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29)
2023(14196)
2022(12456)
2021(11821)
2020(9755)
2019(22466)
2018(22606)
2017(43085)
2016(23678)
2015(26808)
2014(27021)
2013(26575)
2012(24589)
2011(22127)
2010(22189)
2009(20325)
2008(19900)
2007(17826)
2006(15835)
2005(13696)
作者
(68887)
(57800)
(56935)
(54279)
(36417)
(27917)
(25942)
(22798)
(21973)
(20412)
(19820)
(19350)
(18230)
(17966)
(17509)
(17430)
(17294)
(16868)
(16546)
(16159)
(14394)
(14129)
(13933)
(13289)
(12984)
(12961)
(12752)
(12711)
(11599)
(11451)
学科
(97562)
经济(97459)
(66966)
管理(63098)
(49201)
(45254)
企业(45254)
方法(39519)
数学(34125)
数学方法(33673)
农业(32870)
地方(25723)
业经(24189)
中国(24123)
(21842)
(19915)
(17447)
环境(17193)
(16498)
贸易(16487)
(15958)
理论(15279)
(15020)
(14418)
技术(14234)
(13249)
(13047)
银行(13007)
(12862)
教育(12753)
机构
学院(334187)
大学(332169)
管理(132691)
(128239)
经济(125206)
理学(115041)
理学院(113724)
研究(112788)
管理学(111644)
管理学院(111070)
中国(85101)
科学(73489)
(72242)
(71625)
业大(57500)
(57197)
农业(55434)
(54508)
中心(52822)
研究所(52260)
(49945)
(46455)
师范(46069)
北京(44841)
财经(43840)
(40930)
(40835)
(39865)
师范大学(36900)
经济管理(36420)
基金
项目(232599)
科学(181687)
研究(171243)
基金(166442)
(145284)
国家(143995)
科学基金(122941)
社会(105767)
社会科(99606)
社会科学(99579)
(92402)
基金项目(89952)
自然(80265)
自然科(78208)
自然科学(78190)
(76854)
自然科学基金(76737)
教育(76531)
编号(72481)
资助(67061)
成果(57703)
重点(51650)
(50897)
(50156)
课题(48449)
(47475)
创新(44217)
科研(43852)
大学(42577)
国家社会(42561)
期刊
(149631)
经济(149631)
研究(93903)
(72665)
中国(66098)
学报(55932)
科学(51802)
农业(49538)
管理(43511)
大学(42520)
学学(39979)
(38798)
教育(37862)
业经(29558)
技术(28831)
(28469)
金融(28469)
(23705)
问题(20652)
财经(19637)
经济研究(19633)
图书(19116)
资源(18613)
(18420)
科技(17145)
(16650)
理论(16024)
技术经济(16001)
业大(15805)
现代(15308)
共检索到491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晨  丁晓辉  李国平  唐萍萍  彭晓邦  
研究目的:尝试构建生态服务提供方直接参与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为生态补偿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研究方法:运用支付卡式(PC)条件价值法(CVM),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南水源区的农户问卷调查微观数据为基础,考察水源区农户的基本环境意识和生态补偿受偿意愿,并采取右端截取模型分析农户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及边际效应。研究结果:在416个有效样本中,406个受访者愿意参与南水北调流域生态补偿,受偿意愿主要集中在700—1000元/年,合计占比49.04%,WTA中位数为900元/年。农户家庭经济社会特征方面的异质性、迁移倾向和决策背景是影响受偿意愿的重要因素,其中,计划迁出农村的农户受偿意愿比不愿意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晨  李国平  
基于支付卡式(PC)条件价值法(CVM)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郑州市进行问卷调查,利用Tobit模型考察了受水区居民使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质和水量生态服务的支付意愿(WTP)。结果表明:在302个有效样本中,受水区居民具有正支付意愿的比例为84.44%,其中89.8%的居民支付意愿值为10元/月及以下。根据两类WTP评估方法得出的郑州市居民支付意愿为5~8.09元/月。居民异质性是支付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年龄和偏好的影响显著;从居民对水源产权的认知看,受访者默认拥有清洁水源使用权,支付意愿决策具有较强的自利动机;从居民支付意愿决策背景看,水量和水质变化影响了居民的效用水平,从而改变了居民参与流域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应建立生态服务使用方直接参与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根据受水区居民真实支付意愿对水源区进行生态补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白景锋  
生态补偿量的确定和补偿的分配是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重点和难点。从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建设成本出发,测算了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水源区生态建设工程的外部生态补偿,探讨了受水区生态补偿分摊方案和水源区生态补偿分配方案和分配原则,为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提供参考。以生态服务价值为基础,结合实际状况进行适当修正,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评估得到水土保持林建设工程实施后每年所增加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3.54×105万元,引入生态价值发展阶段系数调整后的结果为1.12×105万元。根据不同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益不同,进行再次修正,可知水源地生态工程使水源地以外地区增加生态服务价值3.61×104万元。在考虑生态建设成本后,测算出水源地每年应得到外部生态补偿4.145×104万元。在此基础上,以受水区用水比例和经济发展水平为权重,探讨了受水区生态补偿分摊方案,以各生态建设区对生态服务价值的贡献比例为标准,探讨了水源区的生态补偿分配方案和分配原则。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申蓓   李嘉欣   张子霞  
协调跨流域调水工程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是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的核心。为保障补偿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推动工程效益可持续发挥,从合作博弈的角度出发,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通过梳理工程运行过程中受水区、水源区和下游区之间用水和排污的响应关系,基于Shapley值法构建了各主体间成本共担、收益共享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横向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结果表明:(1)2019~2021年,受水区所需要支付的生态补偿总额分别为55.26、54.83和63.96亿元,且北京市和天津市所需要支付的补偿金额较高;(2)受外调水优化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共同影响,北京市、河北省和河南省的水资源价值呈上升趋势;(3)水源区和下游地区获得的补偿资金在弥补了其自身部分调水损失的同时随受水区调水收益的增加而增加,这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合作的稳定性。总的来看,研究从合作的角度揭示了跨流域调水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机理,为工程利益平衡机制的确定以及补偿标准的核算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陶晓燕  王世军  江涛  朱九龙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耕地面源污染治理不仅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还需要农户的积极参与。采用TPB理论构建水源区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农户参与意愿理论分析框架,剖析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研究假说;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利用问卷调研收集数据,对水源区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农户参与意愿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水源区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农户参与意愿较高,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等潜变量对农户参与意愿均存在正向影响,且潜变量之间也存在相关关系。因此,建议加大水源区耕地面源污染治理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升农户对于耕地面源污染的认知程度,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增强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多渠道提升水源区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农户参与意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陶晓燕  王世军  江涛  朱九龙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耕地面源污染治理不仅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还需要农户的积极参与。采用TPB理论构建水源区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农户参与意愿理论分析框架,剖析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研究假说;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利用问卷调研收集数据,对水源区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农户参与意愿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水源区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农户参与意愿较高,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等潜变量对农户参与意愿均存在正向影响,且潜变量之间也存在相关关系。因此,建议加大水源区耕地面源污染治理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升农户对于耕地面源污染的认知程度,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增强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多渠道提升水源区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农户参与意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俞海  任勇  
本文针对处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的陕西省旬阳县的基本情况,探讨了生态补偿的若干理论问题,如为什么要进行生态补偿、谁来补偿和向谁补偿、补偿多少以及如何进行补偿等。笔者认为,由于环境资源产权界定或权利的初始分配不同,造成了流域上下游事实上发展权利的不平等,需要一种补偿来弥补这种权利的失衡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的正外部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下游沿线享受生态服务的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应当是提供补偿的主体,而上游水源涵养区的地方政府、企业法人与社区居民等是接受补偿的主体;生态补偿的范围和标准可以分为两部分,包括生态建设和保护的额外成本和发展机会成本的损失;在当前环境资源产权关系界定尚不完善,市场机制还未完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晨  李国平  
本文基于农户生态服务供给的受偿意愿(WTA)福利变化分析,运用支付卡式(PC)条件价值法(CVM)考察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南水源区农户的受偿意愿,并采取右端截取(Right censored)模型分析了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及边际效应。结果表明:生态服务供给引致的人类福利变化会影响农户真实受偿意愿,陕南水源区农户报告的受偿意愿均值为911元/(户·年)。农户年龄、家庭人数和家庭支出等方面的异质性对受偿意愿的影响显著;农户会根据自身迁移倾向报告受偿意愿,计划迁出农村的农户受偿意愿比不愿迁出的农户高51.71%;农户生态服务服务供给的决策背景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对生态保护政策持乐观预期的农户受偿意愿比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国兴  徐龙  千鹏霄  
建立完备的生态补偿机制是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长久有效运行的关键,合理有效地测算生态补偿标准及其分配方式是重中之重。基于水源区2012—2016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法,计算分析了水源区生态补偿标准及受水区各省份之间补偿资金的分摊比例。结果表明:(1)水源区2016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4 260.64亿元,比2012年减少了63.57亿元,比2014年增加了9.16亿元;(2)水源区应得到的生态补偿资金为149.2亿元,而受水区愿意支付的生态补偿资金为84.73亿元,国家每年通过一般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给水源区约18亿元,但仍有46亿元的生态补偿资金缺口;(3)采用离差平方法确定了河南、河北、天津和北京4省份每年应承担的生态补偿资金分别为26.91亿元、22.20亿元、14.66亿元和20.96亿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晨  丁晓辉  李国平  汪海洲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能为确立生态环境保护激励机制和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本文基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2002-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全面评估了水源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动态变化情况,据此确立了生态补偿的上限标准和分摊机制,并尝试根据生态服务功能和动态价值变化确立生态补偿支付标准。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 724.56亿元,比2002年减少了125.38亿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生态补偿上限标准为46.12亿元/a,其中中央政府为18.45亿元/a,受水区地方政府为27.67亿元/a;生态补偿支付标准中央政府为7.1...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怀恩  史淑娟  党志良  肖燕  
构建受水区补偿与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互动关系对跨流域调水生态服务市场的形成及饮用水源的保护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论文以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为研究对象,分析陕西水源区保护生态环境与生存权、发展权的矛盾,明确了生态补偿的思路、客体、主体;计算分析了陕西水源区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及受水区与水源区之间的补偿资金的分摊比例;依据国家生态补偿政策、法律条文及陕西水源区生态功能区的特点提出了多元化、多层次的补偿途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化楠  接玉梅  葛颜祥  郑云辰  
基于希克斯需求理论,以大汶河流域实地走访调研的微观数据为基础,采用双边界二分选择式条件价值评估法估计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农户的生态补偿受偿意愿,并运用双边界T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户受偿意愿的因素及边际效应的差异性。研究表明:(1)流域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农户的平均受偿意愿分别为1511.18元/年·户和961.71元/年·户,所需得到的生态补偿标准取值区间分别为1511.18元/年·户至1675.36元/年·户和961.71元/年·户至1113.10元/年·户;(2)两类主体功能区中愿意接受生态补偿的农户对于受偿方式的选择差异不大;(3)性别对禁止开发区农户的受偿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限制开发区农户影响不显著;家庭年收入水平、禁限开发区生态治理的必要性、对生态补偿政策了解程度、对生态补偿政策的心理预期对两类主体功能区农户的受偿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对流域生态的满意度、禁限规划对收入的减损程度、水环境产权意识对两类主体功能区农户的受偿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结论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制度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对丹江口库区乃至湖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加强核心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对于承担保护国家水资源战略安全政治使命、促进库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库区移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九龙  王俊  陶晓燕  王世军  
合理测算生态补偿资金数量及其分配方式是生态补偿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为例,在全面评估水源区生态服务价值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调入水量等因素,估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调节系数,尝试性地研究了水源区生态补偿资金数量及分配方式。结果表明:2014年水源区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为3 225.97亿元,比2006年增加159.45亿元;中央政府承担水源区生态补偿资金量为18.8亿元,河南、河北、天津和北京等省市承担生态补偿资金量分别为11.28亿元、10.43亿元、3.1亿元和3.38亿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九龙  王俊  陶晓燕  王世军  
合理测算生态补偿资金数量及其分配方式是生态补偿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为例,在全面评估水源区生态服务价值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调入水量等因素,估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调节系数,尝试性地研究了水源区生态补偿资金数量及分配方式。结果表明:2014年水源区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为3 225.97亿元,比2006年增加159.45亿元;中央政府承担水源区生态补偿资金量为18.8亿元,河南、河北、天津和北京等省市承担生态补偿资金量分别为11.28亿元、10.43亿元、3.1亿元和3.38亿元;陕西、湖北、河南和四川等4省水源地分配到的生态补偿资金数量分别为30.4亿元、9.15亿元、5.86亿元和1.56亿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