73861)
- 管理(72503)
- 农(51003)
- 方法(38645)
- 业经(34645)
- 农业(33800)
- 中国(31039)
- 数学(30349)
- 数学方法(30208)
- 财(29311)
- 地方(24168)
- 制(22836)
- 贸(20228)
- 贸易(20210)
- 易(19575)
- 务(19409)
- 财务(19391)
- 财务管理(19365)
- 技术(19339)
- 企业财务(18345)
- 策(17557)
- 银(17428)
- 银行(17387)
- 行(16875)
- 发(16620)
- 体(16352)
- 机构
- 学院(332207)
- 大学(323550)
- 济(145287)
- 经济(142668)
- 管理(130567)
- 理学(111703)
- 研究(111387)
- 理学院(110566)
- 管理学(109242)
- 管理学院(108634)
- 中国(89626)
- 农(71895)
- 京(67585)
- 财(67240)
- 科学(65455)
- 所(56676)
- 农业(55221)
- 业大(53286)
- 财经(52640)
- 江(51767)
- 中心(51445)
- 研究所(50733)
- 经(47673)
- 经济学(43328)
- 北京(42553)
- 州(41099)
- 范(40426)
- 师范(39979)
- 经济学院(39319)
- 院(38875)
- 基金
- 项目(211354)
- 科学(167374)
- 研究(155583)
- 基金(153564)
- 家(133560)
- 国家(132188)
- 科学基金(113584)
- 社会(103209)
- 社会科(97614)
- 社会科学(97588)
- 省(85001)
- 基金项目(81811)
- 自然(70856)
- 划(69478)
- 自然科(69211)
- 自然科学(69192)
- 教育(68113)
- 自然科学基金(67998)
- 编号(62747)
- 资助(60377)
- 发(51187)
- 成果(49207)
- 重点(46658)
- 创(46648)
- 部(46566)
- 业(45722)
- 创新(42870)
- 国家社会(42731)
- 课题(42726)
- 发展(41388)
共检索到511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冯毅
流通联结生产和消费,保障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农村流通业对于带动农村消费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农村流通业的整体发展受制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程度、资金及规划水平的综合影响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格局中。长期以来,我国流通业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落后的流通体系成为农村市场化的阻碍,难以在流通效率和流通质量方面与城市流通体系相媲美。这也是制约农村商贸发展的重要因素,受此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较为保守、消费理念落后,可供选择的消费品类型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农民消费提升。基于此,本文从农村流通组织、流通环境等方面来衡量流通业对农村消费的影响,分析各要素作用于农村消费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激发农村消费活力的建议,旨在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农村消费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姚靖
本文采用定量分析手段,研究了共享发展对我国农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整体共享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且设施的共享发展最为明显,其次为成果共享水平,再次为服务共享水平,最后为机会共享水平。总体上,共享发展对农村消费具有正向影响,而不同维度与农村消费增长的关系存在一定的异质性。设施共享水平对农村消费的影响最为明显,成果共享水平次之,服务共享水平的影响尽管显著但程度并不高,而机会共享水平的影响并未显现。总体上,共享发展不同维度对农村消费的影响强度与各维度的发展水平显著相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红光 李雅君
稳中求进是步入“高质量”发展攻坚期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方针,农村物流的发展在增强农村人口购买能力和挖掘农村市场潜力方面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本文选择2010-2021年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农村物流发展水平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村物流发展处于中等水平,受区域异质性的影响,地区发展很不均衡;农村物流发展对于东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更为显著,其中,中部地区发展最明显,西部地区影响较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葛任
循环经济视域下,数字经济发展是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的重要路径,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环境、提升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和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三个路径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但是,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和数字经济发展理论,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机理,并构建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中介效应模型,选取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为了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协同发展,应推进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地区数字化人才培养、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优化数字技术应用环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学品 李骏阳
本文根据我国1978-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农村流通总量规模、农村集贸市场和流通环境对农村消费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业对农村消费的影响有显著的时变性。首先,农村流通总量的单位增长幅度引起的农村消费增长幅度为正向且逐年上升,但是由于我国农村流通业发展缓慢,年平均增长幅度小,使得流通业总量对农村消费增长的贡献率并没有随弹性系数的上升而大幅增加,贡献率在大部分年份中变化不大。其次,农村集贸市场在第一阶段(1978-1995年)对农村消费支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第二阶段(1996-2010年)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流通环境的改善,农村集贸市场对农民消...
关键词:
流通业 农村消费 变参数 贡献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智焕
本文基于2009-2016年的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水平的省级面板数据,在离差系数基础上构建匹配度模型对商贸流通业发展指数与居民消费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全国层面受社会零售品总额的极端变化影响,2012年的第二、四季度,2015的第二季度和2016年的第一季度均出现不匹配现象;省级层面大部分样本数据属于中级或优质匹配,个别省份受商贸流通业选取指标体系差异及消费指数异常影响,甘肃、青海的2011年第四季度、河南的2012年第二季度及黑龙江的2014年第一季度等出现不匹配数据。研究结论指出了匹配度异常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郝爱民 王章留
本文首先从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方面,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具体表现,然后分析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对流通体系优化的需求,认为政府对农村流通业支持欠缺、农村流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和市场集中度低、农村流通业经营模式单一、农村流通秩序混乱和流通效率低,是目前制约农村消费升级的主要障碍。最后提出以确保资金向农村流通业倾斜、加强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流通业经营模式、规范农村流通秩序、加强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及以信息化推进现代农村流通业的发展等优化农村流通体系扩大农村消费对策。
关键词:
消费升级 农村流通发展 农村消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袁清
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消费升级的趋势。其次分析农村消费升级与流通业发展的互动性关系,得出流通业发展是农村消费升级的基础、农村消费升级要求流通业加快发展、提高流通效率、农村消费升级与农村流通业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结论。再次分析农村流通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农村流通业发展重视程度不够、流通设施建设落后、没有形成完善的流通网络、流通业组织化程度低、流通业经营模式不够灵活等。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农村流通产业发展的建议:一是重视发展农村流通业;二是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建设完善农村流通网络;四是加强农村
关键词:
农村 消费升级 流通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袁清
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消费升级的趋势。其次分析农村消费升级与流通业发展的互动性关系,得出流通业发展是农村消费升级的基础、农村消费升级要求流通业加快发展、提高流通效率、农村消费升级与农村流通业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结论。再次分析农村流通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农村流通业发展重视程度不够、流通设施建设落后、没有形成完善的流通网络、流通业组织化程度低、流通业经营模式不够灵活等。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农村流通产业发展的建议:一是重视发展农村流通业;二是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建设完善农村流通网络;四是加强农村流通业信息化建设,提高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五是加大对农村流通企业的物质资本和人力的投入;六是创新发展农村流通产业;七是建立整洁、有序、健康的产业发展环境。
关键词:
农村 消费升级 流通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艳 狄建兵
扩大内需对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目前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农村地区作为我国目前最具有消费潜力的地区,其消费潜力的释放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分析了城乡流通业发展差距对农村消费的影响,再构建城乡流通业发展差距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评价我国城乡流通差距水平,实证分析城乡流通发展差距对农村消费影响。本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2011-2020年间,我国各个省份的城乡流通业发展差距在逐渐扩大;第二,本文的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城乡流通业发展水平差距对农村地区消费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城乡流通业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会对农村地区消费潜力的释放起到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这一研究结论在解决内生性问题之后仍然成立;第三,本文异质性分析表明城乡流通业发展差距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负向影响不存在区域异质性,城乡流通业发展差距在我国各个地区均会对农村消费潜力的释放产生负向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安振武
本文采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微观数据研究了商贸流通发展对农村消费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整体而言,商贸流通发展对农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尤其在西部地区,商贸流通发展对农村消费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而在东部地区,商贸流通发展对农村消费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
关键词:
商贸流通 发展 农村消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伟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教育影响消费的机制,然后利用我国2000-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在控制了滞后一期和当期收入的情况下,用系统GMM方法估计了农村居民教育程度对其消费水平的影响。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均表明农村居民的教育程度越高,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也越高。因此,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程度,不但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产能力,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积累丰富的人力资本,同时还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有助于我国扩大内需政策的有效实施。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顾纪瑞
消费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人们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所达到的水平和满足的程度。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是由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长的水平决定的,并受消费率和人口增长率极大的影响。消费水平除了以价值量表示(如城市居民的人均生活费收入和人均生活费支出,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之外,还可以消费结构体现所达到的消费水平,或以社会经济指标体系反映整个生活标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到2000年,消费水平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一) 人均消费水平的价值指标增长较快中国国民经济在1992年实现了高速增长,使我国经济在90年代再上新台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据国家统计局《关于199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钟万玲
随着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重点从分工效应、需求效应和集聚效应三个层面促进我国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通过本文的分析,实证显示,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商贸流通业之间的关系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单向关系,而且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非常显著。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 内贸流通业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焕明
通常意义上的恩格尔系数指的是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结合到我国的农村居民消费的实际情况 ,本文所定义的恩格尔系数为食品支出占纯收入的比重。运用塞尔指标分析了我国经济带之间、经济带内部各省份之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差异及差异变动情况 ,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在进一步扩大 ,并且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比落后地区的差距更大。最后指出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地区性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恩格尔系数 塞尔指标 纯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