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04)
2023(10168)
2022(8674)
2021(7789)
2020(6659)
2019(14979)
2018(14519)
2017(28051)
2016(15525)
2015(17622)
2014(17824)
2013(17851)
2012(17185)
2011(16006)
2010(16385)
2009(15415)
2008(15478)
2007(14233)
2006(12662)
2005(11511)
作者
(48513)
(41008)
(40957)
(39089)
(26118)
(19527)
(18712)
(15880)
(15389)
(14551)
(14308)
(13728)
(13221)
(13110)
(12933)
(12731)
(12268)
(12050)
(11908)
(11732)
(10300)
(10265)
(9990)
(9537)
(9319)
(9272)
(9088)
(8829)
(8344)
(8253)
学科
(89614)
经济(89542)
管理(42521)
(37675)
方法(33700)
数学(29802)
(29587)
企业(29587)
数学方法(29548)
地方(22267)
(19538)
中国(18983)
(18769)
(16553)
业经(15988)
地方经济(14693)
(13595)
环境(13451)
农业(12997)
(12292)
贸易(12289)
(11835)
(11773)
(11441)
金融(11438)
(10611)
银行(10577)
(10501)
(10142)
理论(10054)
机构
大学(244566)
学院(242867)
(109218)
经济(107052)
研究(89744)
管理(87767)
理学(75283)
理学院(74299)
管理学(72969)
管理学院(72499)
中国(65857)
科学(55352)
(51774)
(47567)
(47257)
研究所(43091)
(42923)
中心(39689)
财经(38215)
(37523)
业大(35571)
经济学(35480)
(34468)
农业(33863)
(33121)
师范(32822)
北京(32504)
经济学院(31817)
(31518)
(29149)
基金
项目(156746)
科学(123016)
基金(113775)
研究(112917)
(99830)
国家(99061)
科学基金(83152)
社会(73134)
社会科(69233)
社会科学(69210)
(60891)
基金项目(59953)
自然(52235)
(51758)
教育(51072)
自然科(50920)
自然科学(50898)
自然科学基金(49983)
资助(46427)
编号(44671)
成果(37429)
重点(36432)
(35826)
(35081)
课题(31658)
(31585)
国家社会(30722)
科研(29958)
创新(29827)
教育部(29642)
期刊
(127427)
经济(127427)
研究(73334)
中国(44061)
学报(40342)
(39174)
科学(36837)
(36674)
管理(30708)
大学(29715)
学学(28317)
农业(26281)
(21199)
金融(21199)
教育(21073)
经济研究(20985)
技术(20207)
财经(19977)
业经(18068)
(17355)
问题(16879)
技术经济(13960)
(13463)
统计(13070)
(12849)
(12410)
世界(12057)
资源(11847)
商业(11333)
(11278)
共检索到364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泽生  曲昭仲  
只有通过融资激励机制来改变或强化各行政区域的污染治理和监督激励强度,才能实现流域上下游整体上的福利优化,有效的流域水污染治理机制需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实现流域水污染治理成本-收益的平衡。对流域水污染成因及其治理的分析表明,在中国现行水污染治理体制下,流域内各行政区域间的激励不相容导致了流域水污染的持续和加剧,也导致了地方政府污染治理监督强度和治理强度上明显的激励不足。通过自主协商和横向要素转移等自组织模式强化上游的治理、融资和监督激励,可有效地实现分散信息下的上下游之间的激励相容,推动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流域水环境的改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志伟  
海河流域是我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但也是水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地区,水污染的有效治理对区域内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海河流域水污染现状及成因的基础上,指出单纯依赖以排污权交易为主的市场化手段进行治污的局限性。最终,分别提出针对省(市)级政府、地市级政府和企业三个层面应该采取的多层次水污染治理结构的制度选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嵩龄  
环境成本是最典型的外部性问题,环境污染成本是整个环境成本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人类对环境成本的认识是随着人类对环境概念的理解而发展的。现代的环境概念,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之上。它基本上包括着两大方面的内容:人类把自然界作为自己经济、社会活动的资源而加以开发利用时所引发的环境问题,人类向自然界排放自身活动的废弃物时所引发的环境问题。由此,环境成本亦应相应地反映这两方面的内容。环境界通常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春华  
目前农村家庭养殖业和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但是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也日渐凸现。本文在详尽分析畜禽养殖污染成因的基础上,对如何治理农村畜禽养殖污染,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海良  乜鑫宇  李丹  
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对我国水环境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为有效掌握太湖流域的水污染情况,以高锰酸盐、氨氮、总磷、总氮等为指标,对2005~2012年太湖流域水质变化趋势及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构建污染指数法对太湖流域水质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治理,太湖流域水质确实得到改善,但仍然处于重污染范畴,而且水质改善速度缓慢。最后,针对太湖流域水污染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胜  陈晓春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受流域自然整体性和流动性的影响,某一行政区的污染通常可以通过水体向另一个或多个行政区转移。传统理论上,人们认为造成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治理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环境执法效率和管理体制的障碍。实际上,以上因素难以从根本上解释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的治理困境。文章运用博弈理论对流域污染治理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信号传递博弈,以及流域上下游地方政府之间的污染治理博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区域利益、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激励机制的影响下,地方政府很难真正履行中央政府的治理政策,而污染外部性和利益冲突则使各行政区之间难以达成合作治理,府际博弈的非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胜  
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政策博弈模型表明:地方政府对环保部门的环境执法有重要影响,在区域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很难真正执行中央政府的治理政策;如果中央政府加大对地方政府的问责力度,可能使地方政府面临巨大的经济发展压力而不得不对本行政区的污染进行治理。为实现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的良好治理,有必要对条块分割的环境管理体制进行调整,改变地方政府的利益偏好,通过采取承诺行动提高中央政府的政策效率和置信度,建立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机制实现流域生态质量改善的政策目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自芳  
以经济学有关理论为分析框架,本文认为我国跨区域河流水污染长期无法根治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公共资源性质和外部治理缺乏市场机制。因此,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建立与完善流域管理机构等措施是实现跨区域水污染有效治理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虞锡君  
跨界水污染严重影响流域水环境保护,严重干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在客观分析太湖流域跨界水污染多方面危害的基础上,揭示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水环境管理体制不合理和水污染防治的制度缺失是跨界水污染的三大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第一,实现流域管理体制创新是破解跨界水污染难题的根本。第二,创建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是破解跨界水污染难题的关键。第三,构建水环境保护联合执法机制是破解跨界水污染的保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魏瑞  
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给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挖掘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及问题对今后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河南省为探讨对象,首先阐述了农业面源污染含义及主要特点。利用文献分析和统计方法对河南省农业化学品投入使用及污染情况进行分析,2007~2014年河南省化肥及农药产量和使用量均呈上涨趋势,污染面积及范围进一步扩大,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化肥、农药、秸秆及生活垃圾。而人口快速增长、经济利益驱使、政策方面不健全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原因。该文认为,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应从推广减量技术,积极发展有机(生态)农业;提高思想认识,树立科学农业发展理念;大力推广精准农业,减轻面源污染程度...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高红贵  
淮河流域是中国水污染最严重的流域之一,也是第一个真正大规模开展水污染管制的流域。在目前的管制制度下,淮河流域的管制是低效率的,虽然短期内政府可以用行政命令的管制方式达到水环境改善的目的,但不能长久。只有建立责任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改变目前的管制制度,才能提高淮河流域的污染管制效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代丹  李小菠  胡小贞  许秋瑾  夏训峰  仪慧民  
为揭示白马湖水污染特征及其成因,在历史监测数据收集的基础上,于2016年11月初对白马湖25个采样点的水质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白马湖水质波动较大,2010~2014年期间,白马湖水体水质总体处于Ⅳ类;2015年好转为Ⅲ类;2016年又下降为Ⅴ类。白马湖水体富营养化综合指数(TLIc)呈显著增加趋势,由最初的轻度富营养化水平演变到目前的中度富营养化水平(TLIc:66.66)。采样期间,白马湖水体主要以氮污染物为主,其次是磷污染物和耗氧污染物。湖泊水体污染程度依次为:北部湖区>东部和中部湖区>南部湖区。湖水中总氮(TN)约83%以溶解性总氮(TDN)的形式存在,氨氮(NH+4-N)占TDN的65%,其次是NO3--N(25%);总磷(P)约60%以溶解性总磷(TDP)的形式存在,正磷酸盐(PO3-4-P)占TDP的55%左右。北部湖区TDN/TDP比值最高(50.51±19.16)(p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夏军  黄浩  
海河流域地处华北平原,是我国七大流域之一,在全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近20年来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与流域的经济发展极其不相适应。本文采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即CGE)分析了海河流域水污染以及缺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将水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加入生产函数中,同时将水污染作为一个单独的污染处理部门,通过扩展的投入产出表分析水资源、水污染治理部门与其他经济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而建立CGE均衡模型。研究表明:海河流域水污染十分严重,和流域水资源短缺相比,水污染控制显得更为迫切。情景分析结果说明,通过流域的水污染治理,尽管传统意义的GDP有所减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维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淮河流域水污染状况逐年加剧,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要借鉴国外经验,通过生态补偿解决流域水污染问题。淮河流域生态补偿一要健全补偿制度,实现生态补偿制度化、法制化;二要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部门职能,为上游生态补偿提供组织保证;三要构建以政府主导为主,其它类型为补充的生态补偿模式;四要完善淮河上游生态补偿责任制,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五要加强上游生态补偿绩效评估,实现效益最大化;六要调动流域上游群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积极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玉阳  宋有涛  王慧玲  布乃顺  
流域水污染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而工业废水是流域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从流域视角出发,借助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通过对工业水污染治理的投入和产出的分析,得出各个流域工业水污染治理效率,为未来流域工业水污染治理提供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松花江、淮河等流域工业水污染治理效率最有效,辽河、海河等流域工业水污染治理效率有待提高。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工业结构等措施,提高流域工业水污染治理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