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60)
2023(16999)
2022(13895)
2021(12555)
2020(10688)
2019(24356)
2018(24487)
2017(47469)
2016(25675)
2015(29002)
2014(29405)
2013(29204)
2012(27206)
2011(24577)
2010(25148)
2009(23671)
2008(24025)
2007(21846)
2006(19706)
2005(18271)
作者
(75203)
(62933)
(62815)
(59710)
(40308)
(30007)
(28761)
(24275)
(23982)
(22751)
(21381)
(21075)
(20373)
(20052)
(19714)
(19334)
(18795)
(18657)
(18166)
(18165)
(15849)
(15710)
(15433)
(14378)
(14213)
(14190)
(14185)
(14103)
(12655)
(12538)
学科
(123476)
经济(123340)
(95658)
管理(85185)
(83625)
企业(83625)
方法(50646)
数学(40689)
数学方法(40399)
(36071)
业经(35580)
(35316)
中国(33944)
地方(28555)
(25569)
农业(24966)
(24105)
财务(24060)
财务管理(24008)
企业财务(22819)
技术(21874)
(20951)
贸易(20937)
(20616)
理论(20289)
(20187)
(19679)
(19286)
银行(19254)
(18909)
机构
学院(380041)
大学(376336)
(163712)
经济(160512)
管理(148909)
研究(128508)
理学(126069)
理学院(124762)
管理学(123075)
管理学院(122339)
中国(100635)
(80297)
(78536)
科学(74788)
(65341)
(63772)
财经(60898)
(60856)
中心(59221)
研究所(58235)
(55043)
业大(52498)
北京(51231)
经济学(50030)
农业(49591)
(48878)
师范(48404)
(48261)
(45711)
经济学院(45230)
基金
项目(238329)
科学(188694)
研究(179061)
基金(171891)
(147520)
国家(146152)
科学基金(126558)
社会(115079)
社会科(109173)
社会科学(109143)
(94762)
基金项目(90534)
教育(81559)
自然(78626)
(77888)
自然科(76810)
自然科学(76789)
自然科学基金(75510)
编号(73865)
资助(69748)
成果(60909)
(56127)
重点(53420)
(52902)
(51854)
课题(50559)
创新(47804)
国家社会(47563)
(46722)
发展(45931)
期刊
(193059)
经济(193059)
研究(117234)
中国(79952)
(64472)
(59709)
管理(59088)
学报(53208)
科学(50780)
教育(41112)
大学(40802)
(40319)
金融(40319)
农业(40055)
学学(37983)
技术(35263)
业经(33910)
财经(31432)
经济研究(30640)
(27189)
问题(25780)
(23607)
技术经济(21584)
(20150)
图书(19587)
商业(19501)
世界(18476)
现代(18210)
理论(18114)
统计(17600)
共检索到593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关浩宇  
流通业信息化水平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当地产业构成的合理性与完整性,直接和间接地推动着流通产业的结构不断调整和改善,也深刻地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对流通业进行信息化处理分析,调查反馈流通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及变化趋势,从而得出结论:流通业的信息化变革对流通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正面的作用和效果。总体来说,虽然流通业的信息化改革无法达到直接加大流通业的劳动力投入的效果,但是相比于对流通业的资金投入产生的正面效果要更加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关浩宇  
流通业信息化水平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当地产业构成的合理性与完整性,直接和间接地推动着流通产业的结构不断调整和改善,也深刻地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对流通业进行信息化处理分析,调查反馈流通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及变化趋势,从而得出结论:流通业的信息化变革对流通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正面的作用和效果。总体来说,虽然流通业的信息化改革无法达到直接加大流通业的劳动力投入的效果,但是相比于对流通业的资金投入产生的正面效果要更加明显。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根荣  李欣欣  
城市化提供了现代流通产业发展的"需求引擎",反过来,流通产业可以为人们对产品需求的实现提供支持,进而促进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格兰杰检验,得到城市化是流通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化的进程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结论;并就此提出了抓住城市化机遇,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宏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理论对我国工业化与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我国工业化与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受经济体制的影响较大,改革开放前后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生了结构上的变化;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工业化与流通产业发展只在改革开放时期存在因果关系,且只存在流通产业发展对工业化进程的单方面的推动作用,而工业化进程并没有成为拉动流通产业发展的动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锋  刘小娟  邱虹  
商贸流通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城市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长三角作为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其商贸流通产业也高度发展,本文通过实证分析长三角地区商贸流通产业与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关系,希望对我国提高整体城市化率提供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乔均  
市场实现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一切经济行为价值的最终实现,市场实现必须借助于流通产业来完成。生产企业以实物形态体现的有形商品和以服务形式体现的无形商品都是通过流通产业整个体系的运转而获得价值实现的。流通业的发展不仅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同时它也决定着市场关系的发育成型乃至市场机制的成熟完善,因此,对流通产业的发展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本文拟对我国转型期流通产业发展的特征、趋势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我国流通产业的改革调整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鑫永  
本文根据全国31个省(市、区)的经济效率及各级地市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预测了各省(市、区)的经济效率。结果显示,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经济效率成正比。因此,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对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加大流通产业发展力度可以有效提高经济效率水平,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沈世铭  
碳中和目标之下,以环境规制为手段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成为我国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尤其是推动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流通产业实现绿色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环境规制与流通产业绿色发展二者关系及作用机理展开深入研究。本文选取2014-2019年29个省市面板数据,利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对流通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研究环境规制对流通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流通产业受到环境法规约束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得以显著提升,且存在空间异质性。环境规制对流通产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具有时间滞后效应;当前期环境规制具有抑制作用;滞后1期与2期环境规制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滞后3期环境规制正向促进作用不显著。环境规制的影响作用具有单一门槛效应;在阈值范围内,环境规制发挥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反之则显著促进流通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奕名  
本文基于省际视角、地区视角和发展水平视角,通过计算数据样本的标准差和泰尔指数,对我国31个省市的流通产业差异进行实证测度。结果显示:基于省际层面来看,2005-2017年我国各省市流通产业发展的绝对差异有逐渐增大的趋势,但相对差异却逐渐减小;基于不同区域层面来看,2005-2017年,东中西部地区之间流通产业发展相对差异变化幅度较小,流通产业发展差异泰尔指数始终维持于0.028-0.039之间,整体呈现缓慢下降趋势;2010-2012年,东中西部地区之间流通产业发展的绝对差异增加速度显著,平均每年增加43.05%。基于不同发展水平层面来看,2005-2017年,高中低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地区内部发展绝对差异程度较小,整体呈现增大趋势;而流通产业发展中、低水平地区的内部绝对差异水平相似,平均水平分别是1.2105和1.4065。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慧肖  王若男  
目前中国流通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停滞阶段,原有的推动力后劲不足,难以高效支撑中国流通产业的持续发展。本文借鉴发达国家流通产业信息化发展的经验,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交易渠道理论研究信息化发展对中国流通产业的影响。以流通产业中的资本总量作为衡量指标,将信息化因素、劳动力投入因素和资本投入因素作为变量,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使用Eviews软件通过ADF检验法、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协调检验三种方式对数据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正向促进中国流通产业的进步,并且对流通产业的影响要大于资本投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岚  
流通是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总和,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扩大再生产具有特殊的促进作用。流通产业在拉动经济增长、满足和促进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消费需求、扩大就业、联通全球市场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迅速从传统的末端行业发展为先导性产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晏维龙  
从历史演进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角度看,城市的经济职能在于其作为集中的交换场所促进了交易频率的提高和流通业的不断发展。因此,旨在检验城市化与流通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无疑是锦上添花。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多数宏观经济变量表现出非平稳特征,而协整以及建立在协整关系基础上的误差修正模型为研究非平稳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利用1960~2003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和流通业发展的年度数据,通过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的方法建立了一个对应的误差修正模型,以此作为定量分析城市化对流通业发展影响的基础。研究表明,从长期看,城市化水平每增长1个百分点促使流通业增长2.436个百分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春晓  贾慧慧  方芳  
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本文利用我国2000-2015年间的省级层面数据,对我国各个省份的信息化水平对其流通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能够有利地促进自身流通业的发展;这种影响在不同区域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对于流通业发展推动作用最大的是东部地区,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的效果最小;随着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信息化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界,后危机时期信息化对流通业的推动作用要远大于危机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剑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技术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重要催化作用。流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需求日益明显。文章论述了信息化对流通产业发展的作用,提出加强流通产业信息化建设的措施,为流通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加速流通产业发展的进程,丰富流通产业发展的形态和内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君晖  胡君旸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促进我国流通产业体制机制创新已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金融发展助推流通产业创新的理论分析基础上,进一步采用2007-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就金融发展与流通产业体制机制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认为,金融发展能够通过金融体制机制和制度安排、金融政策的倾斜等行政手段、市场化的经济手段(银行信贷渠道和资本市场渠道)以及金融机构的技术开发投融资渠道为我国流通产业创新起到助推作用。银行业金融资产配置效率相较于证券业金融资产配置效率,对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助推作用更为显著,这表明传统银行信贷渠道仍然是我国流通产业创新发展的主要融资渠道,但资本市场的间接融资渠道对我国流通产业创新发展的助推作用亦不容小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