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55)
- 2023(9390)
- 2022(7768)
- 2021(6967)
- 2020(5742)
- 2019(12627)
- 2018(12178)
- 2017(22445)
- 2016(12588)
- 2015(13759)
- 2014(13239)
- 2013(13165)
- 2012(12330)
- 2011(11261)
- 2010(11079)
- 2009(9996)
- 2008(9671)
- 2007(8416)
- 2006(7486)
- 2005(6605)
- 学科
- 济(53028)
- 经济(52975)
- 管理(34881)
- 业(30185)
- 企(23008)
- 企业(23008)
- 方法(21820)
- 数学(19555)
- 数学方法(19374)
- 地方(14825)
- 贸(14820)
- 贸易(14817)
- 易(14509)
- 学(14350)
- 农(14288)
- 中国(13362)
- 财(10942)
- 业经(10665)
- 环境(10449)
- 农业(10056)
- 出(9757)
- 地方经济(8864)
- 和(8476)
- 资源(8179)
- 口(8072)
- 出口(8054)
- 出口贸易(8054)
- 制(7836)
- 技术(7747)
- 划(7233)
- 机构
- 大学(182819)
- 学院(181540)
- 济(72470)
- 经济(71088)
- 研究(69855)
- 管理(66116)
- 理学(57920)
- 理学院(57094)
- 管理学(55961)
- 管理学院(55648)
- 中国(50640)
- 科学(49372)
- 农(42570)
- 京(39659)
- 所(38318)
- 研究所(35861)
- 业大(34575)
- 农业(34400)
- 中心(30681)
- 财(29186)
- 江(26683)
- 院(25688)
- 北京(24503)
- 范(24377)
- 师范(23927)
- 财经(23868)
- 科学院(23100)
- 省(23094)
- 农业大学(22584)
- 经济学(22425)
- 基金
- 项目(135989)
- 科学(106488)
- 基金(99892)
- 家(93001)
- 国家(92289)
- 研究(88143)
- 科学基金(76779)
- 社会(56958)
- 社会科(54101)
- 社会科学(54084)
- 自然(53697)
- 基金项目(53519)
- 省(53344)
- 自然科(52307)
- 自然科学(52284)
- 自然科学基金(51358)
- 划(46265)
- 资助(40088)
- 教育(38643)
- 编号(32723)
- 重点(31944)
- 发(30675)
- 计划(29011)
- 部(28964)
- 创(27956)
- 科研(27122)
- 创新(26298)
- 科技(26083)
- 国家社会(24510)
- 成果(24141)
共检索到260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彬彬 何钰滢 戴志军
入海河口形成的冲积沙岛滩涂因陆海水沙变异而出现快速冲淤已成为当前河口城市发展关注的焦点。崇明岛为我国最大的入海河口冲积沙岛,其滩涂给上海提供极其重要的空间资源,但因流域和河口高强度人类活动可能导致滩涂出现新的变化状态。据此,通过长达30多年的环岛实测地形资料,基于ArcGIS平台摸清崇明岛滩涂资源变化过程及主控要素。研究结论主要包括:(1)崇明岛各段滩涂冲淤过程复杂多变,冲淤交替频繁;但总体上北部、南部和东滩滩涂面积均为正增长,分别增加170 km~2、8 km~2和51 km~2。(2)促淤圈围工程导致北支泥沙量增多加速河槽萎缩淤积,是北部滩涂增长的主因。(3)新桥水道北移且有所淤浅导致南部滩涂面积淤涨,而东滩快速围垦及岸堤向海推进引起东滩滩涂面积扩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孟飞 刘敏 吴健平 郑国强 张心怡
基于遥感资料和GIS分析,对2000年~2003年浦东新区河网(包括河流、池塘、养殖鱼塘)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相互转变数量特征,河网水系的变化强度、河网流失强度的区域分异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对河网缩减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①2000年~2003年,浦东新区河网水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水域面积减少和河网密度的快速降低,其中河流面积净减少449hm2,年平均流失率4%,河流密度年平均缩减率为5%;②城市化不同发展程度对河网水系有不同的影响规律,城市化率很高的主城区,河网水系稳定,变化很小;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城市边缘区,城市化进程迅速,河网水系缩减迅速;城市化水平低,远离市区,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绳祖 张国安 张卫国 李茂田 葛建忠
大河入海河口由于巨量泥沙堆积以及潮汐作用,往往发育着河口沙岛。崇明岛是世界上典型的河口沙岛,近年来,随着长江流域泥沙来源锐减以及河口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等,给崇明岛周边岸滩沉积环境带来深刻影响。研究依据2015年9月~2018年4月对崇明岛周边14个岸滩断面的表层沉积物采样数据和定点水文观测资料,分析崇明岛周边岸滩沉积环境特征和区域性差异,探讨不同岸滩断面沉积过程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崇明岛岸滩沉积物以砂质粉砂和粉砂质砂为主,沉积物中值粒径总体表现为南岸>北岸>东滩,平均为48μm。南、北岸岸滩总体表现为坡陡、滩窄,沉积物自西向东逐渐变细的特征,北岸岸滩坡度略缓,南岸崇头至庙镇之间存在局部细颗粒物质沉积区;东部岸滩滩宽、坡缓,整体表现为"北细南粗"的沉积特征。岸滩沉积断面上,上细下粗,高潮滩处粘土组分含量相对较高,水下斜坡和河槽底部粉砂含量较高。南、北支河势演变形成了崇明岛"南坍北涨"沉积环境的分布格局;径、潮流作用对岸滩断面沉积物分布特征影响明显;风浪对崇明东滩浅滩沉积物具有强烈的分选作用;潮滩植被主要影响细颗粒沉积物在潮间带的分布;流域来沙减少对崇明东滩前沿沉积环境趋势影响显著。
关键词:
崇明岛 岸滩 沉积环境 影响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阮俊杰 苏敬华 王卿 王敏
利用2000、2005、2010年航空遥感影像解译的崇明岛土地利用数据,结合同期社会经济数据,研究政策驱动下的崇明岛城市生态空间变化规律。研究表明:2000~2010年,崇明岛生态空间快速增加,后五年较前五年增长幅度更大;除东滩地区外,其余乡镇的生态空间均有增长,后五年的变化幅度较前五年大;崇明岛生态空间格局趋于稳定,后五年的好转趋势优于前五年。崇明生态岛建设政策驱动下的绿色景观规划和管理是岛屿生态空间提升的主要因素,同时,由于政策的驱动,生态胁迫对崇明岛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有所减弱,可以看出,政府的干预和调控行为对生态空间的管理和保护具有极其重要作用。
关键词:
崇明岛 城市 政策 生态空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波 周云轩 郑宗生 刘志国 李贵东 张杰
河口滩涂位于江河入海口前沿,其岸线受江河上游来水来沙、海水潮汐动力和人为因素影响处于不断变化中。针对遥感人工目视解译判读出岸线进行冲淤变化分析方法的不足,提出了面向对象的岸线遥感识别提取方法,阐述了整个遥感迭代识别提取过程。以长江河口崇明东滩为实验区,选取长江口1990年12月4日、1995年4月6日、2000年6月14日和2005年11月27日4个时相的陆地卫星TM/ETM+遥感影像,对其进行基于面向对象的识别处理,直接提取相应年份的岸线和滩涂陆域多边形,对4个年份的陆域多边形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得到了崇明东滩自1990年以来15年间的冲淤空间变化。应用表明面向对象的遥感分析识别技术在河口滩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葆华
通过对崇明岛的实地考察,在充分分析崇明岛农业资源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崇明岛都市型农业和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设想
关键词:
崇明岛 农业资源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庄怡琳 杨海真 郭茹 曾刚 马兴发
提出了将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与系统分析法理论集成起来构建生态岛建设过程中环境类指标的方法和步骤。指标构建过程分为4个步骤:(1)首先利用已有生态区域(岛)相关环境类指标确定备选指标集;(2)利用PSR模型对指标逻辑关系进行分析筛选;(3)以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利用系统分析法确定指标核心要素,得到二次筛选指标;(4)以2030年为远期目标年,以综合性和动态性为依据确定最终指标。以上海市崇明岛为例,确定水、气、土为核心考核要素,构建了基于崇明生态岛建设过程的近期及远期目标的环境类考核指标体系。指标评价结果表明,崇明生态岛建设过程中环境类综合指数为72,其中环境压力指数、环境质量指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坤 蔡永立 郭纪光 左俊杰
绿色河流廊道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持生物多样性,提高景观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以崇明岛为例,探讨绿色河流廊道景观格局定量研究的方法,针对绿色河流廊道景观格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绿色河流廊道建设建议。利用GIS处理河流廊道基础数据,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以景观格局指数为依据,从崇明岛绿色河流廊道景观构成和廊道网络结构两方面详细分析崇明岛内各行政区域的不同绿色河流廊道的景观格局。结果表明:绿色河流廊道总长为952.26 km,廊道建设率基本在80%以上;绿色河流廊道普遍较窄,平均宽度仅为9.96 m,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崇明岛绿色河流廊道比较缺乏,总密度仅...
关键词:
绿色河流廊道 崇明岛 廊道结构 网络结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晟吕 胡静 李立峰
为更好地推动崇明低碳生态岛的建设,在应用以自下而上的部门法为基础的区域范围温室气体排放评估核算方法,全面核算崇明岛能源消费及温室气体排放现状的基础上,应用LEAP模型,通过情景分析预测崇明岛中长期能源消费需求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并进一步应用对数平均指数法(LMDI)对影响崇明岛未来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参考情景下,崇明岛能源消费总量从2010年的101万吨标煤增加到2050年的533万吨标煤,净碳足迹从2010年的238万吨CO2e增加到2050年的579万吨CO2e。崇明岛能源消费需求和碳排放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未来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通过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敏 阮俊杰 王卿 沙晨燕
基于RS与GIS技术,选取斑块边界密度、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聚合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等,研究了崇明岛2000-2008年景观格局的组成和动态变化特征,根据崇明岛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分析了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崇明岛景观格局从2000-2008年发生了较大变化,除耕地和未利用土地外,其余景观类型面积呈增加趋势。全岛景观破碎程度降低,异质性减弱,斑块结合不紧密,景观连通性变差,景观整体趋于不稳定。滩涂发育、气候变化是影响崇明岛景观格局演变的基本因素;人口增加、经济增长、城市化和政策导向则是导致崇明岛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崇明岛 景观格局 驱动因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和琴 蒋智勇 陈吉余
在21世纪世界环境与发展相互协调的历史背景下,有着自然优势的崇明岛开发成为上海现代化发展第三次飞跃的战略性目标之一。从长江口和崇明岛发育自然和人工控制后自然适应演变规律的历史和现状,探讨实现崇明岛开发的自然秉赋与制约因素,近两千年来长江河口自然演变规律的分析结果表明:弯道侧向环流及其对泥沙的输运对河口沙坝和汊道发育演变以及流域内众多大型工程对河口环流结构的影响研究,将是对长江口综合治理的理论前提,更是崇明岛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开发的基础。而且,风能、湿地生态功能和岛内沟河网的自然生态功能、湿地生态功能和岛内沟河网的自然生态功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实现崇明岛的零污染开发和治理。
关键词:
崇明岛开发 弯道 环流 可再生资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振兴 陈庆强 杨钦川
崇明岛作为我国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其形成发育与长江来水来沙息息相关。历史上就有崇明岛围垦筑堤的记载,近60年来崇明岛东部地区所筑大堤主要有54大堤、64大堤、68大堤、92大堤和98大堤。选取正东、东北、东南不同方向的4个断面,以大堤位置代表所筑年份海岸线位置,对崇明岛东部淤涨速率及滩地淤涨面积变化进行计算,结果表明:(1)近60年来崇明岛东部整体淤涨速率约为200 m/a,淤涨面积年均增长率为2.80 km~2/a;(2)不同断面上淤涨速率存在差别,其中正东方向断面上淤涨最快;(3)不同时段崇明岛东部各断面淤涨速率存在快慢变化。各断面上,20世纪90年代的淤涨速率均最大。对比发现,20世纪50~80年代崇明岛东部淤涨速率的变化趋势,与同期长江年入海泥沙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20世纪90年代,由于围垦强度加大,两者变化趋势不一致。以海堤研究岸线变迁的工作尚不多见,此方法将为研究长时间尺度的岸线变迁提供借鉴。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万全
对长江青龙港天然蟹苗"白苗"进行活体鉴别,其中中华绒螯蟹苗占8.33%,其它杂苗占91.67%。中华绒螯蟹苗第一胸足腕节末端具一刺,第二、三、四胸足的指节腹缘各具有3、4、4齿,第五胸足末端具3根钩状刚毛。
关键词:
天然蟹苗,形态特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淑娟 曾曦
中国海岛的旅游开发利用程度在不断加深,特别是一些著名海岛的开发利用率在不断提高。文章分析了崇明岛的旅游开发现状及旅游开发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列出了崇明岛的主要生态风险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崇明岛的生态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该指标体系对崇明岛旅游开发的生态风险做评价,最后提出崇明岛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崇明岛 旅游开发 生态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