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70)
- 2023(12920)
- 2022(11132)
- 2021(10158)
- 2020(8722)
- 2019(19762)
- 2018(19573)
- 2017(38151)
- 2016(21014)
- 2015(23740)
- 2014(24011)
- 2013(23747)
- 2012(22364)
- 2011(20341)
- 2010(20754)
- 2009(19669)
- 2008(19884)
- 2007(18322)
- 2006(16246)
- 2005(14984)
- 学科
- 济(89559)
- 经济(89449)
- 管理(67146)
- 业(61854)
- 企(51124)
- 企业(51124)
- 方法(36602)
- 数学(31887)
- 数学方法(31521)
- 财(26304)
- 农(26029)
- 中国(23181)
- 制(21792)
- 地方(21756)
- 业经(19640)
- 学(18397)
- 环境(17207)
- 贸(16799)
- 贸易(16793)
- 农业(16737)
- 易(16317)
- 务(15600)
- 财务(15557)
- 财务管理(15515)
- 银(15502)
- 银行(15470)
- 融(14842)
- 金融(14838)
- 策(14835)
- 行(14778)
- 机构
- 学院(309739)
- 大学(308042)
- 济(131042)
- 经济(128114)
- 管理(118040)
- 研究(108058)
- 理学(100522)
- 理学院(99369)
- 管理学(97777)
- 管理学院(97167)
- 中国(82779)
- 京(64935)
- 科学(64897)
- 财(64167)
- 所(55406)
- 农(51824)
- 研究所(49825)
- 中心(49534)
- 江(49388)
- 财经(49292)
- 经(44369)
- 业大(44093)
- 北京(40997)
- 农业(40389)
- 范(40295)
- 师范(39953)
- 经济学(39899)
- 院(39262)
- 州(38624)
- 财经大学(36065)
- 基金
- 项目(199852)
- 科学(157839)
- 研究(147906)
- 基金(144705)
- 家(125519)
- 国家(124491)
- 科学基金(106273)
- 社会(93968)
- 社会科(89137)
- 社会科学(89110)
- 省(78623)
- 基金项目(76243)
- 教育(67511)
- 自然(67510)
- 划(66123)
- 自然科(65787)
- 自然科学(65764)
- 自然科学基金(64579)
- 编号(60522)
- 资助(59229)
- 成果(50278)
- 重点(45862)
- 部(44866)
- 发(44320)
- 课题(42481)
- 创(41301)
- 制(40506)
- 创新(38756)
- 国家社会(38692)
- 教育部(38217)
- 期刊
- 济(151313)
- 经济(151313)
- 研究(93154)
- 中国(62539)
- 财(50956)
- 农(47342)
- 学报(45528)
- 管理(43656)
- 科学(43340)
- 大学(34511)
- 学学(32625)
- 融(32296)
- 金融(32296)
- 农业(31383)
- 教育(31176)
- 技术(26036)
- 财经(24648)
- 业经(24510)
- 经济研究(23260)
- 经(21109)
- 问题(19926)
- 业(16623)
- 贸(16580)
- 技术经济(15520)
- 理论(14864)
- 版(14648)
- 资源(14442)
- 统计(14202)
- 国际(14153)
- 现代(14138)
共检索到473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化楠 葛颜祥 接玉梅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深化了流域中各主体功能区的相关利益和发展程度的不均衡,进而影响到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顺利实施与运行。文章基于主体功能区的视角,运用有限理性进化博弈模型,构建生态功能区与经济发展区的博弈收益矩阵,分别分析利益群体的复制动态系统及其进化稳定策略,并用雅克比矩阵对均衡点的抗扰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了发展与完善我国主体功能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流域 生态补偿 演化博弈 复制动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旻 邓飞其
在供应链的博弈问题中,供应商与零售商常常无法得知对方的利润函数,理性也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而演化博弈的有限理性基础允许参与者或多或少的只拥有有限的认知能力和工具能力,时间弥补了较弱的理性。除了在理性上的优势,演化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曹洪华 景鹏 王荣成
生态补偿是通过调节相关方的利益关系,实现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的一种手段或制度安排。论文从微观维度对生态补偿问题进行研究,将生态补偿利益群体分为实施群和受益群,建立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各群体利益关系的复制动态、演化稳定策略和演化博弈系统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举报惩罚"制度存在的情况下,两群体间的演化博弈存在唯一的稳定均衡策略(保护、补偿),即实施群选择"保护"策略,受益群选择"补偿"策略,其中实施群决策主导系统稳定性;利益群体各决策选择的比重是稳定均衡策略的重要影响因素,增加实施群和受益群选择"保护"和"补偿"策略的比重,可加快稳定均衡策略的有效形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丽萍
由于不同企业在市场规模、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为此,本文分析了大企业和小企业在环境技术创新方面的战略选择和博弈均衡,并对非对称企业间的演化稳定策略进行了详细讨论,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实现大企业和小企业在环境技术创新方面的有机结合和交叉互补。
关键词:
环境技术创新 非对称 复制动态 稳定策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晓平 李昆
本文以工业生态链接的关键环节“谁负责废弃物处理”作为研究的着力点,尝试以数量生态学中“复制动态”模型,并结合进化博弈论知识对工业生态链接机制进行了剖析和研究。最后形成的结论是:企业的“生态型进化”具有自我维持特征,经济群落中已有的“生态型”企业的占有率、下游企业对上游企业原料的依赖度以及环境法规约束等因素对企业向“生态型”企业“种群”方向演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良桥
本文以进化博弈理论的基本均衡概念———进化稳定策略的提出、发展及不断完善为主线 ,在指出原初概念的缺陷的基础上 ,从非对称博弈、有限群体、随机因素及动态过程四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博弈论理论家们对该概念的拓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艳
证券市场上信息提供、信息传递与加工以及信息反馈构成信息运行的全过程,这一过程反复进行、周而复始,成为一个循环过程;信息博弈也在这一循环过程中反复地不断地进行。从证券市场信息功能的角度去观察,这个循环过程是噪声不断累积、强化、排除的循环过程;从这一功能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去看,是泡沫经济形成、膨胀、破裂乃至引发金融危机的循环过程。本文在对国内外既有研究评述的基础上,首次从信息博弈的角度对我国证券市场信息运行循环过程中泡沫形成、膨胀和破裂过程进行了分析。对于剖析我国证券市场泡沫形成机理和有效监管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
证券市场 泡沫 信息博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国华 蒋丹璐
本文尝试用博弈论的方法设计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以减少跨区污染。通过引入新的"生态补偿系数K"——需要通过各地区运用改进最终出价仲裁法来讨价还价确定其值,建立这个流域各地区政府参加的博弈模型;并具体分析在既定的补偿机制下,补偿主体与对象进行决策的行为过程。在既定补偿机制约束下,流域各地区可以根据本地支付函数建立优化模型,计算排污及污染转移量对本流域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调整自身的排污量及污染转移量实现本地区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改善该地区生态环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宇驰 王敏 黄沈发 苏敬华
作为一项协调流域上下游环境与经济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可以为解决当前长三角流域日益严重的跨界污染起到积极作用。文章在分析长三角地区水环境特征以及水环境管理状况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运作模式,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在长三角流域建立双向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设想,并在分析现有条件和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就该政策的实施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策略 前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招军 秦国文
本文运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研究连续交易金融市场选择的动态变化及一般均衡规律。本文发现并证明了:金融资产“赢利”的充要条件是该资产相对股息大于相对股价;投资比例等于股息分发比例的简单混合策略是全局渐近进化稳定策略;在均衡条件下,对应的金融资产价格等于该资产股息占总股息的比例的数学期望;市场变异或金融创新是有效市场形成的动力;全局渐近进化稳定策略业绩可能在某些时候不是最好的,但只要其初始财富大于零,最终将控制市场上的所有财富,而简单混合策略,可能在某个时候业绩优良,然而,在市场存在全局渐近进化稳定策略的条件下,只要其初始财富份额小于1,最终控制的财富趋向于零,从而被市场所淘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艳萍 程亚雄
针对水环境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的一类流域的生态补偿问题,通过建立3种情形下的演化博弈模型,递进地分析这类流域的生态补偿策略。研究发现:建立没有流域政府参与的演化博弈模型,证明了流域上下游在生态补偿问题上的演化稳定策略是(不修复,不补偿),该策略显然是无法达到生态修复目标的;引入上级政府参与生态修复,依然无法得到上下游间的理想演化稳定策略(修复,补偿);假设上级政府既承担生态修复成本又制定约束机制规范上下游的行为,当上游选择"修复"获得的自身收益增加和政府补贴大于其生态修复成本,且下游支付的补偿金额小于政府对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萍
地震灾区生态修复和保护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很强的外部性,表现出要求建立生态修复多元化补偿长效稳定机制。而这一机制的建立,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受益地政府和企业、社会资源几个层面,逐步形成以纵横向交错的转移支付为主的、规范化、低成本、多元化、长效的稳定投融资渠道,以解决灾区生态修复与保护的持续资金来源问题。为此,一是应通过分税制改革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税收体系,增强中央和地方财政生态转移支付能力;二是应通过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构建长效、稳定的包含各级政府纵向和区际间、流域间政府横向的生态补偿机制;三是应利用政策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源形成多元化补偿渠道,建立生态修复投入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地震灾区 生态修复和保护 补偿机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夏勇 张彩云 寇冬雪
本文以流域生态补偿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在匹配县域层面2007—2018年全国交界断面水质数据与县域统计年鉴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多期DID方法分析了跨界流域污染治理政策对交界断面水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文研究发现,第一,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流域交界断面水质在生态补偿实施以后趋于优化。第二,流域生态补偿政策所获环境效益的大小受到补偿方式的影响,呈现出双向生态补偿优于单向生态补偿和纵向生态补偿方式的特征。第三,机制检验显示,流域生态补偿政策通过在短期内增加公共财政支出和在长期内调整产业结构两个方面实现了相应的环境效益。第四,异质性分析表明,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同样显著提升了水质酸碱度指数、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浓度指数等更为微观的水环境质量,并且对于水环境污染更严重、第二产业占比更高、人均GDP更低的地区,这种提升作用更为显著。此外,政策变迁方式的不同也会影响环境效益的大小,单向生态补偿转双向生态补偿的环境效益最高,纵向生态补偿转双向生态补偿次之,纵向生态补偿转单向生态补偿最差。
[期刊] 求索
[作者]
包晓斌
流域生态补偿是指流域受益主体对生态保护主体进行补偿,是一种对流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建设的经济手段。针对我国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实际情况,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需要在制定补偿原则的基础上,明确补偿主体和受偿客体,确定补偿标准,并按照适宜补偿方式和制度保障实施。同时,通过明确流域生态补偿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提供流域生态补偿服务平台,科学确定生态补偿范围,拓宽流域生态补偿融资渠道,以及加强流域生态补偿监督等,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关键词:
流域 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姬鹏程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针对流域水环境跨界污染、采用公共财政或市场化手段来调节生态关系密切但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区域间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我国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起步较晚,理论研究不足,立法滞后,补偿机制只有顶层设计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补偿标准和方法体系,流域地方政府只能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补偿模式。建议尽快督促各流域构建完善的、行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使顶层设计能够尽快落地;加大投入力度、拓宽资金来源,因地制宜建立补偿标准体系、形成补偿方案,使流域上下游在流域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方面形成合力,共同创造"青山绿水"的美丽家园。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文明建设 补偿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