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60)
2023(15121)
2022(12936)
2021(11891)
2020(9625)
2019(21953)
2018(21404)
2017(40406)
2016(22375)
2015(24797)
2014(24572)
2013(24060)
2012(22681)
2011(20477)
2010(20799)
2009(19130)
2008(18930)
2007(17040)
2006(15502)
2005(14137)
作者
(67189)
(55884)
(55762)
(52427)
(35463)
(27213)
(25204)
(21811)
(21390)
(20151)
(19176)
(19134)
(18241)
(17662)
(17354)
(17086)
(16926)
(16637)
(16272)
(16184)
(14196)
(13996)
(13520)
(12878)
(12693)
(12648)
(12497)
(12477)
(11447)
(11152)
学科
(93126)
经济(93032)
管理(63855)
(59793)
(46709)
企业(46709)
方法(32038)
地方(29470)
(28630)
中国(28186)
数学(26590)
数学方法(26172)
业经(22323)
(21256)
(20082)
农业(19836)
环境(19583)
(17614)
贸易(17598)
(17531)
(16969)
地方经济(15645)
(15202)
银行(15157)
技术(14933)
(14823)
(14737)
(14553)
(14538)
(14403)
机构
学院(315218)
大学(311313)
(122769)
经济(119810)
管理(117630)
研究(114377)
理学(99272)
理学院(97961)
管理学(96267)
管理学院(95676)
中国(87210)
科学(73438)
(69042)
(59836)
(59459)
(55459)
(53952)
研究所(53823)
中心(52481)
业大(49757)
农业(46722)
(45851)
师范(45306)
北京(43726)
财经(42821)
(42459)
(41357)
(39227)
(38415)
师范大学(36406)
基金
项目(208971)
科学(162783)
研究(149911)
基金(147193)
(130623)
国家(129440)
科学基金(109283)
社会(93824)
社会科(88797)
社会科学(88768)
(85593)
基金项目(78766)
(71701)
自然(71582)
自然科(69703)
自然科学(69681)
自然科学基金(68348)
教育(67254)
编号(60758)
资助(59462)
(50770)
成果(48357)
重点(47835)
课题(43900)
(43739)
(42932)
创新(40111)
科研(39816)
发展(39717)
计划(39390)
期刊
(149109)
经济(149109)
研究(91786)
中国(69264)
(54616)
学报(52115)
科学(48727)
管理(43112)
(42453)
大学(38187)
农业(37258)
教育(36134)
学学(35719)
(30359)
金融(30359)
技术(27248)
业经(26943)
经济研究(21755)
(20190)
财经(20058)
问题(19935)
资源(18680)
(17315)
图书(17004)
科技(15935)
(15402)
(15156)
技术经济(14962)
商业(14927)
(14401)
共检索到493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毛文永  
文章在分析岷江上游水电开发规划与流域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都江堰美学、经济、文化价值的再认识和对其进行保护的基本要求 ,讨论了紫坪铺水库工程与都江堰保护的战略抉择问题 ,并论述了流域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桂华  
澜沧江上游流域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再西北三江并流区。本文从澜沧江上游流域独特的高山峡谷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旅游资源的类型调查入手,分析评价其旅游资源、功能特色、旅游市场需求及开发条件,倡导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时进行,提出了使旅游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开发方向和模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兵伟  范建容  王道杰  张建强  佘涛  
GeoProcessing不仅提供空间数据分析的简单功能,而且支持建立非常复杂的地理处理模型来完成定制的地理处理任务和执行批处理操作。通过GeoProcessing地理处理新方法建立流域数字水系模型,是流域水文构成模拟计算、流域水土流失分析等的重要基础。为水文过程模拟分析提供有力支持。以岷江上游流域为研究区,首先使用GeoProcessing建模方法生成岷江上游流域30 m×30 m DEM并对其进行洼地的确定、填充和平地的抬升等预处理,采用D8法计算水流方向和汇流面积,在此基础上实现流域分水岭、河网水系和子流域等参数提取,并建立岷江上游流域数字水系模型。通过模型计算,较精确地确定了岷江上游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金月  王石英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是全球生态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岷江上游因地质构造复杂、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系统异常脆弱和灵敏而备受关注。本文以岷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为研究对象,选取证据权重法(WOE)进行滑坡脆弱性评价,层次分析法(AHP)进行水力侵蚀、景观破坏与污染脆弱性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区各生态主题脆弱性的空间叠加分析;探讨了岷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在不同影响因子作用下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滑坡脆弱性、水力侵蚀脆弱性、景观破坏与污染脆弱性均以轻微度为主,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80.43%、71.89%、75.55%;各生态环境主题脆弱性综合分析表明,54.70%的区域至少面临一种生态问题,面临两种及以上环境问题的区域占15.43%,同时面临三种环境问题的占1.35%。研究结果探讨了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子,对岷江流域乃至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未来应持续关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明  傅斌  王玉宽  彭培好  严坤  
研究流域的水电开发类型与空间格局,可为水库群的累积环境影响评价、流域水电优化布局等提供科学参考。在流域分割的基础上,对岷江上游水电站的基本类型、水电站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构建水电开发率、水电开发密度和水电开发强度3个指标对流域水电开发程度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岷江上游流域水电站类型以高水头低闸坝的引水式小水电为主,高坝大库相对较少。梯级水电开发已拓展至岷江三级支流,汶川—都江堰河段是干流水电开发程度最高的河段,杂谷脑河是水电开发程度最高的一级支流流域。岷江上游流域的水电开发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梯级水电开发密度大于国内主要河流。农村小水电占水电站总数的82%,梯级农村小水电对生态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强  
本文分析了都江堰旅游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都江堰旅游发展的若干思路与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奕成  张薇  王墨  兰思仁  
都江堰水利工程系统是以都江堰渠首工程为核心,经历代发展而形成的成都平原上的区域引水工程系统。工程营建"顺势"进行布局,并"巧藉"自然而立工程主体。工程系统因人居需求"度情"发展,水量控制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工程认知以及技术水平逐代提升。树立正确的生态工程观是都江堰数千年不衰的关键所在,其蕴含的生态智慧产生了广泛的区域示范效益。平原水系格局变迁下的区域人居调适、城市形态演进以及地域景观的生成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系统"以点带面"式多层面人居意义的具体表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昌丽  张继飞  赵宇鸾  刘春艳  
山地生态系统受地形因素影响在垂向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厘清山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异特征是区域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以青藏高原东缘典型流域岷江上游为研究区,将2000、2005、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及DEM数据作为数据源,运用地形位指数、相对变化率和敏感性系数,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地形梯度效应。结果表明:(1)岷江上游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约占总面积的60%和30%;2000~2010年,1~4级地形位上除未利用地外的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指数变化较为明显,林地和耕地不断降低,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不断升高。(2)研究期内岷江上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和各类型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随地形位的升高均呈倒V形变化;2000~2010年,研究区1~12级地形位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增加趋势,13~20级地形位上呈减小趋势。(3)2000~2010年,各地形位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趋势与研究区一致;除1级地形位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幅度略高于研究区外,2~20级地形位上的变化幅度与研究区基本一致。(4)研究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系数均小于1,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缺乏弹性,研究结果可信;2000~2010年各地形位上水域、草地和荒漠敏感性系数不断上升,林地和耕地敏感性系数不断下降。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地形梯度效应进行定量测度,明晰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随地形梯度变化所呈现的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变化特征,为保护区域生态系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延琼  陈国阶  
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2000年遥感资料,在土地利用分类基础上编制景观类型图;运用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选取景观斑块数、变异系数、分维数、分离度、破碎度等反映景观空间格局的指数,从景观斑块特征、景观形状、景观异质性以及景观的空间分布等方面对岷江上游流域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草地与林地构成了研究区景观的主体,二者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5.12%,草地因其面积最大而成为整个景观的基质;②研究区幅员辽阔,以藏、羌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居民喜好聚居等特点,使得耕地、城乡居住建设用地出现小聚居、大散居格局,其分离度与破碎度均较大;③因研究区海拔高差大,整个景观格局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娟  昝国盛  葛建平  
该文通过研究现有土地覆盖下水文分布的空间格局,及不同植被类型集水区内降雨与径流间的关系,来揭示森林生态系统与水文动态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从而为岷江上游的生态环境评价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及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构建岷江流域植被水文模型.模型以水文子模块TOPMODEL为中心,由山地小气候模型MTCLIM和林冠截留模型为其提供水文学参数,研究中水文循环过程涉及植被截留、(实际)蒸散发、降雨入渗和土壤水分动态等.最后将模型应用于岷江上游典型支流——杂古脑流域,对其1995年7—9月的径流特征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显示,7—9月日径流量总体趋势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炜银  陶建平  
在岷江上游大沟流域,以受干扰而退化,经封育后自然恢复至灌丛阶段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自然恢复灌丛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在1 hm2的灌丛群落样地中,共调查到木本和草本植物43科,88个属,135种,其中:草本21科44属49种、木本34科47属86种。木本物种数和个体密度都随着基径级、高度级而递减;不同高度级和不同基径级的个体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恢复后的灌丛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岷江上游自然恢复灌丛阶段的植物群落其外貌虽然呈现灌丛状,但其组成成分却相当丰富,其中本研究区域的顶级乔木树种如辽东栎等已在群落中出现并占有较大的优势。对于该区的退化群落而言...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陈纪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钟美玲  唐勇  王尧树  梅燕  潘元琪  郭悦  
以"熊猫谷"为研究案例,采用定量研究设计,从景观感知的视角设计调研问卷,使用IBM SPSS处理数据,测量不同调研对象对于"熊猫谷"景观游憩价值的感知特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熊猫谷"最重要的游憩价值为生态价值、治疗价值和未来价值;年龄、学历和职业等人口学特征与景观游憩价值具有相关性;基于重游意愿的游憩价值感知具有显著的差异化特征。研究结论揭示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多重游憩价值特征,可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大熊猫公众教育、教育旅游和游憩示范基地提供借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小玲  
通过采用SWOT法分析岷江上游地区生态旅游业开发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从而提出适宜的生态旅游业开发对策,更好地利用旅游资源,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促进灾后重建工作中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舸,保继刚  
都江堰市旅游区位分析及旅游发展研究刘舸保继刚(广东省环境保护学校,广州)(中山大学地理系,广州)1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地位分析1.1旅游资源现状都江堰市旅游资源数量多,质量高,融自然风光与名胜古迹于一体,发展潜力大。其中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有青城山和都江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