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6)
2023(8484)
2022(7161)
2021(6415)
2020(5480)
2019(11979)
2018(11614)
2017(22404)
2016(12319)
2015(13272)
2014(12911)
2013(12620)
2012(11568)
2011(10432)
2010(10334)
2009(9694)
2008(9615)
2007(8415)
2006(7253)
2005(6398)
作者
(37526)
(31389)
(31217)
(29500)
(20117)
(15214)
(14178)
(12377)
(12185)
(10958)
(10770)
(10432)
(9907)
(9783)
(9775)
(9610)
(9572)
(9333)
(9063)
(8940)
(7903)
(7649)
(7225)
(7141)
(7132)
(6895)
(6877)
(6718)
(6286)
(6240)
学科
(46083)
经济(46022)
管理(35443)
(34864)
(24835)
企业(24835)
方法(20968)
数学(18907)
数学方法(18784)
中国(17932)
(13405)
(12714)
环境(12406)
(10821)
保险(10728)
地方(10260)
(10018)
贸易(10017)
(9992)
银行(9960)
(9778)
(9756)
(9731)
(9405)
业经(9364)
农业(9006)
(8680)
金融(8678)
(8431)
(8332)
机构
大学(173756)
学院(172664)
(70594)
经济(69019)
管理(67348)
研究(59496)
理学(58312)
理学院(57594)
管理学(56622)
管理学院(56316)
中国(47871)
科学(38581)
(36770)
(36364)
(32230)
(30501)
业大(30245)
农业(29003)
中心(28495)
研究所(28163)
财经(26414)
(25208)
(24168)
北京(22742)
经济学(22001)
(21653)
(21042)
师范(20706)
经济学院(20211)
(20206)
基金
项目(124774)
科学(98035)
基金(92852)
(83826)
研究(83634)
国家(83072)
科学基金(70785)
社会(56256)
社会科(53280)
社会科学(53263)
基金项目(50232)
自然(48064)
(47814)
自然科(46981)
自然科学(46964)
自然科学基金(46139)
(41465)
资助(37156)
教育(36861)
编号(31198)
重点(28023)
(27206)
(26199)
(25727)
科研(24818)
计划(24736)
创新(24198)
国家社会(24029)
成果(23407)
教育部(22855)
期刊
(70196)
经济(70196)
研究(49532)
学报(32729)
(31027)
中国(30768)
科学(28653)
大学(23697)
(23300)
学学(22961)
(20944)
金融(20944)
管理(20618)
农业(20309)
财经(12412)
经济研究(11440)
业经(11366)
问题(11040)
(10895)
技术(10755)
(10453)
教育(10146)
(9119)
业大(8793)
资源(8615)
科技(8273)
统计(7905)
现代(7686)
商业(7656)
(7650)
共检索到246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金小红  陈薇  
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描述了一组具有代表性的流动青少年的犯罪状况。比较了他们流动前后的几个因素的突出变化,并从风险理论的视角,将这些社会因素界定为一种生存风险和环境风险。进一步分析了这些新的环境风险给流动青少年生存带来的损失与破坏,并据此提出了针对流动青少年的社会管理创新展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我国青少年群体人数众多,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还要多,仅 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就有3.67亿, 占我国现行人口13亿的28.23%。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新疆现有25岁以下青少年近840万人,其中70%以上的青少年生活在农村。一、新疆农村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及特点最近,国家统计局新疆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对和田、莎车、阿图什、温宿、温泉、察布查尔、伊宁等3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夏伯平  李梦莎  周美祥  刘智斌  黄晞建  
青少年犯罪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随着城市流动人口的急剧膨胀,我国城市青少年犯罪呈现出新一轮的高发态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为探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对上海等特大型城市发展的影响,了解和掌握城市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和特点,从而提出预防和减少城市青少年犯罪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进行大量书面问卷调查和深入监狱实地走访、调取大量数据的基础上,了解了现阶段上海市14-25周岁青少年犯罪状况和特点。根据调查结果,从青少年罪犯自身的微观角度和整个社会的宏观角度深入分析了造成上海市青少年罪犯偏离正常的社会生活轨道、走向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和特点,提出了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各方面有效预防和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常淑敏  汪姣  张文新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18名在押犯罪青少年的深度访谈,系统考察了青少年犯罪的个体和背景危险因素的分布与聚集特点。结果表明:青少年犯成长过程中存在来自个体和背景的多重危险因素;总体而言,暴力犯比非暴力犯经历了更多危险因素,男、女青少年犯经历的危险因素差异不明显,但家庭解体或重组与女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关系更密切;危险因素表现出共发性和累加性的作用特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齐依南  刘娟  
文章从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入手,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以期达到对症下药、标本兼治的目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姜召彩  徐淑慧  刘若谷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一直是心理学领域关注的热点。前人的研究主要从家庭、社会、人格特征等方面进行探讨。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从认知神经的视角探索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因素。本文系统总结了青少年犯罪的认知神经因素研究进展,包括智商、执行功能、情绪识别与共情、社会信息加工与决策等方面,并结合已有研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最后,本文简要阐述了认知神经研究对预测与干预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曾守锤  刘晓明  
作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美国学习障碍与青少年犯罪关系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回顾 :( 1 )美国 1 2年计划 ,( 2 )学习障碍与青少年犯罪的联系 ,( 3 )学习障碍与青少年犯罪关系的理论 ,( 4)学习障碍与青少年犯罪的共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陆立忠  
校外聋青少年犯罪受群体因素的影响较大。其中 ,群体性压力加快了聋青少年的犯罪化进程 ;群体的价值取向影响了聋人世界观的正确形成 ;参照群体的力量又不断壮大聋人的犯罪队伍。因此 ,预防和减少聋青少年犯罪必须面对群体因素对其的影响。学校教育一方面要更新单一的法制教育观念 ,强调综合教育 ,强化意志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 ,要加强评判练习和模拟干预训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玮  
中国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高发,应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以应对犯罪风险。社会工作抗逆力理论认为农村留守青少年抗逆力的提升能够帮助其有效应对压力或危机事件,降低违法犯罪行为的风险。但传统抗逆力视角具有过于浓厚的心理学色彩,在实践中易忽视社会环境系统的影响。基于一个整合性及"农村社区为本"的抗逆力理论框架,通过对一个留守青少年抗逆力提升的社会服务项目进行循证研究,以观察中国农村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范式、资源与特点,并倡导以农村社区为本的、整合性的农村青少年社会工作范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慧  徐静英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困扰当今世界各国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团伙犯罪是其突出特点。从心理学家阿德勒"自卑感"与"补偿"理论出发,拓展出对青少年团伙犯罪研究的新视角,同时对冀东地区团伙犯罪青少年进行了抽样调查,将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分析了青少年团伙犯罪的心理原因,即自卑感的来源和过度补偿的表现方式,并引申出对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两点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景欣  杨菲菲  张文新  
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了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轨迹,并考察了促进青少年犯狱内改造的保护因素。结果表明:在青少年犯的成长背景中,存在八条致其犯罪的发展轨迹,过度追求兴趣爱好、沉迷网络、崇尚哥们"义气"、家庭破裂、父母冲突、教养方式不一致、养父母家庭、与学校联系减弱是青少年犯罪的危险信号,旷课、逃学,与不良同伴交往在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行为水平上,从轻度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犯罪是一条典型的发展轨迹;提高青少年犯改造的动力、帮助青少年犯进行改变、促进青少年犯未来的发展规划,以及对青少年犯进行心理辅导有助于青少年犯的狱内适应,是青少年犯在狱内积极改造的保护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谢建社  刘念  谢宇  
文章通过对500名犯罪青少年数据资料进行多重对应统计分析,发现青少年犯罪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着显著的聚集效应;同时犯罪青少年的性别、犯罪时的年龄、犯罪行为类型与犯罪时空结构相关联:傍晚的工业区、商业区附近,青少年犯抢劫或抢夺罪的比例高于其他类型犯罪发生的比例;年龄介于13~14岁的男性青少年,中午在学校周边,多犯伤害罪;深夜,青少年犯罪多发生在娱乐场所附近;青少年犯罪出现恶性暴力犯罪时,多发生在自己家附近;上午青少年犯罪多发生在受害人家附近。针对青少年犯罪特点,文章指出,在青少年犯罪防控方面,要结合犯罪地带理论,加强时空上的针对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丹  初玉霞  
为探索犯罪青少年心理状态特点及社会支持对其的影响作用,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自编青少年心理状态自评量表对71名犯罪青少年进行调查,并与81名大学生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犯罪青少年消极心理状态明显,犯罪青少年对社会支持的领悟程度显著低于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犯罪青少年心理状态呈显著负相关;家庭内支持对犯罪青少年的应对方式有预测作用;其他支持对犯罪青少年的未来期望和自我评价有预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孔海燕  
犯罪青少年的矫正教育效果不仅关系到犯罪青少年能否顺利回归社会,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犯罪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决定矫正教育效果的关键和核心要素,是矫正教育的基础。为了解当前我国犯罪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状况,本研究使用《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调查了409名犯罪青少年和407名普通高中男生,发现:(1)总体而言,犯罪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的认知、意志、情感、乐群、律己、超越六大维度发展状况良好,得分最高的是超越维度,得分最低的是利群维度;(2)在15项积极心理品质中,犯罪青少年发展最好的五项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