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90)
- 2023(18771)
- 2022(16339)
- 2021(15249)
- 2020(12879)
- 2019(30020)
- 2018(29375)
- 2017(55829)
- 2016(30552)
- 2015(34663)
- 2014(34770)
- 2013(34366)
- 2012(31840)
- 2011(28884)
- 2010(28894)
- 2009(26798)
- 2008(26203)
- 2007(22966)
- 2006(19997)
- 2005(17742)
- 学科
- 济(138226)
- 经济(138096)
- 管理(85555)
- 业(79996)
- 企(65252)
- 企业(65252)
- 方法(59737)
- 数学(52424)
- 数学方法(51770)
- 农(34145)
- 中国(33488)
- 财(31742)
- 地方(30833)
- 学(30158)
- 业经(28141)
- 农业(23176)
- 贸(22929)
- 贸易(22917)
- 易(22132)
- 制(21814)
- 和(20040)
- 理论(19969)
- 环境(19879)
- 务(19703)
- 财务(19622)
- 财务管理(19574)
- 企业财务(18498)
- 融(18020)
- 金融(18016)
- 银(17947)
- 机构
- 大学(437686)
- 学院(436244)
- 济(179533)
- 经济(175684)
- 管理(170094)
- 研究(150269)
- 理学(147231)
- 理学院(145512)
- 管理学(142689)
- 管理学院(141905)
- 中国(111374)
- 科学(94787)
- 京(93412)
- 财(80146)
- 所(76429)
- 农(72420)
- 研究所(69819)
- 中心(68539)
- 江(67065)
- 业大(66297)
- 财经(64151)
- 北京(58579)
- 经(58140)
- 范(57902)
- 师范(57329)
- 农业(56657)
- 院(54803)
- 经济学(54232)
- 州(51920)
- 经济学院(48671)
- 基金
- 项目(297822)
- 科学(233309)
- 基金(215620)
- 研究(213921)
- 家(188683)
- 国家(187189)
- 科学基金(160223)
- 社会(134127)
- 社会科(127092)
- 社会科学(127056)
- 省(116807)
- 基金项目(114505)
- 自然(105614)
- 自然科(103109)
- 自然科学(103081)
- 自然科学基金(101208)
- 划(98266)
- 教育(98235)
- 资助(89492)
- 编号(87198)
- 成果(70333)
- 重点(67060)
- 部(64992)
- 发(63802)
- 创(60776)
- 课题(59992)
- 科研(57451)
- 创新(56828)
- 教育部(55247)
- 大学(55116)
- 期刊
- 济(198020)
- 经济(198020)
- 研究(127412)
- 中国(81195)
- 学报(71582)
- 科学(64663)
- 农(64395)
- 财(62409)
- 管理(61056)
- 大学(53421)
- 学学(50257)
- 教育(44415)
- 农业(44266)
- 技术(39354)
- 融(35508)
- 金融(35508)
- 经济研究(32172)
- 财经(31160)
- 业经(31025)
- 经(26693)
- 问题(25524)
- 图书(23551)
- 业(22991)
- 技术经济(22606)
- 统计(21851)
- 理论(20891)
- 资源(20684)
- 版(20444)
- 科技(20045)
- 贸(19669)
共检索到644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覃剑 冯邦彦
流域经济是以水系为轴线的区域经济,其发展状况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其研究为区域开发提供新视角。在理论方法上,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一个包括技术进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作为内生要素的流域经济增长框架。在实践论证上,以长江为样本域,运用面板计量分析方法,测度生产要素对流域上中下游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生产要素对流域经济不同域段作用强度不同,且呈现出明显的梯度效应,即沿江而下,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逐渐加大,物质资本则恰好相反。在此基础上,提出缩小流域经济的不平衡程度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促使流域上游地区人力资本开发、实施流域大开发战略和推进流域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雷蕾 杨恺钧
选取2004—2014年中国长江流域10个主要省份的面板数据,依托EKC曲线理论和"污染天堂"假说,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探讨经济发展、进出口贸易和水污染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有利于减缓长江流域主要省份的水环境污染状况;(2)"污染天堂"假说在长江下游地区不成立,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水污染问题,长江上、中游地区"污染天堂"假说成立,进出口贸易会导致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水环境遭到破坏,加剧水污染问题;(3)长江流域主要省份水环境污染随经济发展呈倒"U"型轨迹,存在EKC曲线。
关键词:
经济发展 进出口贸易 水污染 长江流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宏兵
从空间经济系统的角度来看,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有三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基本特征。首先是流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性。这一特征集中体现在流域内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基础、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空间差异。其次是流域经济发展与自然条件和资源的空间耦合性。区域自然系统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明显的作用和影响,突出地表现在上游经济发展属资源密集型、中游经济发展属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并存、下游为资金技术型。第三是流域经济发展内在联系与管理体制的空间制约性。流域经济发展始终受到管理体制的限制,不能按流域经济的内在联系组织生产,制约了了流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七零
在认识空间结构内涵与确定研究范围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获得了长江流域的空间分异状况。长江流域空间结构符合核心-边缘结构模式,包括3个一级核心、8个二级核心、两大跨省成长三角、1条主轴、2条辅轴、3条地方轴、1个外围区和1个边缘区。长江流域空间结构的演变,经历了低水平的离散型阶段、极化发展的非均衡阶段、扩散的多核非均衡阶段,未来将向区域一体化的高水平均衡阶段发展。从聚散原理、空间相互作用和国家宏观区域发展战略等3方面,分析了长江流域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长江流域空间结构的优化,要从内部要素与外部力量两方面入手做3件事情。一要加快单个节点的发展和尽快形成核心区域,尤其是上游地区要构建一...
[期刊] 征信
[作者]
廖霄梅 林烨
运用区位熵分析法对广西金融集聚水平进行测度,以广西14个地级城市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检验金融集聚对广西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广西各个城市金融集聚水平在空间上存在差异,但总体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其对广西经济增长也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而银行业的促进作用要大于证券业和保险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区域经济 经济增长 空间相关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彬
本文认为长江流域区域板块结构的形成与分异是各地区不同程度的市场化进程对区域空间结构产生非对称影响的结果,并论证了制度的创新与协调将有助于区域板块常规动力的耦合与外生动力的内在化。为促使长江流域区域的板块融合,应结合不同层次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特征和重组驱动力,制定与技术变革和全球化现实背景相适应的、以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相协同为目标、以区域治理体制为保障的空间结构政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昌海 刘新平 谢光辉
长江流域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农业发展总体水平高于全国平均,但流域内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人文特点等不尽一致,各省市农业发展在农业、农村经济、农业生产投入、农业及粮食生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运用主分量分析法,得出各省市农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主导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和发展方向的分异,将长江流域划分为3大区17个亚区。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农业 地域分异 专业化生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亮 丁明军 张华敏 文超
量化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全球变化和陆地表层生态系统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论文基于GIMMS-NDVI数据和气象数据,运用趋势分析、突变分析、偏相关分析以及残差分析,探讨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1982—2015年间长江流域除岷-沱江和太湖流域植被覆盖度为下降趋势外,其余均呈上升趋势,呈上升趋势的区域占流域总面积的69.77%,其中45.09%的区域呈显著上升趋势(P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气候变化 突变 长江流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君 白永平
认识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特征是科学决策、促进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嘉陵江流经的主要县市为研究单元,选取度量嘉陵江流域经济发展的10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揭示流域经济差异,并用Geoda软件提供的空间分析方法揭示流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分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并在地理空间上存在集聚性;流域内基本形成了"点-轴"式空间结构,且存在两个明显的经济热点区——绵-渝"双核区",以及一个较大的经济盲区,即陕西、甘肃、四川三省交界处的边缘区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流域空间经济分异的主要原因,提出盲点区与热点区的发展策略,防止流域内"极化"效应加剧,为缩小流域经济差距,促进流域经济协调...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立泰 梁乐 张祖妞
采用物质资本集聚度、人力资本集聚度以及就业密度衡量服务业集聚水平,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服务业物质资本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呈弱化之势,人力资本集聚度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也由正转向负,而服务业就业密度、经济开放水平等因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该注重加强相邻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经济互助,协调发展;同时应提高我国服务业的集聚度,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德春 徐慎晖
新常态下,长江经济带的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长江经济带39个城市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并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金融数据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存在金融集聚现象;(2)银行业和保险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3)证券业的经济杠杆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金融集聚 经济增长 空间计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代明 陈向东 覃成林 刘燕妮
成本最小化选择是经济决策的基本规则之一,在区域发展布局上亦然。这就需要对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成本做比较分析。横贯我国西中东部、跨越南方四省(区)的西江流域在地理环境、发展成本及发展绩效上均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是进行此类分析的典型样域。基于面板数据的DEA和综合评价分析表明,西江流域不同域段单位产出的内部、外部和综合成本均与其地理梯度成正向关系,亦即流域发展成本大致呈上游>中游>下游的空间差异性和梯度性。此差异可能意味着需重新审视区域协调发展与均衡发展的关系、战略及政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灵 郭广芬 熊开国 秦鹏程 吴瑶
长江流域2022年夏季遭遇了罕见的持续性高温事件,给流域各省生活、生产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科学解析该次高温过程成因对于提升高温过程预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长江流域699个站点逐日温度资料,研究了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高温过程的环流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1) 2022年长江流域的夏季高温过程为1961年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久、综合强度指数排名第一的高温事件。(2)长江流域上空对流层中高层受相当正压结构的异常反气旋环流控制,是此次高温过程发生的局地环流成因。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相向运动,且在长江流域上空重叠,是导致2022年高温发生的大尺度环流成因。在高压控制下,长江流域上空的下沉运动及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均明显偏强,下沉增温和辐射增温共同导致高温极端性强。(3)欧洲西部经贝加尔湖向东频散的Rossby波能量,使得欧亚地区中高纬自西向东维持两脊一槽波列分布,北半球中高纬度表现出稳定的三波型,整个副热带地区为能量辐合区,助力副高维持偏强,同时有助于长江流域上空反气旋的持续,是异常环流长时间维持的原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鑫 刘元波
本文采用统计相关分析、Morlet小波分析、rodionov时间序列分析与GiS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分析了1983年7月至2012年9月长江流域SrB和CereS地表净辐射月产品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拟合后遥感产品比气象辐射站点观测值整体高15.8%,平均误差为15.31 W/M2,均方根误差为21.58 W/M2。长江流域地表净辐射多年均值为78.0 W/M2,整体呈下降趋势,于1996年突降,存在16年和10年周期;季相上,呈夏>春>秋>冬。空间上,呈现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1996~2012年相较1983~1995年净辐射整体下降,其中上游流域降幅大于中下游;净辐射降低主要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许民 叶柏生 赵求东
利用高斯平滑滤波对2002年4月-2010年12月逐月GRACE卫星的时变重力场数据反演得到长江流域大尺度陆地水储量变化,对其时空变化进行研究,并将结果与全球陆面同化数据(GLDAS)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其结论为:根据GRACE数据反演与GGLDAS模拟得到的水储量结果在大多数区域变化趋势相同,两者具有一致性,相关性达到0.89(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地方政府财力集中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1978-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试论长江流域经济区分异与联合开发问题
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31省市数据的面板空间模型
近50年长江流域降水日数的演变趋势
1960~2010年长江流域极端降水的时空演变及未来趋势
中国省际经济增长与物流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
财政科技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
外资集聚、技术创新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长江流域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新常态”背景下产业结构高级化、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