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25)
2023(5870)
2022(4754)
2021(4287)
2020(3409)
2019(7616)
2018(7136)
2017(13926)
2016(7449)
2015(7986)
2014(8090)
2013(7833)
2012(6979)
2011(6458)
2010(6516)
2009(6056)
2008(5955)
2007(5459)
2006(4863)
2005(4533)
作者
(21609)
(17715)
(17663)
(16871)
(11135)
(8431)
(8067)
(6859)
(6850)
(6264)
(6160)
(6065)
(5693)
(5645)
(5611)
(5417)
(5303)
(5123)
(5025)
(4991)
(4390)
(4306)
(4288)
(4069)
(3974)
(3923)
(3902)
(3695)
(3592)
(3457)
学科
(36793)
经济(36770)
管理(24213)
(15860)
方法(13101)
地方(12943)
(12436)
企业(12436)
数学(12045)
数学方法(11902)
环境(10262)
中国(8794)
(8540)
地方经济(8208)
(8019)
(7071)
业经(6481)
(6401)
金融(6400)
(6360)
国家(6213)
(5878)
(5843)
生态(5809)
农业(5286)
资源(5282)
(5250)
(5204)
贸易(5200)
(5104)
机构
学院(108007)
大学(106946)
(46965)
经济(46003)
管理(42711)
研究(38117)
理学(36547)
理学院(36138)
管理学(35636)
管理学院(35432)
中国(30050)
(22976)
科学(22677)
(22133)
(18829)
财经(17872)
中心(17493)
研究所(16829)
(16242)
(15962)
(15183)
经济学(14890)
(14225)
业大(14154)
北京(14019)
(13976)
师范(13876)
经济学院(13349)
财经大学(13294)
(12971)
基金
项目(74973)
科学(60606)
基金(55881)
研究(54623)
(48614)
国家(48318)
科学基金(42137)
社会(36911)
社会科(35223)
社会科学(35214)
基金项目(29515)
(29411)
自然(26496)
自然科(25771)
自然科学(25767)
自然科学基金(25282)
(24845)
教育(23594)
资助(22286)
编号(20873)
(17579)
重点(17232)
(16252)
成果(16049)
国家社会(15891)
(15620)
创新(14822)
课题(14750)
(14376)
发展(14310)
期刊
(55048)
经济(55048)
研究(32340)
中国(21215)
(17088)
管理(15443)
科学(14769)
学报(14734)
(13153)
(12050)
金融(12050)
大学(11314)
学学(10935)
财经(9170)
农业(9045)
业经(8855)
经济研究(8588)
技术(8351)
(7860)
教育(7393)
资源(7107)
问题(6879)
(5428)
理论(5368)
商业(5360)
科技(5233)
技术经济(5085)
统计(5048)
(4981)
(4771)
共检索到162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晶晶  葛颜祥  郑云辰  
流域生态补偿作为平衡上下游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与市场在流域生态补偿中的关系演进以及实践探索过程均呈现出不断协同的趋势,协同过程应遵循平等—协同、生态服务价值定量化、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等原则,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还需建立补偿资金筹集管理机制、健全相应配套法律制度、完善补偿监督评估机制等政策措施,增强流域生态补偿运行的科学性、长效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莹  毛程连  
流域生态补偿是激励流域生态服务供给、提高流域生态质量、推进流域绿色转型的有效形式。流域生态补偿的区域性纯公共产品的特点要求政府干预,政府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协调各方利益等方面的作用以及政府对流域生态保护的强烈动机决定了政府愿意而且能够介入流域生态补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军锋  侯超波  闫勇  
作为消除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负外部性的重要手段,研究生态补偿机制对于指导我国流域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和流域环境污染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作为研究对象,从生态补偿思想的来源、内涵、实施模式、补偿标准等角度系统梳理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并论述了市场主导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政府主导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两种模式的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文章从基本思路、政策框架、监管体系等维度分析评述了子牙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发现子牙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将生态补偿基金扣缴制度、改良的政绩考核制度、生态补偿基金使用监督管理制度等组成有机整体的运行体系,属于典型的政府主导模式,并剖析了子牙河流域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莹  
兼顾各利益相关者及利益联盟的利益诉求是激励相容性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以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矛盾为目标,对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同时进行规范,解决好利益相关者及利益联盟间的利益再分配问题,政府主导型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才能起到激励流域生态服务供给、提高流域生态质量的作用。激励相容性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设计要点在于将收益与履责状况挂钩,使用成本加利法测算补偿标准,在上一级政府、上、下游各利益相关者和后代人之间合理分摊补偿费用,激励监管者承担监管责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靳乐山  甄鸣涛  
流域生态补偿是综合多角度、多层面的问题,最具有生态补偿的代表性。但目前对流域生态补偿认识模糊的状况,不利于生态补偿的展开、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对国内外生态补偿的内涵、逻辑思路、原则和理念等理论整理的基础上,对国内外采用经济激励手段实现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做法进行比较,揭示了中国在政府主导下的流域生态补偿特点和国外在流域环境服务付费机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为进一步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工作提供帮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荣金  张一  李秀红  张乐  孙美莹  宋振威  张钰莹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连接河北、北京和天津。建立和完善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现流域生态的共建共享共赢是必由之路。为此,文章提出了流域生态补偿规划引领、水质水量双补偿、多层次沟通协调的永定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思路和科研支撑流域补偿试点、第三方编制生态补偿试点规划方案的建议。探索永定河流域水质水量生态补偿机制可以为北方类似河流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借鉴,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也至关重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晶  葛颜祥  
为平衡流域上下游之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利益的矛盾,解决依赖政府支出补偿能力有限的问题,我国许多地方尝试着在流域生态补偿中引入市场机制,各地涌现出大量的生态服务市场化补偿案例,成为目前中小流域生态服务补偿的有益探索和重要补充。为保障流域生态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有效运行,对其管理制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在总结国际生态服务市场管理实践和政策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流域生态补偿相关的管理实践、政策和法律制度进行评价,并以此为基础,从管理政策、法律制度和市场机制3个层面,给出我国生态服务市场管理制度的框架设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晶  
构建流域生态补偿的市场机制应从明确补偿主体、确立补偿标准和完善法律制度等核心问题着手。在明确界定补偿主体基础上,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确立可以从生态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出发,使其既能体现生态服务的供给成本、对需求者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又能代表生态服务供需双方的利益诉求,合理的协调供需双方的关系,实现流域生态服务市场均衡。此外,完善流域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监督制度和管理制度,是生态服务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制度保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常亮  徐大伟  侯铁珊  杨春薇  
建立起市场化水资源配置机制是解决流域水资源短缺和推动流域生态保护的最有效方法。当前,流域水资源商品的准市场化交易模式更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为此,本文对流域水资源准市场机制的内涵和机制构建进行了探讨,提出以政府规制为手段构建流域水资源准市场体系,并利用Holmstrom-Milgrom"委托——代理"模型对流域水资源准市场机制进行了建模研究,为构建流域水资源准市场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喜群  
生态治理的复杂性和系统性以及人类行为的多样性和嵌套性使得生态治理难以单纯依靠政府或市场,而需寻求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以太湖流域生态治理案例中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为分析对象的研究发现,生态治理主体和治理手段趋向多元化;多元治理主体之间开始互动融合;政府在生态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企业、社会组织和民众未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生态治理效力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内部不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有效应对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现行困局,需建立强有力的生态治理专门机构以协同政府内部的治理行为,建立环境市场以协同政府和企业的治理行为,健全公众参与制度以协同公众与政府以及公众与企业的治理行为。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喜群  
生态治理的复杂性和系统性以及人类行为的多样性和嵌套性使得生态治理难以单纯依靠政府或市场,而需寻求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以太湖流域生态治理案例中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为分析对象的研究发现,生态治理主体和治理手段趋向多元化;多元治理主体之间开始互动融合;政府在生态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企业、社会组织和民众未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生态治理效力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内部不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有效应对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现行困局,需建立强有力的生态治理专门机构以协同政府内部的治理行为,建立环境市场以协同政府和企业的治理行为,健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艳芳  Melinda E.Taylor  
中国流域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给流域的生态环境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流域生态补偿正是为了保障流域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所采取的有力措施之一。文章解释了生态补偿和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阐述了对中国流域生态补偿进行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剖析了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现状,从流域生态补偿的立法原则、法律体系和补偿机制三方面给出了对中国流域生态补偿的立法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蒋毓琪  陈珂  
对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理论基础、利益相关者、补偿对象、补偿标准和补偿模式进行了详细综述,归纳了国外流域生态补偿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和国际在流域生态补偿上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最后提出国内外研究和实践所带来的启示。
[期刊] 求索  [作者] 包晓斌  
流域生态补偿是指流域受益主体对生态保护主体进行补偿,是一种对流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建设的经济手段。针对我国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实际情况,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需要在制定补偿原则的基础上,明确补偿主体和受偿客体,确定补偿标准,并按照适宜补偿方式和制度保障实施。同时,通过明确流域生态补偿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提供流域生态补偿服务平台,科学确定生态补偿范围,拓宽流域生态补偿融资渠道,以及加强流域生态补偿监督等,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姬鹏程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针对流域水环境跨界污染、采用公共财政或市场化手段来调节生态关系密切但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区域间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我国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起步较晚,理论研究不足,立法滞后,补偿机制只有顶层设计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补偿标准和方法体系,流域地方政府只能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补偿模式。建议尽快督促各流域构建完善的、行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使顶层设计能够尽快落地;加大投入力度、拓宽资金来源,因地制宜建立补偿标准体系、形成补偿方案,使流域上下游在流域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方面形成合力,共同创造"青山绿水"的美丽家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