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48)
2023(20195)
2022(17145)
2021(15744)
2020(13255)
2019(30056)
2018(29714)
2017(57062)
2016(31182)
2015(34625)
2014(34290)
2013(34273)
2012(31625)
2011(28648)
2010(28748)
2009(26921)
2008(26890)
2007(24017)
2006(21618)
2005(19594)
作者
(92730)
(77067)
(76821)
(72575)
(49111)
(36940)
(34588)
(30146)
(29299)
(27710)
(26453)
(26007)
(24745)
(24604)
(24023)
(23516)
(22949)
(22845)
(22153)
(22124)
(19405)
(19058)
(18786)
(17613)
(17265)
(17252)
(17164)
(17164)
(15543)
(15151)
学科
(133273)
经济(133096)
(107335)
管理(102011)
(93141)
企业(93141)
方法(56911)
数学(46447)
数学方法(46023)
(39669)
(39570)
业经(36548)
中国(35846)
(29170)
地方(28980)
农业(27124)
(26670)
财务(26592)
财务管理(26549)
(25358)
企业财务(25243)
(23958)
贸易(23941)
技术(23230)
(23138)
(22331)
理论(22042)
(21568)
银行(21496)
(20711)
机构
学院(451139)
大学(450106)
(183929)
经济(180138)
管理(177264)
研究(152677)
理学(152140)
理学院(150465)
管理学(148155)
管理学院(147333)
中国(116797)
(96863)
科学(93751)
(88362)
(81480)
(77582)
研究所(69996)
业大(69733)
财经(69491)
(68868)
中心(68784)
农业(63944)
(63107)
北京(61298)
(56889)
师范(56239)
经济学(55202)
(55091)
(54967)
财经大学(51345)
基金
项目(299493)
科学(235356)
基金(217292)
研究(216929)
(190259)
国家(188596)
科学基金(161807)
社会(137917)
社会科(130767)
社会科学(130731)
(117821)
基金项目(115148)
自然(105527)
自然科(103049)
自然科学(103022)
自然科学基金(101228)
教育(98637)
(98607)
资助(89186)
编号(87224)
成果(70535)
重点(67082)
(66146)
(65743)
(63717)
课题(60478)
创新(59056)
科研(57088)
国家社会(56687)
教育部(56205)
期刊
(210728)
经济(210728)
研究(135386)
中国(90633)
(75306)
学报(73688)
(70102)
管理(69388)
科学(66749)
大学(55768)
学学(52891)
农业(51092)
教育(46790)
(43889)
金融(43889)
技术(38541)
业经(36539)
财经(35030)
经济研究(32880)
(29998)
(28119)
问题(27610)
技术经济(23046)
科技(21939)
(21545)
商业(21379)
现代(21075)
理论(20706)
(20677)
图书(20003)
共检索到680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慧  
本文运用2000-201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静态和动态模型估计方法,从地区和细分行业层面实证分析了流通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通业的发展总体上促进了制造业效率的提高;东部地区流通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提升作用显著;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能显著提升制造业效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可  李连燕  
研究目标:探讨互联网技术在中国制造业中发挥的作用。研究方法: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互联网的使用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创新活动,提高了制造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分享意愿,且其本身也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商品销售和营销渠道在制造业当中发挥作用,并带来制造业绩效表现的提升。研究创新:实证检验了互联网使用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为"互联网+制造业"战略的效果提供了更加全面细致的经验证据。研究价值:提供了"互联网+"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证据,为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以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问题带来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俊  
本文以流通规模、流通结构、流通效率、流通专业化指数等四个指标表示流通业发展水平,并以2000—2008年我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流通业发展水平对制造业TFP的影响。研究发现,流通规模扩大显著地促进了制造业TFP上升。在以我国三大区域组成的子样本估计中发现,流通业发展水平对制造业TFP的正面影响效应在东部地区最显著。实证结果说明了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是确实存在的,流通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制造业生产效率的高低,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有可能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建平  邓翔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家庭迁移决策模型,分析了我国劳动力迁移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户籍制度、地区因素和劳动力集聚产生的外部性对劳动力迁移决策的作用;进一步,在稳态系统中分析了地方政府政策这一外生冲击对资本存量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我国近十年的统计数据,本文估算了各个影响因素对劳动力迁移率的作用,绝大部分影响因素得到了实证数据的支持,表明我国劳动力迁移率的确与收入差距和户籍制度等因素存在显著的关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贾宝娣  
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乎到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而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促进资源配送效率的方式对制造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5年期间的省级层面数据,就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制造业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制造业产生了促进作用。此外,分地区的回归显示:商贸流通业发展对东中部地区制造业产生了促进作用,而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玉琪  郭红满  
本文首先描述了我国现阶段的产业发展形势,从而引出论题。接着对流通业和制造业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进而对两大产业间的竞争、协作、耦合关系的特点及关系的形成原因分别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对于制造业和流通业间耦合关系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描述,并对两大产业在耦合发展上的四种表现形式,即规模、潜力、结构、效率的特征及意义进行了论述,最后针对如何促进流通业和制造业间的耦合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彭晖  周贞  
流通产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制造业的联系十分紧密。流通业与制造业的发展存在着竞争、合作与耦合关系,制造业对流通产业的发展起支撑作用,流通产业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起拉动作用,通过分析流通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的耦合关系以及二者耦合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了流通业与制造业耦合发展的表现形式及意义,并提出促进我国流通业与制造业耦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闫逢柱  乔娟  
文章在一个简单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2001~2008年两位数水平的制造业数据和拓展的C-D函数,实证考察了中国制造业集聚发展对工资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发展对工资变化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但影响方向、程度、机理不仅与行业特性高度相关,而且与产业集聚度高低及其变化方向和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也有明显的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泰文  孙林岩  何哲  
建立了评价区域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区域的制造业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比较研究,为有关地区和部门了解区域制造业发展状况,制定区域制造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纯彬  杨仁发  
本文运用2004-2010年我国20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采用静态和动态模型估计方法,从地区和细分行业层面实证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我国整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在细分行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制造业效率的促进作用最大,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促进作用不显著。(2)从区域层面看,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均对制造业效率提升有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制造业效率提升的最为重要的因素,而在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有限。(3)无论从地区还是行业层面,熟练劳动力数量是制造业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政府规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原毅军  耿殿贺  
文章在分析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研发效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装备制造业的研发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产业结构、政府政策和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结构是影响装备制造业研发效率的主要因素。根据影响研发效率的因素,提出两方面政策建议:政府应该通过改变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结构、保护研发成果、构建基础性和通用性技术平台来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研发效率;企业本身应调整研发经费支出策略,并通过与相关科研单位、上下游企业的技术合作来提高研发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晓慧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流通业对制造业效率影响的渠道,并基于2000-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从总体上看,流通业专业化发展促进了制造业效率的提升,现代流通业的生产性服务功能逐步显现。制造企业规模与流通业对制造业的效率提升作用负相关,促进制造企业商贸服务外包有利于发挥流通业对制造业的效率提升作用。制度环境的完善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发挥流通业对制造业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清利  郑红玲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河北唐山市为例,在分析其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状况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思路,以期为加快两业联动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唐晓华  张欣钰  李阳  
研究目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对制造效率的差异性影响。研究方法:采用灰色GM(1,N)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分别测度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协同演化发展程度以及制造业各子行业TFP的变化情况,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两产业间协同发展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差异性作用。研究发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的良好协同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影响,但在不同产业规模、发展水平、创新能力的门槛区间内,其两产业间协同效应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呈现非线性特征。研究创新:针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互动关系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昌南  苏婷  
文章选取了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和制造业中代表性行业8个,采用我国2006~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个体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结果显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以上8个代表性制造业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金融业对大部分制造业存在促进作用。科学研究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为正,而对传统制造业的影响微乎其微。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对制造业影响很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