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87)
- 2023(8182)
- 2022(6871)
- 2021(6558)
- 2020(5308)
- 2019(11636)
- 2018(11267)
- 2017(21431)
- 2016(12029)
- 2015(13245)
- 2014(13375)
- 2013(12980)
- 2012(12176)
- 2011(10857)
- 2010(11456)
- 2009(10644)
- 2008(10895)
- 2007(9794)
- 2006(9094)
- 2005(8382)
- 学科
- 济(46475)
- 经济(46428)
- 管理(44140)
- 业(33816)
- 企(27835)
- 企业(27835)
- 财(26095)
- 地方(16822)
- 环境(16282)
- 农(15193)
- 方法(14635)
- 中国(14584)
- 财政(13180)
- 数学(12499)
- 数学方法(12282)
- 制(12195)
- 务(12025)
- 财务(12008)
- 财务管理(11965)
- 企业财务(11415)
- 学(10982)
- 政(10728)
- 业经(9995)
- 划(9724)
- 农业(9557)
- 策(9540)
- 地方经济(9179)
- 银(8731)
- 银行(8727)
- 和(8277)
- 机构
- 学院(165256)
- 大学(161445)
- 济(67546)
- 经济(65860)
- 管理(62435)
- 研究(57565)
- 理学(52263)
- 理学院(51690)
- 管理学(50910)
- 管理学院(50602)
- 中国(46346)
- 财(41571)
- 科学(34325)
- 京(34225)
- 江(28961)
- 所(28843)
- 财经(28121)
- 中心(27538)
- 研究所(25397)
- 经(25123)
- 农(23630)
- 范(23344)
- 师范(23209)
- 州(22379)
- 北京(21977)
- 院(21499)
- 省(20687)
- 业大(20387)
- 财经大学(19969)
- 经济学(19875)
- 基金
- 项目(104231)
- 科学(82732)
- 研究(80738)
- 基金(74304)
- 家(63294)
- 国家(62729)
- 科学基金(54343)
- 社会(51444)
- 社会科(48789)
- 社会科学(48779)
- 省(41830)
- 基金项目(38575)
- 教育(36211)
- 划(34558)
- 编号(33781)
- 自然(33155)
- 自然科(32174)
- 自然科学(32166)
- 自然科学基金(31521)
- 资助(30180)
- 成果(28658)
- 课题(24033)
- 重点(23976)
- 发(23875)
- 部(22658)
- 国家社会(21111)
- 创(21108)
- 性(20970)
- 制(20111)
- 项目编号(20070)
共检索到270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开 杨晓萌
在我国众多的水系流域中,均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水质污染、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和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流域水环境的生态补偿问题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艳萍 程亚雄
针对水环境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的一类流域的生态补偿问题,通过建立3种情形下的演化博弈模型,递进地分析这类流域的生态补偿策略。研究发现:建立没有流域政府参与的演化博弈模型,证明了流域上下游在生态补偿问题上的演化稳定策略是(不修复,不补偿),该策略显然是无法达到生态修复目标的;引入上级政府参与生态修复,依然无法得到上下游间的理想演化稳定策略(修复,补偿);假设上级政府既承担生态修复成本又制定约束机制规范上下游的行为,当上游选择"修复"获得的自身收益增加和政府补贴大于其生态修复成本,且下游支付的补偿金额小于政府对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晓敏 蹇兴超 冯庆革
本文从工业利用价值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剩余COD水环境容量的生态服务价值计算方法,研究了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利用一维断面控制模型核算了研究范围的COD理想水环境容量,并结合研究范围污染物的排放量以及当地GDP,估算了剩余的COD水环境容量及其价值。以左江流域崇左市区域为案例分析,利用该方法计算了该地区剩余环境容量的价值,结合环境和经济要素确定了流域生态补偿的系数,为崇左市流域生态补偿的标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同时也对该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了确立长效补偿机制的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艳芳 Melinda E.Taylor
中国流域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给流域的生态环境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流域生态补偿正是为了保障流域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所采取的有力措施之一。文章解释了生态补偿和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阐述了对中国流域生态补偿进行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剖析了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现状,从流域生态补偿的立法原则、法律体系和补偿机制三方面给出了对中国流域生态补偿的立法建议。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流域 必要性 现状 法律思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高峰
河北省张家口市作为经济后发地区,尽管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还处于中下等水平。从地理上看,张家口市是涵养京津水源的重要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限制了如化工、造纸、制药等多种项目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同时,张家口也是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禁牧舍饲、风沙源治理的重点地区,每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聂倩 匡小平
流域生态补偿分为政府补偿和市场补偿两种基本模式。本文从生态补偿模式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存在的不足,指出政府补偿模式存在纵向转移支付不合理、横向转移支付尚未建立以及缺乏税收支撑等财政政策不完善的问题,市场补偿模式则存在市场参与主体不积极、价格形成机制欠缺、社会资本介入不充分等问题。需要在政府补偿模式中完善中央对地方的纵向转移支付、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和适时开征具有生态补偿性质的税收,同时构建促进市场补偿模式发展的政策体系。
关键词:
流域生态补偿 政府补偿模式 社会补偿模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霞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需要财政政策的支持,目前我国在财政支持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投入不足、调节手段单一、现有生态补偿税收制度存在明显缺陷以及缺乏对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支持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
财政政策 生态补偿机制 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运通 黄奎
有河皆枯,有水皆污;上游污染,下游受害,曾一度是河北省河流污染的真实写照。以子牙河为例,这一全省跨市最多的水系,流经邯郸、邢台、石家庄、衡水、沧州等5个设区市、48个县(市、区),流域内人口2000多万,历史上曾经是水量丰富的燕赵大地母亲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艳芳 才惠莲
水环境生态补偿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水环境进行有效保护的手段之一。从三峡库区水环境生态补偿的立法原则和法律架构两方面对三峡库区水环境生态补偿立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生态补偿 立法原则 法律思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大能
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中央政府主导的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补偿机制,但现行补偿机制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补偿不充足性、非长期高效性的特点,本文探讨如何为生态环境建设建立一种长效、稳定的兼容政府纵向和省区际间、流域间政府横向的财政补偿机制。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生态环境建设 财政补偿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邢丽
一、中国目前关于生态补偿的财政政策状况(一)财政投入状况分析。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财政的投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多渠道筹集资金,重点保障农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领域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庞爱萍 李春晖 刘坤坤 沈楠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水环境容量的流域双向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方法,阐述了补偿特征、补偿原则、和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方法。使用一维对流推移方程的段尾控制模型对水环境容量进行计算,结合水功能区内的污染物的排放量,得出水环境容量剩余,以污水处理厂的平均治理成本作为恢复成本,计算出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利用该方法对漳卫南流域几个重要水源区生态补偿标准进行计算,为漳卫南运河流域水源保护区的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了依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越 杨文杰 姚瑞华 马乐宽
实施跨省界水环境补偿,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协调上下游保护和发展矛盾、建立跨界水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对新安江、渭河、九州江等跨省流域水环境补偿实施的分析和总结,应从建立考核约束机制、建立完善多元化水环境补偿方式等方面积极推进此项工作。
关键词:
生态补偿机制 跨省流域水环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冷永生 李敏
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是山西转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原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和山西转型发展的代表城市,其做法和经验在生态修复和补偿机制的建设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对太原市生态治理相关项目的深入调研,在总结太原市经验和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首要和关键任务在于:在坚持生态补偿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厘清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和内在逻辑,进而清晰界定政府和财政在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中的角色和定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财政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修复 政府职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铸 刘艳 孙晓然
京津冀地区的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环境治理问题需要政府的力量,从竞争走向合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财政行为的必然趋势,协同发展会对京津冀的环境补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财政视角构建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在对京津冀流域上下游地区居民补偿意愿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条件价值法和机会成本法对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标准进行量化,提出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获取途径以及完善有关生态补偿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构建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