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52)
2023(14957)
2022(12645)
2021(11732)
2020(10135)
2019(23177)
2018(23065)
2017(44749)
2016(24010)
2015(26694)
2014(26873)
2013(26335)
2012(23839)
2011(21346)
2010(21222)
2009(19851)
2008(19783)
2007(17621)
2006(14992)
2005(13357)
作者
(67270)
(56583)
(56267)
(53637)
(35604)
(27092)
(25821)
(22032)
(21405)
(19945)
(19160)
(19031)
(17814)
(17692)
(17558)
(17328)
(17140)
(16791)
(16287)
(16120)
(13869)
(13697)
(13587)
(12866)
(12667)
(12567)
(12481)
(12460)
(11249)
(11115)
学科
(97264)
经济(97136)
管理(74113)
(67738)
(55353)
企业(55353)
方法(45028)
数学(39803)
数学方法(39293)
(28873)
(27603)
中国(23741)
(22431)
业经(20891)
地方(20810)
(19284)
农业(18444)
(17909)
环境(17854)
财务(17851)
财务管理(17800)
(17011)
贸易(17006)
企业财务(16870)
(16523)
(15709)
银行(15671)
(15311)
(14851)
(14819)
机构
学院(338115)
大学(336827)
(137679)
经济(134745)
管理(132102)
理学(114355)
理学院(113124)
管理学(111110)
管理学院(110476)
研究(108470)
中国(82998)
(69342)
科学(66260)
(66240)
(54019)
(53575)
财经(52310)
中心(52203)
(50686)
业大(49718)
研究所(48556)
(47346)
(43227)
北京(42846)
师范(42777)
经济学(42756)
农业(42252)
(39996)
(39595)
财经大学(38842)
基金
项目(231235)
科学(183441)
研究(169042)
基金(168987)
(146816)
国家(145648)
科学基金(126118)
社会(108384)
社会科(102834)
社会科学(102808)
(91126)
基金项目(89973)
自然(81514)
自然科(79527)
自然科学(79504)
教育(78419)
自然科学基金(78048)
(76491)
编号(68499)
资助(68268)
成果(54997)
重点(52523)
(51559)
(49588)
(48472)
课题(46888)
(45749)
创新(45452)
国家社会(45251)
科研(44778)
期刊
(148054)
经济(148054)
研究(93628)
中国(63434)
(54088)
学报(50792)
(48450)
科学(47012)
管理(46955)
大学(39199)
学学(37215)
教育(32811)
农业(32440)
技术(30656)
(30019)
金融(30019)
财经(25805)
业经(24808)
经济研究(23090)
(22065)
问题(19672)
(16807)
(16637)
统计(16224)
技术经济(16174)
理论(15813)
资源(15714)
财会(15479)
(15419)
科技(15377)
共检索到486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开  孙琳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在保护水资源环境、平衡上下游地区利益关系诸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补偿标准的确定则是补偿机制得以有效运行的关键。本文在系统梳理常用补偿标准特点及其实践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试图搭建科学、合理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框架体系。在界定纵向、横向转移支付分工的前提下,基于"共担、共享"原则,将灰色系统理论引入费用分析方法之中,以转移支付预算安排为研究基点,研判纵向生态保护转移支付数额及各层级政府分摊比例;秉持水资源平等使用权原则,将跨界断面水质标准考核与机会成本法相融合,双向判定横向转移支付体系中的补偿主体及补偿金额。本文围绕补偿标准设计与转移支付制度安排,构建规范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袁广达  杜星博  孙笑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重点讨论生态补偿标准定量方法以及相关实施制度设计,以进一步推动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文章基于生态损害成本的视角,建立了横向财政转移支付跨界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模型及实施机制。同时,在对流域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设计了不同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模式,并建立了跨界流域双向补偿生态补偿定量标准,以期为生态补偿提供可借鉴的政策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玮  李炜  
近些年,国家逐渐加大了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力度。而生态补偿效果评价是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也是衡量生态环境改善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尺。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法,建立了较科学的生态补偿评价指标体系,对目前我国各省生态补偿的转移支付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法探求我国各省区之间生态补偿的内在特征,从而得出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的重要启示和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德凡  
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是主体功能区建设规划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又是建设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但目前单一的中央财政纵向转移支付制度无法应对大规模的区域性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因此,建立区域政府间横向财政支付体系对于目前生态补偿机制至关重要。基于此,立足于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从我国目前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体系遇到的问题出发,在探究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必要性的基础上,构建以"生态补偿基金"为核心的区域政府间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障碍提出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恰逢其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军锋  侯超波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环境资源有偿利用的重要政策工具,结合流域及地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对于在全国范围切实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述评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实践进展及其相关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构建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框架体系,揭示其基本环节的主要特点,并从补偿资金来源的视角,将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划分为上下游政府间协商交易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上下游政府间共同出资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和基于出境水质的政府间强制性扣缴流域生态补偿模式等类别,系统阐释了各种模式的特点与适用条件,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流域生态补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晓燕  
文章分析耕地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后果,认为耕地资源要得到有效保护,必须对耕地区域进行生态补偿,而确定合适可行的耕地生态补偿标准是实施耕地生态补偿的重点,文章综合考虑了耕地生态服务价值量、超载指数以及居民支付能力,确定了耕地的生态补偿标准,并以河南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同时针对提出的补偿标准,提出了完善的措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晓燕  
文章分析耕地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后果,认为耕地资源要得到有效保护,必须对耕地区域进行生态补偿,而确定合适可行的耕地生态补偿标准是实施耕地生态补偿的重点,文章综合考虑了耕地生态服务价值量、超载指数以及居民支付能力,确定了耕地的生态补偿标准,并以河南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同时针对提出的补偿标准,提出了完善的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禹雪中  冯时  
补偿标准核算是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关键环节。本文选取政策视角归纳了我国10个省份已经发布和实施的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基本内容,对这些政策的补偿标准核算方法进行了分类,提出以成本和价值作为补偿标准核算方法分类的依据。结合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外政策,对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的政策内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政策层面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建议。为了体现经济规律,同时增强生态补偿制度的激励作用,流域生态补偿政策中的补偿标准在污染赔偿方面需要进一步体现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在保护补偿方面需要体现水资源保护的经济价值。在未来我国流域生态补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国平  李潇  汪海洲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关系我国宏观区域和微观区域的生态安全。国家对这类区域的开发和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禁限政策,同时对这类区域因开发和建设受限而制定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通过对政府规制下和基于最小安全标准约束下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益本分析,得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理论标准。运用这一理论标准考察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的分配依据、计算公式、资金使用、考核与激励约束的规定,发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效果不显著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密切相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华香  田贵贤  
对我国而言,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类横向财政转移制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是造成地区间经济社会差距的客观原因。因此在生态补偿初期阶段,由于生态效益的市场化衡量体系缺失,产权不清,企业和公众意识不强,政府必须强制性介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晓萌  
在国家范围内解决生态环境外部性问题、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与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密不可分。从我国生态补偿与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看,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划与地方政府财力差异度之间存在矛盾,同时,我国各种生态补偿的实践中已经显现了横向转移支付的雏形。因此,我国可以尝试构建以生态补偿为导向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作为现有纵向转移支付制度的有益补充。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郑雪梅  
目前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仍是我国实现生态补偿的主要手段。与纵向转移支付相比,横向转移支付在解决区域(流域)间横向经济生态利益冲突方面更具优势。本文对德国州际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及我国省内、省际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以生态基金模式为核心建立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运作机制,并完善配套保障措施,形成纵、横生态转移支付相结合、搭配使用其他补偿方式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模式。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庆  
生态补偿作为一项能有效抑制资源耗竭和生态破坏的法律制度,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这与其独特的设计不无关系。生态补偿主要是通过资金投入进行的,但是资金的来源和运作,却是关键中的关键。针对当前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以促进我国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早日建立与完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郑雪梅  
目前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仍是我国实现生态补偿的主要手段。与纵向转移支付相比,横向转移支付在解决区域(流域)间横向经济生态利益冲突方面更具优势。本文对德国州际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及我国省内、省际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以生态基金模式为核心建立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运作机制,并完善配套保障措施,形成纵、横生态转移支付相结合、搭配使用其他补偿方式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模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杜振华  焦玉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