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69)
2023(15603)
2022(13326)
2021(12329)
2020(10422)
2019(23732)
2018(23536)
2017(46704)
2016(24956)
2015(27842)
2014(27727)
2013(27683)
2012(25542)
2011(22687)
2010(22893)
2009(21337)
2008(21031)
2007(18861)
2006(16868)
2005(15246)
作者
(71104)
(58945)
(58725)
(55992)
(37847)
(28066)
(26748)
(23026)
(22296)
(21335)
(20042)
(19964)
(19006)
(18774)
(18318)
(17945)
(17707)
(17279)
(16888)
(16858)
(14576)
(14517)
(14243)
(13607)
(13196)
(13167)
(13163)
(13136)
(11767)
(11619)
学科
(108732)
经济(108607)
(97246)
管理(86367)
(85346)
企业(85346)
方法(48169)
数学(38622)
数学方法(38213)
(34640)
(32614)
业经(32311)
中国(26494)
农业(24290)
(22719)
财务(22653)
财务管理(22627)
地方(21544)
企业财务(21408)
(20555)
技术(20538)
(19744)
(19742)
贸易(19731)
(19203)
理论(19102)
(19051)
(18259)
(17624)
环境(15718)
机构
学院(360872)
大学(355950)
(152255)
管理(149745)
经济(149241)
理学(128818)
理学院(127543)
管理学(125825)
管理学院(125152)
研究(116306)
中国(90121)
(75332)
(71145)
科学(68502)
(57379)
(56381)
财经(56358)
(54038)
中心(52488)
研究所(51630)
(51151)
业大(50727)
北京(47581)
经济学(44579)
(44493)
师范(44169)
农业(43869)
(43455)
(42396)
财经大学(41475)
基金
项目(237499)
科学(188638)
研究(178421)
基金(173079)
(148179)
国家(146805)
科学基金(128336)
社会(113489)
社会科(107634)
社会科学(107607)
(93029)
基金项目(91483)
自然(82307)
教育(80460)
自然科(80402)
自然科学(80387)
自然科学基金(78980)
(76411)
编号(73617)
资助(71321)
成果(58847)
(52614)
重点(51963)
(51354)
(51145)
课题(49637)
创新(47025)
国家社会(46093)
项目编号(45707)
教育部(45589)
期刊
(175434)
经济(175434)
研究(110558)
中国(65541)
管理(59844)
(55761)
(52346)
学报(48559)
科学(47868)
大学(37830)
农业(36414)
教育(35849)
学学(35770)
(33748)
金融(33748)
技术(32172)
业经(31708)
经济研究(28367)
财经(27410)
(23453)
问题(21969)
(20556)
技术经济(20049)
商业(18881)
现代(18390)
理论(17386)
(16951)
科技(16657)
图书(16528)
世界(15919)
共检索到538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迅安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流通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而流通产业又反作用于国家经济发展体系,成为了促消费保增长的重要途径。从事物发展周期来看,流通产业已由发展高峰进入下行发展阶段,对此,流通产业必须依托于人工AI、"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进行自我完善。本文以流通业促消费保增长的功能入手,对流通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具体实践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及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章迪平  
本文通过计算信息业水平带动系数及信息业增长弹性系数,动态分析了信息业对流通经济的促进作用;进而构建了状态空间模型,利用1990-2007年统计数据,实证研究了信息业对流通业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流通业与信息业的融合带动了流通经济的不断增长,对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张连刚  李兴蓉  
利用1990年~2008年中国东中西部各省份有关居民消费增长水平和流通业发展的数据,采用PanelData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以此检验结果为基础的PanelData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流通业发展是居民消费增长的原因,但流通业发展对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西部地区的流通业对居民消费增长的作用程度仅仅为东部地区的一半,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滞后直接影响了该地区居民消费增长的速度。为促进流通产业的发展,应明确流通产业地位,更新流通发展观念,提高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连刚  李兴蓉  
关于流通业发展对居民消费增长的研究相对较多,目前学术界对该问题也基本达成共识,即流通业发展能够促进居民消费增长,关于居民消费增长能否促进流通业发展的研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证的角度目前都比较匮乏。同时关于两者相互关系的研究也不够深入。本文试图将现有学术界关于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关系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并指出了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舒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城乡差距在逐步缩小,农村居民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农村消费支出不断增加,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农村消费成为促进内需增长的方式之一。然而,由于城乡双流体系尚不完善,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乏力的问题较为突出,农村居民消费情况较为复杂,影响着农村消费的扩大,应当引起广泛关注。为此,本文就城乡双向流通背景下扩大我国农村消费问题展开研究,分析其现状,并提出解决路径,以期能够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春立  
我国信息消费规模逐年增加、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均衡调整,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日益加大,同时信息消费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新增产出和就业,抑制了通货紧缩及拉动了社会消费。为进一步加强信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应继续提高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供给能力;制定相应激励政策,挖掘居民信息消费潜力;营造安全可信的消费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翠英  李宁  
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与旧有的简单空间城市化和低水平人口城市化的模式有关。要保持经济发展的引擎高速运转,必须打破原有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我国2018年的城市化率为59.58%,比起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进一步发挥空间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是持续高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雪平  
我国产业转型调整正处于关键阶段,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国外环境明显变化,更加迫切需要稳就业和稳投资。基于此,本文首先探讨了消费、投资与就业的关联性,实证研究表明,消费与投资具有明显负相关性,而投资与就业具有明显正相关性,消费对就业则有明显的滞后性,是通过消费—投资—就业的间接方式促进了后期的充分就业。针对三者的关系,本文提出通过重视投资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协调投资与消费的贡献关系,以及合理正确地引导消费实现就业等建议,尽快使我国的经济增长实现从消费与投资此消彼长的竞争状态转向消费和投资的协同拉动。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许宪春  刘瑾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稳增长是当前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要求。本文从稳增长的必要性、有利条件、长期挑战及短期形势进行了分析,论述稳增长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统筹发展和安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在稳增长方面具备经济增长相对较快、生产要素持续升级、新经济发展位于全球前列等有利条件,但也面临国内外的一些风险挑战。短期来看,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实现稳增长需要重点恢复和扩大总需求,持续改善社会预期,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丰慧  
温家宝总理近日在广东考察时指出,当前要高度重视进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推动出口稳定增长。当前我国经济持续下滑,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拉动的争议较大,过去大投资造成的产能过剩矛盾已经表现出来,投资拉动的不可持续性凸显;消费拉动已经呼唤了多年,但受制于收入增长、收支预期、消费环境、物价水平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岚岚  
本文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分析框架,实证检验了我国城镇和农村流通业增长对消费经济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和农村流通业发展对消费经济的影响均存在时变特征;城镇和农村消费零售规模、流通业资本规模对消费经济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城镇和农村流通业劳动规模对消费经济影响变化特征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文启湘  梁爽  
流通业发展和消费增长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流通发展促进消费的作用已经毋庸置疑,然而两者间协调发展的关系却鲜有论述。文章运用DEA模型和相关资料对我国流通业发展和消费增长的协调促进关系作了分析和论述,进而判别二者相互支撑的有效程度。综合来看,我国流通业发展对消费的促进效用要强于消费对流通业的支撑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江国才  余益民  罗筱梅  
我国经济增长带动了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增长,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改变。本文以我国2013年第一季度至2017年第四季度居民收入以及消费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收入增长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可以带动居民在食品、服饰、居住、科教文化、娱乐以及医疗方面支出的增加。其中,收入水平的增长对于我国居民在人均居住支出、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以及医疗保健支出方面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收入水平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居民消费支出向精神消费以及身体健康消费方面倾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文雁兵  
本文利用基于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测度的2000—2012年中国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首次从包容性增长视角对我国贫困缓解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贡献是:第一,发现目前我国包容性增长对贫困缓解存在地区偏向和结构偏向。在全国层面上,包容性增长表现出利贫性偏向农村而包容性偏向城市的结构偏向,在区域层面上,东部地区表现出利贫性有余而包容性不足的地区偏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表现出利贫性偏向农村而包容性偏向城市的结构偏向。第二,提出包容性增长减贫策略。强调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自上而下"和自生能力和社会流动"自下而上"结合的减贫新思路,为减贫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