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69)
- 2023(3788)
- 2022(3146)
- 2021(2837)
- 2020(2347)
- 2019(5047)
- 2018(4937)
- 2017(9394)
- 2016(5240)
- 2015(5802)
- 2014(5871)
- 2013(5841)
- 2012(5558)
- 2011(5141)
- 2010(5362)
- 2009(4848)
- 2008(4744)
- 2007(4152)
- 2006(3782)
- 2005(3479)
- 学科
- 济(26464)
- 经济(26442)
- 管理(12672)
- 地方(10790)
- 环境(9067)
- 业(8534)
- 方法(8509)
- 地方经济(7140)
- 数学(7002)
- 数学方法(6925)
- 学(6850)
- 农(5870)
- 企(5784)
- 企业(5784)
- 中国(5747)
- 融(5728)
- 金融(5727)
- 生态(5653)
- 贸(5470)
- 贸易(5470)
- 易(5292)
- 和(5064)
- 资源(4631)
- 业经(4496)
- 划(4349)
- 农业(4137)
- 发(4132)
- 域(3964)
- 区域(3957)
- 银(3626)
- 机构
- 大学(77479)
- 学院(77462)
- 济(33009)
- 经济(32322)
- 研究(30985)
- 管理(27324)
- 理学(23356)
- 理学院(22997)
- 中国(22678)
- 管理学(22617)
- 管理学院(22476)
- 科学(19623)
- 京(17039)
- 所(16156)
- 研究所(14945)
- 中心(13551)
- 财(13402)
- 农(12342)
- 范(12271)
- 师范(12174)
- 院(11634)
- 江(11504)
- 业大(11054)
- 北京(11052)
- 财经(10788)
- 经济学(10317)
- 师范大学(10131)
- 科学院(9765)
- 经(9736)
- 农业(9608)
- 基金
- 项目(54267)
- 科学(43039)
- 研究(40101)
- 基金(38822)
- 家(34539)
- 国家(34316)
- 科学基金(28602)
- 社会(25938)
- 社会科(24705)
- 社会科学(24701)
- 省(21215)
- 基金项目(20711)
- 划(18599)
- 自然(17470)
- 教育(17246)
- 自然科(16890)
- 自然科学(16886)
- 自然科学基金(16524)
- 编号(15679)
- 资助(15365)
- 发(13771)
- 重点(13197)
- 成果(12564)
- 部(11781)
- 课题(11431)
- 发展(11274)
- 国家社会(11173)
- 展(11106)
- 创(11023)
- 创新(10421)
共检索到116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靳乐山 甄鸣涛
流域生态补偿是综合多角度、多层面的问题,最具有生态补偿的代表性。但目前对流域生态补偿认识模糊的状况,不利于生态补偿的展开、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对国内外生态补偿的内涵、逻辑思路、原则和理念等理论整理的基础上,对国内外采用经济激励手段实现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做法进行比较,揭示了中国在政府主导下的流域生态补偿特点和国外在流域环境服务付费机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为进一步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流域生态补偿 政府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马莹
激励相容度是衡量激励相容性的指标。只有激励相容度高的补偿方式,才是实现流域生态保护目标的有效方式。本文量化并比较了转移支付与异地开发两种流域生态补偿方式的激励相容度,结果表明,两种方式孰优孰劣具有不确定性,它受下游对减排综合收益的认可度、上游减排的成本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在我国,由于流域生态保护的生态效益被严重低估;异地开发大幅度降低了流域上游的征税成本、行政管理与服务成本、污染控制成本等原因,异地开发方式的激励相容度更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艳芳 Melinda E.Taylor
中国流域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给流域的生态环境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流域生态补偿正是为了保障流域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所采取的有力措施之一。文章解释了生态补偿和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阐述了对中国流域生态补偿进行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剖析了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现状,从流域生态补偿的立法原则、法律体系和补偿机制三方面给出了对中国流域生态补偿的立法建议。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流域 必要性 现状 法律思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蒋毓琪 陈珂
对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理论基础、利益相关者、补偿对象、补偿标准和补偿模式进行了详细综述,归纳了国外流域生态补偿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和国际在流域生态补偿上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最后提出国内外研究和实践所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
流域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补偿模式
[期刊] 求索
[作者]
包晓斌
流域生态补偿是指流域受益主体对生态保护主体进行补偿,是一种对流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建设的经济手段。针对我国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实际情况,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需要在制定补偿原则的基础上,明确补偿主体和受偿客体,确定补偿标准,并按照适宜补偿方式和制度保障实施。同时,通过明确流域生态补偿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提供流域生态补偿服务平台,科学确定生态补偿范围,拓宽流域生态补偿融资渠道,以及加强流域生态补偿监督等,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关键词:
流域 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姬鹏程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针对流域水环境跨界污染、采用公共财政或市场化手段来调节生态关系密切但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区域间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我国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起步较晚,理论研究不足,立法滞后,补偿机制只有顶层设计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补偿标准和方法体系,流域地方政府只能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补偿模式。建议尽快督促各流域构建完善的、行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使顶层设计能够尽快落地;加大投入力度、拓宽资金来源,因地制宜建立补偿标准体系、形成补偿方案,使流域上下游在流域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方面形成合力,共同创造"青山绿水"的美丽家园。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文明建设 补偿机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吕星 李和通 武艳丽
维护流域环境建康,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流域管理的主要内容,中国的各级政府为此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流域内的当地农村社区为维持流域功能也承担了一定的费用。论述了对云南省保山市苏帕河流域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流域生态服务补偿可持续流域管理的一种途径,同时指出其可行性和限制性因素。
关键词:
可持续管理 流域 生态补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齐子翔
地方政府的有限理性导致地方利益固化,造成区际生态恶化和区际环保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以区际纳什均衡作为路径选择,试图建立旨在打破行政边界刚性约束的羁绊,突破地方政府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内在联系为协调基石的区际生态补偿机制。文章以京冀地区流域生态联防联控为例,构建区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模型并通过最优化该模型达到区际纳什均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军锋 侯超波 闫勇
作为消除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负外部性的重要手段,研究生态补偿机制对于指导我国流域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和流域环境污染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作为研究对象,从生态补偿思想的来源、内涵、实施模式、补偿标准等角度系统梳理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并论述了市场主导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政府主导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两种模式的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文章从基本思路、政策框架、监管体系等维度分析评述了子牙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发现子牙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将生态补偿基金扣缴制度、改良的政绩考核制度、生态补偿基金使用监督管理制度等组成有机整体的运行体系,属于典型的政府主导模式,并剖析了子牙河流域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炜
为全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设计依据和横向补偿模式提出了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总结出目前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五个突出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两点解决思路:(1)在评估上游的生态系统建设和保护成本和下游的生态系统损失的基础上确立生态补偿标准;分析了将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值作为生态补偿依据的不合理性;分析了用污染物削减成本或生态修复成本代替生态损失的不恰当的逻辑;论述了补偿标准确定过程中协商和博弈的重要性。(2)构建以基于市场的横向补偿为主、财政纵向转移支付为辅的新型动态复合生态补偿模式。提出污染物转移削减这一合作治污途径,并采用污染物转移削减支付(一种横向补偿形式)进行生态补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伍国勇 董蕊 于法稳
小流域生态补偿是解决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之间矛盾的重要经济手段。文章以安顺市西秀区长田小流域为例,利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法对小流域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匡算:长田小流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91 358.60万元,生态补偿总金额为1 162.45万元,其中,农田系统补偿额为131.94万元,森林系统补偿额为753.36万元,水域系统补偿额为25.60万元,果木林系统补偿额为251.55万元。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之上,对可受补偿和不可受补偿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区分,并将不同生态系统所能提供可受补偿生态功能的当量因子表示出来,使得生态补偿额的确定具有科学性、更加准确,进而为小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提供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永喜 王娟丽 王晋
论文通过对流域生态环境产权的明确界定,科学厘清生态保护投入补偿和污染补偿,综合考虑流域生态环境服务的水量分摊和水质补偿,并将其统一纳入到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中,针对性地提出了流域上下游之间的生态补偿标准,然后以皖浙两省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流域生态环境产权界定,可以从理论上厘清流域生态补偿的对象和内容,将水质和水量因素整合纳入到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中;2)根据生态环境产权的界定,不同利益主体面对的补偿标准和补偿内容不同,但是上下游共享流域生态环境权益的产权安排相对更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永喜 王娟丽 王晋
论文通过对流域生态环境产权的明确界定,科学厘清生态保护投入补偿和污染补偿,综合考虑流域生态环境服务的水量分摊和水质补偿,并将其统一纳入到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中,针对性地提出了流域上下游之间的生态补偿标准,然后以皖浙两省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流域生态环境产权界定,可以从理论上厘清流域生态补偿的对象和内容,将水质和水量因素整合纳入到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中;2)根据生态环境产权的界定,不同利益主体面对的补偿标准和补偿内容不同,但是上下游共享流域生态环境权益的产权安排相对更为公平合理,并且能够兼顾各方权益;3)上下游共享流域生态环境权益情况下,综合水质和水量因素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其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明确,补偿内容全面完整,易被各方所接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晓燕
我国生态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生态补偿已成为我国生态保护、恢复和建设的主要手段,流域水生态补偿是我国生态补偿的重要内容,它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化解区域利益冲突,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战略的全面实施,为流域水生态补偿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机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肖池伟 刘影 李鹏
借鉴生态补偿研究中生态价值当量的思路,构建森林、草地、农业用地、湿地、河流湖泊和荒地6类不同生态系统指标,对赣江流域的生态经济价值进行测算与分析。结合以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基本依据的生态补偿,引入经济学中的博弈论,以赣江流域上游的赣州市和下游的南昌市为例,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模型。结果表明:基于修正系数下赣江流域2013年的生态价值当量为730.16万,生态经济价值为46.85亿元,各县域的生态价值当量和生态经济价值差异均较大且二者表现高度一致。从生态价值当量看,最小值为赣州市区的2.87万,最大值为宁都县的31.36万;从生态经济价值来看,最大为宁都县的2.04亿元,最小为赣州市区的0.18亿元。...
关键词:
生态经济价值 生态补偿 博弈论 赣江流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