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94)
2023(12322)
2022(10861)
2021(10250)
2020(8517)
2019(19466)
2018(19414)
2017(37473)
2016(20585)
2015(22746)
2014(22887)
2013(22704)
2012(20771)
2011(18747)
2010(18580)
2009(16719)
2008(16258)
2007(14140)
2006(12134)
2005(10537)
作者
(60281)
(49987)
(49474)
(47408)
(31898)
(24089)
(22545)
(19738)
(18862)
(17703)
(17154)
(16863)
(15974)
(15726)
(15488)
(15392)
(15077)
(14909)
(14230)
(14136)
(12534)
(12186)
(11964)
(11337)
(11174)
(11136)
(11003)
(10921)
(10037)
(9997)
学科
(81971)
经济(81883)
管理(59422)
(54444)
(45505)
企业(45505)
方法(37975)
数学(32787)
数学方法(32405)
(20806)
(20685)
地方(19718)
(19561)
中国(19550)
业经(17495)
环境(15900)
(14109)
农业(14084)
理论(13654)
(13348)
(13331)
贸易(13327)
技术(12992)
(12896)
(12675)
财务(12616)
财务管理(12597)
(12460)
企业财务(12031)
(11519)
机构
大学(291604)
学院(289548)
管理(115734)
(110248)
经济(107743)
理学(101371)
理学院(100154)
管理学(98357)
研究(97868)
管理学院(97831)
中国(69706)
科学(64622)
(62099)
(49759)
(49252)
(48679)
业大(46261)
研究所(46018)
中心(43777)
(40764)
财经(40472)
(39421)
师范(39022)
北京(38930)
农业(38422)
(36867)
(36035)
(33642)
经济学(32377)
师范大学(31795)
基金
项目(208335)
科学(163498)
基金(151094)
研究(149253)
(133106)
国家(132042)
科学基金(112787)
社会(92936)
社会科(88002)
社会科学(87980)
(81690)
基金项目(81208)
自然(75314)
自然科(73465)
自然科学(73447)
自然科学基金(72095)
(69558)
教育(67759)
资助(61873)
编号(60044)
成果(48005)
重点(46895)
(45385)
(44747)
(43147)
课题(41287)
创新(40254)
科研(40223)
计划(38608)
教育部(38248)
期刊
(116396)
经济(116396)
研究(80824)
中国(50196)
学报(50161)
科学(45525)
(43072)
管理(40223)
大学(36878)
(35355)
学学(34880)
教育(31280)
农业(30583)
技术(23099)
(21199)
金融(21199)
业经(19340)
财经(18717)
经济研究(18012)
(15842)
(15716)
科技(15258)
图书(15048)
问题(15038)
资源(14652)
理论(14065)
(13857)
技术经济(13221)
实践(13087)
(13087)
共检索到403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马莹  
激励相容度是衡量激励相容性的指标。只有激励相容度高的补偿方式,才是实现流域生态保护目标的有效方式。本文量化并比较了转移支付与异地开发两种流域生态补偿方式的激励相容度,结果表明,两种方式孰优孰劣具有不确定性,它受下游对减排综合收益的认可度、上游减排的成本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在我国,由于流域生态保护的生态效益被严重低估;异地开发大幅度降低了流域上游的征税成本、行政管理与服务成本、污染控制成本等原因,异地开发方式的激励相容度更高。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李红坤  
通过对银行盈利性与资本充足率关系、资本结构的实证检验,发现我国银行业资本数量虽然严重偏低,但在隐性存款担保机制尚发挥主要作用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激励相容性;可是以核心资本为主的资本结构是高成本资本结构,具有激励不相容性,这种资本现状需要逐步进行改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光松  
文章分析了群体决策者的信息获取动机。一群决策者需要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处理一个不确定二分决策问题,与该决策问题相关的信息的获取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假定群体决策者具有不同的先验知识、偏好与信息获取成本,首先针对确定性单调决策规则分析了决策者的信息获取与投票表决策略,然后给出了所有决策者都获取信息为激励相容时的条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靳乐山  甄鸣涛  
流域生态补偿是综合多角度、多层面的问题,最具有生态补偿的代表性。但目前对流域生态补偿认识模糊的状况,不利于生态补偿的展开、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对国内外生态补偿的内涵、逻辑思路、原则和理念等理论整理的基础上,对国内外采用经济激励手段实现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做法进行比较,揭示了中国在政府主导下的流域生态补偿特点和国外在流域环境服务付费机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为进一步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工作提供帮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剑峰  
一.退耕还林的政策目标与激励机制 长期以来,由于盲目毁林开荒、陡坡耕种,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现象不断加剧,进而使得这些地区的土地生产力以惊人的速度持续衰退。在业已启动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中,涉及面最广、私人部门参与程度最深的工程是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的政策目标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在全国范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儒  姜志德  赵凯  
运用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模型,从低碳视角分析了农业生态补偿契约中的激励关系,进而采用调研获取的微观农户数据对这一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主导的低碳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呈现出弱激励特性,主要原因在于农户进行低碳生产努力的经济价值未能显化,以及现行生态补偿机制所呈现的刚性特征。通过运用农业碳计量模型核算碳产品产量后发现,并非所有农业项目的经营都实现了碳汇量盈余,部分农户在低碳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了"搭便车"的现象,如此长期来看,农户逆向选择风险较大;因子得分结果显示农户在碳产品生产任务上的努力程度不高,代理人农户以低碳为目标的生产性努力缺乏有效激励,进而导致农户低碳生产态度与低碳生产行为发生了背离;农户低碳生产意识、态度、行为是农户低碳生产努力程度的显著影响因素,以低碳生产态度影响的重要程度最高。实现农业净碳汇效益经济价值的显化、提升农户低碳生产的积极性是强化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激励有效性的两条重要措施。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尹占春  刘冬梅  史生学  
为制定和完善基本公共卫生补偿制度提供建设性的参考建议,运用期望理论、强化理论等,构建激励综合强度模型,其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补偿方式实施效果存在差异,财政政策、激励因子和激励相容性等对激励综合强度具有影响作用。对此,认为应:加大公共卫生经费投入和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监管力度,科学测定筹资水平和补偿标准,发挥激励因子的促进作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宏伟  徐海量  凌红波  
近年来塔里木河流域大规模水土资源开发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特别在枯水年,生态及社会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亟需通过提出科学合理的生态调水方式及生态补偿方案来化解这一矛盾。论文利用塔里木河"四源一干"的地表径流、断面引退水、地下水埋深、气象等资料及干流下游流域内的遥感影像数据,根据水量平衡原理计算了各河流的河损及干流下游的生态需水量,提出了枯水年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确定了流域枯水年生态调水方式及相应的生态补偿方案。结果表明:1)在特枯水年,下游需水量为7.01×10~8m~3,至少挤占上游源流10.70×10~8m~3水才能保障,从上游源流调水至干流单方水的总效益和经济效益将分别减少38.2%和81.2%,因此该调水方式是不合理的,应改从开都-孔雀河调水以满足下游用水;2)调水后上游源流对开都-孔雀河单方水的补偿量为3.4元。研究可为流域水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宏伟  徐海量  凌红波  
近年来塔里木河流域大规模水土资源开发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特别在枯水年,生态及社会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亟需通过提出科学合理的生态调水方式及生态补偿方案来化解这一矛盾。论文利用塔里木河"四源一干"的地表径流、断面引退水、地下水埋深、气象等资料及干流下游流域内的遥感影像数据,根据水量平衡原理计算了各河流的河损及干流下游的生态需水量,提出了枯水年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确定了流域枯水年生态调水方式及相应的生态补偿方案。结果表明:1)在特枯水年,下游需水量为7.01×108m3,至少挤占上游源流10.70×108m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莹  彭秀丽  
矿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关键在于均衡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基于演化博弈的视角,考察矿产资源开采企业和大地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引入中央政府激励约束机制作为参数条件,获得博弈最优稳定策略(政府监管,企业补偿),并基于此策略通过MATLAB动态路径图对矿产资源的动态策略进行进一步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通过地方政府和矿产资源开采企业之间的博弈结果发现,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若单靠政府或企业均难以实现最有稳定策略,必须引入中央政府的激励约束机制作为参数条件加以实现。因此,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实现多元化、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基础上应以政府激励约束机制为基础,寻求各利益主体经济均衡,以期实现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明  李干滨  
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促进绿色建筑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生态学视角,将绿色建筑的生态环境效益作为重要补偿因素,对绿色建筑开发者收益损失和绿色建筑产生的效应进行分析,构建了绿色建筑开发者损失型补偿模型和绿色建筑生态环境效应型补偿模型,利用C-D生产函数构建了利润函数,探讨了损失型补偿额度,利用机会成本法、市场价值法、生态恢复费用法测算绿色建筑环境效应,以此建立基于生态环境效益补偿的绿色建筑激励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蒋毓琪  陈珂  
对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理论基础、利益相关者、补偿对象、补偿标准和补偿模式进行了详细综述,归纳了国外流域生态补偿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和国际在流域生态补偿上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最后提出国内外研究和实践所带来的启示。
[期刊] 求索  [作者] 包晓斌  
流域生态补偿是指流域受益主体对生态保护主体进行补偿,是一种对流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建设的经济手段。针对我国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实际情况,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需要在制定补偿原则的基础上,明确补偿主体和受偿客体,确定补偿标准,并按照适宜补偿方式和制度保障实施。同时,通过明确流域生态补偿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提供流域生态补偿服务平台,科学确定生态补偿范围,拓宽流域生态补偿融资渠道,以及加强流域生态补偿监督等,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韦惠兰  宗鑫  
以甘肃玛曲县为例,对牧民参与草原生态补偿项目的成本与收益分析的结果表明,现行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及相关配套政策的设计并未充分尊重牧民的核心利益,对其承担的损失和成本并未予以充分考虑,以致产生了激励不相容的问题,对草原生态补偿项目的实施绩效和可持续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政府引入可置信的承诺,如对牧民因参与草原生态补偿项目而损失的经济利益和承担的成本进行充分的补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等,强化对牧民的经济激励。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灵芝  陈正飞  
后工业时代的发展使得森林生态环境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在我国现有林情体制下,森林生态效益的公共特性决定了政府应是保护和引导森林发展的主体,面对成本和收益的不对称,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激励机制,达到经济与环境"双赢",成为当前森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在分析我国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森林生态补偿激励机制构建思路,并以湖北神农架林区为例,探讨了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关系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