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16)
- 2023(11304)
- 2022(10021)
- 2021(9400)
- 2020(7839)
- 2019(18215)
- 2018(18008)
- 2017(35532)
- 2016(19311)
- 2015(21666)
- 2014(21343)
- 2013(21415)
- 2012(19542)
- 2011(17576)
- 2010(17193)
- 2009(15731)
- 2008(15087)
- 2007(13076)
- 2006(11533)
- 2005(9970)
- 学科
- 济(73089)
- 经济(72985)
- 管理(54592)
- 业(50967)
- 企(42920)
- 企业(42920)
- 方法(35503)
- 数学(30863)
- 数学方法(30524)
- 财(22437)
- 税(21750)
- 税收(20312)
- 收(20143)
- 农(18727)
- 中国(18320)
- 学(17845)
- 业经(15922)
- 地方(14466)
- 贸(12946)
- 贸易(12941)
- 务(12850)
- 财务(12792)
- 财务管理(12773)
- 和(12682)
- 易(12551)
- 农业(12489)
- 理论(12332)
- 制(12135)
- 企业财务(12130)
- 环境(11945)
- 机构
- 大学(271030)
- 学院(268303)
- 管理(107395)
- 济(103205)
- 经济(100942)
- 理学(94047)
- 理学院(93022)
- 管理学(91385)
- 管理学院(90937)
- 研究(90000)
- 中国(64741)
- 科学(58747)
- 京(57791)
- 财(51977)
- 所(45802)
- 农(45628)
- 业大(42843)
- 研究所(41873)
- 财经(40981)
- 中心(39579)
- 江(38384)
- 经(37301)
- 北京(36413)
- 农业(36157)
- 范(33843)
- 师范(33434)
- 院(32944)
- 州(30990)
- 经济学(30765)
- 财经大学(30625)
- 基金
- 项目(190046)
- 科学(148308)
- 基金(138297)
- 研究(135858)
- 家(122089)
- 国家(121128)
- 科学基金(103250)
- 社会(84179)
- 社会科(79732)
- 社会科学(79707)
- 基金项目(74015)
- 省(73692)
- 自然(69259)
- 自然科(67639)
- 自然科学(67620)
- 自然科学基金(66405)
- 划(62808)
- 教育(61062)
- 资助(57315)
- 编号(55301)
- 成果(44554)
- 重点(42305)
- 部(41404)
- 发(39786)
- 创(39579)
- 课题(37219)
- 创新(36919)
- 科研(36860)
- 计划(35309)
- 大学(35149)
共检索到384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常晓素 何辉
本文根据我国城市(镇)不同收入阶层1999-2008年的支出结构数据及现金收入和支出统计状况,测算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有效税率①和所得税额;利用跨期消费决策的两期模型,构造居民消费效用函数,即消费者的福利函数,测算出我国流转税和所得税②的福利损失(成本)。结果显示:我国居民消费符合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时间偏好不同,收入水平越低越倾向于当前消费;流转税具有明显的累退效应,而所得税的累进效应,特别是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效应不明显,使得我国当前的税制结构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不够。
关键词:
流转税 所得税 有效税率 福利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斌
以1994~2009年数据资料为基础构建VAR模型,运用协整检验分析方法、脉冲响应分析方法和方差分解分析方法对流转税和所得税影响产业结构的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从长期来说,流转税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比较显著,而所得税相对弱些;从短期来看,所得税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比较显著,而流转税相对较弱,但二者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都具有滞后效应。因此,分时期区别利用流转税和所得税政策影响产业结构是必要的。
关键词:
流转税 所得税 产业结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海娟
在构建VAR模型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流转税、所得税政策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进行经验测度表明:(1)产业结构对所得税、流转税冲击的响应轨迹基本相似,但响应强度在不同时期内存在差异;(2)流转税、所得税与产业结构间存在非对称的互动关系;(3)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变动有影响,但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贡献并不高。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流转税 所得税 VAR模型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鞠铭
自2012年10月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暂停以来,大量公司选择了"借壳"方式实现上市。在交易安排中,分步交易尤其是"资产置换+股权转让"成为常态。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全面展示借壳上市的全过程,重点分析借壳上市各环节所得税与流转税的处理方法,为借壳上市交易安排提供税法指引,同时对相关税收政策的完善提出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叶建芳 夏晨华
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了会计的国际化以及税收国际协调。由于税法与会计的不一致,使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成为必然。如何顺应会计全球化进程,实现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适度分离是我国目前以及将来要解决的问题。建立以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的税务会计模式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种选择。
关键词:
经济一体化 税务会计 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亮
在中国 ,流转税和所得税都与经济增长呈现统计上显著的负相关 ,而与人均GDP以及城乡居民储蓄表现为较好的正相关 ;流转税和所得税分别和国内生产总值建立的三次多项式的回归模型很好地拟合了流转税和所得税的变化轨迹。本文通过 1 992~ 2 0 0 2年税收数据拟合模型 ,分别得到我国经济增长最大化时 ,最优的流转税、所得税占GDP的比率 ,并得出目前的税改重点应为增大所得税的比率的结论。
关键词:
流转税 所得税 税改 最优税收结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汪孝德 刘勇
作者认为,在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我国税制模式的建立,必需坚持税收中性原则,讲究税收效率,同时又须强调税收的宏观调控职能作用,这也就是说我国税制模式应该是以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的双主体税种,并以财产税、资源税、保险税等为辅助税种的产税基、低税率的税制模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周建军 王韬
本文建立了一个静态税收可计算一般均衡 (CGE)模型 ,模拟中国的经济运行情况。在此基础上 ,从流转税制和所得税制两种不同类型的税制模型入手 ,分析了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在内的中国绝大部分工商税种 ,并模拟几种征税方案进行比较研究 ,得到“我国应尽快改现行流转税制为所得税制更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重要结论。同时 ,本文也实现了 CGE模型定量分析在中国财税政策的应用
关键词:
政策分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童丽珍
一、本文研究的几个基本前提和现实标准任何理论上的探讨都必须扎根于现实,通过对实然社会的分析,挖掘出问题的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来谋划解决问题的政策与措施,使实然社会与应然社会更趋接近。基于此种思想,本文首先联系实际,提出我国现实社会的基本前提以及价值判断标准,以使得理论探讨更加符合实际。1.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重点在于经济建设。税收的职能在于组织财政收入,将之运用于公共事务,保障公共部门的有效运转,并适当调节经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克实 钱爱民
新的会计准则和税收政策对视同销售业务进行了全新的定义,同时在相关处理规定上发生了变化。本文对视同销售业务在流转税、所得税及会计处理上的变化及差异协调进行了一个较为详细的论述,以利于实务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视同销售 流转税 所得税 会计处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税科所流转税司课题组 靳万军 周华伟 沈彤 龚辉文 丁淑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十一五"时期加快发展物流产业,对于改造和提升中国传统制造业、壮大现代服务业、增加就业机会和大幅度节能降耗都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中国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需求更加强烈,时机逐步成熟。本文分析了中国物流业目前适用的流转税政策现状,探讨中国现代物流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税收问题,并在深入物流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税收环境,促进现代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流转税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现代物流业 流转税 增值税 营业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跃序 陈平路 马成
文章构建了一个中国的税收CGE模型,分析了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中的主要手段(调整免征额和累进税率)的福利效应,同时从居民福利的角度对综合所得税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适当提高免征额额度可以调节居民的相对福利,但是如果额度设置过高反而会背离改革的初衷让高收入者获得更多的实惠;(2)仅就社会总福利的改善来看,累进税率和免征额的组合调整效率要优于单纯的免征额提高,但是具有累退性;(3)综合所得税制即使在2.7%的个税损失下仍可明显增进社会福利,并改进除农村、城镇最高收入者之外所有居民组的福利,具备良好的调节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郝春虹
本文依据个人所得税改革前后的累进税率,构建单调递增分段函数对税负分布进行分析,对其平均有效税率进行数值模拟;结合税基与边际税率的匹配,对个人所得税改革前后平均有效税率分布进行福利评价;以纳税人收入有限识别力作为税基级距的划分基础,旨在税收公平与效率兼容,对新个税进行福利经济学解读并提出预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以成
利润投入产出表估算了 1995年中国不同行业的增值税和营业税税收能力 ,发现不同行业的流转税的实际值与理论值有很大的差距。在现行经济结构下 ,中性增值税的政策实施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
税收负担 增值税制度 中性税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汤旖璆 苏鑫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理解减税对农村经济动能重塑的政策效能及作用机理,对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现共同富裕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中国“一揽子”式大规模减税的政策特征,从“新动能培育”和“传统动能改造”双重视角评价主体税种减税对农村经济动能重塑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增值税减税能够以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农村消费升级两类渠道,同时从“新动能培育”和“传统动能改造”双重路径推进农村经济动能重塑;企业所得税减税主要通过推动农村人力资本高级化进程,加速激励农村经济“新动能培育”;个人所得税减税借助农村消费升级和人力资本高级化两条渠道,推进农村经济“新动能培育”和“传统动能改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