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57)
2023(14021)
2022(12233)
2021(11601)
2020(9429)
2019(21316)
2018(21087)
2017(41469)
2016(22517)
2015(24918)
2014(24768)
2013(24107)
2012(22242)
2011(20146)
2010(20082)
2009(18316)
2008(17789)
2007(15494)
2006(13806)
2005(12132)
作者
(63594)
(53037)
(52437)
(50084)
(33629)
(25162)
(23851)
(20737)
(20034)
(18866)
(18076)
(17626)
(16746)
(16634)
(16321)
(16277)
(15773)
(15680)
(15102)
(15081)
(13033)
(12888)
(12720)
(12009)
(11791)
(11673)
(11664)
(11601)
(10566)
(10376)
学科
(89634)
经济(89542)
管理(68219)
(62046)
(51949)
企业(51949)
方法(39658)
数学(34272)
数学方法(33856)
(24459)
(23135)
中国(22807)
地方(21355)
业经(19907)
(19243)
环境(18548)
(16521)
贸易(16517)
(16055)
农业(16030)
(16021)
(14841)
(14621)
(14446)
理论(14406)
财务(14383)
财务管理(14360)
技术(13958)
企业财务(13658)
(13615)
机构
学院(315889)
大学(315732)
管理(128447)
(126034)
经济(123242)
理学(111944)
理学院(110750)
管理学(108988)
管理学院(108423)
研究(105214)
中国(77089)
(66311)
科学(65180)
(57843)
(51775)
中心(47622)
(47447)
研究所(47389)
财经(46542)
业大(45412)
(45397)
(42657)
(42364)
师范(42338)
北京(41665)
(39091)
经济学(37172)
(37070)
农业(36985)
财经大学(34651)
基金
项目(221034)
科学(175024)
研究(163936)
基金(160735)
(139279)
国家(138108)
科学基金(119393)
社会(103688)
社会科(98266)
社会科学(98241)
(85984)
基金项目(85323)
自然(77298)
自然科(75416)
自然科学(75400)
教育(74664)
自然科学基金(74013)
(72379)
编号(67396)
资助(65624)
成果(54399)
重点(49265)
(48840)
(47502)
课题(46068)
(45755)
创新(42617)
国家社会(42379)
教育部(41944)
科研(41826)
期刊
(136637)
经济(136637)
研究(93096)
中国(55203)
学报(47423)
管理(45670)
科学(44867)
(42849)
(41611)
大学(36040)
教育(35339)
学学(33896)
农业(30257)
(26861)
金融(26861)
技术(26121)
业经(23035)
经济研究(21889)
财经(21634)
(18416)
问题(17678)
图书(16835)
理论(15409)
科技(15404)
资源(14891)
技术经济(14820)
(14628)
现代(14392)
实践(14249)
(14249)
共检索到452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佳蔚   孙亮   高辉  
近年来,以河长制为代表的垂直型环境治理政策初步改善了属地内水污染问题,但流域跨界污染仍然是当前中国最突出的环保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因果推断分析框架,以河长制和横向生态补偿两种政策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利用三重差分法(DDD)深入考察了水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的动态及成因。研究发现:我国存在严重的水污染边界效应,而河长制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水污染密集型企业的向上迁移,且在引入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后,其对流域跨界污染现象的治理效果更加显著。其作用机制在于,横向生态补偿政策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对各级河长的激励和约束,削弱了上下游地方政府在环境规制方面的逐底竞争,抑制了其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动机,有利于推动区域间协同治理。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水环境治理政策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减排压力更大的地区表现出更好的政策效果。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佳蔚   孙亮   高辉  
近年来,以河长制为代表的垂直型环境治理政策初步改善了属地内水污染问题,但流域跨界污染仍然是当前中国最突出的环保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因果推断分析框架,以河长制和横向生态补偿两种政策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利用三重差分法(DDD)深入考察了水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的动态及成因。研究发现:我国存在严重的水污染边界效应,而河长制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水污染密集型企业的向上迁移,且在引入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后,其对流域跨界污染现象的治理效果更加显著。其作用机制在于,横向生态补偿政策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对各级河长的激励和约束,削弱了上下游地方政府在环境规制方面的逐底竞争,抑制了其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动机,有利于推动区域间协同治理。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水环境治理政策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减排压力更大的地区表现出更好的政策效果。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夏勇  张彩云  寇冬雪  
本文以流域生态补偿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在匹配县域层面2007—2018年全国交界断面水质数据与县域统计年鉴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多期DID方法分析了跨界流域污染治理政策对交界断面水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文研究发现,第一,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流域交界断面水质在生态补偿实施以后趋于优化。第二,流域生态补偿政策所获环境效益的大小受到补偿方式的影响,呈现出双向生态补偿优于单向生态补偿和纵向生态补偿方式的特征。第三,机制检验显示,流域生态补偿政策通过在短期内增加公共财政支出和在长期内调整产业结构两个方面实现了相应的环境效益。第四,异质性分析表明,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同样显著提升了水质酸碱度指数、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浓度指数等更为微观的水环境质量,并且对于水环境污染更严重、第二产业占比更高、人均GDP更低的地区,这种提升作用更为显著。此外,政策变迁方式的不同也会影响环境效益的大小,单向生态补偿转双向生态补偿的环境效益最高,纵向生态补偿转双向生态补偿次之,纵向生态补偿转单向生态补偿最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来军  李怀祖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广泛存在的严重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问题 ,结合我国流域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污染物人工调控和污染物间接不影响等几个基本假定 ,构建了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顺序决策模型 ,并用此模型解释了我国严重的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问题 ;针对目前的状况 ,提出了改进污染物削减指令配额管理体制 ,建立合作协调管理体制的对策 ;通过对淮河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的实证分析对比了两种管理体制的优劣 ,最后分析了影响合作协调管理体制的诸多因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姚鹏   赵海峰   高乐敏  
河流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其水质安全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水环境污染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面临的一大挑战。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游地方政府与下游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污染企业的博弈过程中,水环境污染逐渐演变成更为复杂的流域跨界污染。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人水和谐”美丽河湖的关键阶段,如何系统治理流域跨界污染是新时代治水工作必须要解决和回应的重要问题。结果发现,现阶段治理政策不匹配、治理体系不完善、治理效应不持续制约了我国流域治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在厘清上述机理和困境的基础上,我国流域水环境治理亟须探索建立打破传统行政壁垒,健全从中央到地方,从上游到下游的协同治理体系,形成河湖长制联席会议制度、垂直管理新体制、企业清洁生产、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监管督察为基础的治理框架,实现流域跨界污染的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现代化、多元化治理,推动流域水环境质量全面提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静  陶璐  杨娜  
本文基于淮河流域2004-2013年国控重点监测断面周数据,运用OLS法和最邻近匹配方法(NNM,Nearest Neighbor Matching)考察地级市行政边界对河流污染的影响。研究表明,淮河流域行政边界下游比上游污染更为严重,"行政边界效应"分别达到-13.764%(DO,溶解氧)、46.453%(COD,化学需氧量)和145.736%(NH3-N,氨氮)。使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十一五"和"十二五"环境政策对淮河流域跨界污染问题的影响,发现纳入考核范围的COD的"行政边界效应"在"十一五"后期才有所改善,"十二五"政策则显著缓解了约束性指标COD和NH3-N的"行政边界效应"。研究对于打破淮河流域各地级市"逐底竞争"的考核机制、制定更为合理的考核办法、鼓励地级市间环境合作治理都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永军  
文章运用演化博弈论分析跨界污染治理中上下游政府群间补偿机制演化形成的相关问题。首先运用单种群演化模型,对上游政府群保护流域的相关收益及均衡进行分析。其次采用双种群演化模型,分析了在补偿机制实施情况下,上下游政府群关系的双种群演化及对影响均衡的参数进行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永军  
文章运用演化博弈论分析跨界污染治理中上下游政府群间补偿机制演化形成的相关问题。首先运用单种群演化模型,对上游政府群保护流域的相关收益及均衡进行分析。其次采用双种群演化模型,分析了在补偿机制实施情况下,上下游政府群关系的双种群演化及对影响均衡的参数进行分析。最后,着重模拟了分配系数对于整个系统演化稳定的影响,从演化博弈的角度为流域污染跨界补偿机制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冬营  王慧敏  牛文娟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是我国面临的重要资源与环境问题。流域行政区划的分割使水污染可以由上游行政区向下游行政区进行转移,造成跨界水污染冲突。解决冲突的图模型是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理论的冲突分析方法,该方法在策略层面对局中人行为进行分析,寻求冲突的均衡或者冲突解。最后,将解决冲突的图模型方法应用于太湖流域跨界水污染冲突,选取太湖流域跨界水污染冲突的两个实例进行研究。经分析,得到冲突潜在的均衡状态。结果表明,中央政府同时采取激励策略与控制策略、江苏省采取部分削减污染物排放策略和浙江省采取沟通协调策略是一种最稳定状态;且杭州和绍兴采取联合治污、两地排污企业服从管理不偷排污染物成为最终稳定状态。在实例研究之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兴平  
当前我国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存在制度缺陷,致使治理绩效不甚理想。文章提出将中央政府关系嵌入到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中,以实现纵向机制与横向机制的有机结合来降低交易成本。该模式摆脱传统流域环境治理中的中央政府的"主宰"或"漠视"行为,采用生态治理政治动员、法律规则和行政命令、治理绩效考核制度、经济激励、省部联席会议制度等嵌入方式。纵向机制的合理嵌入将有助于促进跨界水污染治理中纵向关系与横向关系的有效协调和良性互动,进而达到流域环境治理的目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常敏  孙栋  谢晓强  
迅速发展的科技和工业,不仅带来了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还有日渐恶化的生态环境。随着各地环境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不少排污企业开始向行政区的交界处转移,致使区域跨界污染治理成为一道大难题。国家对各行政区的政绩评价考核还是单纯以GDP为主,忽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基于以上原因,文章提出基于区域合作视角下,发挥市场机制的污染治理方案。通过控制各行政区包括污染治理成本、环境损害成本和用于购买排污权的成本在内的环境保护成本,提高流域收益,以及运用排污权交易的手段构建跨界污染治理模型,同时利用变分不等式求解这个非线性规划问题,最终实现治理的均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胜  
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政策博弈模型表明:地方政府对环保部门的环境执法有重要影响,在区域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很难真正执行中央政府的治理政策;如果中央政府加大对地方政府的问责力度,可能使地方政府面临巨大的经济发展压力而不得不对本行政区的污染进行治理。为实现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的良好治理,有必要对条块分割的环境管理体制进行调整,改变地方政府的利益偏好,通过采取承诺行动提高中央政府的政策效率和置信度,建立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机制实现流域生态质量改善的政策目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小勇  万玉秋  姜文  朱晓东  缪旭波  李杨帆  
跨界水污染纠纷已经严重影响到区域间环境和社会稳定。在我国传统条块结合的环境管理体制下,由跨界水污染引发的利益冲突和纠纷持续不断。尽管我国跨区域水污染纠纷协调机制尚未建立,但在许多地区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应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法可以评估和比较跨界水环境管理条约,识别最可取的条约,同时可以对现有的条约提供进一步完善的建议。本文应用多准则决策分析之一的消元法,通过三个主要指标共11条标准,对我国跨国界、省界、市界和跨流域4个不同层次的单边和多边跨界环境管理条约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显示,我国跨界水环境条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我国各层级跨界水环境管理政策在法律上缺乏有效的程序性立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浩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其中一个显著特点是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分析长江经济带区域之间的特征基础之上,文章提出了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治污技术授权机制与污染治理协同合作三种治理策略,并具体分析了三种合作治理策略的具体特征与措施,进一步通过案例分析了三种合作策略的具体实施情况。沿线省市应结合自身发展特点与实际情况选择最有利于经济与环境双重绩效的合作治理模式,达到帕累托改进的效果,本文对长江经济带跨域污染合作治理机制与运行模式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愚  皮建才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比较分析了当地区间存在跨界污染时,地区间产品市场从分割到融合这一过程对于企业产量、地区内环境污染以及地区福利水平的影响。当地区间跨界污染不是很严重时,地区间产品市场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区域福利水平;但是当地区间跨界污染比较严重时,地区间产品市场的融合并不会提高区域福利水平。在实际生活中,如果是后者,那么在推动地区产品市场融合的同时还需要重视环境保护技术水平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