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51)
- 2023(3590)
- 2022(3176)
- 2021(3020)
- 2020(2470)
- 2019(5439)
- 2018(5283)
- 2017(10073)
- 2016(5087)
- 2015(5615)
- 2014(5444)
- 2013(5161)
- 2012(4676)
- 2011(4301)
- 2010(4609)
- 2009(4072)
- 2008(3966)
- 2007(3492)
- 2006(3012)
- 2005(2589)
- 学科
- 济(20769)
- 经济(20734)
- 业(15124)
- 管理(13665)
- 企(12359)
- 企业(12359)
- 方法(9025)
- 数学(7837)
- 数学方法(7784)
- 中国(6836)
- 农(6491)
- 财(5274)
- 贸(4405)
- 贸易(4404)
- 业经(4342)
- 农业(4279)
- 易(4258)
- 制(4059)
- 融(4013)
- 金融(4013)
- 学(3980)
- 关系(3946)
- 地方(3813)
- 银(3706)
- 银行(3695)
- 行(3528)
- 理论(3267)
- 务(2921)
- 财务(2910)
- 策(2906)
- 机构
- 大学(72303)
- 学院(71332)
- 济(29449)
- 经济(28867)
- 管理(26715)
- 研究(25276)
- 理学(23286)
- 理学院(22944)
- 管理学(22499)
- 管理学院(22356)
- 中国(18328)
- 京(14909)
- 科学(14624)
- 财(13842)
- 所(12664)
- 研究所(11546)
- 财经(11263)
- 中心(11153)
- 范(10733)
- 农(10671)
- 师范(10654)
- 经(10343)
- 江(10235)
- 业大(9600)
- 北京(9492)
- 经济学(9160)
- 院(9008)
- 师范大学(8820)
- 财经大学(8525)
- 经济学院(8275)
- 基金
- 项目(48503)
- 科学(38706)
- 研究(36312)
- 基金(35813)
- 家(32146)
- 国家(31373)
- 科学基金(26339)
- 社会(23894)
- 社会科(22518)
- 社会科学(22510)
- 基金项目(18726)
- 省(18076)
- 教育(17195)
- 自然(16483)
- 自然科(16115)
- 自然科学(16109)
- 自然科学基金(15860)
- 划(15640)
- 资助(14307)
- 编号(14284)
- 成果(12064)
- 部(11174)
- 重点(10866)
- 发(10217)
- 创(10205)
- 课题(10098)
- 教育部(9908)
- 国家社会(9901)
- 性(9477)
- 人文(9464)
共检索到107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蔡玲
本研究采用民族志研究方法,将"动态多元男性气质"作为研究框架,以陈力在不同生命历程中的流动经验为个案进行深度剖析,揭示其如何通过"离乡——返乡"的流动来协商家庭关系,展现地区性男性气质。研究发现,对于具有乡村成长经验的陈力来说,在他三次重要的流动行动背后,履行的是父权社会所期待的"好儿子""好丈夫"和"好爸爸"的性别角色,而他每次流动的决策都深刻烙印着地区性父权文化,他所呈现的地区性男性气质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不同的家庭关系中表现出迥异的特征:第一阶段的流动以逃离父权体制的压迫、追求现代都市生活为目的,体现的是"冒险家男性气质";第二阶段的流动为了既协商、逃离父权家庭的压迫,又满足父系社会对成年男性的期望,表现的是"策略性男性气质";第三阶段的流动为满足现代父职要求、履行照顾父母责任,表现出"养育者男性气质"和"传统男性气质"。研究认为,以个案各阶段的流动行为为代表,体现的是在中国一定乡土区域内普遍存在的"乡村型霸权男性气质",即作为一种行动策略,男性企图以流动的行动机会努力协商父系制度与父权文化带给他们的情感压力和家庭负担。
关键词:
流动 家庭关系 男性气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覃忠
文章针对民营企业中"红帽子"企业不断减少而家族企业日益增多的现象,运用源自于传统文化、包含政府和家庭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关系概念来研究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模式的变化。尽管政府关系和家庭关系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政府关系与家庭关系对公司治理有着不同影响。文章的核心论点是民营企业中的政府关系正在被家庭关系所取代,其实证分析以浙江省宁波市296家民营企业调查数据为依据。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关系 政府和家庭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建民 周南瑾 郑湛
以426位潜在女性创业者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 22.0软件和Process 2.16插件实证检验了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对女性创业意愿的推动和拉动作用。结果表明: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均与女性创业意愿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通过由边界属性(弹性/渗透性)到工作―家庭关系(冲突/增益)的链式中介作用分别对女性创业意愿产生推力和拉力;目前在我国女性创业意愿的形成过程中,工作资源对女性创业意愿的拉动作用大于工作要求的推动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韦彩云 张兰霞
依据工作-家庭资源模型,本研究基于316份两时点问卷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了绩效压力对工作-家庭关系的双路径影响机制,并验证了职场焦虑与工作专注的中介作用以及防御型调节焦点与促进型调节焦点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绩效压力既可能导致员工职场焦虑,进而恶化了员工的工作-家庭关系;又可能导致员工工作专注,进而改善了员工的工作-家庭关系。防御型调节焦点调节了绩效压力与职场焦虑间的关系,也调节了绩效压力通过职场焦虑影响工作-家庭关系的间接效应;但促进型调节焦点对绩效压力与工作专注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以及绩效压力通过工作专注对工作-家庭关系的间接影响的调节作用均不显著。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裴志军 陈姗姗
农村女性村民选举参与是社会政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基于江西等省份部分农村女性的数据,探索女性村民的家庭关系、政治效能感与村级选举参与态度的关系。研究发现,女性村民的家庭关系显著正向影响其政治效能感和选举参与积极性;且政治效能感对选举参与积极性有显著正向作用。村民女性的内在效能感与外在效能感在对选举参与的影响中互为部分中介作用;家庭关系在政治效能感与选举参与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关键词:
家庭关系 政治效能感 女性村民 村庄选举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裴志军 陈姗姗
农村女性村民选举参与是社会政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基于江西等省份部分农村女性的数据,探索女性村民的家庭关系、政治效能感与村级选举参与态度的关系。研究发现,女性村民的家庭关系显著正向影响其政治效能感和选举参与积极性;且政治效能感对选举参与积极性有显著正向作用。村民女性的内在效能感与外在效能感在对选举参与的影响中互为部分中介作用;家庭关系在政治效能感与选举参与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关键词:
家庭关系 政治效能感 女性村民 村庄选举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吕峰 李文达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个体主动参与或被动卷入到工作场所。因此,发生在工作和家庭两个场所的行为如何相互影响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关注点。近年的研究中,学者们探寻了工作家庭冲突与促进的基本内涵、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本文旨在整理归纳前人研究成果,梳理工作家庭关系研究思路,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
关键词:
工作家庭关系 工作家庭冲突 工作家庭促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世林 夏福斌
本文针对工作—家庭关系研究领域出现的视角片面、结论零散与应用乏力等问题,对工作一家庭关系进行理论整合,认为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各主要关系可以集成到一个模型中,创新性地提出了工作—家庭恶化的概念,并重构出一个全新的工作—家庭关系研究框架,即WFRM模型。WFRM模型是一个以工作角色意愿与工作角色能力匹配为横坐标、家庭角色意愿与家庭角色能力匹配为纵坐标的二维模型,包括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家庭平衡、工作—家庭增益、工作—家庭恶化四种类型,并根据工作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冷漠、无聊、焦虑与激发状态,划分出16个子区域。据此,笔者认为,组织应以调整员工的工作角色意愿与工作角色能力匹配和家庭角色意愿与家庭角色能力匹配为突破口,有效管理员工的工作—家庭关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裴志军 陈姗姗
农村女性村民选举参与是社会政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基于江西等省份部分农村女性的数据,探索女性村民的家庭关系、政治效能感与村级选举参与态度的关系。研究发现,女性村民的家庭关系显著正向影响其政治效能感和选举参与积极性;且政治效能感对选举参与积极性有显著正向作用。村民女性的内在效能感与外在效能感在对选举参与的影响中互为部分中介作用;家庭关系在政治效能感与选举参与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关键词:
家庭关系 政治效能感 女性村民 村庄选举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力 陈蒲晶
本科阶段的学习对大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探讨大学生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关系的作用,对提升大学生学习状态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采用自编问卷"大学生家庭关系问卷"、"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UWES—S)"以及"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对15所高校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大学生家庭关系问卷"信效度较好,可以作为测量大学生家庭关系的有效工具;不同年级、专业类别、生源地、上网时长的学生家庭关系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家庭关系也有明显差异,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的学生家庭关系有显著性的差异;家庭关系正向影响学生的学习投入,负向影响学生的学业倦怠。同时,本研究为改善大学生...
关键词:
家庭关系 学习状态 学习投入 学习倦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曦 叶界佑
基于社会关系模型分析青少年独生子女的家庭关系功能。方法:使用社会关系模型(SRM)分析三者互评的独生子女家庭关1系功能量表(RS-CFAI)。结果:使用SRM模型分离出家庭功能的四种效应,在家庭关系功能的情感性、行动力和控制性三个因素上,独生子和独生女的家庭关系功能并没有显著差异,而农村和城市家庭则表现出显著差异,且夫妻双方的教育程度匹配和收入匹配都会影响到独生子女青少年的家庭关系功能。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程绍仁
家庭关系不良儿童是一类受家庭婚姻状态、成员关系以及父母养育方式影响较深的儿童,主要包括单亲家庭儿童、婚姻冲突家庭儿童和重组家庭儿童。本文在总结近十年国外家庭关系不良儿童早期教育干预主要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归纳和评述早期教育干预主体、干预内容、干预方式和干预保障的主要论点,提出了我国深入开展早期教育干预研究工作的具体建议,包括多学科的视角拓展、精细化的内容建构以及混合式的方法应用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栗洪伟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使用多元有序Probit模型研究了互联网使用对个体与配偶关系、与父亲关系、与母亲关系的影响,并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会增强个体与配偶、与母亲的亲近关系;互联网社交和娱乐会降低个体与配偶的亲近关系,互联网购物会增强个体与配偶的亲近关系;互联网学习和互联网工作会增强个体与父亲的亲近关系,互联网社交、娱乐和购物会降低个体与父亲的亲近关系;互联网学习和工作会增强个体与母亲的亲近关系。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两点建议:配偶之间应理性使用互联网,利用互联网技术缓解彼此间信息不对称,以促进夫妻关系和谐;子女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与父母的联系,缩短彼此间心理距离,以促进代际关系和谐。
关键词:
互联网 家庭关系 Probit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忠 杨阳
本文基于向后弯折的劳动供给曲线,论证移动互联网作为独立变量直接导致工作—家庭关系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在深入分析移动互联网与工作—家庭关系结构的耦合性基础上,提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员工工作—家庭关系衍进模型。该模型包括家庭域与工作域两个维度、四个象限、一个阈值点和一条工作—家庭心流体验线。基于此模型,笔者认为通过采取"碎片化时间整合管理系统"等措施,能促进移动互联网时代员工工作—家庭关系增益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