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5)
2023(1815)
2022(1344)
2021(1381)
2020(960)
2019(2201)
2018(1938)
2017(4017)
2016(2052)
2015(2402)
2014(2477)
2013(2411)
2012(2311)
2011(2074)
2010(2004)
2009(1968)
2008(2173)
2007(1994)
2006(1952)
2005(1955)
作者
(6049)
(4935)
(4871)
(4840)
(3094)
(2335)
(2333)
(2076)
(1844)
(1806)
(1750)
(1747)
(1711)
(1637)
(1597)
(1568)
(1504)
(1438)
(1408)
(1351)
(1286)
(1225)
(1181)
(1171)
(1167)
(1137)
(1102)
(1086)
(1025)
(1016)
学科
(13838)
银行(13693)
(12540)
(10450)
业务(8635)
(8050)
制度(8043)
银行制(7531)
(6437)
经济(6431)
(6156)
金融(6156)
管理(4032)
(3498)
(3202)
企业(3202)
方法(3127)
中国(2875)
数学(2678)
(2667)
数学方法(2665)
体制(2502)
(1647)
业经(1633)
理论(1420)
(1419)
组织(1411)
中国金融(1389)
(1089)
会计(1069)
机构
大学(28489)
学院(26810)
(15733)
中国(15582)
银行(15098)
(13991)
(11698)
经济(11335)
管理(9968)
研究(9584)
(7773)
理学(7511)
理学院(7435)
管理学(7395)
管理学院(7335)
(7252)
金融(7157)
(6225)
人民(5836)
中心(5807)
财经(5807)
(5569)
(5347)
分行(5253)
国人(5168)
(5168)
中国人(5157)
中国人民(5099)
财经大学(4606)
(4602)
基金
项目(15028)
科学(11784)
研究(11677)
基金(11449)
(9524)
国家(9442)
科学基金(8162)
社会(7916)
社会科(7535)
社会科学(7532)
教育(5362)
基金项目(5351)
资助(4812)
(4777)
编号(4537)
自然(4388)
(4327)
自然科(4279)
自然科学(4279)
自然科学基金(4210)
成果(4122)
国家社会(3705)
(3613)
(3485)
重点(3366)
教育部(3342)
(3169)
课题(3113)
项目编号(3045)
社科(3032)
期刊
(20685)
金融(20685)
研究(13499)
(12630)
经济(12630)
中国(7099)
(6188)
(5029)
管理(3568)
科学(3552)
学报(3490)
财经(3484)
农村(3422)
(3422)
农村金融(3008)
大学(2867)
理论(2852)
(2839)
学学(2733)
实践(2675)
(2675)
教育(2601)
中国金融(2249)
国际(2123)
上海(1962)
(1892)
经济研究(1854)
(1830)
论坛(1830)
(1752)
共检索到56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在国有银行改革中,两个基本价值判断始终存在。第一,中国的经济运行是否需要国有银行?第二,如果需要,那么,我们应建立怎样的国有银行体系?以上两个基本价值判断必然涉及改革的逻辑。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继强  仇文竹  吴宇航  
银行自营资金投资债券可看作解决多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问题,目标是使银行的自营资金获得长期稳定的较高收益,在内外部多重约束条件下,银行自营投债外部多重约束条件下,银行自营投债特征明显。从债券品种来看,偏好利率债,信用债配置占比低,较少配置银行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从账户的选择来看,较多债券放在配置户,较少的债券放在交易户。从久期选择来看,更加偏好中短久期债券和同业存单。此外,不同性质的银行、银行的不同部门特点各异,面对个性化的需求,配债行为也呈现多样化差异。
关键词: 多重约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磊  李世宏  
本文在回顾国有银行改革文献的基础上 ,通过多元博弈模型和分析 2 0 0 3年以来中国国有银行在中央—地方—公众—银行博弈中的现实表现 ,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第一 ,鉴于中国产业、地区差别的客观存在 ,政策性信贷需求不可能消亡 ,在缺乏其他转移支付机制的前提下 ,国有银行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第二 ,中国的国有银行具备五个基本性质 :一是四家银行分化为“政策性”和“商业性”两类 ,由此形成始终被忽视的初始条件 ;二是国有银行是政府和央行的政策传导渠道 ,行政干预成为必然 ;三是低效率是国有银行的天然属性 ;四是国有银行政策性损失与经营性损失具有不可辨别性 ;五是剥离不可能具备一次性特征 ;第三 ...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鸿祥  
与欧美发达国家"影子银行"体系有着重要区别,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具有特殊的形成机理,是金融抑制制度背景下的博弈产物。目前,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并不具备显著的自身脆弱性,但对传统货币政策调控形成挑战,需要作出富有逻辑性的监管安排。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鸿祥  
与欧美发达国家"影子银行"体系有着重要区别,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具有特殊的形成机理,是金融抑制制度背景下的博弈产物。目前,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并不具备显著的自身脆弱性,但对传统货币政策调控形成挑战,需要作出富有逻辑性的监管安排。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蔡真  崔玉  
2018年8月23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宣布取消中资银行和资管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实施内外一致的股权投资比例规则约束。这是我国银行业进一步开放的标志。外资银行在产品营销、风险管理、创新业务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在体现客户价值的零售业务方面,根据BCG全球银行业数据显示,美欧和日韩等成熟市场银行零售业务收入占比普遍在40%以上,个别市场如德国和法国占比接近6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卫星  
《孙子兵法》讲"上兵伐谋",现代管理学讲"战略决定成败",这些经常被人们引用的热门"金句",本质上都是在提醒或强调,战略对于正确做事、达成目标的重要性。商业银行作为一类市场主体和企业形态,在战略问题上,自然也不例外。特别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面对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同业及跨界竞争加剧、信息科技和数字化技术日新月异,商业银行结合行业规律和自身实际,对战略问题做些"冷思考",梳理并遵循战略管理的基本逻辑,定会有助于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杰  
本文旨在构建考察国有银行存差逻辑及性质的新视角和新框架 ,并试图透过这种框架进一步窥探国有银行制度的未知结构。本文讨论的逻辑次序是 ,首先借用了Mishkin假设的银行资产负债表并将其扩展形式应用于对国有银行情形的解释 ,在此过程中凸显的问题饶有意味 :国有银行比一般商业银行需要更多的存款。究其原因 ,国有银行的特殊资本结构使其存款一直充当着弥补资本金不足的角色。在此基础上 ,本文提出并证明了三个重要命题。第一个命题表明 ,在国家声誉入股的场合 ,国有银行的存款需求是一般商业银行的两倍。国家声誉入股意味着国家要对存款的流动性负最后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 ,国有银行吸收存款就等于是在获取免费资本 ...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兰波  
资产负债管理目标和思路的落实,需要科学高效的实施机制,重点处理好机制和流程、指标和模型、数据和系统、激励和约束这四对管理环节的关系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利率市场化持续深化、货币运行机制和金融监管模式不断演进,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方式和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对银行资产负债表产生巨大冲击,后续宏观审慎管理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兰波  
资产负债管理目标和思路的落实,需要科学高效的实施机制,重点处理好机制和流程、指标和模型、数据和系统、激励和约束这四对管理环节的关系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利率市场化持续深化、货币运行机制和金融监管模式不断演进,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方式和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对银行资产负债表产生巨大冲击,后续宏观审慎管理框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韩忠伟  支昱  
2018年6月29日,银保监会发布《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试行)》(银保监会4号令),标志着专门从事债转股业务的银行系子公司政策正式落地。与传统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等市场主体相比,商业银行发起设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是一类新型债转股实施机构,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银行系债转股公司成立的逻辑市场化、法治化银行债转股是银行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姜烨  
中国经济体制决定了中国国有银行体制的选择集合和选择空间。在中国经济渐进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各参与方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变化,由于国家选择在集中金融资源、控制金融风险和引进市场竞争等因素之间的动态权衡,中国国有银行同样经历了一场渐进演进的逻辑过程。WTO过渡期的结束,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的格局已然形成,如何在中国经济渐进转轨的整体框架下继续将改革向前推进,如何随着中国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而融入全球金融市场,并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国有银行未来改革的关键所在。在未来改革方向的选择上,中国应该立足于培育国有银行的金融功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晓辉  张璟  
基于国家所有的独特的产权制度安排是我国银行业“强垄断”结构与“弱竞争”行为的根本原因。产权的国家所有不仅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在银行业体系中的“强垄断”地位,也抑制了体制外因素对其形成的竞争压力的释放,从而使我国银行业有效竞争的机制难以形成,最终保护了国有商业银行低效率的市场行为,导致了国家保护下的制度性垄断无效率或低效率。因而破除“父爱主义”的产权制度,以使体制外竞争机制得以形成也就成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前提与关键所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