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79)
- 2023(14205)
- 2022(11637)
- 2021(10753)
- 2020(8850)
- 2019(20084)
- 2018(19730)
- 2017(37714)
- 2016(19992)
- 2015(22442)
- 2014(22306)
- 2013(22030)
- 2012(20787)
- 2011(18448)
- 2010(18728)
- 2009(17261)
- 2008(17072)
- 2007(15503)
- 2006(13963)
- 2005(13092)
- 学科
- 济(95088)
- 经济(94944)
- 业(82373)
- 企(71182)
- 企业(71182)
- 管理(69523)
- 方法(34192)
- 农(32441)
- 业经(31156)
- 财(27410)
- 中国(26622)
- 地方(25877)
- 数学(25787)
- 数学方法(25586)
- 农业(23256)
- 制(19681)
- 技术(18494)
- 务(18194)
- 财务(18167)
- 财务管理(18148)
- 企业财务(17122)
- 和(16669)
- 贸(15940)
- 贸易(15921)
- 易(15259)
- 策(14641)
- 理论(14626)
- 划(14517)
- 体(14295)
- 环境(14251)
- 机构
- 学院(288155)
- 大学(281025)
- 济(124025)
- 经济(121651)
- 管理(113974)
- 研究(96766)
- 理学(96407)
- 理学院(95358)
- 管理学(94126)
- 管理学院(93559)
- 中国(78188)
- 京(61066)
- 财(58658)
- 科学(56183)
- 农(48153)
- 所(47842)
- 江(45902)
- 中心(45554)
- 财经(45237)
- 研究所(42596)
- 经(40834)
- 业大(39655)
- 北京(39028)
- 范(37316)
- 农业(37071)
- 州(37032)
- 师范(37015)
- 经济学(36969)
- 院(35313)
- 经济学院(33268)
- 基金
- 项目(184533)
- 科学(146949)
- 研究(139836)
- 基金(133248)
- 家(114111)
- 国家(112953)
- 科学基金(98689)
- 社会(91073)
- 社会科(86209)
- 社会科学(86188)
- 省(73328)
- 基金项目(70855)
- 教育(61473)
- 自然(61142)
- 划(60250)
- 自然科(59665)
- 自然科学(59647)
- 自然科学基金(58583)
- 编号(57677)
- 资助(52545)
- 成果(45299)
- 发(44983)
- 创(41117)
- 重点(40812)
- 部(40016)
- 课题(39164)
- 业(38390)
- 创新(37649)
- 国家社会(37645)
- 发展(36849)
- 期刊
- 济(154410)
- 经济(154410)
- 研究(89667)
- 中国(63125)
- 财(47368)
- 管理(46574)
- 农(45763)
- 科学(38285)
- 学报(36573)
- 农业(31170)
- 融(30342)
- 金融(30342)
- 业经(29395)
- 大学(28991)
- 教育(27931)
- 学学(27154)
- 技术(26436)
- 经济研究(23913)
- 财经(22437)
- 问题(19935)
- 经(19479)
- 业(18718)
- 商业(16231)
- 技术经济(15982)
- 现代(15136)
- 贸(14428)
- 世界(14317)
- 资源(14208)
- 经济管理(13110)
- 图书(13002)
共检索到456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熊曦 柳思维
居民消费需求是流通业发展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流通业发展的直接动力。流通业是居民消费需求得以满足的重要保障,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需求必须匹配,才能推动两者良性互动。基于此,本文构建了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需求匹配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与综合评价法相结合计算得出了全国30个省(区、市)的流通业与居民消费需求两方面的综合得分,并基于协同理论建立了匹配度计算公式,评价了各省(区、市)两者匹配度。实证发现,东部地区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需求的匹配度普遍高于西部地区,尤其是浙江、上海、广东等沿海省市更是实现了优质匹配。研究认为,应为流通业和居民消费需求匹配创造良好的环境,夯实两者匹配的基础,挖掘两者匹配的...
关键词:
流通业 居民消费需求 匹配度 评价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智焕
本文基于2009-2016年的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水平的省级面板数据,在离差系数基础上构建匹配度模型对商贸流通业发展指数与居民消费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全国层面受社会零售品总额的极端变化影响,2012年的第二、四季度,2015的第二季度和2016年的第一季度均出现不匹配现象;省级层面大部分样本数据属于中级或优质匹配,个别省份受商贸流通业选取指标体系差异及消费指数异常影响,甘肃、青海的2011年第四季度、河南的2012年第二季度及黑龙江的2014年第一季度等出现不匹配数据。研究结论指出了匹配度异常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孝花
高职专业设置应当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郑州市高职高专院校现有专业体系健全,但是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重复性和稀缺性并存的局面,不能充分满足郑州市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郑州市地方经济的特点,区域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农林牧渔类专业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加快构造技能性强的专业体系,促进工业和服务业规模化;建立经济需求导向的专业信息服务,规避重复设置专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思宇
随着线上线下流通渠道高速集成,居民消费潜力得以有效释放。本文基于合作关系、信息与商品三种流通企业双渠道聚合类型,引入消费方式与消费成本中介变量,实证检验流通企业双渠道聚合与消费需求的匹配关系。研究表明:流通企业合作关系聚合、信息聚合与商品聚合均正向匹配消费需求,商品聚合匹配效应最为明显;流通企业双渠道聚合能够升级消费方式和释放消费需求,可降低消费成本并提升消费潜力。据此,流通产业应基于双渠道聚合效应,通过建立供应链各环节战略合作关系,助推流通产业内部信息共享与培育流通服务供应链集成商等路径,高效匹配消费需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少康
北京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国前列,流通业的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作为消费重要构成部分的居民服务消费变化明显,升级特征鲜明,在一定程度上给流通业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居民服务消费变化对北京流通业发展的影响,以期为北京市流通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服务消费 流通业 北京 影响研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海
本文通过对天津市居民消费与经济发展等相关数据研究,分析城市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联状况;根据其他大中城市居民消费状况对天津市居民短期消费结构变动趋势进行预计,并针对其相关产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居民消费 产业结构 消费结构变动趋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娟
随着流通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为了有效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还需明确流通产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因此,本文基于经济学流通产业和消费需求理论,以2011-2018年我国农村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状况和农村居民消费情况为研究对象,对二者关系进行研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显示:农村地区流通产业流通效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并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农村居民人均拓展消费支出呈现出由低速发展转向高速发展的特征,农村边际消费倾向持续处于较低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必须消费支出能力主要受到居民收入水平的限制,农村居民人均拓展消费支出能力主要受流通产业影响;流通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提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卢岩 王蕴
新常态下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显著增强,消费结构加快向"双支撑"结构升级,消费主体年龄结构变化推动服务需求快速增长,"互联网+服务"成为服务消费增长新热点。建议加快推进服务领域事业单位改革,推进行业管理体系的"与时俱进",健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服务性消费供需匹配。
关键词:
消费增长 服务消费 供需匹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卢岩 王蕴
新常态下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显著增强,消费结构加快向"双支撑"结构升级,消费主体年龄结构变化推动服务需求快速增长,"互联网+服务"成为服务消费增长新热点。建议加快推进服务领域事业单位改革,推进行业管理体系的"与时俱进",健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服务性消费供需匹配。
关键词:
消费增长 服务消费 供需匹配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张连刚 李兴蓉
利用1990年~2008年中国东中西部各省份有关居民消费增长水平和流通业发展的数据,采用PanelData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以此检验结果为基础的PanelData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流通业发展是居民消费增长的原因,但流通业发展对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西部地区的流通业对居民消费增长的作用程度仅仅为东部地区的一半,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滞后直接影响了该地区居民消费增长的速度。为促进流通产业的发展,应明确流通产业地位,更新流通发展观念,提高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连刚 李兴蓉
关于流通业发展对居民消费增长的研究相对较多,目前学术界对该问题也基本达成共识,即流通业发展能够促进居民消费增长,关于居民消费增长能否促进流通业发展的研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证的角度目前都比较匮乏。同时关于两者相互关系的研究也不够深入。本文试图将现有学术界关于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关系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并指出了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居民消费增长 流通业发展 研究综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超勋
文章在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关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流通产业增加值和居民消费的3变量SVAR(2)模型。计量分析表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居民消费、流通增加值和居民收入序列具有协整关系;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流通冲击对消费的影响绝大部分是正向的,在长期比较稳定,这从侧面说明了流通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居民消费的增长;消费冲击对流通的影响也多呈现正向性,并且,消费冲击对流通的影响滞后于流通冲击对消费的影响,但总体看来,流通增加值和居民消费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方差分解显示:影响居民消费变化的主要还是居民收入,流通发展变化对消费的影响比较小,流通业发展对居民消费扩大的影响效应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赵慧娟 龙立荣
以华中及华南地区22家企业1000名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比较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需要-供给匹配与要求-能力匹配影响工作满意度时的相对效应。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等方法对收集的839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需求匹配对工作满意度的预测效应最大,价值观匹配对工作满意度具有一定影响,能力匹配对工作满意度没有显著作用,从而揭示了需求匹配对工作满意度的优势效应。研究结果有效拓展了中国背景下的个人-组织匹配研究,并为企业开展有效的匹配管理提供了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莉 阮素梅 许启发
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也必将带动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使用灰色关联分析与耦合度分析方法,建立了合肥市金融业与产业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合肥市金融业与产业发展匹配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业对产业的耦合作用强于产业对金融业的耦合作用;合肥市金融业与产业在1999~2012年间的发展匹配度较高,但在"十二五"初期金融业与产业两个系统的协调度有所下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为给读者提供信息,本刊在信息之窗栏目分两期刊登2004年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有关数据资料。随着学龄人口下降与布局结构调整,全国小学学校数与在校生规模均呈下降趋势。2004年,全国共有普通小学39.4万所,比上年减少3.2万所;招生1747.0万人,比上年减少82.4万人;毕业生2135.2万人,比上年减少132.7万人;在校学生11246.2万人,比上年减少443.5万人。本期刊登的小学事业数据均来源于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信息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