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31)
2023(15151)
2022(12801)
2021(11697)
2020(9464)
2019(21310)
2018(20805)
2017(38207)
2016(20816)
2015(23121)
2014(22912)
2013(22228)
2012(21012)
2011(19254)
2010(19785)
2009(18267)
2008(17680)
2007(15860)
2006(14537)
2005(13423)
作者
(59762)
(49381)
(49163)
(47059)
(32019)
(23794)
(22484)
(19053)
(19004)
(18261)
(16985)
(16755)
(16314)
(15909)
(15623)
(15375)
(14796)
(14477)
(14460)
(14221)
(12956)
(12251)
(12061)
(11780)
(11277)
(11136)
(11093)
(10974)
(10252)
(9762)
学科
(99129)
经济(99039)
管理(54654)
(48676)
(38063)
企业(38063)
中国(29930)
地方(29930)
方法(28361)
(25194)
数学(23284)
数学方法(22994)
(22687)
业经(21903)
(19537)
农业(17397)
地方经济(17368)
(16848)
(15625)
金融(15620)
理论(15562)
(15515)
贸易(15497)
(15113)
银行(15081)
环境(14981)
(14841)
(14661)
(14511)
教育(14049)
机构
学院(291884)
大学(288503)
(121825)
经济(119139)
研究(108485)
管理(101580)
理学(84712)
理学院(83578)
中国(82379)
管理学(82003)
管理学院(81437)
科学(65264)
(63146)
(57011)
(55814)
(52478)
研究所(49875)
中心(48809)
(47607)
(43768)
财经(43403)
师范(43322)
北京(39670)
(39396)
业大(39336)
(39020)
(38990)
经济学(37866)
农业(36743)
(35441)
基金
项目(183763)
科学(144019)
研究(139873)
基金(128832)
(111786)
国家(110764)
科学基金(93921)
社会(88384)
社会科(83569)
社会科学(83550)
(75215)
基金项目(66738)
教育(65093)
(61584)
编号(58263)
自然(57179)
自然科(55747)
自然科学(55735)
自然科学基金(54684)
资助(51736)
成果(48725)
(45834)
重点(42920)
课题(42634)
(39537)
(38234)
发展(37290)
(36679)
国家社会(36122)
创新(35708)
期刊
(155755)
经济(155755)
研究(96502)
中国(71415)
(45069)
(44962)
教育(44388)
学报(44372)
管理(41411)
科学(40487)
大学(33176)
学学(30457)
(30351)
金融(30351)
农业(30224)
技术(27603)
业经(25552)
经济研究(25241)
财经(22209)
(19463)
问题(19214)
图书(16631)
(16184)
(15664)
技术经济(14626)
世界(14087)
(14070)
论坛(14070)
商业(13846)
国际(13708)
共检索到479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易淼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流域分工的理论阐释,能够把握流域分工形成的自然基础、流域分工演进的影响因素以及流域分工的"共同利益—特殊利益"逻辑,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流域经济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结合马克思主义流域分工的理论内涵可知,长江流域内部自然条件差异性为长江流域分工形成提供了自然基础。而且,伴随长江流域分工的历史演进,长江经济带得以孕育生成与长足发展,同时也在发展中呈现出新的问题。当前,应深入到长江经济带流域分工层面,尊重自然条件差异性对流域分工的基础功能,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对流域分工的促进作用,并在流域分工新格局构建中实现"共同利益—特殊利益"关系均衡,以之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俊山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规定性,包括基本质和非基本质。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非基本质的发展可能妨碍基本质的实现。事物的质量就是事物表现出的属性与人们所认同的事物的基本质的符合程度。经济的基本质是向人们、首先是向最广大的劳动者提供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过程。经济发展的质量是指经济活动实现这一基本质的程度。经济发展质量直接受到社会生产关系的影响,只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的经济发展才与经济发展质量要求相一致。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质量要求和表现内容各不相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这一要求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从技术基础、部门功能和比例、国家和政府作用、振兴农业基础及转变消费方式等多方面做出努力。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含并指导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为实现政治经济学宏伟目标而进行具体路径探索。在二者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演化更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不断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发展也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发展方式理论演化创新历程启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学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二者创新发展,不仅根植于新常态下中国发展经济的伟大实践中,而且也有力地促进中国经济理论的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馨月  陈艳珍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数字货币是区块链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经过飞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数字货币利用分布式记账技术、时间戳技术等区块链相关技术,依托互联网平台,形成一个去中心化、匿名化、交易成本低、交易效率高的电子交易系统。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数字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是一种新的商品价值形式,具有独特的信用搭建机制。但由于发展不完善,在应用方面还存在技术不成熟、币值不稳定、与现有货币制度存在冲突等问题,在未来仍需重视数字货币的发展情况,完善监督监管机制,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助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一鑫   朱春晖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国国情和发展实际出发,提出了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回答了中国实现怎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守正创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10月)一书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中国发展实际出发,将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相统一,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新发展,阐释了新时代下怎样以新发展理念引导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高质量发展,对于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系统化、科学化,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关键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春霞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其核心在于正确理解与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形势下,我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用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成果来指导经济发展实践,形成新的发展格局。由谢地等编著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萍萍   赵海月  
<正>密切关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的最新动态,以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实践为蓝本,从理论创新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演进路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学理化总结分析,进而指导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全面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4月出版)一书由胡乐明和张旭编著,遴选了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主题的18篇学术研究论文,从新发展理念内在逻辑、时代内涵等多个层面阐释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该书主要呈现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关键词: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傅路军  
2020年,我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目标,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在诸多领域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就,这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坚守,也是始终坚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成为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先进经验的结果。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自19世纪中期创立以来,一直与不同社会阵营的经济思想、不同流派的经济学理论和不同思潮的经济学观点进行博弈,并且在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经历实践检验,得到新的发展与创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阶段,2021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也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局之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尉海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重点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基本原理之间的关系,如劳动价值、剩余价值和社会主义经济等三大基础理论,成为确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依据,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性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居于基础地位。新时期加强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与原理的创新与发展研究,成为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的着力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创新与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政治经济学理论势在必行。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程启智  
马克思创立的政治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是指马克思全部的经济理论和思想,即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后者是指传统政治经济学,即所有制理论范式的政治经济学。在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广义政治经济学上有综合路径和细分路径选择:前者是在《资本论》基础上沿着政治经济学批判六分册思路来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后者是按照近现代以来科学知识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知识分工,将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细分为若干分支学科各自独立发展。在细分及其发展什么问题上,可以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细分为三个分支学科:一是以马克思二维生产力理论为范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程启智  
马克思创立的政治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是指马克思全部的经济理论和思想,即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后者是指传统政治经济学,即所有制理论范式的政治经济学。在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广义政治经济学上有综合路径和细分路径选择:前者是在《资本论》基础上沿着政治经济学批判六分册思路来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后者是按照近现代以来科学知识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知识分工,将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细分为若干分支学科各自独立发展。在细分及其发展什么问题上,可以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细分为三个分支学科:一是以马克思二维生产力理论为范式的马克思主义纯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二是以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为范式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三是以马克思依赖理论为范式的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唐永  张衔  
本文利用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资料,考察了中国制造业的就业结构演变趋势,发现中国制造业也出现了就业极化现象。技术进步被认为是导致就业极化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本文在马克思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模型的基础上,将生产资料生产部类细分为一般生产资料生产分部类和机器人生产分部类,构建了一个扩展的两大部类模型,分析技术进步的就业极化机制。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既可以通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导致就业极化,也可以通过压低工资率促使就业极化。来自中国制造业的数据为就业极化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进而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正确性。但是,在就业极化过程中,部门之间的技能障碍使低技能劳动者无法进入高技能部门就业,影响了劳动者就业升级和产业升级。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于金富  任达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运用与发展。在长期的实践与探索过程中,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根本立场与研究方法以及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观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进程,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钟永圣  
迄今为止人类至少产生了三种经济学:一是奉斯密为鼻祖的市场自由主义经济学,为资本所有者求利益;二是以马克思为创始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无产者谋幸福;三是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国传统经济学,为"天下"取善财。其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共产党通过百年实践,综合吸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经济学理论精华的结果。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更具有理论一般性和实践指导性,不但要继续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学发展成果,更要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全面继承中国传统经济学的思想精华并进行理论创新。中国传统经济学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济学智慧进行现代范式总结的学科性称呼,以天人合一观为哲学基础,秉持"德本财末"的基本价值观,提倡"主明下安"的中道管理模式,兼容宏观调控与市场自由的贯通理念,其"天下"观天然地与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相契合,作为理论建设的一种思想来源,特别有利于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为无产者服务"向"为全体人民服务"转化的新境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嘉懿  李家祥  
中国经济发展延续了稳中向好的态势,但存在的风险仍不容忽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追求经济的增长,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造成了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的矛盾,这可能是导致经济存在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找到新的平衡点来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对此,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稳中求进总基调进行了研究,认识"稳"和"进"在经济发展中的内涵及作用,阐述了在经济运行中把握"进"力度与保持"稳"态势的举措,得出了运用稳中求进总基调指导经济工作中,要遵循经济运行四个环节的整体原则、实物形态与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