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903)
2023(21281)
2022(18050)
2021(16684)
2020(13971)
2019(31920)
2018(31605)
2017(60696)
2016(32572)
2015(36251)
2014(36058)
2013(35507)
2012(32727)
2011(29352)
2010(29681)
2009(27527)
2008(26904)
2007(23976)
2006(21302)
2005(19171)
作者
(92112)
(76818)
(76192)
(72544)
(48940)
(36645)
(34652)
(30025)
(29190)
(27546)
(26087)
(25893)
(24507)
(24399)
(23614)
(23550)
(22741)
(22125)
(22020)
(22006)
(19116)
(18836)
(18570)
(17862)
(17180)
(17090)
(16983)
(16836)
(15406)
(15155)
学科
(149250)
经济(149099)
(109869)
管理(106285)
(95924)
企业(95924)
方法(59339)
数学(48566)
数学方法(47988)
(40592)
(39676)
中国(39071)
业经(39070)
地方(33250)
农业(28368)
(27520)
(26876)
(26121)
财务(26036)
财务管理(25986)
技术(25487)
企业财务(24677)
理论(24668)
(23440)
(23243)
贸易(23224)
(22459)
(21282)
银行(21241)
(21201)
机构
学院(462336)
大学(459937)
(195664)
经济(191696)
管理(185905)
理学(159483)
理学院(157822)
管理学(155351)
研究(154818)
管理学院(154496)
中国(118933)
(98102)
科学(91729)
(90811)
(76559)
(72996)
财经(71393)
中心(70515)
(69966)
研究所(68867)
业大(65401)
(64851)
北京(62102)
(59441)
师范(58915)
经济学(58838)
农业(56376)
(56355)
(56099)
财经大学(52715)
基金
项目(306061)
科学(242856)
研究(227631)
基金(222478)
(192189)
国家(190503)
科学基金(165730)
社会(145916)
社会科(138382)
社会科学(138350)
(119968)
基金项目(117452)
自然(105748)
教育(104408)
自然科(103344)
自然科学(103321)
自然科学基金(101506)
(99627)
编号(92786)
资助(91083)
成果(74911)
重点(67997)
(67892)
(67730)
(66005)
课题(63610)
创新(61107)
国家社会(60264)
教育部(58787)
人文(57685)
期刊
(225570)
经济(225570)
研究(141429)
中国(93550)
管理(74624)
(72687)
(66964)
学报(65939)
科学(63422)
教育(51863)
大学(51694)
学学(48646)
农业(46049)
技术(44147)
(42642)
金融(42642)
业经(37278)
财经(35947)
经济研究(35792)
(31021)
问题(28608)
(25850)
技术经济(25589)
图书(22287)
现代(22098)
科技(21794)
商业(21445)
统计(21068)
理论(20990)
世界(20929)
共检索到702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游家兴  魏珊珊  刘淳  
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炼出创新型地方政府的风格特征,在验证该量化方法合理性的基础上,以僵尸企业为研究切入点,以我国工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政府施政风格所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当地方政府施政风格创新程度越高时,当地企业僵尸化程度越低。异质性检验还发现:创新型地方政府会更多地促进社会重要性相对较低的僵尸企业"脱僵",减少这部分企业的僵尸化现象。本文研究对于探索新发展格局下如何转化政府职能、寻求经济增长新动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伦   林润辉   张红娟   李文昌  
创新质量是引领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中国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循环动能和有力支撑,中国欲实现从“创新大国”向“创新强国”转变,亟需引导企业创新战略从数量型创新向质量型创新转型,因此,如何提升企业创新质量已成为现阶段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利用中国计算机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2011—2019年的微观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从二层双重视角探讨企业研发人员稳定性对创新质量的非线性影响,并进一步探索知识层的知识基础多元度与企业层的外部研发合作的调节效应。实证检验发现:研发人员稳定性与创新质量间存在倒U形关系;知识基础非相关多元度与企研合作均强化了研发人员稳定性与创新质量间的倒U形关系。上述结论为企业优化配置研发力量、激励企业创新“提质增效”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乔智  左川  
创新型地方政府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重要意义,理论上创新型地方政府可能通过优化本地资源配置、引导地区创新活动,进而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采用“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作为传递创新型地方政府的信号,利用2001—2013年地级市数据与灯光数据为样本,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评估了创新型地方政府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型地方政府提升了地区经济水平,且相关稳健性检验进一步支撑了该结论。机制分析表明,创新型地方政府通过引导当地创新活动的产生、人力资本的形成,来提升地区经济水平,但由于合作类地方政府创新的相对缺失,阻碍了地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因而不利于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高行政等级的创新型地方政府带来的经济效益更高,且创新型地方政府存在先发优势,具体表现为,相对于前期获奖城市,后期获奖城市带来的经济效益有所下降。本文的分析为地方政府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武威  吉富星  曹碧茹  
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与发展的责任主体,地方政府在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合作倾向并主动开展考察学习来获取先进发展经验。理论模型分析表明:合作导向下地方政府开展考察学习强度越高,则所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越高;绩效考核压力越大,则地方政府考察学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显著;考虑到竞合因素的相互影响,地方政府竞争程度会抑制地方政府考察学习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正向关联。在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基础上,文章运用2003—2019年间247个地级市政府考察学习数据验证了上述结论。同时,结合学习先进地区发展经验的具体实现形式,地方政府考察学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在产业政策、产业园区、县域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与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法治建设、乡村建设等多维度体现出来。进一步分析发现,地方政府考察学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显著影响与考察学习类型、能力因素存在紧密关联。文章立足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需求,探索构建政治激励影响下地方政府行为的完整认知框架,揭开地方政府履职行为的“黑箱”,研究结论有助于地方政府树立更为契合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履职导向,为完善地方政府合作式治理关系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游家兴  于明洋  伍翕婷  
本文实证研究发现当地方政府施政风格越激进时,当地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越高。并且,这种关联与政府干预动机和企业迎合动机密不可分。内在机制检验表明,政府施政风格通过影响地区法制建设和信息透明度以及企业信息披露行为进而作用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本文研究不仅丰富了政府公共治理和企业股价崩盘风险这两个领域的文献积累,而且对于探索新常态下如何转化政府职能、寻求经济增长新动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贾俊雪  罗理恒  顾嘉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其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本文以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政策为契机,从要素配置视角构建一个相对统一的分析框架,剖析了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机理及其蕴含的理论内涵。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总体上有利于遏制环境污染的同时,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弱“U”型(近乎“L”型)影响;这体现在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政策对地级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随着规制力度增加,不利影响明显减弱、趋于消失。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分析也得到了类似结果,为基准结论提供了良好的微观证据支持。这表明地方政府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可较好地实现“鱼与熊掌兼得”。要素配置机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政府环境规制会影响企业自融资机制,进而对要素配置效率产生弱“U”型影响。本文对于完善地方环境治理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桂君  田宗博  宋砚秋  
地方政府债务是连接财政与金融政策的重要工具,研究其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笔者基于五大发展理念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得到的中国2006—2019年279个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利用收支相抵法估算得到的中国地级市政府性债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有利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且该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第二,地方政府债务对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和阶段上的异质性。第三,机制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能够显著提升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量,但未能增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质,且不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转换。第四,不同债务存量规模下,税收征管和地方举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非线性影响,进一步明确了债务存量规模的“适度区间”。研究结论对探索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敏  姚依宁  
基于政府和企业部门互动关系的研究框架,使用2009-2019年的宏观数据和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就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对企业杠杆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地方政府债务的增加对企业杠杆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其影响程度在微观层面受到企业所有权性质、融资约束、内部资金充足度的影响,在宏观层面与经济环境密切相关。这一债务主体结构的变化意味着杠杆结构的良性调整,有利于提升企业发展质量、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研究结论为正确认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推进企业结构性去杠杆进程、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素侠  
文章以金融创新风险为核心,构建了包含金融科技企业和政府干预的动态博弈模型。博弈结论表明:政府对金融科技企业干预的实质是风险分担问题,政府有意愿将金融创新风险转嫁给金融科技企业;政府对金融科技企业的干预意愿取决于金融科技企业初始发展策略。在不完全信息下,政府干预和金融科技创新发展之间存在两个均衡:低效均衡和帕累托均衡。对此,减少政府干预、加速金融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两条路径:一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为金融科技企业承担更多金融创新风险;二是增强政府对金融科技企业的知识认知,为金融科技创新制定更好的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素侠  
文章以金融创新风险为核心,构建了包含金融科技企业和政府干预的动态博弈模型。博弈结论表明:政府对金融科技企业干预的实质是风险分担问题,政府有意愿将金融创新风险转嫁给金融科技企业;政府对金融科技企业的干预意愿取决于金融科技企业初始发展策略。在不完全信息下,政府干预和金融科技创新发展之间存在两个均衡:低效均衡和帕累托均衡。对此,减少政府干预、加速金融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两条路径:一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为金融科技企业承担更多金融创新风险;二是增强政府对金融科技企业的知识认知,为金融科技创新制定更好的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群洋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冲击,与此同时,许多国际经济组织认为,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受到财政透明度的影响。财政的透明度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取决于财政效率是否具备合理性,公共财政由于受到市场效率的影响,因而也具有同等的财政效率。可以说,财政效率的高低是评判公共财政机制有无经济发展成绩及潜力的依据,高水平的财政效率不仅能够推动从自上至下的公共财政体制建设,还能促进全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完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侯世英  宋良荣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8-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分权背景下财政体制和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财政分权体制和地方政府行为分别通过社会性质量维度和经济性质量维度来影响我国经济质量水平;其中地方政府主动性行为对经济效率质量、经济结构质量、经济稳定质量具有抑制作用,而财政分权对人民生活质量、生态环保质量的提升效果明显。同时,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质量的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性,两者对东部地区的经济性和社会性质量都展现了较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经济性和社会性质量提升主要依赖财政分权的政策激励,地方政府主动行为对中部经济性质量和西部社会性质量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总体来说,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行为在不同质量维度结构标准下作用不同,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影响去有针对性的采取行动,以期早日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建宇  余金湘  南永清  
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的视角,选取中国200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地方竞争、债务绩效及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地方债务竞相扩张,且呈现显著的边际效用递减特征;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地方竞争对债务绩效和规模的效应,发现地方政府税收和投资竞争因“棘轮效应”和“挤出效应”均推动了债务规模的快速攀升,对经济发展质量产生负面效应;行为动机作用下,地方政府发债规模对经济发展质量呈显著的非线性特征;空间准自然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预算约束硬化在限制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冲动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而降低了地区财政风险。本文的研究结论将对新时期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新民  侯伟凤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攻关期,人力资本在提升经济质量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财政教育支出作为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增加却没有带来经济效率的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陷入瓶颈,背后原因值得深入研究。文章通过探究财政教育支出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关系并利用中国2005—2016年284个地级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财政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而地方政府债务对财政教育支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产生了抑制效应;机制检验表明财政教育支出通过人力资本水平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而地方债务通过挤出私人投资和挤压地区私人经济规模阻断财政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途径产生抑制作用;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财政教育支出的促进作用和债务的抑制作用在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同水平下具有异质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新民  侯伟凤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攻关期,人力资本在提升经济质量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财政教育支出作为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增加却没有带来经济效率的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陷入瓶颈,背后原因值得深入研究。文章通过探究财政教育支出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关系并利用中国2005—2016年284个地级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财政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而地方政府债务对财政教育支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产生了抑制效应;机制检验表明财政教育支出通过人力资本水平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而地方债务通过挤出私人投资和挤压地区私人经济规模阻断财政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途径产生抑制作用;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财政教育支出的促进作用和债务的抑制作用在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同水平下具有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