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63)
- 2023(13204)
- 2022(11532)
- 2021(10758)
- 2020(8890)
- 2019(20311)
- 2018(20232)
- 2017(39144)
- 2016(21340)
- 2015(23902)
- 2014(23927)
- 2013(23512)
- 2012(21436)
- 2011(19328)
- 2010(19214)
- 2009(17767)
- 2008(17321)
- 2007(15103)
- 2006(13274)
- 2005(11868)
- 学科
- 济(85409)
- 经济(85289)
- 管理(66376)
- 业(59646)
- 企(51080)
- 企业(51080)
- 方法(37258)
- 数学(31899)
- 数学方法(31558)
- 财(23047)
- 农(21568)
- 中国(21297)
- 业经(19759)
- 地方(19607)
- 制(19371)
- 学(18281)
- 环境(15287)
- 贸(14506)
- 贸易(14500)
- 务(14350)
- 财务(14283)
- 财务管理(14255)
- 农业(14246)
- 和(14165)
- 易(14064)
- 理论(14056)
- 体(13588)
- 企业财务(13525)
- 技术(13422)
- 划(13251)
- 机构
- 大学(304985)
- 学院(302470)
- 管理(122055)
- 济(119178)
- 经济(116488)
- 理学(106155)
- 理学院(104969)
- 管理学(103304)
- 管理学院(102755)
- 研究(99928)
- 中国(73088)
- 京(64562)
- 科学(62117)
- 财(56316)
- 所(49513)
- 农(45193)
- 研究所(45092)
- 财经(44970)
- 中心(44854)
- 业大(44162)
- 江(43791)
- 经(40764)
- 北京(40500)
- 范(40163)
- 师范(39826)
- 院(36673)
- 经济学(35526)
- 州(35431)
- 农业(35249)
- 财经大学(33533)
- 基金
- 项目(211490)
- 科学(167339)
- 研究(156223)
- 基金(154174)
- 家(133706)
- 国家(132623)
- 科学基金(114674)
- 社会(98814)
- 社会科(93643)
- 社会科学(93619)
- 基金项目(82546)
- 省(82546)
- 自然(74375)
- 自然科(72575)
- 自然科学(72560)
- 自然科学基金(71224)
- 教育(71004)
- 划(69258)
- 编号(63868)
- 资助(62431)
- 成果(51699)
- 重点(47163)
- 部(46607)
- 发(44986)
- 创(44209)
- 课题(43666)
- 制(41850)
- 创新(41269)
- 国家社会(40567)
- 科研(40142)
- 期刊
- 济(131241)
- 经济(131241)
- 研究(89659)
- 中国(56335)
- 学报(46619)
- 管理(44652)
- 科学(43625)
- 财(42358)
- 农(41005)
- 大学(35507)
- 教育(33466)
- 学学(33380)
- 农业(28441)
- 技术(25326)
- 融(24584)
- 金融(24584)
- 财经(21570)
- 业经(21317)
- 经济研究(20265)
- 经(18285)
- 问题(16983)
- 图书(15387)
- 理论(15292)
- 科技(15150)
- 实践(14071)
- 践(14071)
- 技术经济(13974)
- 业(13795)
- 版(13687)
- 现代(13663)
共检索到436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永军
文章运用演化博弈论分析跨界污染治理中上下游政府群间补偿机制演化形成的相关问题。首先运用单种群演化模型,对上游政府群保护流域的相关收益及均衡进行分析。其次采用双种群演化模型,分析了在补偿机制实施情况下,上下游政府群关系的双种群演化及对影响均衡的参数进行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永军
文章运用演化博弈论分析跨界污染治理中上下游政府群间补偿机制演化形成的相关问题。首先运用单种群演化模型,对上游政府群保护流域的相关收益及均衡进行分析。其次采用双种群演化模型,分析了在补偿机制实施情况下,上下游政府群关系的双种群演化及对影响均衡的参数进行分析。最后,着重模拟了分配系数对于整个系统演化稳定的影响,从演化博弈的角度为流域污染跨界补偿机制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国华 蒋丹璐
本文尝试用博弈论的方法设计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以减少跨区污染。通过引入新的"生态补偿系数K"——需要通过各地区运用改进最终出价仲裁法来讨价还价确定其值,建立这个流域各地区政府参加的博弈模型;并具体分析在既定的补偿机制下,补偿主体与对象进行决策的行为过程。在既定补偿机制约束下,流域各地区可以根据本地支付函数建立优化模型,计算排污及污染转移量对本流域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调整自身的排污量及污染转移量实现本地区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改善该地区生态环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晓红 虞锡君
水资源属于公共品,流域水生态污染正是令人触目惊心的"公地悲剧"。实证分析表明,上游地区工业发展产生的水污染,一方面导致下游水生态的严重恶化,另一方面使下游地区为恢复水生态承担高昂治理成本。因此,建立跨界水生态补偿机制,确立"污染者付费"的补偿标准迫在眉睫。本文以水生态"恢复成本"作为补偿依据,定量分析了上游如果造成流域污染,而必须对下游进行补偿的金额。通过对典型案例太湖流域水生态现状与问题的总结,提出上游补偿下游地区水生态"恢复成本"的解决思路,探求从根本上解决流域水生态污染问题的路径。
关键词:
流域 水生态保护 补偿标准 太湖流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亦欣 于鲁冀 葛丽燕
以河南省流域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试点研究为例,探讨了国内流域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类型划分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河南省流域特征和突出问题,以可操作性为着力点,开展了基于流域责任目标考核断面目标值的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类型划分技术方法研究工作,重点提出了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类型划分技术路线、划分原则和划分方法,并以河南省为例,进行了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类型划分方法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流域考核目标断面目标值的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类型划分技术方法,是在基于流域尺度和基于流域突出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类型划分方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和细化,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具有空间和时间的动态性,利于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维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淮河流域水污染状况逐年加剧,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要借鉴国外经验,通过生态补偿解决流域水污染问题。淮河流域生态补偿一要健全补偿制度,实现生态补偿制度化、法制化;二要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部门职能,为上游生态补偿提供组织保证;三要构建以政府主导为主,其它类型为补充的生态补偿模式;四要完善淮河上游生态补偿责任制,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五要加强上游生态补偿绩效评估,实现效益最大化;六要调动流域上游群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积极性。
关键词:
淮河 生态补偿 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维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淮河流域水污染状况逐年加剧,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要借鉴国外经验,通过生态补偿解决流域水污染问题。淮河流域生态补偿一要健全补偿制度,实现生态补偿制度化、法制化;二要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部门职能,为上游生态补偿提供组织保证;三要构建以政府主导为主,其它类型为补充的生态补偿模式;四要完善淮河上游生态补偿责任制,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五要加强上游生态补偿绩效评估,实现效益最大化;六要调动流域上游群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积极性。
关键词:
淮河 生态补偿 机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夏勇 张彩云 寇冬雪
本文以流域生态补偿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在匹配县域层面2007—2018年全国交界断面水质数据与县域统计年鉴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多期DID方法分析了跨界流域污染治理政策对交界断面水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文研究发现,第一,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流域交界断面水质在生态补偿实施以后趋于优化。第二,流域生态补偿政策所获环境效益的大小受到补偿方式的影响,呈现出双向生态补偿优于单向生态补偿和纵向生态补偿方式的特征。第三,机制检验显示,流域生态补偿政策通过在短期内增加公共财政支出和在长期内调整产业结构两个方面实现了相应的环境效益。第四,异质性分析表明,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同样显著提升了水质酸碱度指数、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浓度指数等更为微观的水环境质量,并且对于水环境污染更严重、第二产业占比更高、人均GDP更低的地区,这种提升作用更为显著。此外,政策变迁方式的不同也会影响环境效益的大小,单向生态补偿转双向生态补偿的环境效益最高,纵向生态补偿转双向生态补偿次之,纵向生态补偿转单向生态补偿最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姚鹏 赵海峰 高乐敏
河流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其水质安全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水环境污染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面临的一大挑战。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游地方政府与下游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污染企业的博弈过程中,水环境污染逐渐演变成更为复杂的流域跨界污染。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人水和谐”美丽河湖的关键阶段,如何系统治理流域跨界污染是新时代治水工作必须要解决和回应的重要问题。结果发现,现阶段治理政策不匹配、治理体系不完善、治理效应不持续制约了我国流域治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在厘清上述机理和困境的基础上,我国流域水环境治理亟须探索建立打破传统行政壁垒,健全从中央到地方,从上游到下游的协同治理体系,形成河湖长制联席会议制度、垂直管理新体制、企业清洁生产、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监管督察为基础的治理框架,实现流域跨界污染的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现代化、多元化治理,推动流域水环境质量全面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兴平
当前我国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存在制度缺陷,致使治理绩效不甚理想。文章提出将中央政府关系嵌入到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中,以实现纵向机制与横向机制的有机结合来降低交易成本。该模式摆脱传统流域环境治理中的中央政府的"主宰"或"漠视"行为,采用生态治理政治动员、法律规则和行政命令、治理绩效考核制度、经济激励、省部联席会议制度等嵌入方式。纵向机制的合理嵌入将有助于促进跨界水污染治理中纵向关系与横向关系的有效协调和良性互动,进而达到流域环境治理的目标。
关键词:
跨界水污染 治理 纵向机制 嵌入
[期刊] 求索
[作者]
包晓斌
流域生态补偿是指流域受益主体对生态保护主体进行补偿,是一种对流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建设的经济手段。针对我国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实际情况,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需要在制定补偿原则的基础上,明确补偿主体和受偿客体,确定补偿标准,并按照适宜补偿方式和制度保障实施。同时,通过明确流域生态补偿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提供流域生态补偿服务平台,科学确定生态补偿范围,拓宽流域生态补偿融资渠道,以及加强流域生态补偿监督等,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关键词:
流域 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机制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佳蔚 孙亮 高辉
近年来,以河长制为代表的垂直型环境治理政策初步改善了属地内水污染问题,但流域跨界污染仍然是当前中国最突出的环保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因果推断分析框架,以河长制和横向生态补偿两种政策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利用三重差分法(DDD)深入考察了水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的动态及成因。研究发现:我国存在严重的水污染边界效应,而河长制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水污染密集型企业的向上迁移,且在引入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后,其对流域跨界污染现象的治理效果更加显著。其作用机制在于,横向生态补偿政策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对各级河长的激励和约束,削弱了上下游地方政府在环境规制方面的逐底竞争,抑制了其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动机,有利于推动区域间协同治理。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水环境治理政策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减排压力更大的地区表现出更好的政策效果。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佳蔚 孙亮 高辉
近年来,以河长制为代表的垂直型环境治理政策初步改善了属地内水污染问题,但流域跨界污染仍然是当前中国最突出的环保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因果推断分析框架,以河长制和横向生态补偿两种政策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利用三重差分法(DDD)深入考察了水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的动态及成因。研究发现:我国存在严重的水污染边界效应,而河长制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水污染密集型企业的向上迁移,且在引入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后,其对流域跨界污染现象的治理效果更加显著。其作用机制在于,横向生态补偿政策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对各级河长的激励和约束,削弱了上下游地方政府在环境规制方面的逐底竞争,抑制了其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动机,有利于推动区域间协同治理。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水环境治理政策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减排压力更大的地区表现出更好的政策效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来军 李怀祖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广泛存在的严重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问题 ,结合我国流域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污染物人工调控和污染物间接不影响等几个基本假定 ,构建了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顺序决策模型 ,并用此模型解释了我国严重的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问题 ;针对目前的状况 ,提出了改进污染物削减指令配额管理体制 ,建立合作协调管理体制的对策 ;通过对淮河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的实证分析对比了两种管理体制的优劣 ,最后分析了影响合作协调管理体制的诸多因素。
关键词:
流域 跨界水污染 纠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冬营 王慧敏 牛文娟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是我国面临的重要资源与环境问题。流域行政区划的分割使水污染可以由上游行政区向下游行政区进行转移,造成跨界水污染冲突。解决冲突的图模型是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理论的冲突分析方法,该方法在策略层面对局中人行为进行分析,寻求冲突的均衡或者冲突解。最后,将解决冲突的图模型方法应用于太湖流域跨界水污染冲突,选取太湖流域跨界水污染冲突的两个实例进行研究。经分析,得到冲突潜在的均衡状态。结果表明,中央政府同时采取激励策略与控制策略、江苏省采取部分削减污染物排放策略和浙江省采取沟通协调策略是一种最稳定状态;且杭州和绍兴采取联合治污、两地排污企业服从管理不偷排污染物成为最终稳定状态。在实例研究之后...
关键词:
图模型 冲突 稳定性 水污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