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36)
2023(10029)
2022(8339)
2021(7484)
2020(6144)
2019(13146)
2018(13080)
2017(23878)
2016(12621)
2015(13719)
2014(13403)
2013(13345)
2012(12613)
2011(11716)
2010(12268)
2009(11629)
2008(11240)
2007(10291)
2006(9573)
2005(8786)
作者
(36403)
(30377)
(30086)
(28776)
(19459)
(14382)
(13565)
(11618)
(11464)
(10779)
(10550)
(10112)
(9953)
(9778)
(9354)
(9305)
(8943)
(8744)
(8666)
(8223)
(7847)
(7347)
(7100)
(7099)
(6860)
(6777)
(6664)
(6559)
(6021)
(5966)
学科
(74170)
经济(74107)
管理(43730)
(37118)
(32009)
企业(32009)
地方(21849)
方法(20677)
中国(17837)
数学(17268)
数学方法(17107)
技术(15748)
业经(15285)
(14841)
(14717)
地方经济(14627)
环境(14064)
(11893)
技术管理(11742)
(11708)
农业(10288)
(10229)
金融(10228)
(10012)
银行(10003)
(9997)
(9910)
理论(9762)
(9715)
(9145)
机构
学院(185807)
大学(184769)
(86822)
经济(85090)
管理(71034)
研究(67476)
理学(59829)
理学院(59107)
管理学(58289)
管理学院(57904)
中国(51987)
(38676)
(38486)
科学(38325)
(33066)
(31166)
中心(30819)
财经(29678)
研究所(29485)
经济学(27392)
(26644)
(25448)
师范(25290)
北京(24920)
(24611)
(24378)
经济学院(24118)
(23612)
业大(21996)
财经大学(21649)
基金
项目(118406)
科学(95690)
研究(90538)
基金(85709)
(73525)
国家(72912)
科学基金(63664)
社会(61172)
社会科(58119)
社会科学(58105)
(47774)
基金项目(44974)
教育(40361)
(39168)
自然(37705)
自然科(36734)
自然科学(36727)
自然科学基金(36086)
编号(34997)
资助(32840)
(30088)
成果(28486)
(28229)
重点(27213)
创新(27144)
国家社会(25900)
课题(25677)
(25514)
发展(23755)
(23407)
期刊
(110568)
经济(110568)
研究(63104)
中国(42796)
管理(30786)
(29347)
科学(24062)
学报(22561)
教育(22237)
(21570)
(19608)
金融(19608)
技术(17863)
大学(17829)
经济研究(17663)
学学(16451)
业经(16250)
财经(15635)
农业(14180)
(13736)
问题(13291)
技术经济(12189)
科技(10518)
(9577)
资源(9467)
(9365)
统计(9132)
(9034)
论坛(9034)
商业(8848)
共检索到302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丽媛  
文章指出,循环经济理念在我国自被提出以来日趋升温,流域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立也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难题。然而两者却联系紧密,具有相同的经济学和生态学理论基础,流域生态效益补偿能促进循环经济的实现,循环经济理念有利于保障流域生态效益补偿的实施。文章试图从环境法的角度架起两者之间的桥梁,提出具体的流域生态补偿立法思路,以便与学界共同探讨这一新课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德权  黄清  
坚持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和生态效益优先,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新时期林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但我国是少林国家,协调林业两大效益的基础平台低、难度大,已经采取的林业分类经营、培育速生丰产用材林和经济林木、开发森林动植物和食品药品等多样性生物资源、发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伟光  顾蕾  沈月琴  
对当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依据、计量方法和补偿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指出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计量和补偿应按照森林生态效益主导功能和支付能力的不同遵循分类指导和逐步实施的原则 ,并对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参1 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克勇  
为加强对重点公益林的管护,促进重点公益林的恢复与发展,国家于2001年在河北、辽宁、浙江、安徽等11个省区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并于2004年正式建立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补偿基金用于重点公益林的营造、抚育、保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夏勇   钟茂初   寇冬雪  
本文基于中国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分期分批次渐进推行的典型事实,手动匹配2007-2018年全国148个交界断面水质监测点数据与县域经济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剖析了试点对受偿地区所获经济效益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试点通过增加就业数量和改善就业结构助力居民增收并促进共同富裕,但试点效果因政策选择偏向而呈现出单向生态补偿“益乡不益城”、双向生态补偿“益乡更益城”、纵向生态补偿“益城不益乡”的特征。在政策变迁的过程中,纵向转单向生态补偿的政策效果由初始的“益城不益乡”恶化为“既不益乡也不益城”,但纵向转双向生态补偿和单向转双向生态补偿两项政策变迁均由既有效果转变为“益乡更益城”效果。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夏勇   钟茂初   寇冬雪  
本文基于中国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分期分批次渐进推行的典型事实,手动匹配2007-2018年全国148个交界断面水质监测点数据与县域经济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剖析了试点对受偿地区所获经济效益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试点通过增加就业数量和改善就业结构助力居民增收并促进共同富裕,但试点效果因政策选择偏向而呈现出单向生态补偿“益乡不益城”、双向生态补偿“益乡更益城”、纵向生态补偿“益城不益乡”的特征。在政策变迁的过程中,纵向转单向生态补偿的政策效果由初始的“益城不益乡”恶化为“既不益乡也不益城”,但纵向转双向生态补偿和单向转双向生态补偿两项政策变迁均由既有效果转变为“益乡更益城”效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永杰  
该文通过对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补偿问题的研究,认为对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按生态公益林的特性,将其分为特用公益林和综合公益林两种.该文对补偿什么,由谁补偿,补偿多少,怎样补偿等关键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耀启  
应用对策论的一些基本思维方法探讨森林生态产品的经济补偿问题,对不同的木材生产和生态产品生产组合类型的定价问题分别做了分忻。对策论中的双向竞卖和最终开价法如何在森林生态效益的经济补偿上的应用也做了叙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永安  
林业部提出的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办法,将森林分为商品林、公益林两大类型,分别确定经营方案,以实现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移.公益林经营中资金投入是个关键问题,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森林生态效益的经济补偿办法.该文从森林生态功能的基本特征、评估方法、补偿什么、补偿办法、补偿制度的建立及公益林体系建设等方面,根据几年考察结果,参照国外经验,提出自己的看法.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曾华锋  项卫东  祁大化  
生态效益补偿实际是付费制度的一种实现形式,而如何确定补偿依据是制约生态效益补偿的瓶颈。森林生态效益的评价是对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惠荣  刘洁梅  
阐述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必要性及意义,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与难点,提出几点思考:通过完善政策与法规、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地方补偿、多渠道筹措资金、完善森林生态公益性产品服务体系等途径,探索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良性运行机制,为生态效益补偿实施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谷振宾  李杰  王月华  
2014年我国启动了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工作,加大了对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的扶持力度。为评估相关政策成效,我们开展了对湖南、云南、吉林、黑龙江等4个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的调研,总结了各地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的成功经验,指出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面临权属不清晰、目标不明确、范围不合理、对象不完整等问题,结合调研过程中利益相关主体的意见提出对策建议,对完善相关政策有一些深层次的思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英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FECP)是以购买(通过提供补贴的方式)森林所有者的流域森林服务的项目,它通过经济手段来协调与社区生计之间的矛盾。案例研究发现,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项目仍然通过自上而下的指挥控制方法来使农户参加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而丝毫没有考虑农户在对森林的贡献、家庭劳动力类型、个体偏好和意愿等方面的多样性。这种手段给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可持续性带来负面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艳芳  Melinda E.Taylor  
中国流域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给流域的生态环境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流域生态补偿正是为了保障流域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所采取的有力措施之一。文章解释了生态补偿和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阐述了对中国流域生态补偿进行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剖析了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现状,从流域生态补偿的立法原则、法律体系和补偿机制三方面给出了对中国流域生态补偿的立法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翔  王玢  董战峰  
流域生态补偿是以水资源保护为主线,有效平衡流域经济发展与水质保护关系的经济激励手段。根据流域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取合适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对于我国开展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流域生态补偿存在补偿主体不明晰、补偿标准测算方法不一致、补偿方式不灵活、补偿实施与受益不统一、补偿政策设计不完善等问题。为此,应明晰责任主体与水权归属,整合统一标准测算方法,灵活使用补偿方式,建立多元生态补偿机制,完善优化政策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