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06)
2023(13996)
2022(12257)
2021(11673)
2020(9760)
2019(22566)
2018(22607)
2017(42519)
2016(23746)
2015(27026)
2014(27303)
2013(26890)
2012(25232)
2011(22451)
2010(22619)
2009(20680)
2008(20356)
2007(18218)
2006(16129)
2005(14076)
作者
(69645)
(57636)
(57414)
(54857)
(37099)
(28039)
(26161)
(22668)
(22317)
(21044)
(20292)
(19473)
(18576)
(18119)
(17772)
(17734)
(17225)
(17068)
(16637)
(16568)
(14443)
(14390)
(14055)
(13377)
(13092)
(12906)
(12885)
(12881)
(11694)
(11462)
学科
(94016)
经济(93916)
管理(65807)
(58746)
(47390)
企业(47390)
方法(38834)
数学(33020)
数学方法(32502)
(28451)
地方(27985)
中国(25361)
(22981)
(21486)
业经(21155)
农业(19050)
环境(17404)
(16491)
理论(16440)
(16192)
(15412)
贸易(15401)
(14811)
地方经济(14084)
教育(13804)
技术(13697)
(13283)
(12922)
财务(12841)
(12836)
机构
大学(329340)
学院(329252)
管理(127795)
(120539)
经济(117285)
研究(113131)
理学(109232)
理学院(107867)
管理学(105707)
管理学院(105144)
中国(84542)
科学(74724)
(72428)
(58249)
(56997)
(55563)
(53980)
研究所(52954)
中心(52431)
业大(51804)
(47940)
师范(47482)
北京(45720)
农业(44355)
财经(43320)
(42326)
(41886)
(39024)
(39009)
师范大学(38236)
基金
项目(225479)
科学(174917)
研究(165714)
基金(158657)
(138494)
国家(137275)
科学基金(116624)
社会(99856)
社会科(94125)
社会科学(94093)
(91668)
基金项目(85537)
自然(77030)
教育(75969)
(75664)
自然科(75024)
自然科学(75007)
自然科学基金(73587)
编号(69811)
资助(64896)
成果(56989)
重点(50922)
(48994)
课题(48799)
(48078)
(45698)
科研(42805)
创新(42605)
项目编号(41464)
大学(41258)
期刊
(143235)
经济(143235)
研究(96337)
中国(70120)
学报(55164)
(52358)
科学(49858)
管理(46119)
教育(44612)
(42003)
大学(41118)
学学(37971)
农业(36542)
技术(30333)
(27179)
金融(27179)
业经(24146)
图书(22183)
财经(19932)
经济研究(19417)
资源(18876)
问题(18601)
(18507)
(16923)
科技(16764)
(16428)
理论(16335)
技术经济(15424)
书馆(15339)
图书馆(15339)
共检索到500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操建华  
内河流域的工程开发对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有巨大的负面影响,相关生态补偿制度亟待完善。湖南省土谷塘枢纽工程的渔业生态补偿给出了一种相对合理可行的实施方案。在分别从资源保护和生态损害赔偿两方面回顾和评价渔业生态补偿实践进展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湖南省湘江流域和土谷塘案例渔业生态补偿的主要做法、启示和建议。具体包括:政府重视和法律法规的健全、以专业机构参与的渔业专项环评为抓手构建生态补偿体系、包含生态损害赔偿和渔业资源修复的技术评估标准的建设、渔业生态补偿的具体实施管理办法的研究、责任追究机制的建立、专业机构监测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操建华  
内河流域的工程开发对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有巨大的负面影响,相关生态补偿制度亟待完善。湖南省土谷塘枢纽工程的渔业生态补偿给出了一种相对合理可行的实施方案。在分别从资源保护和生态损害赔偿两方面回顾和评价渔业生态补偿实践进展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湖南省湘江流域和土谷塘案例渔业生态补偿的主要做法、启示和建议。具体包括:政府重视和法律法规的健全、以专业机构参与的渔业专项环评为抓手构建生态补偿体系、包含生态损害赔偿和渔业资源修复的技术评估标准的建设、渔业生态补偿的具体实施管理办法的研究、责任追究机制的建立、专业机构监测和渔政监督、资源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以及推行全流域的联合行动机制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杜林远  高红贵  
我国流域上游地区为保护水资源生态环境,实施严格的源头控制,并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因此,亟待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流域生态补偿是以水资源作为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控制因素和补偿载体,通过水资源能有效转移上下游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本文以湘江流域为例,从生态建设与保护成本分析法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两种方法出发,对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进行量化,得出制定科学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应凸显水资源价值,依据地区差异实行差异性补偿的结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俊威  杨亦民  
基于CVM条件价值法,通过对湘江流域8个主要城市的居民进行实地调研,有83.87%的居民有支付意愿,采用非参数估计测算出湘江流域居民的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为127.72元(人/年)。以"基本特征""居住地特征""水环境意识""现状评价""心理预期"5个影响因素分15个影响因素变量对居民支付意愿WTP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教育层次对WTP有显著正影响;居住地时长、水环境产权意识、政策了解度、对政府治理预期对WTP有极显著正影响;湘江流域水质、植被覆盖度对流域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有显著负影响;居住地离江距离对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林远  许莹莹  高红贵  
开展流域生态补偿综合效益评估,能够研判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的有效性,进而有效改善生态补偿机制。文章构建多层次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5—2019年岳阳市、长沙市、湘潭市、株洲市、衡阳市与永州市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采用熵权法定量评价水源地生态补偿综合效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各效益的动态演进过程。研究发现:(1)随着生态补偿政策的推进,2015—2018年湘江流域生态补偿综合效益逐年上升,仅在2018—2019年略有下降,其中社会效益得分与经济效益得分均高于综合效益得分,而生态效益得分则低于综合效益得分。(2)长沙市综合效益得分最高,永州市次之,湘潭市与岳阳市最低,长沙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分均处于较高水平。(3)2015—2019年三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大致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变化态势。(4)生态补偿资金投入、政府企业与公众参与以及城市发展的合理规划是提升湘江流域生态补偿综合效益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晓华  赵运林  
流域生态补偿是河流综合治理的发展方向。湘江流域水权交接能够有效解决水资源"行政外部性"矛盾,生态补偿可以解决水资源"经济外部性"问题,两者的有机结合的水权交接补偿机制是湘江流域综合治理的有效手段。设计湘江流域水权交接生态补偿机制,还需要针对湘江流域特点,在界定交接点的基础上找准水权交接生态补偿机制的路径与方式,才能有效运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英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FECP)是以购买(通过提供补贴的方式)森林所有者的流域森林服务的项目,它通过经济手段来协调与社区生计之间的矛盾。案例研究发现,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项目仍然通过自上而下的指挥控制方法来使农户参加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而丝毫没有考虑农户在对森林的贡献、家庭劳动力类型、个体偏好和意愿等方面的多样性。这种手段给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可持续性带来负面的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超显  彭福清  陈鹤  
以湘江流域长沙段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CVM调查数据对流域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以"外部特征"、"现状评价"、"心理特征"取代传统研究的"个人社会经济特征"作为"支付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更具全面性和解释力;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比传统回归模型分析更具整体建构性和优越性;居民的支付意愿不仅取决于外部条件和现实能力,也取决于居民的心理特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志贤  李佳喜  
本文以湘江水质和水文数据为基础,首次结合各地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引入补偿标准系数,以湘江流域所在区域为例进行生态补偿资金测算,提出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初步设想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湘江流域水资源保护提供指导,最终实现湘江流域区域共赢。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志贤  李元钊  李佳喜  
充分考虑生态补偿主体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支付能力、对环境污染的贡献率,科学、公平、合理制定生态补偿标准是推动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关键点之一。本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湘江流域内各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支付能力、环境污染的贡献率进行界定与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补偿系数,对统一的补偿标准进行修正,实现补偿标准的科学、客观、公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任宗伟  葛雅丽  王玉娇  刘莉  陶晓明  
主要研究长江内河枢纽港中位选址问题。首先,阐述了枢纽港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其次,分析长江流域主要港口的现状;然后建立基于成本最低的整数规划模型,对长江流域主要的21个港口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枢纽港的最优选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麻智辉  高玫  
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涉及到流域上下游省区间的生态和利益关系,牵涉的范围广,利益主体多,省域之间的协商难度较大,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更难。本文以国家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新安江流域为典型进行实证研究,剖析了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的难点与问题,构建了全新的体系框架,提出了推进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机制的政策建议。这对于化解区域利益冲突、完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推动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在全国展开、促进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晓红  虞锡君  
随着城乡安全饮用水问题的日益严峻,建立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迫在眉睫。本文以钱塘江流域为例,对水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钱塘江流域多数断面不符合浙江省水功能区划要求,跨界水污染现象显著。为改善流域水质,急需建立"污染者付费"的补偿机制。本文依据"治污成本"数据,测算了补偿标准,设计了"功能区目标水质差额法"和"出入境水质差额法"两种补偿方案,并模拟测算了杭州—桐乡断面的年度补偿金额。研究结论对于流域构建水生态补偿机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西琴  高佳  马淑芹  刘子刚  
生态补偿分担比例是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依据流域生态治理阶段,针对跨省重要水源地生态补偿,提出试行阶段、修复阶段、稳定阶段等3个阶段分担比例确定的思路。试行阶段以污染控制和水质改善为目标,补偿资金由流域上游、下游、国家三方共同分担,且在3年期间国家分担比例逐渐降低;修复阶段以生态资源保护为主,补偿目标是水质与水量同时达标,分担比例以上游、下游水量分配作为依据,双方共同承担;稳定阶段以上下游互利双赢、绿色发展为目标,以机会成本的宏观经济指标作为分担依据。通过对九洲江流域鹤地水库生态补偿的实证研究,补偿资金在3年试行阶段上游广西、下游广东、国家三方承担的比例分别为:第一年25.00%、25.00%、50.00%,第二年28.50%、28.50%、43.00%,第三年33.30%、33.30%、33.30%。修复阶段广西、广东、国家分担比例为39.30%、53.60%、7.1%;稳定阶段广西、广东分担比例为48.60%、51.40%。本文为确定九洲江流域生态补偿分担比例提供参考,并可为建立流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提供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亦文  吴荆  蔡宏宇  
基于2011-2018年湖南湘江、资水、沅江和醴水流域数据,运用DID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湘江流域“河长制”的生态环境治理效应。结果显示:河长制对湘江流域内水污染的质量改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河长制政策对于河水质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动态效应。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河长制除直接影响河水质量外,还通过推动流域内部产业结构升级以及能源结构调整间接降低了河水的污染程度,改善了水体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