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13)
2023(17468)
2022(14733)
2021(13566)
2020(11336)
2019(25755)
2018(25584)
2017(49423)
2016(26465)
2015(29592)
2014(29575)
2013(29743)
2012(27482)
2011(24801)
2010(25209)
2009(23617)
2008(23358)
2007(20863)
2006(18893)
2005(17260)
作者
(78032)
(64841)
(64580)
(61216)
(41532)
(30838)
(29249)
(25406)
(24660)
(23401)
(22127)
(21856)
(20909)
(20775)
(19993)
(19653)
(19253)
(18719)
(18592)
(18533)
(16289)
(16110)
(15666)
(14976)
(14561)
(14497)
(14411)
(14282)
(13072)
(12772)
学科
(132784)
经济(132649)
(97100)
管理(89724)
(86024)
企业(86024)
方法(50729)
数学(40518)
数学方法(40168)
业经(35560)
(34538)
(32792)
中国(32580)
地方(30097)
农业(24276)
(23655)
(23023)
(22843)
财务(22771)
财务管理(22741)
技术(21851)
企业财务(21551)
(21394)
理论(20767)
(20336)
贸易(20321)
(19549)
(18762)
(18755)
环境(18463)
机构
学院(390416)
大学(387993)
(167736)
经济(164377)
管理(157058)
理学(134347)
研究(132921)
理学院(132879)
管理学(131021)
管理学院(130310)
中国(101771)
(83777)
科学(79133)
(76240)
(67180)
(61887)
研究所(60436)
财经(60112)
(59135)
中心(58802)
业大(54787)
(54443)
北京(53550)
经济学(50130)
(49923)
师范(49513)
农业(48034)
(47981)
(47793)
经济学院(44858)
基金
项目(253112)
科学(200290)
研究(188250)
基金(183640)
(158238)
国家(156808)
科学基金(136054)
社会(120522)
社会科(114233)
社会科学(114201)
(99346)
基金项目(97310)
自然(86634)
教育(84640)
自然科(84625)
自然科学(84607)
自然科学基金(83146)
(81899)
编号(76449)
资助(75202)
成果(61563)
(57542)
重点(55860)
(55521)
(54292)
课题(52476)
创新(50028)
国家社会(49289)
教育部(47971)
人文(47519)
期刊
(200010)
经济(200010)
研究(122156)
中国(77114)
管理(64113)
(60459)
(57424)
学报(55371)
科学(53880)
大学(42616)
学学(40255)
教育(40036)
农业(39696)
(36361)
金融(36361)
技术(35800)
业经(33575)
经济研究(31960)
财经(30568)
(26336)
问题(25211)
技术经济(22538)
(22293)
商业(19587)
现代(19488)
世界(18810)
(18612)
图书(18275)
科技(18211)
理论(18198)
共检索到598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晓慧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流通业有助于提升经济发展绩效的渠道,进而运用全国省际面板数据和SFA模型实证检验了流通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通业的发展能够通过吸纳就业和提高产业关联效率对经济发展绩效产生积极的外溢效应。流通业对经济发展绩效的外溢作用和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流通业对经济发展效率的促进作用越大。制度和政策是影响流通业发展,进而影响其对经济发展效率外溢的重要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邱岩  戴青青  杨建成  
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流通业发展对经济有着提质增效的作用。文章从理论层面分析了流通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绩效的影响作用,并利用全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及SFA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检验表明,流通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绩效具有正向的外溢效应,对此文章进一步研究了流通业发展受政策与制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绩效的外溢作用也受到政策以及制度的影响。最后文章提出良好的政策以及制度可以推动流通业发展,进而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彩虹  
本文利用我国2004-2016年期间上市公司数据,就地方经济发展与商贸流通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总体上看地方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上市公司利润的增长。分所有制来看,地方经济发展对国有企业利润的促进作用要大于非国有企业。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商贸流通企业利润产生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从东、中和西部三个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商贸流通企业利润的增长,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商贸流通企业利润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淑红  
1950年以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流通发展水平之间的辩证关系受到了各国学者的关注。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本土流通企业与外资大型流通企业在市场上的活跃碰撞,经济发展与流通发展关系问题再次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文章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以大型流通企业成长历程为切入点,探讨经济发展与流通发展之间相互影响与作用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变量组合分析框架,对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流通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卢婷婷  卫莉  
本文基于30个省市自治区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方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流通创新对经济发展绩效的外溢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流通技术创新与流通组织创新,均对经济发展绩效外溢效应具有正向影响;流通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绩效外溢效应影响大于流通组织;且整体市场化较高的区域,流通技术创新和流通组织创新对经济发展绩效外溢效应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地方政府对价格保护程度较高的地区,不利于流通组织创新,使得流通创新对经济发展绩效外溢效应呈负向影响。据此,进一步提出以流通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绩效外溢的升级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曦  
本文借助固定效应模型-似不相关性回归法研究我国流通产业发展与升级的就业效应,从不同经济发展梯度的地区探讨了这种关系的异质性,并通过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与比较研究。结果得出,我国东部地区的流通业发展与升级能够更有效发挥就业效应;中部地区排在其次,流通升级反而对流通就业形成负面影响;而在西部地区的流通发展升级的就业效应远不如东部地区,我国中西部流通业的就业效应不如东部地区;东北地区流通业发展升级都不能发挥出就业效应,甚至产生就业破坏效应。这说明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流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失衡,产业结构过度依赖第一和第二产业,导致转型中农村劳动力过剩,流通产业就业结构失衡。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吕波  黄惠  
本文选取了全国、北京市、哈尔滨市和贵阳市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和城市分析了商贸流通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对流通业的相关指标的研究表明,2014年以前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鼎盛时期,不论是流通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是流通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的比重都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但2014年后则都呈现回落趋势,说明近年来我国流通业发展已进入平稳发展时期。在定量分析中,本文利用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发现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依然能在长期内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短期内的非均衡状态会被一定的调整力度拉回到长期均衡状态;此外位于西部地区的贵阳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拉动作用要比位于东、中部地区的北京市和哈尔滨市地区更大,这与东、中部流通业发展已进入平稳发展时期而西部地区流通业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相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邹剑峰  
本文利用数据模式分析了商贸流通业对我国四大经济区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同推动作用,从而为其发展策略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笔者认为,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发挥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就应该规划先行提升商贸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匹配度,加强商贸流通业发展环境建设,挖掘区域特色文化打造特色商贸经济,探索"互联网+商贸流通业"发展模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白石善章  夏大慰   詹强  
日本经济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而遭至完全崩溃,国民生产总值趺落至整个世界的1%以下。然而经过其后40年,今天日本在经济方面已成为世界大国。对于其成功的原因,世界各国有着各种评论,并且普遍认为所谓的日本式经营方式在其中起着很大作用。这种日本式经营的特征,首先在于行政对各行业的有效指导;第二是企业在长期的信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云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水平配合存在一定偏差。文章利用动态均衡分析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并以上海经济为例分析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均衡所形成良性的发展通道,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牛盼强  谢富纪  
从区域发展角度看,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当地的经济发展环境。以中国山东省为例,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如下: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各要素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上存在差异;区域经济发展的快慢与要素流动性的强弱及要素流动成本的大小有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顺成  
从各省对高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创业园区拥有情况出发,构建了中国各省创业环境(硬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因子分析法对各省创业环境做了具体的量化测评,结果表明沿海经济发达省市创业环境明显优于中西部省区,大致呈"东优西劣"阶梯状分布。其次,以各省创业环境得分为自变量,各省2011年GDP总额、1991—2011年GDP及GDP增长率年加权平均值为因变量,构造一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创业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回归结果表明创业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各种形式的创业园区数量越多,区域经济发展能力越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柳仕奇  胡炳志  黄茂海  
为挖掘我国保险行业与国家整体经济存在的动态关系,本文利用我国1998~2015年保险规模、结构、效率指标与GDP数据,构建了反映我国保险业与经济动态关系的VAR模型,以求在相关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我国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对各数据进行标准化的基础上,检验了VAR模型的稳定性与变量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发现保险行业规模(LIP)、保险行业结构(LIS)是GDP的格兰杰原因,以及GDP是保险行业效率(PREMIUM)的格兰杰原因。同时脉冲响应的结果显示,LIP、LIS对GDP的正向作用在经过两期之后才显现出来,该结论从实证角度丰富和发展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婷  
商贸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消费增长,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生产技术和效率,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作用巨大。本文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两个方面,计量分析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发展的具体作用。通过分析发现,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加税收、增加国内生产总值以及提升第三产业作用和地位来推动经济发展。为了进一步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提出了优化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