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54)
2023(11266)
2022(9936)
2021(9308)
2020(7743)
2019(17832)
2018(17797)
2017(34168)
2016(18814)
2015(21108)
2014(21226)
2013(20974)
2012(18931)
2011(17034)
2010(16780)
2009(15213)
2008(14694)
2007(12524)
2006(10903)
2005(9306)
作者
(54388)
(44915)
(44673)
(42603)
(28386)
(21872)
(20364)
(18023)
(17135)
(15927)
(15574)
(15074)
(14227)
(14058)
(13917)
(13649)
(13635)
(13434)
(12682)
(12654)
(11261)
(10954)
(10766)
(10167)
(10026)
(10012)
(9938)
(9774)
(9046)
(9026)
学科
(77324)
经济(77250)
管理(54185)
(48119)
(40424)
企业(40424)
方法(36131)
数学(31550)
数学方法(31167)
地方(19865)
(19207)
中国(18122)
(17646)
(17475)
业经(16426)
环境(15823)
(13583)
农业(13111)
理论(12426)
(11930)
贸易(11926)
(11676)
技术(11540)
(11495)
地方经济(11232)
(10992)
(10448)
财务(10386)
财务管理(10366)
教育(9909)
机构
大学(263543)
学院(262750)
管理(108246)
(99121)
经济(96853)
理学(94850)
理学院(93773)
管理学(92119)
管理学院(91667)
研究(86911)
中国(62166)
科学(57695)
(56428)
(43509)
(42721)
(41419)
业大(41349)
研究所(40305)
中心(38768)
(36490)
(36243)
师范(35951)
北京(35585)
财经(35171)
(32417)
农业(32390)
(31961)
(30364)
师范大学(29254)
经济学(28225)
基金
项目(191154)
科学(150008)
研究(138828)
基金(137304)
(119980)
国家(119027)
科学基金(102122)
社会(86081)
社会科(81494)
社会科学(81470)
(75868)
基金项目(74094)
自然(67535)
自然科(65834)
自然科学(65818)
自然科学基金(64566)
(64089)
教育(62961)
编号(56904)
资助(56077)
成果(44890)
重点(42869)
(41240)
(41148)
(39480)
课题(39175)
创新(36826)
科研(36572)
计划(34888)
教育部(34733)
期刊
(105127)
经济(105127)
研究(72819)
中国(45955)
学报(42454)
科学(39658)
管理(37004)
(36440)
大学(31323)
(29822)
学学(29460)
教育(29341)
农业(26231)
技术(22838)
业经(17887)
(16948)
金融(16948)
经济研究(15773)
财经(15518)
资源(14734)
图书(14548)
科技(14319)
问题(13518)
(13486)
理论(13068)
(13029)
技术经济(12868)
实践(12263)
(12263)
(11808)
共检索到364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贺涛  杨志峰  崔保山  赵翔  
流域生态用水分配的合理性来源于生态需水的自身满意度和流域子系统生态用水的协调性,因而评价流域生态用水分配的协调性非常必要。本文应用整体分析法,基于最大概率乘积定理和“木桶法则”,构造了流域生态用水分配系统的协调性评价模型,分析了各子系统生态用水分配的合理度,完善了流域生态用水分配合理性的评价内容和方法。以黄淮海流域为例,得到黄淮海流域生态用水分配协调度分别为0.930 7、0.960 3、0.809 9,均小于协调度为0.996的一般标准,故其协调度都比较低,而流域之间的差异源于子系统生态需水自身满意度的差异程度不同。考虑这种用水协调性,流域生态用水系统的合理性程度在生态需水自身满意度的基础上...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邢华  赵景华  
水利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支撑,也是优化区域发展质量的调控手段。水利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安全阀、推进器、调节钮、稳定器等四个方面。我国《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水利发展的目标是兼顾流域水系活动规律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平衡,促进流域与区域水利协调发展。本文以淮河流域为例,分别从安全保障、推进发展、经济调节、稳定生态等四个方面,对淮河流域整体、流域内综合规划区和重点功能区的水利发展协调性进行评价。研究认为,淮河流域与区域水利发展基本协调。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防洪抗旱减灾能力不足、水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调控力度不足等。认为应进一步加大治淮工作力度,加快淮河流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桔  
文章基于2011—2021年黄河流域7个城市群6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计量方法从城市群角度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性、空间关联特征和环境规制强度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结果发现,考察期间黄河流域生态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稳中有降,呈现下游城市群最高,上游次之,中游最弱的空间分布格局;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相关性,耦合协调度水平类似的城市会出现聚集效应,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会促进耦合协调度的提高,并且会促使周围地区环境规制强度也有所增加。
[期刊] 改革  [作者] 邢华  赵景华  
在水利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上,既要强调水利的保障作用,还要发挥水资源的约束作用。从水利可持续发展和水利对区域发展的保障能力两个方面,对松辽流域的水利与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后发现,松辽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总体不高,现状值与规划值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应进一步加大水利投入,强化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设、水资源调配和高效利用体系建设以及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建设;加大水资源管理力度,增强水资源对区域发展的约束性;提高协调管理水平,统筹满足不同类型和多主体的用水需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国辉  李显生  
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方法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为基础,构建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创建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实力层次因子分析评价模型;以区域物流与经济发展实力为研究视角,建立了二元回归模型并深入研究了区域物流与经济的协调性;以吉林省物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例,对模型具体的构造方法与实用性进行了说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乔旭宁  王林峰  牛海鹏  杨娅琳  顾羊羊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指标。基于MODIS17A3数据分析河南省淮河流域NPP时空演变特征,顾及区域主体功能类型特征构建生态经济协调度模型,对研究区生态经济协调关系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2001—2010年,研究区NPP均值为395g·m-2·a-1,呈中部高、南北低的特点;10年间NPP总体呈增加趋势,年均增长率为3.48%。(2)流域生态价值呈"倒U型"曲线波动变化,2008年达到最高值896.08亿元,最低值为2001年的675.78亿元,单位面积生态价值为96.8万元/km2。(3)流域GDP呈线性增长,人均GDP高值区集聚在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形成了流域经济发展的热点区域;冷点区域主要分布在京广线以西的黄淮平原农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集聚分布。(4)流域生态经济协调度先降后升,呈"U型"曲线变化。协调发展区域沿陇海、京广线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原城市群地区;弱协调发展区域沿京广、陇海线分布在协调发展区域的外围及桐柏、大别山区;失调发展区域分布在京广线以东,主要是黄淮农区的县市,长期处于失调发展状态。最后,提出了构建淮河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和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以解决主体功能定位对流域经济和居民福祉的影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程慧娴  俞洋  牛惠  吴一平  程清清  
黄河流域是"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在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文章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模型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和绿色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并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指数由2011年的0.316曲折上升至2019年的0.609,年均增长8.5%,其绿色发展指数由2011年的0.366逐步上升至2019年的0.652,年均增长7.5%,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指数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优于全国整体水平,其绿色发展指数整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但劣于全国整体水平,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指数相较于生态环境指数前期增速较慢,后期增速则较快。(2) 2011-2019年,黄河流域上游生态环境指数平均得分为0.476,中游为0.425,下游为0.403,整体呈现上中下游依次递减格局,黄河流域上游绿色发展指数平均得分为0.473,中游为0.482,下游为0.527,整体呈现上中下游依次递增的分布特征,黄河流域上游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度平均得分为0.482,中游为0.467,下游为0.470,整体呈高-低-中分布,空间发展不均衡。(3)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度由2011年的0.412增长至2019年的0.561,2011-2019年间整体呈现持续上升态势,略低于全国整体水平,其耦合协调度基础较好,但提升速度较为缓慢,中后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发展较为滞后。研究结果验证了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定量分析了2011-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和绿色发展水平以及二者耦合协调水平,对于推动该地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应兼顾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弥补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建立跨区域互动合作和协同治理机制,实现上中下游地区均衡与协调发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邓绍伦  
提出基于BIM-GIS技术的建设方案与区域规划协调性评价新方法,并通过案例验证该方法的实用性。通过案例分析发现,基于BIM-GIS协同管理的新型评价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信息的集成、处理更加高效,应用效果很好,可为其他工程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豫媚  陈彦斌  
本报告从央行内部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以及传统宏观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三个维度对中国宏观政策协调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18年各类宏观政策协调仍存在诸多问题。从央行内部的政策协调来看,2018年应当实施的最优政策组合是"稳健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偏紧的宏观审慎政策"。政策实践中,宏观审慎政策定位较为准确,但货币政策力度有所不足,偏离了最优组合。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来看,2018年应当实施的最优政策组合是"稳健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政策实践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力度均有所不足,协调效果较差。从传统宏观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来看,2018年应当实施的最优政策组合是"积极的传统宏观政策+以放松管制为核心的产业政策"。政策实践中,产业政策没有大力度地放开管制,未能与传统宏观政策形成合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强  彭晓春  周丽旋  洪鸿加  张杏杏  
生态补偿作为解决城市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协调保护方和受益方利益冲突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其中补偿标准是决定生态补偿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选取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广东省东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分析现有补偿标准的基础上,运用生态保护成本法和条件价值评估法,分别从流域水源地保护方和下游受益方的角度对东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进行测算,并依据下游用水量对补偿金进行分摊。通过测算,广东省东江流域上游六县生态保护总成本为105.38亿元,其中直接成本5.40亿元,间接成本99.98亿元,引入水质修正系数和水量分摊系数后,下游四市应补偿上游六县的生态补偿额度为24....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西琴  张远  
从河流生态用水的基本属性出发,提出了河道生态用水"量"与"质"的评价方法,其中量的评价方法包括水资源利用率法、实测径流法、消耗系数等3种方法,质的评价是基于污径比指标进行评价,并确定了"量"与"质"的评价标准。以我国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7个流域为例,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如果单纯从量的角度进行评价,仅海河、黄河流域存在河道生态用水短缺现象,其它流域总体上为基本不短缺。但是如果对生态用水的质进行评价,只有松花江、长江和珠江的水质可以满足生态用水的要求,其它流域均在较差等级以下。结果表明只有从量和质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才能够揭示出我国生态用水的水量性或者水质性短...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叶晓佳  孙敬水  
本文界定了分配公平、经济效率与社会稳定协调性的内涵,构建了分配公平、经济效率与社会稳定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分配公平、经济效率与社会稳定协调性的测度方法,对1990—2012年中国分配公平、经济效率与社会稳定之间的静态协调性和动态协调性进行统计测度。研究结论表明:中国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得到改善,经济效率持续提升,社会稳定程度缓慢下降,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从静态协调度来看,中国分配公平、经济效率与社会稳定三系统之间总体上处于基本协调状态,分配公平与经济效率之间处于非常协调状态,分配公平与社会稳定之间处于比较协调状态,经济效率与社会稳定之间处于基本协调状态;从动态协调度看,中国分配公平、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夏蒙  武玉凤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根据中国1993-2009年的数据资料,构建指标体系,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出发,对我国收入分配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作整体效率评价,并对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状况进行分析,通过实证发现,我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较低,因此,如何改革创新收入分配制度,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小锋  薛龙飞  李兆亮  
文章以我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林业碳汇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经济效益和区域协调性。采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测算了2013年我国各省(市、区)林业碳汇经济总产值并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采用DEA模型,从碳汇投入产出角度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最后通过构建林业碳汇类型发展矩阵,探讨各地区林业碳汇经济效益区域协调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先春  朱龙杰  陈明珠  
本文基于对城乡一体化内涵的理解,构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应用研究;根据因子得分,分析我国协调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运用洛伦兹曲线,对区域协调发展因子模型的内部结构进行探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