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57)
2023(5388)
2022(4536)
2021(4132)
2020(3407)
2019(7676)
2018(7311)
2017(13947)
2016(7623)
2015(8319)
2014(8262)
2013(7969)
2012(7197)
2011(6570)
2010(6644)
2009(6541)
2008(6609)
2007(6086)
2006(5346)
2005(5173)
作者
(20566)
(17401)
(17267)
(16517)
(11112)
(8274)
(7827)
(6525)
(6507)
(6274)
(5971)
(5829)
(5648)
(5573)
(5481)
(5300)
(5034)
(5034)
(4975)
(4885)
(4320)
(4204)
(4138)
(3996)
(3946)
(3887)
(3878)
(3825)
(3422)
(3348)
学科
管理(28107)
(26762)
经济(26678)
(26054)
(21842)
企业(21842)
(11936)
(11715)
(9350)
方法(9268)
中国(8379)
(8123)
数学(7699)
数学方法(7610)
业经(7609)
体制(7027)
(6942)
财务(6926)
财务管理(6909)
企业财务(6585)
(6336)
银行(6331)
农业(6190)
(6039)
(6019)
金融(6014)
(5196)
(5167)
制度(5165)
(5139)
机构
大学(109967)
学院(108992)
(46676)
经济(45675)
管理(41149)
研究(36195)
理学(35062)
理学院(34677)
管理学(34206)
管理学院(33989)
中国(28067)
(26077)
(22232)
财经(19809)
科学(18907)
(17839)
(17297)
(17159)
中心(16791)
经济学(15339)
研究所(15178)
(14818)
财经大学(14647)
北京(13832)
经济学院(13738)
(13702)
师范(13583)
业大(13333)
(13271)
(12893)
基金
项目(70535)
科学(56958)
研究(54703)
基金(52730)
(44809)
国家(44326)
科学基金(38825)
社会(37036)
社会科(35016)
社会科学(35011)
基金项目(27448)
(26761)
教育(25488)
自然(23074)
自然科(22537)
自然科学(22533)
(22408)
自然科学基金(22164)
编号(21989)
资助(20716)
(20557)
成果(19306)
(16689)
重点(15910)
国家社会(15829)
课题(15509)
(15267)
(15041)
教育部(15031)
(14552)
期刊
(55278)
经济(55278)
研究(35626)
中国(24972)
(21962)
管理(16857)
(15252)
学报(14558)
科学(14527)
(12681)
金融(12681)
教育(12581)
大学(12165)
学学(11466)
财经(10656)
农业(9519)
(9104)
业经(8657)
经济研究(8458)
技术(8453)
问题(7102)
(5647)
(5423)
财会(5385)
改革(5067)
(5067)
理论(5048)
现代(5034)
会计(4981)
世界(4910)
共检索到169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加明  华学成  
"老漂族"是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孕育的一个新兴族群,具体是指为了与子女团聚或者帮助子女分担家务、照顾孙辈而从农村老家来到子女所在城市的老年流动人口。"老漂族"的形成受到了多种结构性力量的交互影响,主要包括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保障的倒逼、传统文化的推拉和国家制度的规制。处于人户分离状态的"老漂族"面临着多重角色困境:在家庭角色方面是核心家庭中的多余人,在代际关系方面是重心下移中的边缘人,在日常生活方面是地域冲突中的异乡人,在社区交往方面是公共生活中的陌生人,在社会地位方面是底层社会的小人物。面对多重角色困境的"老漂族",未来无论是去还是留,都存在多重障碍与羁绊。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朴美兰  金花善  
"孝"文化是中国朝鲜族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但是全球化以来长期承担无偿家庭照顾劳动的朝鲜族女性老年人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照料服务困境。朝鲜族女性丧偶率高,寿命延长,慢性病缠身等现实使得她们更需要照料服务。然而,人口流动常态化、低生育率的少子化使照料服务人力资源匮乏;朝鲜族特有的语言、饮食习惯又使得她们难以入住各类养老院机构;上述种种现状使得朝鲜族老年女性处于照料服务缺失的困境状态。由于文化、性别分工、人口流动等因素,造成朝鲜族女性老年人在养老的照料服务方面既不同于朝鲜族男性老年人,也不同于汉族女性老年人,难以获得亲密的情感照顾服务、日常生活照料服务以及医疗照顾服务。在经济利益日益成为人们追求的第一目标的前提下,应强化年轻一代对朝鲜族老年女性的责任意识和关怀伦理意识,弘扬朝鲜族传统的孝道理念,促进朝鲜族社会的良性循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瑞红  叶欣梁  徐虹  
价格是邮轮市场的重要竞争手段。文章通过对2014年和2015年中国市场所销售的在线邮轮产品最后销售价格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存在价格下降问题,并且该问题已成为当前国内邮轮行业广受关注和备受困扰的问题。国内外学者虽然从国际邮轮公司定价、游客价值感知、邮轮市场结构方面对价格机制有所研究,但是对中国邮轮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低价成因缺乏专门研究。文章从中国本土邮轮市场的独特性出发,结合电话访谈和市场观察,探讨了国内邮轮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包船/切舱模式促使形成中国特色的邮轮市场:邮轮包价旅游产品占据主导、旅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宾  李娟  
新型城镇化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实质在于其从农村中彻底退出并融入城市社会,城市住房是实现农业转移人口"退村进城"的必要条件。然而,在政策层面,农村土地产权不完整以及城市住房保障政策部分失灵,致使农业转移人口既无法获得土地财产性收入以满足进城租房购房的资金需求,又难以得到住房保障支持;在市场层面,房价收入比过高;在社会层面,社会资本匮乏;政策、市场、社会的选择性排斥加剧了农业转移人口住房解决难度和市民化漂浮困境。基于此,应允许承包地、宅基地、集体资产可抵押以及市场交易,建立和完善产权市场交易体系,以增加土地的财产性收入,形成对农业转移人口"退村"的推力;实施差异性住房保障政策、建构各级政府公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加明  华学成  
"老漂族"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流动人口,专指以帮衬子女特别是照顾孙辈为主要目的,从自己生活的农村来到子女工作和生活的城市的准老年人和老年人群体。"老漂族"是一个具有较强异质性的群体,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通过对江苏省H市X社区18位"老漂族"的深入访谈发现,"老漂族"的流动是在工业社会传统家庭性别分工消弭的时代背景下,子代的需求和父代的回应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以一种"父代投奔子代"的独特方式重塑了转型期中国的代际关系,"老漂族"生存状态也因此呈现出一幅喜忧交加的另类图景。随着"老漂族"群体的发展壮大,这一群体未来的去向问题应当引起社会的关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简泽  徐扬  李玉花  黄莹珊  
生产率困境是创新经济学、战略管理、运营管理和组织科学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然而,这方面的文献分散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中,因而,迄今为止,这方面的知识是碎片化的。以1978年到2018年间的225篇文献为样本,本文系统地考察了生产率困境的形成机制和治理方式。首先,本文描述了这方面文献的演进脉络,进而形成了3个不同但是互补的研究视角。然后,从这3个视角出发,本文分析了生产率困境的前因后果。最后,将这3个视角综合起来,我们发展了一个关于生产率困境的综合性的理论框架,系统地揭示了生产率困境的形成机制和治理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在给定的技术范式下,技术发展存在自然和经济的极限,因而,生产率的增长最终会缓慢下来。重要的是,由于效率—创新冲突的存在,企业对生产率的追求使得它们不具有通过颠覆式创新推动技术范式转换的激励。进一步,即使企业具有这种激励,它们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核心能力变成了核心粘性,因而失去了颠覆式创新的能力。于是,企业对短期生产率的追求反过来使得它们难以突破生产率增长的极限,进而长期锁定在生产率困境中。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田敏   钟春平  
通胀预期不仅关系到宏观政策及其实施的效果,也是宏观经济研究的重要发展脉络,一直是国际上研究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领域。梳理通胀预期研究的进展及争议可以发现,通胀预期相关研究在近些年成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线之一。具体内容如下:第一,介绍通胀预期的指标和测度方法,侧重说明数据来源及测算的可靠性问题,发现利用机器学习和文本挖掘等方法探测微观预期数据已经成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第二,结合前沿理论和经验证据阐述了通胀预期的形成过程,发现相关理论及经验证据尝试着改变“理性预期”的严格设定,进而改进了宏观经济的模型说服力及政策的实施效应;第三,结合“前瞻性指引之谜”,总结了在宏观经济政策及通胀预期管理中存在的争论及政策实施困境,侧重说明预期能否被有效管理,央行能否影响居民消费与企业投资预期;第四,基于上述分析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胀预期管理框架,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和说明。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范建刚  
认为我国硕士生培养存在导师"指导低效困境"问题。指出导师的指导劳动供给实质性不足、指导劳动供给低效或无效、指导行为存在缺陷等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导师应明确并牢记自我的角色要求,不断提升学术水平,努力增强指导能力,养成良好自我指导反思与管理习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广飞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教育得到快速发展,教育公平问题逐步显现,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在目标定位、持续发展、发展规律及教育质量方面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由此给农村教育造成了不公平,而其中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所以,只有建立和完善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农村教育公平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和实现农民及其子女的受教育权益,才能促进农村教育的公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宝君  
"博弈论是指某个个人或是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对行为或是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换句话说,博弈论就是研究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在高校学生管理的过程中,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武晋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家族信托成为许多高净值人士青睐的财产处分方式。相较于一般信托,家族信托更加突出地体现了信托制度的本源价值,即信任、托付以及对财产的有效利用。但目前国内普遍存在把家族信托当作一种投资型信托产品的认知偏差,家族信托在运营中也面临着法制困境,具体表现为家族信托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规定不够明确,家族信托登记制度有待完善,缺乏配套的税收制度支持。为推进我国家族信托业务有序发展,建议在《信托法》中明确和强化委托人与受益人的权利规范,对受托人引入审慎投资者规则、信托事务处理义务、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晓华  
由家族企业向现代经理式企业演变是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家族企业规模扩张的必然要求。但是在我国经理人市场失灵的现实条件下,引入外部经理人将使家族企业面对经理人的选择风险和经理人的道德风险。本文通过一个博弈模型证明,家族化管理因家族成员的高度信任具有情境的合理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保安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陷入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为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党中央、国务院迅速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政策效果已初步显现。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分析我国宏观调控面临的困难与不利因素,统筹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大胆创新财政政策体系,不断丰富扩大内需财政政策的政策内涵,对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针对性与前瞻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敬伟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受到政府、市场、院校和教师等多重制度逻辑综合作用。地方高校转型中的各参与主体受到各自所遵循的制度逻辑所约束。不同的制度逻辑间的冲突导致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陷入了困境。转型中的各行为主体需要统筹协调、相互协作才能帮助地方高校转型走出困境。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富伟  
独立学院是一种中国特有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从政策变迁的角度看,它具有"先发展后规范"的特征。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公办型独立学院"和"民办型独立学院"两种基本类型,但中央政策一直试图将其作为民办教育的一种类型来进行规范管理,两者之间的逻辑差异致使独立学院一直未能成为一种稳定的制度模式。本文借助组织分析中的多重制度逻辑理论框架试图对此进行解释。本文认为,在社会转型的基本制度背景下,政府、市场、家庭和教育多重制度逻辑的动态变迁以及相互作用造成了独立学院的制度化困境,应从高等教育多样性的角度重新思考包括独立学院在内的高等教育制度变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