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95)
- 2023(7820)
- 2022(6734)
- 2021(6040)
- 2020(5046)
- 2019(11589)
- 2018(11142)
- 2017(21782)
- 2016(12032)
- 2015(13581)
- 2014(13815)
- 2013(13822)
- 2012(13031)
- 2011(11917)
- 2010(11955)
- 2009(11123)
- 2008(11173)
- 2007(10296)
- 2006(8699)
- 2005(7767)
- 学科
- 济(59023)
- 经济(58976)
- 管理(32230)
- 业(30321)
- 方法(27732)
- 数学(25163)
- 数学方法(24972)
- 企(23077)
- 企业(23077)
- 地方(15535)
- 农(15025)
- 中国(13554)
- 财(12990)
- 学(12066)
- 贸(10564)
- 贸易(10563)
- 业经(10503)
- 易(10188)
- 农业(10161)
- 地方经济(9490)
- 环境(9298)
- 制(8604)
- 和(8318)
- 融(7845)
- 金融(7843)
- 务(7565)
- 财务(7551)
- 财务管理(7530)
- 银(7516)
- 银行(7494)
- 机构
- 大学(182827)
- 学院(182306)
- 济(77570)
- 经济(76001)
- 管理(68724)
- 研究(62956)
- 理学(59946)
- 理学院(59140)
- 管理学(58098)
- 管理学院(57744)
- 中国(46207)
- 科学(40703)
- 京(38047)
- 财(33595)
- 农(33194)
- 所(32820)
- 研究所(30238)
- 中心(29277)
- 业大(28525)
- 财经(27532)
- 江(27282)
- 农业(26489)
- 范(25168)
- 经(24976)
- 经济学(24949)
- 师范(24943)
- 北京(23554)
- 经济学院(22942)
- 院(22488)
- 州(21409)
- 基金
- 项目(125313)
- 科学(99072)
- 基金(91697)
- 研究(88882)
- 家(80839)
- 国家(80238)
- 科学基金(68155)
- 社会(57396)
- 社会科(54536)
- 社会科学(54516)
- 基金项目(49394)
- 省(49198)
- 自然(44225)
- 自然科(43171)
- 自然科学(43156)
- 自然科学基金(42390)
- 划(42016)
- 教育(40531)
- 资助(36695)
- 编号(35434)
- 重点(28943)
- 发(28202)
- 成果(27957)
- 部(27915)
- 创(25733)
- 科研(24501)
- 课题(24472)
- 创新(24205)
- 国家社会(24136)
- 计划(23540)
共检索到256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学霞 陈丽华
水土流失是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不能仅从单因子入手,而应该从景观水平上综合考虑,从中找出主要的生态影响因子,寻求减轻水土流失的途径和方法。该文以罗玉沟流域为研究区域,以遥感解译的3期土地利用图、实地观测的水文泥沙数据为数据源,利用ARC/VIEW的景观格局分析模块,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景观格局对水土流失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土流失过程受自然、人为等多因素综合影响;多样性大,均匀度高,破碎度低,稳定性高的景观格局有较高的水土保持效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运军 张树文 侯伟 张养贞 包春红
探讨基于乌苏里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乌苏里江界河的水土流失的影响,无疑对于乌苏里江界河的国土防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地形图、MSS和TM影像数据提取乌苏里江流域1954年、1976年和2000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应用一个改进型的土地利用结构的特征指标,分析了乌苏里江流域近50年来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于乌苏里江的水土流失的影响。近50年来,由于以沼泽地为代表的水土保持权重值高的地类面积日益缩小、破碎化程度呈增高趋势,而旱地等低权重值地类面积迅速扩张、连通性增强,改进型土地利用结构特征指标呈下降趋势,3个时期的指标值分别是18.21937、9.72415、2.57338,表明近50年来乌苏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新华 张晓萍 杨勤科 李锐
回顾了国内外土壤侵蚀模型中不同地形指标及地形因子的提取技术,认为无论是统计模型还是物理模型,其采用的地形指标均局限于坡面或沟道,而对大尺度范围内的地形因子研究较少。本研究根据地貌学意义和水土保持学意义的不同,以宏观水土流失评价与预测为目的,主要选取了宏观尺度上的地形指标,认为坡度是微观尺度(如1∶1万,1∶5万)的最佳应用指标,而在宏观尺度上(如1∶100万)则可选择地形起伏度、河网密度、地形粗糙度和高程变异系数等作为分析指标。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尺度 地形因子 数字高程模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洪江
本文试图将水土流失及其影响因素作为小流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系统,对系统内各因素的作用及系统特性进行分析,以期深化对这一系统的认识,并期望在实践中抓住主要因子进行综合防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流域水土流失是由多个元素构成、并深受外界环境影响和制约的一个复杂系统.它是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从建 林若静 郑振婧 王佳瑞 孙九林
【目的】采用RUSLE模型,定量分析黄河中游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分布特征,为区域水土流失防治提供重要理论支撑。【方法】基于2000年以来Landsat TM和OLI数据,采用RUSLE模型与空间信息技术(GIS和RS)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黄河中游典型小流域土壤侵蚀的特征,分析得出土壤侵蚀敏感区。【结果】(1)研究区土壤侵蚀模数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表明区域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2)2000—2018年研究区土壤侵蚀得到了有效控制,除轻度侵蚀面积上升外,其余侵蚀面积呈下降趋势,即土壤侵蚀高等级逐步向低等级转移。(3)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集中在流域的沟壑地区,在土壤侵蚀发生过程中,侵蚀首先发生在河流两侧,随之向人类活动地区扩散。(4)该地区在研究期内土壤侵蚀总量相对稳定,水土保持质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研究区中部、北部及南部是水土保持的重点区域,尤其是流域沟壑是生态修复最为重要的区域。【结论】本研究为黄河中游小流域水土流失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其研究结果对于黄河中游生态恢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秋华 黄炎和 范胜龙 林金石 季翔
以福建省晋江西溪流域为试验区,在分析景观格局与水土流失强度关系的基础上,通过BP模型构建两者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模拟优化景观格局后的水土流失情况.结果表明:(1)该流域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茶园景观和裸地景观;景观面积类型、斑块数量、加权面积的平均形状指和平均分维数与水土流面积呈正相关,景观连接度与水土流失呈负相关,平均斑块大小、多样性指数、散布与并列指数与水土流失不显著相关.(2)景观格局与水土流失面积间存在精度较高的BP映射关系,误差绝对值小于5%.(3)应用BP模型优化茶园与裸地的景观格局,预测水土流失面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甄霖 谢高地 杨丽 陈操操 郭广猛 刘雪林
对流域微观尺度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研究是进行宏观尺度土地资源研究和管理的基础。本文旨在探讨中国西部黄土高原泾河流域村落尺度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识别并分析资源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冲突与解决方案。研究所用资料来自社区快速评估(RRA)、参与式社区评估(PRA)、农户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统计资料等。应用系统抽样法对泾河流域上游的南庄村和史么村的90个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在各村进行PRA研究。主要研究结果有:①通过PRA方法,首次恢复和直观再现了村落尺度1950年代以来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图及其变化,与1950年代相比,1985年~1995年代中期林地和草地面积呈增加趋势,主要得益于荒山造林。199...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冲突 PRA 泾河流域村落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腾
以上杭县上坊小流域为研究区,基于GIS和RS技术,通过降雨量、土壤、植被等模型因子的合理选择,利用RUSLE模型对研究区2015年和2017年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等因素与水土流失的耦合关系,并进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效果评估.结果表明,上坊小流域水土流失主要以轻度和中度流失为主,两者流失面积占流失总面积的85.45%;与2015年相比,2017年上坊小流域水土流失有所改善,流失面积下降了3.64%.研究结果说明上杭县上坊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水土流失,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宋瑜 江洪 余树全 周国模
水土流失是一个严峻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了解景观基质和格局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将有助于水土保持措施的定量设计和发展有效的景观恢复技术。文章分析了景观基质与景观格局,特别是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景观格局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通过对水土流失的景观尺度分析,以及相关研究方法与手段的比较。最后提出,在流域和区域尺度上,利用遥感技术和分布式土壤侵蚀模型技术,建立干扰压力下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对水土流失影响的预警系统的构想。参64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圣云 段练成
生态福利绩效是提升人类福祉的生态效率,分析生态福利绩效的时空格局与驱动效应有助于揭示中国人类福祉提升的生态效率地区差异及其原因。论文基于主客观综合福祉视角,对中国生态福利绩效的时空格局演变进行分析,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和随机前沿分析法(SFA)深入揭示中国生态福利绩效变化的驱动效应以及经济增长效应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1) 2006—2018年中国生态福利绩效变化主要依赖经济增长效应驱动,但由于环境福祉效应与社会福祉效应的掣肘,中国生态福利绩效整体上从3.052降至2.641。在经济增长效应的决定因素中,技术进步发挥着最主要的促进作用。(2)中国南方省份与北方省份生态福利绩效的平均值差距由2006年的0.762扩大至2018年的1.005,表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南方地区的经济增长效应值远高于北方地区,是中国生态福利绩效南北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3)中国生态福利绩效变化整体显现为经济增长驱动模式,仅北京、天津、上海为“经济增长+环境福祉改善”驱动模式。南北区域及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的决定因素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可为推进中国生态福利绩效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秀霞 李天宏 倪晋仁
以黄河、延河、杏子河、纸坊沟四级流域尺度为例,应用信息熵原理分析了各级流域尺度上土壤水力侵蚀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空间相关性,通过比较各因子在不同空间尺度上与土壤侵蚀的相关性,定量分析了土壤侵蚀过程的空间尺度效应。分析结果给出了降雨、地形、土质、植被等因子在不同流域尺度上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大小,以及每个尺度上各影响因子重要性的主次顺序。总体而言,随着流域空间尺度的增大,各因子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具有放大或缩小效应,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随之易位,其中微观因子的控制作用有所减小,而宏观因子的控制作用则逐渐突显。本文建立的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尺度效应的定量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有助于解决当前土壤侵蚀评估模型普遍存在的尺度转化和区域通用性问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建香 张勃 张华 张多勇 戴声佩 马中华
应用RS/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分析了黄土高原马莲河流域2000年和2007年的景观格局变化与水土流失。结果表明:马莲河流域的景观格局和水土流失方面近8 a发生了重要变化:①建设用地、水域、中高盖度草地以及林地面积增加,低盖度草地、耕地等面积减少,其中超过50%的低盖度草地补充为中高盖度草地;②斑块数量、斑块密度以及多样性指数在减小,说明斑块破碎化程度减小,生态系统趋于稳定化,生态功能逐渐增强;③土壤侵蚀总量减小12 506.76 t,水土流失明显减弱,其变化原因与当地植被恢复、人类活动、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增加等因素密切相关,尤其是世行项目和国家退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季翔 黄炎和 林金石 蒋芳市 余明明
为探讨对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坡形与水土流失关系,弥补以往多基于小区或室内试验的代表性不足,以DEM为基础数据,在现有P指数的基础上构建了表征纵向坡形的Pv指数,并以西溪流域中的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分析坡形-水土流失关系。结果表明:1)Pv指数表征的坡形-水土流失关系更符合小区试验结果,因此在量化纵向坡形方面更合理;2)总体上,直线坡的水土流失强度最大,然后向凸形坡和凹形坡的方向递减,且凸形坡的水土流失强度大于凹形坡,但坡度<15°时,直线坡的水土流失强度降为最小,向两侧递增;3)坡形对水土流失的作用小于坡度、大于坡长,且坡度为25°~35°、坡长为30~50m时该作用最显著;3)坡形对水土流失的作用主要集中在微凸坡和微凹坡与直线坡之间,其他坡形对水土流失的作用较小,因此Pv为-0.4~-0.2和0.2~0.4时改造坡形对防止水土流失的收效最佳。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坡形 DEM 坡度 坡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蔡立雄 郭熙保
水土流失问题已成为中国最大环境问题之一。在长期的实践中,科研工作者总结出了小流域治理模式以及相应的治理方法,在过去较长时间里对水土流失区的生态恢复与农业增产增收起到重要作用;但在市场经济发展到较高级阶段的今天,这种模式在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时增加方面遇到较大困难,进一步治理与治理成果的巩固面临诸多困境。为提高生态恢复效果并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有必要改变原有的人地捆绑的治理模式与以乡村为中心新农村建设思路,实施以城带乡和小县大城思路,形成以一个区域中心城市带若干个县域中心城镇,辅以部分宜居宜业的富有人文与经济价值的中心村镇的网络型人居与产业结构。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城镇化 区域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