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73)
2023(8763)
2022(7332)
2021(6888)
2020(5563)
2019(12570)
2018(12482)
2017(23501)
2016(13209)
2015(14872)
2014(14577)
2013(14034)
2012(13093)
2011(11802)
2010(12107)
2009(11230)
2008(11099)
2007(10276)
2006(9237)
2005(8495)
作者
(36782)
(30512)
(30257)
(28989)
(19836)
(14502)
(13948)
(11748)
(11730)
(11357)
(10386)
(10285)
(10013)
(9981)
(9888)
(9379)
(9178)
(9040)
(8977)
(8644)
(7740)
(7507)
(7470)
(7117)
(6881)
(6842)
(6776)
(6733)
(6275)
(6108)
学科
(46539)
经济(46478)
管理(39572)
(36499)
(30015)
企业(30015)
(16510)
中国(15225)
方法(14675)
(14210)
地方(14187)
(13147)
数学(12089)
数学方法(11861)
(11743)
业经(11459)
(10929)
贸易(10924)
(10613)
农业(10422)
(9755)
(9472)
(9447)
银行(9434)
(9126)
(8773)
金融(8766)
理论(8687)
(7992)
技术(7781)
机构
学院(180181)
大学(175957)
(72899)
经济(71140)
管理(68419)
研究(65179)
理学(57653)
理学院(57014)
管理学(56098)
管理学院(55717)
中国(50534)
科学(37714)
(37532)
(37040)
(32698)
(30746)
(30481)
中心(30095)
研究所(29246)
财经(27505)
(26718)
(24815)
业大(24501)
(24489)
师范(24229)
(24021)
农业(23885)
北京(23669)
(20819)
技术(20765)
基金
项目(115442)
科学(91009)
研究(89021)
基金(81617)
(70464)
国家(69809)
科学基金(59602)
社会(54964)
社会科(51998)
社会科学(51987)
(46424)
基金项目(41592)
教育(41179)
(38863)
编号(37611)
自然(37293)
自然科(36417)
自然科学(36404)
自然科学基金(35750)
资助(33924)
成果(32279)
课题(27703)
重点(26205)
(26026)
(25388)
(24234)
(23312)
(22611)
创新(22574)
项目编号(22541)
期刊
(89247)
经济(89247)
研究(58251)
中国(43163)
(29195)
(28151)
管理(28074)
教育(25697)
学报(25064)
科学(24161)
(21149)
金融(21149)
农业(19792)
大学(19212)
学学(17923)
技术(16489)
业经(16078)
经济研究(14317)
财经(13214)
(11353)
问题(11307)
(10546)
(10330)
国际(9724)
(9139)
论坛(9139)
世界(8894)
现代(8691)
图书(8625)
职业(8364)
共检索到290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曾国军  林家惠  钟淑如  
流动性语境中,流动群体因其承载的源地文化基因与在地饮食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地陷入维系源地饮食与融入在地饮食的两难境地,从而引发了饮食调适与身份焦虑等问题。尽管学界探讨了流动群体在不同饮食文化影响下的调适策略,但大多将固守源地文化与接纳在地文化进行对立,忽视了个体能动的协商过程。论文基于文化地理学视角,以广州流动群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他们在跨地方饮食适应过程中采取的多元策略及身份协商。研究发现,在不同地方饮食文化的影响下,流动群体跨地方饮食适应的策略包括饮食同化、饮食融合、饮食隔离与饮食边缘化。在不同策略之下,流动群体的日常饮食实践呈现出差异化的特征,并使得原本单一的源地身份认同趋于复杂化。论文提出了跨地方饮食适应的分析框架,讨论了饮食适应的多元策略与身份协商之关系,为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移民与饮食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在实践层面上有利于促进流动群体的饮食适应与社会融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曾国军  刘梅  
全球化远非一个去地方化的过程,而是一个在全新关系体系中重新定义地方性,并生产出新的地方性的过程。全球化背景下,人和企业的频繁迁移突破了以往的既定边界,形成了越来越多的"跨地方(translocality)"。而饮食的地方性是食品之源,是基于全球化背景对"地方身份(place identity)"的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彭青  
广州人以爱吃、会吃而著称,广州也以饮食业而骄傲。因此,在广州,饮食业可以说是藏龙卧虎,也带来了饮食业中激烈异常的竞争,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之后的七、八年间。而竞争中,直接为人们感受到,也是感受最为深刻的,首推价格大战。一、广州饮食业昨天与今天价格的竞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邦耀  
地方小吃的空间集聚与扩散是饮食文化空间传播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人口迁移与地域文化交流的重要表现。论文以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2大中国知名地方小吃为研究案例,以小吃门店兴趣点(POI)大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基于密度、距离与加权平均中心方法分析地方小吃空间集聚与扩散格局,然后采用空间自相关、聚类和异常值分析以及热点分析方法研究地方小吃的空间集聚关联特征以及空间扩散模式和路径。结果表明:(1)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门店呈现非均衡的凝聚型空间分布特征,兰州拉面空间扩散范围和距离均大于沙县小吃;(2)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的空间扩散主要依赖于人口的跨区流动,从民族饮食和在地小吃逐渐演化为外出人口的生存手段,形成品牌效应以后进一步在全国扩张;(3)沙县小吃空间扩散的集聚性特征强于兰州拉面,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的空间扩张具有邻域扩散和等级扩散相融合的特征,跳跃式扩散是小吃从业者在信息时代市场竞争下的新选择。地方小吃空间扩散格局反映出中国饮食习惯的空间分异,小吃的空间扩散与中国流动人口的分异格局具有空间匹配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健  
岭南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氛围,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特征以及基于此形成的具有明显区域性特征的饮食文化。文章首先论述了岭南与岭南文化、粤菜与岭南菜,然后从政府、行业组织及企业层面提出塑造岭南美食品牌的主要对策。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周鹤銮  
饭店餐饮产品是由餐饮实物、劳务服务、烹饪技艺以及为客人进餐营造的环境气氛等诸因素组成的。这些因素如何去适应现代人们日益变化的饮食观念是决定餐饮业成功的关键。一、当前人们饮食观念的变化1.对菜肴口味要求的变化色、香、味、形、器、声,是评价菜肴好坏的六项主要标准,其中,味的重要性居于首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内地与沿海,南方与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左春玲  
一年来,面对复杂经济环境,中国政府将"拉动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促进消费,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建立和实践工资集体协商,以合理、有效地增加职工工资收入。文章从工资集体协商视角对央企工资收入分配改革的方向和策略进行研究。指出应该在央企监管部门、央企所属行业工会和人保部门之间建立行业级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以保障协商谈判的效率与公平。基于合作博弈理论,构造了协商主体的效用函数;通过模拟赋值,对三种联盟结构下的工资协商主体的整体效用进行计算,进而得出央企效益类型以及议定工资增长率的高低决定协商主体策略选择的结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依平  
协商决策模式是我国政府决策模式创新的必然选择。这一模式建构于现代民主理论的基础之上,其确立对于当今中国具有一系列现实价值,然而其践行困境限制了协商决策模式的功能与成效,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完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帆  陈向明  
本文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考察一种变革性的教学方式(我们称之为"变革性实践")从专家的理念最终转化为课堂实践的过程中其意义的流变过程。研究发现,教师在集体审议过程中充满了对具体教学决策的话语协商。为了给自己的教学决策赋予合理性,教师们会自然或有策略地重构理论话语的意义,这一过程伴随着对研讨过程中其他一些话语(身份话语、制度文本、科学工具)的重构,为教师们提供了很多以变革者的姿态维护传统教学实践方式的机会,使变革的复杂性大大增加。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熙  
"跨文化理解"是当代国际教育的重要理念。它提倡人们对不同价值观念的欣赏、包容与反思,并强调人们之间相互理解、尊重和关爱。从社会参与性学习的观点出发,文化的学习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在沟通中对自我身份的不断反思与超越。本文参照温格的身份建构理论,对具体案例展开分析。核心问题是:如何促进学校参与者的沟通与交流?如何提高跨文化身份的可协商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龙江华  孙明波  
在Nash协商的利益分配基础上,在风险程度、投入水平、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努力水平、技术创新等各个因素影响下,研究了绿色供应链系统利益分配。建立了基于不对称Nash协商利益分配模型和基于满意度Nash协商利益分配模型,并应用实际算例对两种分配模型进行对比研究。最后得出基于满意度Nash协商利益分配模型是绿色供应链系统更为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它使供应链系统能够稳健地发展,并能够更加有效地调动供应链系统参与者的积极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弟伦  沈彩虹  
协商,是法治基础上和法治框架下的协商,法律是我们衡量是非的准绳,不能以变通法律、损害法律权威,来实现协商目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组织指导职工、用人单位协商调解劳动争议纠纷时,不仅要做到依法协商,更要注重中立、平等协商。协商调解中,鼓励双方通过平等的协商和谈判来解决争议,不仅保护了弱势劳动者的权益不受侵犯,也保护了用人单位的合理诉求,使协商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晓玲  马正云  代蕾  李惠  
穆斯林的建筑、服饰、饮食等民族特色极为鲜明,特别是清真饮食,其适应性广泛,不仅满足着穆斯林自身的需求,同时还拥有众多的非穆斯林消费者。在甘肃省兰州市,穆斯林饮食的生产与经营已占有市场的大半份额,开发潜力巨大。通过对兰州市清真饮食业发展调查,认为质量认证体系的建立是突破兰州清真饮食发展瓶颈的关键,经营观念的转变、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特色系列产品的研发上市是清真餐饮业发展和保持活力必须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屹  
无论外部约束存在与否,针对跨国公司目标税后利润最大化而言,集中决策跨国公司的转让定价决策结果总是弱优于分散决策的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决策结果。然而问题是,集中决策在现实中不能被跨国公司普遍地运用。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分别讨论了在完美信息和非完美信息,不存在外部约束和存在外部约束条件下,协商决策的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决策结果。我们认为协商决策结果弱优于分散决策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