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86)
- 2023(12147)
- 2022(10727)
- 2021(10231)
- 2020(8376)
- 2019(19158)
- 2018(19070)
- 2017(37524)
- 2016(20449)
- 2015(22780)
- 2014(22860)
- 2013(22379)
- 2012(20589)
- 2011(18589)
- 2010(18558)
- 2009(16868)
- 2008(16274)
- 2007(14133)
- 2006(12531)
- 2005(10932)
- 学科
- 济(81006)
- 经济(80924)
- 管理(59116)
- 业(54700)
- 企(45300)
- 企业(45300)
- 方法(35775)
- 数学(31064)
- 数学方法(30671)
- 农(21954)
- 中国(20724)
- 地方(20058)
- 财(19687)
- 业经(17544)
- 学(17357)
- 贸(15128)
- 贸易(15124)
- 易(14672)
- 农业(14611)
- 环境(14131)
- 制(13889)
- 和(13294)
- 理论(13243)
- 策(12692)
- 技术(12445)
- 务(12090)
- 财务(12027)
- 财务管理(12008)
- 划(11860)
- 银(11661)
- 机构
- 学院(285210)
- 大学(284969)
- 管理(116321)
- 济(112669)
- 经济(110094)
- 理学(101133)
- 理学院(100027)
- 管理学(98403)
- 管理学院(97893)
- 研究(95305)
- 中国(69868)
- 京(60309)
- 科学(59649)
- 财(51051)
- 所(47365)
- 研究所(43323)
- 农(43190)
- 中心(43077)
- 业大(41475)
- 江(41210)
- 财经(40904)
- 范(38847)
- 师范(38557)
- 北京(38099)
- 经(37200)
- 院(35262)
- 州(33749)
- 农业(33726)
- 经济学(32464)
- 师范大学(31100)
- 基金
- 项目(198815)
- 科学(156853)
- 研究(147947)
- 基金(143579)
- 家(124127)
- 国家(123079)
- 科学基金(106210)
- 社会(91776)
- 社会科(86942)
- 社会科学(86920)
- 省(77833)
- 基金项目(76485)
- 自然(69354)
- 自然科(67669)
- 自然科学(67655)
- 教育(67454)
- 自然科学基金(66402)
- 划(65522)
- 编号(61658)
- 资助(59145)
- 成果(49957)
- 重点(44178)
- 部(43636)
- 发(43060)
- 课题(42152)
- 创(41133)
- 创新(38284)
- 项目编号(37849)
- 科研(37683)
- 教育部(37316)
- 期刊
- 济(123368)
- 经济(123368)
- 研究(84706)
- 中国(50287)
- 学报(42276)
- 管理(41560)
- 科学(40180)
- 农(38930)
- 财(35862)
- 教育(33319)
- 大学(31927)
- 学学(29924)
- 农业(27570)
- 融(24613)
- 金融(24613)
- 技术(24354)
- 业经(20877)
- 经济研究(19407)
- 财经(18615)
- 问题(15864)
- 经(15778)
- 图书(15706)
- 理论(14469)
- 科技(14099)
- 技术经济(13514)
- 实践(13479)
- 践(13479)
- 业(13392)
- 资源(13219)
- 现代(13155)
共检索到410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来军 李怀祖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广泛存在的严重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问题 ,结合我国流域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污染物人工调控和污染物间接不影响等几个基本假定 ,构建了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顺序决策模型 ,并用此模型解释了我国严重的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问题 ;针对目前的状况 ,提出了改进污染物削减指令配额管理体制 ,建立合作协调管理体制的对策 ;通过对淮河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的实证分析对比了两种管理体制的优劣 ,最后分析了影响合作协调管理体制的诸多因素。
关键词:
流域 跨界水污染 纠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冬营 王慧敏 牛文娟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是我国面临的重要资源与环境问题。流域行政区划的分割使水污染可以由上游行政区向下游行政区进行转移,造成跨界水污染冲突。解决冲突的图模型是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理论的冲突分析方法,该方法在策略层面对局中人行为进行分析,寻求冲突的均衡或者冲突解。最后,将解决冲突的图模型方法应用于太湖流域跨界水污染冲突,选取太湖流域跨界水污染冲突的两个实例进行研究。经分析,得到冲突潜在的均衡状态。结果表明,中央政府同时采取激励策略与控制策略、江苏省采取部分削减污染物排放策略和浙江省采取沟通协调策略是一种最稳定状态;且杭州和绍兴采取联合治污、两地排污企业服从管理不偷排污染物成为最终稳定状态。在实例研究之后...
关键词:
图模型 冲突 稳定性 水污染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惠建利
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解决水污染纠纷的法律制度,但总体上讲,中国水污染纠纷法律制度还相当不完善,处理效率也不高。现行《水污染防治法》存在的一个主要缺陷是"重行政,轻民事"。环境法律中缺少环境民事赔偿法律规范,《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中也缺少相应的规定。实践中许多环境纠纷,尤其是水污染纠纷难以得到及时、公正地处理。该文就如何完善水污梁纠纷民事解决制度提出了四方面有关建议。
关键词:
水污染 纠纷 侵权 民事赔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桂元 王文举
一、淮河水污染对沿淮地区的影响 淮河处在我国南北分界线,发源于河南桐柏山,向东流经豫、皖、苏三省,在江苏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公里。淮河流域跨豫、皖、苏、鲁、鄂五省,有36个地市,182个县以上城镇,流域面积26.9万平方公里,据1991年统计,有耕地1.83亩,人口1.51亿,分别占全国耕地、人口的12.8%和13.1%。淮河是中原的中部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可以说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很多都发源于或展开于淮河流域。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两岸人民大力兴修水利,治理水患,使淮河在农田灌溉、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等方面都发挥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晓红 虞锡君
水资源属于公共品,流域水生态污染正是令人触目惊心的"公地悲剧"。实证分析表明,上游地区工业发展产生的水污染,一方面导致下游水生态的严重恶化,另一方面使下游地区为恢复水生态承担高昂治理成本。因此,建立跨界水生态补偿机制,确立"污染者付费"的补偿标准迫在眉睫。本文以水生态"恢复成本"作为补偿依据,定量分析了上游如果造成流域污染,而必须对下游进行补偿的金额。通过对典型案例太湖流域水生态现状与问题的总结,提出上游补偿下游地区水生态"恢复成本"的解决思路,探求从根本上解决流域水生态污染问题的路径。
关键词:
流域 水生态保护 补偿标准 太湖流域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佳蔚 孙亮 高辉
近年来,以河长制为代表的垂直型环境治理政策初步改善了属地内水污染问题,但流域跨界污染仍然是当前中国最突出的环保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因果推断分析框架,以河长制和横向生态补偿两种政策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利用三重差分法(DDD)深入考察了水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的动态及成因。研究发现:我国存在严重的水污染边界效应,而河长制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水污染密集型企业的向上迁移,且在引入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后,其对流域跨界污染现象的治理效果更加显著。其作用机制在于,横向生态补偿政策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对各级河长的激励和约束,削弱了上下游地方政府在环境规制方面的逐底竞争,抑制了其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动机,有利于推动区域间协同治理。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水环境治理政策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减排压力更大的地区表现出更好的政策效果。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佳蔚 孙亮 高辉
近年来,以河长制为代表的垂直型环境治理政策初步改善了属地内水污染问题,但流域跨界污染仍然是当前中国最突出的环保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因果推断分析框架,以河长制和横向生态补偿两种政策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利用三重差分法(DDD)深入考察了水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的动态及成因。研究发现:我国存在严重的水污染边界效应,而河长制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水污染密集型企业的向上迁移,且在引入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后,其对流域跨界污染现象的治理效果更加显著。其作用机制在于,横向生态补偿政策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对各级河长的激励和约束,削弱了上下游地方政府在环境规制方面的逐底竞争,抑制了其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动机,有利于推动区域间协同治理。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水环境治理政策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减排压力更大的地区表现出更好的政策效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虞锡君
跨界水污染严重影响流域水环境保护,严重干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在客观分析太湖流域跨界水污染多方面危害的基础上,揭示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水环境管理体制不合理和水污染防治的制度缺失是跨界水污染的三大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第一,实现流域管理体制创新是破解跨界水污染难题的根本。第二,创建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是破解跨界水污染难题的关键。第三,构建水环境保护联合执法机制是破解跨界水污染的保证。
关键词:
跨界水污染 流域 水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兴平
当前我国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存在制度缺陷,致使治理绩效不甚理想。文章提出将中央政府关系嵌入到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中,以实现纵向机制与横向机制的有机结合来降低交易成本。该模式摆脱传统流域环境治理中的中央政府的"主宰"或"漠视"行为,采用生态治理政治动员、法律规则和行政命令、治理绩效考核制度、经济激励、省部联席会议制度等嵌入方式。纵向机制的合理嵌入将有助于促进跨界水污染治理中纵向关系与横向关系的有效协调和良性互动,进而达到流域环境治理的目标。
关键词:
跨界水污染 治理 纵向机制 嵌入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曾文慧
本文借鉴Wang和Wheeler分析中国水污染收费制度的研究方法,构建"均衡污染"模型,采用1994—2002年中国各省的面板数据,考察跨行政区流域污染这一越界负外部性对各地区环境规制强度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未能显著改善环境污染状况,地理区位对各省环境规制强度影响显著。上游地区具有搭便车向下游转移污染的激励,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流域水质的整体恶化。本文对中国流域污染的规制效率偏低问题提供了一个更完整的解释。
关键词:
越界污染 均衡污染水平 地理区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胜
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政策博弈模型表明:地方政府对环保部门的环境执法有重要影响,在区域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很难真正执行中央政府的治理政策;如果中央政府加大对地方政府的问责力度,可能使地方政府面临巨大的经济发展压力而不得不对本行政区的污染进行治理。为实现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的良好治理,有必要对条块分割的环境管理体制进行调整,改变地方政府的利益偏好,通过采取承诺行动提高中央政府的政策效率和置信度,建立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机制实现流域生态质量改善的政策目标。
关键词:
跨行政区 流域 水污染 政策博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坤
构建一套完善的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法律体系是保证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基础。通过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使之消除不协调的因素;立法协调和协调立法,使新的法律法规相衔接。同时,应制定《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法》,使其为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确立法律基础。
关键词:
长江流域 跨界 法律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卢越 张晓
跨界水污染问题一般涉及多个行政主体利益,在缺乏成熟制度设计的现状下通常难以顺利解决。博弈模型在精确刻画行政主体策略和研判决策收益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以为跨界水污染问题提供理论上的解决思路和方案。文章首先讨论了跨界水污染博弈模型的一般形态;然后简要回顾了跨界水污染博弈文献在转移支付制度、约束机制和环境政策三方面的研究文献;最后针对现实中跨行政区划的流域水污染问题,提出跨界水污染博弈在设计水质、水量双重环境政策和评估不同补偿原则效果两方面的研究方向及相关政策含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永军
文章运用演化博弈论分析跨界污染治理中上下游政府群间补偿机制演化形成的相关问题。首先运用单种群演化模型,对上游政府群保护流域的相关收益及均衡进行分析。其次采用双种群演化模型,分析了在补偿机制实施情况下,上下游政府群关系的双种群演化及对影响均衡的参数进行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永军
文章运用演化博弈论分析跨界污染治理中上下游政府群间补偿机制演化形成的相关问题。首先运用单种群演化模型,对上游政府群保护流域的相关收益及均衡进行分析。其次采用双种群演化模型,分析了在补偿机制实施情况下,上下游政府群关系的双种群演化及对影响均衡的参数进行分析。最后,着重模拟了分配系数对于整个系统演化稳定的影响,从演化博弈的角度为流域污染跨界补偿机制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