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22)
- 2023(5474)
- 2022(4385)
- 2021(4036)
- 2020(3008)
- 2019(6666)
- 2018(6191)
- 2017(11391)
- 2016(6558)
- 2015(7064)
- 2014(7156)
- 2013(6918)
- 2012(6226)
- 2011(5690)
- 2010(5455)
- 2009(4983)
- 2008(4697)
- 2007(4347)
- 2006(3772)
- 2005(3191)
- 学科
- 济(29489)
- 经济(29478)
- 管理(14345)
- 地方(12342)
- 业(11666)
- 方法(10106)
- 数学(9186)
- 数学方法(9011)
- 企(8656)
- 企业(8656)
- 农(8233)
- 学(7577)
- 地方经济(7575)
- 中国(6900)
- 业经(6387)
- 环境(6151)
- 农业(6039)
- 和(4537)
- 生态(4298)
- 发(4225)
- 资源(3980)
- 财(3888)
- 划(3712)
- 理论(3394)
- 技术(3307)
- 制(3283)
- 融(3174)
- 金融(3172)
- 森(3033)
- 森林(3033)
- 机构
- 学院(91513)
- 大学(88022)
- 研究(34899)
- 管理(31970)
- 济(31825)
- 经济(31004)
- 理学(27327)
- 理学院(26946)
- 管理学(26294)
- 管理学院(26147)
- 科学(25953)
- 中国(24542)
- 京(19652)
- 农(18789)
- 所(18729)
- 研究所(17650)
- 业大(17526)
- 中心(15546)
- 农业(14346)
- 院(14346)
- 范(14023)
- 江(13878)
- 师范(13866)
- 省(12950)
- 财(12593)
- 北京(12560)
- 州(11772)
- 技术(11436)
- 科学院(11340)
- 研究院(11244)
- 基金
- 项目(70113)
- 科学(54140)
- 研究(49726)
- 基金(46988)
- 家(43139)
- 国家(42817)
- 科学基金(34979)
- 省(31090)
- 社会(29767)
- 社会科(28155)
- 社会科学(28143)
- 划(25522)
- 基金项目(25172)
- 自然(22787)
- 自然科(22097)
- 自然科学(22091)
- 教育(21741)
- 自然科学基金(21592)
- 编号(20199)
- 资助(18412)
- 发(17536)
- 重点(17011)
- 课题(15600)
- 成果(15161)
- 计划(14718)
- 科技(14316)
- 创(14092)
- 发展(13624)
- 部(13493)
- 科研(13404)
共检索到130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步峰 周光益 骆土寿 李意德 曾庆波 伍南辉
对流溪河27个水源林汇水区地下径流、5个河段、3个湖水中12项元素检测,各检测区的水温、pH、DO、TDS、BOD5、Pb、Cd范围分别为19.0~22.5℃,6.36~7.65,82%~94%,7.65~95.6mg·L-1,0.20~3.30mg·L-1,0.04~<0.0001mg·L-1,≤0.0001mg·L-1;其中17个集水区径流的氨氮、硝态氮、Cl-、SO42-均值分别为0.484mg·L-1,0.292mg·L-1,2.792mg·L-1,2.264mg·L-1,总磷在0.0108~0.1143mg·L-1之间.采用水质指标叠加统计及GB3838-88评价,84%的检测区径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舒旺 王鹏 肖汉玉 刘君政 赵君 余小芳
通过在2016年12月和2017年7月采集乐安河水样30个,检测了水化学离子、营养盐和溶解态重金属浓度等22项水化学指标,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河流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乐安河水化学类型空间差异明显,上游为HCO_3-Ca型水,中游为SO_4-Mg-Ca型水,下游转为SO_4-Ca-Na型水;上游水化学离子主要受岩石风化控制,中、下游受人类活动控制。营养盐浓度中、下游高于上游,中、下游之间差异不明显;枯水期平均浓度高于丰水期;NH_4~+-N、TP在部分采样点超出中国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重金属浓度在中、下游之间差异不显著。乐安河水化学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为:NH_4~+-N、Cl~-受城市污水影响;Cr、Cu、Zn、Fe、Pb、SO_4~(2-)主要受工矿活动影响;NO_3~--N受城市污水、农业施肥和矿山活动共同影响;TP丰水期影响因素复杂,可能是受土壤可溶性有机物与农业施肥影响,枯水期受城市污水影响。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流域水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胜利 梁翠萍 晋建霞 覃超
在秦岭南坡天然林分布地带选择火地塘典型林区,测定区内雨季降雨和流域出口径流水样pH值及水化学成分,探讨秦岭林区径流水化学对雨水酸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长期雨水酸化可导致林区径流pH值降低,Ca2+和Mg2+浓度降低,K+和Na+浓度变化与雨水酸化关系不大;径流Zn,Pb和Cd浓度对雨水酸化响应不明显,酸化雨水未导致森林土壤富集的重金属释放。
关键词:
秦岭 森林 水化学 雨水酸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丽 蔡体久 刘海亮 白羽
于2009年4月初—5月中旬,对凉水自然保护区内原始红松林积雪与融雪径流的pH值、电导率及SO42-、Cl-、NH4+、NO3-、总氮(TN)、总磷(TP)的浓度进行了测定,结合积雪厚度的变化,初步探讨了原始红松林积雪与融雪径流水化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郁闭度的原始红松林中各化学成分所表现的规律有所不同,其中电导率及Cl-、NO3-、SO42-、TN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郁闭度为0.5或0.6的红松林,说明郁闭度为0.5~0.6的原始红松林保存营养成分的能力最强;相关分析表明,积雪厚度与电导率及SO42-、Cl-、TN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与NO3-呈极显著负相关。2)融雪过程中,与流...
关键词:
原始红松林 积雪 融雪径流 化学特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冯芳 李忠勤 张明军 金爽 王飞腾
在乌鲁木齐河源区采集两年的大气降水和1号冰川、空冰斗、总控3个水文点逐日定时径流样品,对主要离子、pH、电导率EC和总溶解固体TD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气降水离子类型为Ca2+-Na+-HCO3--SO42-,接近中性;径流离子类型为Ca2+-HCO3--SO42-,呈弱碱性。径流中EC和TDS均值总控>1号冰川>空冰斗,其中1号冰川径流的峰值远高于其它两个水文点。受不同下垫面的影响,1号冰川水文点TDS变化受日径流量影响显著,而空冰斗水文点基本不受影响。径流中离子组成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影响,离子比值和Piper图分析说明控制径流离子的主要过程是碳酸盐、黄铁矿和长石类矿物风化。海盐校正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晶莹 张经
1960~2001年间长江河水含沙量递减趋势方程为:S=-4.7273a+582.94,近些年来泥沙含量递减趋势可能会对流域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应引起社会的关注。长江河水化学组分在1997~2001年的5年间受到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影响较为有限。河水中HCO3-与Ca2+占主导地位,占总离子当量浓度的55%以上,主要受到碳酸盐类溶解的控制。硅酸盐类的风化过程较弱,可能主要是钙镁硅酸盐类的溶解,对流域离子的总体贡献不大。岩盐、石膏和芒硝的水解对河水中的Na+、SO42-和Cl-的贡献最大。由此长江流域发生的主要风化过程有:白云石和方解石的溶解、钙镁长石的分解和岩盐、石膏、芒硝等的水解过程等,这与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圆 马钦彦 王玉涛 康峰峰 田平 卢俊峰
该文对北京密云水库和森林植被影响下不同水源的水化学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密云水库河川径流中的化学元素含量不仅与降水化学组成有关,而且受该地区的土壤、植被及人为因素影响较大.2003—2005年密云水库水质富营养化比1987年加剧,其中白河对密云水库中化学元素入库负荷贡献最大,达到密云水库水体对应数值的46.20%;潮河其次,为30.02%;白马关河仅为4.97%.潮河和白河河水的N、P含量大于白马关河和安达木河,而K含量正好相反,这种含量差异主要是由于各流域土地利用及施肥等情况不同而造成的.密云水库流域的水源涵养林对大气降水、农田径流的水质净化效果显著.
关键词:
密云水库 河川径流 富营养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金珠 李相虎 黄天明 W.M.Edmunds
以地球化学和包气带氯质量平衡技术相结合,通过腾格里沙漠包气带沙芯记录和石羊河流域地下水、地表水地球化学的研究,探讨中国西北干旱区地下水补给历史及其气候特征和地下水地球化学演化规律。石羊河流域水化学在天然状态下具有水平分带性,上游地表水矿化度小于360mg l,下游达1000mg l;武威盆地洪积扇地下水主要为HCO3-SO4型水,至民勤终端湖演变为Cl-SO4型水,矿化度相应由500mg l增加为17g l左右。在腾格里沙漠的一个钻孔剖面记录了过去930年以来的补给量变化过程及其所反映的气候波动特征,氯质量平衡法计算的地区补给量平均仅为1 26mm,从剖面完整的记录可以将930aBP气候划分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曹灿 张永勇 刘玉 张世彦 刘晓洁 王国庆
黄河水源涵养区(黄河源区、渭河华县站以上和伊洛河流域)是黄河流域的主要产水区,辨识其径流的综合变化特征及空间差异,可为分析变化环境下黄河流域水循环演变与归因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当前研究重点关注环境变化对黄河流域径流量的影响规律,仍无法全面回答径流情势的变化特征及空间分异。论文以水源涵养区的31个源头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去趋势预置白(Theil-Sen trend-free pre-whitening with Mann-Kendall test,TFPWMK)方法、Sen斜率估计和聚类分析等手段,检测了2000—2020年源头小流域内量级、变率、频率、持续时间和时序5类径流情势特征指标的变化趋势,并辨识了其主要类型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大部分源头小流域的所有流量的量级、高流量变率和低流量频率显著增加,低流量的变率、高流量频率以及所有持续时间和时序指标显著下降。(2)典型径流情势变化在湟水、洮河、渭河下游和洛河对气候变化更敏感,主要为高流量量级显著增加、但时序显著减少,低流量频率显著增加、但总历时和时序显著减少。(3)径流情势特征指标变化可分为3类:第一类占42%,位于洮河、湟水、渭河干支流及伊河干流,表现为量级、变率和频率显著增加,历时和时序显著下降;第二类占35%,位于三大流域分区的上游和下游,表现为变率下降、低流量的其他指标显著增加,而高流量5类指标均显著下降;第三类占23%,位于三大流域分区的中下游,表现为量级和频率显著增加,变率、历时和时序显著下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冯芳 冯起 李忠勤 刘蔚 金爽
2006、2007年在乌鲁木齐河流域山区,沿河源冰川区到中游山区的6个水文站点(1号冰川、空冰斗、总控、巴拉提沟、跃进桥和后峡)定期持续采集径流样品,对流域山区河流水化学组成、演化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径流样品的离子组成均为Ca2+-HCO-3-SO2-4型,呈弱碱性。河源区冰川径流中TDS和EC均值总控>1号冰川>空冰斗,其中1号冰川径流峰值最大。与河源区相比,上中游3个水文站径流离子含量、TDS和EC明显增高。通过Piper图显示,上中游径流水化学类型与河源区相似,表明整个流域山区径流水化学形成过程存在相似原理。结合Gibbs图和离子比值进行分析,得出碳酸盐、黄铁矿和长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炳超 李小等 张戈 李成柱
【目的】对青海省诺木洪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行研究,为合理开发和保护该地区地下水提供指导。【方法】采集诺木洪河流域具有代表性的水样58个,测定水样中的Na~+、K~+、Ca~(2+)、Mg~(2+)、HCO_3~-、Cl~-、SO_4~(2-)、CO_3~(2-)、矿化度等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PiPer三线图图示法和离子比例系数法,系统研究了地下水水化学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演化规律。【结果】1由南而北,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呈环带状分布,主要从HCO_3·SO_4·Cl-Na·Mg·Ca、HCO_3·Cl-Mg·Na型向SO_4·Cl-Na、Cl-Na型演化转变,矿化度由小于1g/l...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进喜 许文良 王冬艳
分析了吉林省主要水稻种植区灌溉水源水质成分、水质成分与土壤成分相关性及水质物化特征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得出吉林省水稻种植区灌溉水源水化学特征具有地带差异性 ,地表水中 p H值与水稻产量呈负相关 ,而 Cu,Zn等营养元素含量与水稻产量呈正相关 ;地下水中 Ca,Mg,Na及 HCO- 3,SO2 - 4和 Cl-等离子高含量对水稻产量具有抑制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苏开君 佃袁勇 张卓文 王光 雷云飞
以广州流溪河区域水文基础信息资料为基础,基于ArcEngine设计和开发了流溪河区域数字水文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在建立数字水文空间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实现了水文信息输入输出及数字水文空间数据库管理,基于DEA数字流域特征提取、森林涵养水源模拟及地形的三维可视化模拟与显示。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冬云 张卓文 苏开君 王光 雷云飞 林明磊 张培 钟庸
为了了解毛竹林Phyllostachys pubescens的水文生态效应,对广州流溪河流域毛竹人工林进行大气降水、林内透雨、竹秆茎流、林下枯落物持水能力及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和计算。结果表明:林外总降水量为267.4 mm时,林冠截留量为67.6 mm,林冠截留率为25.3%,秆茎流量为18.1 mm,茎流率为6.8%,林内透雨量占总降水量的68.0%。林下枯落物层的最大持水量为1.406 mm,平均最大持水率为212.6%,林下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对数相关关系,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幂函数关系。林下0~20 cm层土壤饱和蓄水量为122.1 mm,土壤水分入渗速率与时间也呈幂函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亚男 甘义群 李小倩 刘运德 于凯 张彬
为掌握长江河水化学组成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笔者运用Gibbs图、多种离子比例系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分析了长江流域丰水期河水化学及氢氧同位素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丰水期河水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河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sO4-Ca型,化学成分主要受流域内广泛分布的碳酸盐岩等岩石风化作用控制;河水p H值、浓度沿长江径流方向降低,、Ca2+浓度沿长江径流方向升高。2013年丰水期,长江河水化学组成特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易溶盐岩溶解和人类活动(贡献率40%),其次为川贵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酸雨沉降以及人为酸性废水排放促进了流域内石灰岩和富含碳酸盐的三叠系砂页岩溶解(贡献率20%),最后为硅酸盐矿物...
关键词:
化学组成特征 控制因素 丰水期 长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