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98)
- 2023(13094)
- 2022(11160)
- 2021(10105)
- 2020(8396)
- 2019(19240)
- 2018(18750)
- 2017(35814)
- 2016(19396)
- 2015(21896)
- 2014(22244)
- 2013(22214)
- 2012(21357)
- 2011(19816)
- 2010(20318)
- 2009(18924)
- 2008(18845)
- 2007(17301)
- 2006(15560)
- 2005(14463)
- 学科
- 济(106055)
- 经济(105974)
- 管理(51749)
- 业(50474)
- 企(38636)
- 企业(38636)
- 方法(36114)
- 数学(31407)
- 数学方法(31144)
- 地方(30048)
- 中国(28765)
- 农(26313)
- 业经(21595)
- 学(20308)
- 财(18431)
- 农业(18157)
- 地方经济(17686)
- 贸(16759)
- 贸易(16747)
- 制(16502)
- 易(16040)
- 融(15345)
- 环境(15343)
- 金融(15343)
- 银(15184)
- 银行(15156)
- 行(14700)
- 发(14605)
- 和(14314)
- 理论(12437)
- 机构
- 学院(294130)
- 大学(292271)
- 济(130901)
- 经济(128078)
- 研究(110169)
- 管理(106980)
- 理学(90211)
- 理学院(88983)
- 管理学(87556)
- 管理学院(86967)
- 中国(82898)
- 科学(66658)
- 京(63563)
- 所(57537)
- 财(56740)
- 研究所(51904)
- 农(50076)
- 中心(48945)
- 江(46786)
- 财经(44442)
- 范(41727)
- 师范(41368)
- 业大(40974)
- 北京(40913)
- 经济学(40687)
- 经(39921)
- 院(39259)
- 农业(38996)
- 州(37380)
- 经济学院(36318)
- 基金
- 项目(184599)
- 科学(144912)
- 研究(136007)
- 基金(131705)
- 家(114531)
- 国家(113563)
- 科学基金(95943)
- 社会(86848)
- 社会科(82365)
- 社会科学(82341)
- 省(73116)
- 基金项目(69495)
- 划(61666)
- 教育(61441)
- 自然(59718)
- 自然科(58249)
- 自然科学(58232)
- 自然科学基金(57171)
- 编号(55669)
- 资助(53560)
- 发(46578)
- 成果(45918)
- 重点(42410)
- 部(40307)
- 课题(39753)
- 发展(37861)
- 创(37678)
- 展(37260)
- 国家社会(35621)
- 创新(35323)
- 期刊
- 济(159469)
- 经济(159469)
- 研究(93041)
- 中国(62724)
- 农(46817)
- 学报(43452)
- 财(42734)
- 科学(41780)
- 管理(40494)
- 大学(32274)
- 教育(31757)
- 农业(31589)
- 学学(30270)
- 融(29730)
- 金融(29730)
- 技术(26623)
- 经济研究(25749)
- 业经(25341)
- 财经(22546)
- 问题(20878)
- 经(19586)
- 业(17071)
- 技术经济(16686)
- 贸(16527)
- 商业(14971)
- 世界(14850)
- 统计(14561)
- 资源(14511)
- 国际(14483)
- 图书(13964)
共检索到463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钱乐祥,许叔明,秦奋
本文在阐述流域空间经济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区段性和差异性、层次性和网络性、开放性和耗散性等特征的基础上 ,分析了流域开发的系统性、综合性、分区性、立体网络性和以水资源开发为中心的原则。以区域增长和空间经济发展模式为指导 ,以点轴开发为流域开发的重要组织形式 ,提出了依托大中城市 ,强化中心 ,通过“点”的经济技术力量向两翼腹地的辐射和扩散 ,又通过轴作用的向外 (上、下游 )传递 ,如此形成一种由点沿轴波及面的点线面渐进开发模式 ,最终使整个流域的国土资源和空间得到充分合理的全息开发利用。
关键词:
流域 空间经济 西部 战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翔 王爱民 安成谋
我国客观上长期存在东、中、西三大梯度发展带,为加快国民经济发展,我国选择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本文就其实践成效、未来趋势及此背景下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如何求得自身发展,尽快缩小同东部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作一探讨。
关键词:
非均衡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 西部地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詹华庆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县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与东部沿海省市相比 ,存在着较大差距。在西部大开发和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 ,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作者分析了西部地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必要性 ,并针对西部地区的具体情况 ,提出了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 :( 1)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2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3 )发展乡镇企业 ;( 4 )设立工业园区 ;( 5 )加快小城镇建设 ;( 6)发挥重大项目的龙头作用
关键词:
县域经济 西部地区 发展战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阿不都艾尼·阿吾提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变化必行。经济在区域之间梯度型变迁,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其重要的作用。借此机会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当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可能。我国各地区和地区内部发展不平衡,因此当前的产业转移不像国际产业转移具有规律性。从东、中部产业转移和承接现状分析看中西部承接具有内步性、长期性,应作为中西部发展的次要战略。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中西部发展 战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荣胜
现阶段的淮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不利于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淮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应当遵循整体开发与各省开发相统一、经济开发与淮河治理相统一的原则,把徐州与蚌埠培育为区域经济增长极,把淮河干流沿岸打造为经济发展轴线。国家加快内河水运发展、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稳妥推进城镇化与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有利于淮河流域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形成与开发轴线的构建。淮河流域应当把握机遇,壮大徐州与蚌埠的经济实力,提高淮河通航能力,促进人口与产业聚集并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容华
区域经济专业化作为专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它是以人的劳动专业化、企业生产的专业化为基础而集聚形成的。文章分析了其特性和机制 ,指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应实施专业化的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健坤
一、“龙形战略”:区域经济区位分布战略的优化选择 迄今为止理论界拿出来的战略中,区域性的居多,有东南沿海开发开放战略、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战略、西部开发战略、中部地区开发战略、东北亚经济发展战略等等;而带全局性的战略却很少,只有欧亚大陆桥经济带发展战略、长江流域开发开放战略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海明 方天堃
辽西北经济区是辽宁经济比较落后的区域 ,非农业人口比重高 ,其中一些资源型城市已经面临资源枯竭的危险 ,辽西北经济的发展是关系辽宁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点。在辽西北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中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以人为本的技术引进及更新 ,优化资源配置 ,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张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才是辽西北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杜孝珍
新疆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储备区。新疆选择何种经济发展战略,对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产业结构的协调演进至关重要。重点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提出实施资源优势转换战略对新疆各级政府的诉求以及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产业结构 资源优势 地方政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石建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玲 陶士贵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性。结合空间经济学非对称FC模型的理论,构建区域金融差异影响的实证模型,并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分析区域金融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论表明,东部和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中部区域金融水平的影响不显著。交易成本的降低将促使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却会使得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出现衰退现象。另外,劳动力要素、政府政策支持和科研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福义 吕堂贵
我国经济建设战略指导思想的转变和长江流域经济的开放开发,使湖南经济发展战略也有大的调整,即:着力建龙头,大胆办特区,重点建设五区一廊,全力开发沿线地带,带动连片开发,实现全面发展.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发展高效农业;突出优势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战略布局是:集中全力建设长沙、株洲、湘潭三个核心点;重点建好岳阳、郴州、怀化北、南、西三大省门;加速开放一批区域经济中心点和边境贸易窗口;大力开发东西两线;全面放开南北两翼;优先建好省级开发区,带动全省经济起飞.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覃成林
一、知识经济兴起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知识经济的兴起,正在以革命性的方式,改变着人们关于经济发展的观念和对未来经济形势变化的判断;正在引发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竞争方式、经济发展道路等的一系列变化。知识经济的作用和影响是当今任何一个地区所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韩树明 张立君
西部经济发展必须坚持比较优势战略。根据比较优势战略,西部经济发展必须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西部地区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也符合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西部经济发展坚持比较优势战略,将会给西部经济带来一系列的积极效应。
关键词:
西部经济 比较优势战略 积极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