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1)
- 2023(1153)
- 2022(1003)
- 2021(970)
- 2020(791)
- 2019(2100)
- 2018(2054)
- 2017(4092)
- 2016(2202)
- 2015(2458)
- 2014(2339)
- 2013(2493)
- 2012(2437)
- 2011(2181)
- 2010(2108)
- 2009(1855)
- 2008(1786)
- 2007(1464)
- 2006(1277)
- 2005(1088)
- 学科
- 济(12308)
- 经济(12300)
- 农(7977)
- 地方(6962)
- 农业(5834)
- 业(5329)
- 方法(3864)
- 数学(3682)
- 数学方法(3676)
- 管理(3648)
- 业经(3143)
- 地方经济(2737)
- 农业经济(2593)
- 土地(2310)
- 环境(2277)
- 学(2035)
- 中国(1807)
- 资源(1730)
- 企(1633)
- 企业(1633)
- 制(1449)
- 发(1390)
- 城市(1357)
- 村(1340)
- 农村(1338)
- 收入(1326)
- 人口(1316)
- 财(1195)
- 生态(1188)
- 划(1179)
- 机构
- 学院(30215)
- 大学(28798)
- 济(12353)
- 管理(12335)
- 经济(12088)
- 研究(11147)
- 理学(10838)
- 理学院(10679)
- 管理学(10503)
- 管理学院(10451)
- 农(9767)
- 中国(8014)
- 科学(7755)
- 农业(7493)
- 业大(7123)
- 江(7009)
- 京(6437)
- 中心(5923)
- 所(5579)
- 省(5529)
- 研究所(5172)
- 农业大学(5148)
- 范(4917)
- 师范(4881)
- 经济管理(4352)
- 州(4190)
- 财(4181)
- 院(3994)
- 师范大学(3934)
- 资源(3873)
共检索到43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牛星 吴岳婷 吴冠岑
#N/A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丽君 黄贤金 钟太洋 方鹏
本文首先在理论上阐述了区域土地市场发育以及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市场比较收益、农产品贸易和政府决策等因素的调控作用下,农村农地流转行为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利用方式以及利用强度。为进一步从农户层次上以及微观经济机制尺度上揭示农地市场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程度,论文以泰州市兴化市的村庄及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建立了农户农地流转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计量模型。模型运行的结果表明:农户拥有农地总面积、农地流转率、农产品销售率、粮食作物产值以及农业中非粮食作物产值等因素对农村土地利用变化有显著的影响;农地流转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最后,论文结合模型的...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土地利用变化 农户尺度 兴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永生 陈昌海 张小林
根据江苏省沿江36个市(县)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际利用外资额的标准差与变差系数的分析,揭示出这一区域在实际利用外资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各市(县)的差距存在着阶段性的变化;并由区域空间增长的差异,得出苏州市、无锡市地区和南京市两大投资核心的形成和分散的趋势。同时,主要借助于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表明,此区域实际利用外资额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性特性主要归结于各市(县)的投资环境的地域差异,特别是各市(县)的一般性的经济因素起着关键作用,而这正成为了江苏省沿江市(县)改善投资环境的重点。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雍新琴 梅艳 舒帮荣 李春梅
研究目的:探讨耕地保护县(市)财政补偿思路与方法。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1)2009年江苏省耕地保护县(市)财政补偿的平均价值标准为0.63万元/hm2,有25个县(市)域耕地赤字,确定为耕地保护补偿主体,有39个县(市)域耕地盈余,确定为耕地保护受偿主体,需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补偿金68.32亿元;(2)省辖市耕地赤字量占赤字总量82.22%,县域耕地盈余量占盈余总量的92.49%;(3)建议将耕地保护补偿纳入到省与县(市)财政转移支付的决策中,耕地赤字的县(市)将补偿资金上缴省财政,由省财政将补偿金下解到耕地盈余的县(市)财政,从而真正形成对发达与欠发达地区耕地保护的双向激励。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褚保金 莫媛
本文选取江苏省1997~2009年39个县(市)为样本,运用C-D生产函数法测算出的资本边际产出在苏南、苏中和苏北的组内差异显著大于组间差异,揭示了资本在农村区域分割下流通不畅的现实。结论显示,在中央政府扶持"三农"发展的前提下,农业比重越高、城镇化水平越高、基础设施越完善的地区,农村资本净流入则越多;而地方政府却由于自身对全国性金融机构的弱控制及政府投资的挤出效应排斥了农村资本净流入;另外,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挂牌成立建立了邮政储蓄资金与农村信贷资金之间的关系,显著遏制了农村区域资本外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段兆广 张伟
指出工业发展战略与空间布局对工业化、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快速城市化地区县级城市的影响更为突出。如何优化工业空间布局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对快速城市化地区县级城市工业化发展阶段进行判断的基础上,分析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工业发展战略与空间布局的原则。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承芳 张林秀 樊胜根
本文以江苏省 3 0 0户农户 1 993~ 1 999年的历史资料为基础 ,分别采用Heckman两 阶段模型和Tobit模型 ,对农户生产性投资行为的决定因素进行系统的计量经济模型分 析。研究结果表明 ,农户投资的总体比例并不高 ;而在诸多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因 素中 ,农户的非农就业比例、借贷的可获得性、土地规模、房屋资产以及农村基础设施 (如 通电话 )等是主要因素。文章认为 ,政府应在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信贷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方面等加以改进 ,从而激励农户生产性投资的积极性。
关键词:
农户行为 农户投资 江苏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军 张龙耀 马倩倩 黄馨谊
本文使用江苏省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数据库,在建立因子分析模型的基础上,通过22个量化指标测算出2011—2014年江苏省52个县(市)在金融可获得性、金融服务使用情况和金融发展质量3个维度的因子得分,进而构建县域普惠金融发展评价体系,评估江苏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整体趋势以及地域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江苏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是,苏南、苏中和苏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并不一致,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未来发展以普惠金融为定位的中小金融机构、推广移动金融、加强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基础设施投入和全面普及金融知识教育有助于提高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娄彩荣 王英利 游珍 陶菲 蒋慧
运用GIS和统计分析方法,选取景观多样性、优势度、破碎度和斑块平均分维数等指标,分析了江苏沿海城市南通市各城镇的土地利用格局的空间梯度分异。结果表明:南通市各城镇土地利用格局整体上呈现出由沿海沿江到内陆"景观异质性程度降低、斑块破碎化、斑块形状规则化"的变化趋势。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各乡镇景观格局进行综合评价,把南通市乡镇景观格局特征分为三个类型,即市县政府所在地型、沿江沿海型和内陆型。相关性分析表明城镇人口数量和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对城镇景观格局的影响较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建 诸培新
农地流转按照组织主体的差异可以划分为村集体组织和农户自发流转两种模式,比较分析两种流转模式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差异,对于指导中国农地流转模式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江苏省四个县的农户调研数据,实证考察了村集体组织和农户自发两种类型农地流转对农户土地、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影响差异。研究表明,相对于自发流转的农户和未流转农户,村集体组织农地流转显著提高了农户土地、劳动力、全要素等农业生产效率;村集体组织农地流转在农地经营规模、合约稳定性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更有利于提高农户农业生产效率。计量研究发现,村集体组织下农户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和农业生产人力资本投资的比例明显较高,成为提高转入户农业生产效率的主要作用机制。然而,本文并未证实农地自发流转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显著影响,可能原因是自发流转的小规模和较短的流转期限不利于农户规模经营和长期生产投资,因而降低了农业生产绩效。政策启示是,要有效地发挥村集体对农户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引导作用,通过优化转入户土地流转规模、农业生产投资和种植业结构以最大化农户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建 诸培新
农地流转按照组织主体的差异可以划分为村集体组织和农户自发流转两种模式,比较分析两种流转模式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差异,对于指导中国农地流转模式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江苏省四个县的农户调研数据,实证考察了村集体组织和农户自发两种类型农地流转对农户土地、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影响差异。研究表明,相对于自发流转的农户和未流转农户,村集体组织农地流转显著提高了农户土地、劳动力、全要素等农业生产效率;村集体组织农地流转在农地经营规模、合约稳定性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更有利于提高农户农业生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小兵 朱大奎 葛晨东 邹欣庆 刘青松 魏永军
本文以江苏吴县市为例 ,分析了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 ,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实现耕地动态平衡、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可持续利用对策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吴县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勇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为例,研究土地利用程度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机制,提出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区域生态效率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将相关概念进行操作化定义后,基于江苏1990—2007年的数据,建立方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随着土地利用程度的不断加强,江苏省的生态效率随之提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83;土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却随着土地利用程度的加强而下降,二者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11。研究结论:合理的土地利用程度,能够确保土地生态系统持续地提供各类生态产品和服务,进而促进区域生态效率的提高,反之,土地的粗放式利用使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失衡,再加之缺乏维系土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程度 生态效率 江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超 黄宏伟
在对江苏省溧水、靖江、洪泽三地水稻种植户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利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水稻种植户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论为户主性别、受教育程度、是否拥有一门手艺、家庭劳动力构成、家庭收入结构等因素能显著影响农户的外包行为。又比较了各因素对示范户与非示范户影响大小的差异,发现示范户受到各因素影响敏感程度明显低于非示范户,这可能是由于示范户种植惯性大于非示范户造成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孔原 刘览
人力资源、信息环境、政府扶持、科技金融等因素对区域高新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DEA方法及Bootstrap-Tobit模型型,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高新技术创新效率及其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加大区域信息环境建设可以显著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现有教育体制下构建的人力资源环境可以显著提高纯技术效率,但却会对规模效率产生显著抑制作用;现有政府扶持和科技金融政策可以显著提高规模效率,但对纯技术效率作用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