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29)
- 2023(14159)
- 2022(11664)
- 2021(10438)
- 2020(8539)
- 2019(19255)
- 2018(18845)
- 2017(37009)
- 2016(19333)
- 2015(21439)
- 2014(21518)
- 2013(21780)
- 2012(20644)
- 2011(18837)
- 2010(19463)
- 2009(18489)
- 2008(18326)
- 2007(16560)
- 2006(15270)
- 2005(14265)
- 学科
- 济(120969)
- 经济(120860)
- 业(81463)
- 企(72137)
- 企业(72137)
- 管理(69343)
- 方法(44886)
- 数学(35263)
- 数学方法(35131)
- 业经(32381)
- 中国(29845)
- 农(29703)
- 地方(29059)
- 财(27496)
- 农业(21842)
- 务(19617)
- 财务(19599)
- 财务管理(19571)
- 企业财务(18603)
- 制(18522)
- 技术(18300)
- 和(16699)
- 贸(16575)
- 贸易(16560)
- 理论(16556)
- 地方经济(16249)
- 策(15880)
- 易(15825)
- 发(15476)
- 划(15433)
- 机构
- 学院(300626)
- 大学(293621)
- 济(141591)
- 经济(139063)
- 管理(118915)
- 研究(101545)
- 理学(100866)
- 理学院(99792)
- 管理学(98712)
- 管理学院(98118)
- 中国(80075)
- 财(63998)
- 京(62166)
- 科学(56261)
- 财经(50581)
- 所(49968)
- 江(46919)
- 经(45756)
- 中心(45398)
- 经济学(44624)
- 研究所(44247)
- 农(44208)
- 经济学院(40018)
- 北京(39805)
- 范(37581)
- 州(37429)
- 师范(37277)
- 业大(37096)
- 财经大学(37013)
- 院(36428)
- 基金
- 项目(185401)
- 科学(149405)
- 研究(138714)
- 基金(136950)
- 家(116102)
- 国家(115020)
- 科学基金(101803)
- 社会(94404)
- 社会科(89803)
- 社会科学(89781)
- 省(72904)
- 基金项目(72671)
- 自然(62434)
- 教育(61523)
- 自然科(61034)
- 自然科学(61024)
- 自然科学基金(60015)
- 划(58887)
- 资助(56261)
- 编号(53738)
- 发(45792)
- 成果(42089)
- 部(41323)
- 创(40761)
- 重点(40716)
- 国家社会(39600)
- 发展(38300)
- 业(38029)
- 展(37732)
- 课题(37516)
- 期刊
- 济(172848)
- 经济(172848)
- 研究(96520)
- 中国(57842)
- 财(50763)
- 管理(49929)
- 农(41368)
- 科学(37953)
- 学报(35134)
- 融(31705)
- 金融(31705)
- 业经(29060)
- 经济研究(28345)
- 大学(28293)
- 农业(28275)
- 技术(27701)
- 学学(27010)
- 财经(26853)
- 问题(23486)
- 经(23332)
- 教育(22835)
- 技术经济(19101)
- 贸(17189)
- 商业(17094)
- 业(16571)
- 世界(16474)
- 现代(15820)
- 统计(15172)
- 经济管理(14888)
- 国际(14566)
共检索到470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凤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产业的关联效益日益增强,流通业和旅游经济更是如此。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基础的产业支持。旅游产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流通产业升级优化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两产业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本文结合广东省广州市1991-2016年相关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采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定量研究广州市流通产业、旅游产业发展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广州市流通产业、旅游产业发展与GDP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流通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很好解释GDP增长。广州市流通产业发展与GDP增长互为格兰杰成因,广州市旅游产业发展与GDP增长也互为格兰杰成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柳松 李宗华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旅游资源禀赋的差异导致了地区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尽相同。通过利用广州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协整检验结果揭示出两者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广州的经济发展对旅游业具有明显的带动效应。在检验结果的基础上诠释了实证结论并剖析了其中的政策蕴涵。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焱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本文以重庆市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为例,采用回归分析的数学方法,从定量角度说明重庆市旅游业发展与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旅游收入每增加1E元,地区GDP将增加8.433784E元,且R达到了0.996545,二者拟合优度相当高。最后,通过实证分析,从就业与投资两方面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旅游业 经济增长 相关性 重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晓婧 王元元
经济增长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旅游业发展对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以云南省为例,依据1990—2019年的相关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来研究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存在一定滞后性,经济增长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长期来看,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依赖程度会逐步降低、贡献度逐步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祖涛 陆玉麒
为探讨湖北省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笔者依据1985~2006年的时序数据,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及脉冲响应等方法,对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对我国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深入认识,有利于政府在推动旅游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采取合理对策,避免走入误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伟力 安莉
文章使用最新的年度数据,通过建立限制性向量自回归模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变量的弱外生性分析,对我国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旅游外汇收入、真实国内生产总值、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名义汇率四者之间存在惟一协整关系,真实国内生产总值是关于协整参数的弱外生变量,而旅游外汇收入是内生变量即经济增长是入境旅游发展的长期原因,进而支持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促进国际旅游发展的假说;消费者价格指数和汇率与入境旅游发展之间在短期和长期均不存在因果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钱龙
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之间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利用VAR模型对我国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互动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我国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存在单向的Grange原因,实体经济是金融业发展的根本原因,而金融业却不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原因;第二,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双向促进机制在我国并不存在;第三,我国金融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却隐藏着金融与实体经济渐相脱离,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减弱,金融业存在一定风险,金融业快速发展伴随着金融资源配置与实体经济需要脱节并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二者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业 实体经济 互动发展 VAR模型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凯 邹楠 甘畅 胡奕
政策红利是影响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在剖析区域一体化政策影响城市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础上,以中国2008—2019年211个城市为研究样本,将实施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的城市作为处理组,其他城市作为控制组,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视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识别区域一体化政策影响旅游发展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的施行有利于沿线城市旅游发展,且通过政策外生性检验、平行趋势检验、替换指标检验、倾向得分匹配检验、安慰剂检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稳健。作用机制检验和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可以通过加强经济联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创新水平间接地促进城市旅游发展;然而,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涓滴效应”大于“极化效应”。以上结论为长江经济带优化政策内容,精准施策,构建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兴江 马亚妮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亚欧大陆桥等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新时期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已经形成。而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旅游业的发展会带动经济带上的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涵盖的甘肃省作为样本,利用20年的相关数据,采用时间序列相关方法对甘肃省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甘肃省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并据此提出了与发展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旅游业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新丝绸之路 旅游业 经济增长 甘肃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雪莹 刘祥艳
文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汇率引入中国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证实了1978—2015年期间中国入境旅游、GDP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并建立上述三个变量之间的长短期动态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入境旅游需求与GDP呈正相关,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负相关;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入境旅游需求与GDP存在单向因果关系,GDP不是中国入境旅游需求的格兰杰原因,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不是中国入境旅游需求的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
入境旅游 经济增长 汇率 协整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洁萍 马超 陈时俊
文章借助GaWC联锁城市网络模型构建城市网络中心性指标,利用2002—2019年中国29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探究城市网络中心性对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网络中心性对旅游收入的影响显著为正,即城市网络中心性的提高促进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城市网络中心性对旅游经济的影响程度因城市规模、旅游收入等异质性而存在差异。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城市网络中心性通过集聚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影响区域旅游经济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亚萍 史慧珂 李银昌
为了探究旅游业发展能否有效减缓贫困和收入不平等及对两者影响的异同,文章基于1999—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并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实证分析了旅游业发展对贫困水平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在其中所起到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旅游业发展在减缓贫困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改善收入不平等,且旅游业发展与贫困水平和收入不平等之间,均呈现先减缓后加剧的非线性“U”型关系;经济发展水平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负向调节旅游业对贫困水平的影响,即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减贫效应越弱。而经济发展水平正向调节旅游业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即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旅游业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减缓效应越强;旅游业发展对贫困水平和收入不平等影响的区域异质性检验结果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证实了经济发展水平在旅游业发展对贫困水平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中的调节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吕波 黄惠
本文选取了全国、北京市、哈尔滨市和贵阳市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和城市分析了商贸流通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对流通业的相关指标的研究表明,2014年以前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鼎盛时期,不论是流通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是流通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的比重都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但2014年后则都呈现回落趋势,说明近年来我国流通业发展已进入平稳发展时期。在定量分析中,本文利用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发现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依然能在长期内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短期内的非均衡状态会被一定的调整力度拉回到长期均衡状态;此外位于西部地区的贵阳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拉动作用要比位于东、中部地区的北京市和哈尔滨市地区更大,这与东、中部流通业发展已进入平稳发展时期而西部地区流通业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相关。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文斌 徐飞雄 贺小荣
在综述国内外文献并分析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文章通过构建Engel-Granger两步协整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以1978~2008年旅游发展、经济增长和第三产业增长时间序列数据为研究对象,检验中国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和第三产业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和因果作用关系。结果显示:(1)中国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第三产业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且分别有经济增长和第三产业增长到旅游发展的单向格兰杰因果作用关系,但与国际大多数研究结果不同的是,尚不存在旅游发展到经济增长或第三产业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因果作用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沈强
在后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有效提高、对外交流的扩大、旅游产业基础硬件设施的完善程度。无论短期还是长期趋势下,这些因素对旅游产业均产生重大影响。建立有效的刺激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设立完善的灾后重建机制十分关键。文章通过对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别对旅游市场的长期与短期趋势进行实证检验,并找寻其内在关联。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发展旅游市场合理路径选择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