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68)
2023(11770)
2022(10094)
2021(9449)
2020(8032)
2019(18237)
2018(18348)
2017(35108)
2016(19493)
2015(21880)
2014(22176)
2013(21451)
2012(19652)
2011(17738)
2010(18064)
2009(16811)
2008(16845)
2007(15536)
2006(13138)
2005(11907)
作者
(55851)
(46863)
(46516)
(44518)
(29703)
(22616)
(21379)
(18215)
(17440)
(17010)
(15733)
(15594)
(14909)
(14727)
(14724)
(14587)
(14370)
(13708)
(13707)
(13267)
(11717)
(11609)
(11327)
(10680)
(10652)
(10609)
(10441)
(10383)
(9485)
(9366)
学科
(76642)
经济(76553)
管理(53522)
(52991)
(42009)
企业(42009)
方法(37102)
数学(32354)
数学方法(32007)
(23528)
中国(21739)
(21220)
(17403)
业经(16248)
农业(15801)
(15467)
贸易(15462)
(15304)
(14970)
地方(14471)
理论(13973)
(13567)
财务(13530)
财务管理(13485)
企业财务(12744)
(12409)
银行(12374)
(12154)
(11705)
(11666)
机构
学院(276196)
大学(274307)
(108652)
经济(106122)
管理(100469)
研究(90361)
理学(86348)
理学院(85303)
管理学(83534)
管理学院(83016)
中国(68197)
(57596)
科学(57123)
(51817)
(48701)
(47008)
(43108)
研究所(42510)
中心(42114)
业大(41715)
财经(41333)
农业(38475)
(37594)
(37361)
师范(37200)
北京(36015)
(34618)
经济学(34011)
(32137)
技术(30858)
基金
项目(178316)
科学(138776)
研究(130596)
基金(127044)
(110767)
国家(109787)
科学基金(92917)
社会(80996)
社会科(76518)
社会科学(76495)
(70944)
基金项目(66618)
教育(62295)
自然(59969)
(59461)
自然科(58591)
自然科学(58573)
自然科学基金(57528)
编号(54963)
资助(52814)
成果(45265)
重点(40611)
(39352)
课题(38255)
(37964)
(36823)
(34780)
科研(34484)
创新(34354)
大学(33832)
期刊
(121069)
经济(121069)
研究(79271)
中国(56193)
学报(45810)
(44557)
(42699)
科学(40288)
教育(35461)
管理(35363)
大学(33984)
学学(31830)
农业(29902)
技术(24800)
(24002)
金融(24002)
业经(21313)
财经(20853)
经济研究(19767)
(17945)
问题(15876)
(15868)
(14678)
图书(13969)
商业(13686)
技术经济(13476)
统计(13176)
(13156)
理论(12719)
财会(12186)
共检索到408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伶俐  
流动现代性是后现代性预言家鲍曼对当代社会特征的学术概括。从流动现代性出发,鲍曼不仅具体分析了固态现代性与流动现代性条件下劳动与资本的不同关系,而且分析了当代社会劳动与资本地位的显性差异——资本的自由流动而劳动的不确定性,并认为全球化的一切后果皆由"流动性"引起。鲍曼的这种做法恰好是马克思劳动批判立场在后现代批判中展开,他自觉地将自己的劳动关系批判与马克思劳动关系批判联系起来,并延续了马克思劳动关系批判的思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煦扬  严耕  
遵从西方传统休闲哲学的劳动-休闲二分模式,鲍德里亚将休闲界定为劳动以外的自由时间。在此基础上,他从消费社会的时间稀缺性出发,澄清了商品逻辑对劳动时间和休闲时间的同等支配,从而得出了休闲时间在事实上并不自由的结论,并由此陷入了对现代休闲的绝望之中。隐藏在这种悲观态度背后的是鲍德里亚对休闲和与之相对的劳动概念及两者之间关系的曲解。若要避免鲍德里亚式的休闲悲剧,则不仅需要在理论上正确认识劳动、休闲及其统一关系,更需要在实践中促成劳动与休闲的相互作用,实现二者的融合统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煦扬  严耕  
遵从西方传统休闲哲学的劳动-休闲二分模式,鲍德里亚将休闲界定为劳动以外的自由时间。在此基础上,他从消费社会的时间稀缺性出发,澄清了商品逻辑对劳动时间和休闲时间的同等支配,从而得出了休闲时间在事实上并不自由的结论,并由此陷入了对现代休闲的绝望之中。隐藏在这种悲观态度背后的是鲍德里亚对休闲和与之相对的劳动概念及两者之间关系的曲解。若要避免鲍德里亚式的休闲悲剧,则不仅需要在理论上正确认识劳动、休闲及其统一关系,更需要在实践中促成劳动与休闲的相互作用,实现二者的融合统一。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炼成  
对本文作者“生产劳动理论观”批判的三个内容的反批判 :一、到底谁在搞唯心主义 ?二、如何科学评价斯大林的功过是非 ?三、什么是“人民之友”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陶志刚  孙宇伟  
齐格蒙特.鲍曼在其《被围困的社会》一书中指出:当今社会正在遭受全球政治和生活政治的围困。本文对流动的、不确定的生活政治领域中的消费社会进行初步探析,试图阐释流动的现代性消费给普通个体的生活在生产与消费、占有和存在、幸福的探求、驱动消费的因素、整体性和个体性等领域带来的一系列的变革,以此分析当代西方社会崭新的人类状况。并试图结合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现状,探析应对社会发展趋势的解决途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曰影  
作为一种新兴就业形态——零工经济,反映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导致的工作模式、就业模式的巨大变化,对劳动关系形态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从新的视角来挖掘。本文阐释了零工经济的概念、特征和经济贡献,梳理了劳动关系相关理论的发展,重点分析了零工经济“新”型劳动关系的根本转变和面临的挑战,指出“平台—个人”的模式转变、算法控制导致的权力失衡、情感工作对劳动过程的定性强化,是零工经济下“新”型劳动关系与传统劳动关系的主要区别,进而对零工经济背景下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鑫  
数字劳动不仅是涉及数字媒体技术与内容生产、消费、服务的所有活动,更是异化的数字工作。澄清资本与异化劳动的辩证关系是解读数字时代现代性幻化生成的理论前提。资本与数字技术的现代结合不仅不断驱动虚拟、智能化与全球化的数字劳动的出现,而且与数字劳动共同推动生产高效率、原子化与娱乐化的数字分工的形成,从而不断生成现代性幻化的社会景观。资本与数字劳动的现代性幻化生成不利于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经济正义的实现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确立数字劳动的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建立合理规范的数字劳动规则与培育新型数字化生存的实践主体是应对以上挑战的策略。资本与数字劳动现代性幻化生成的揭示,既是对马克思资本与异化劳动理论的现代推动,又是数字工作的重要参照,能够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任丽莉  陈万思  
劳动者拥有劳动合同解除权有力地促进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为促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合理配置提供了法律依据。但人才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员工在一定时期的稳定对企业发展极为重要。本文针对《劳动法》第31条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从立法、实践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对修订和完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提出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温莲香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一文中,不仅阐明了劳动如何使猿转变成人,更重要的是在批判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反生态性时,蕴含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和谐统一的生态劳动观,表达了从雇佣劳动走向生态劳动的路径选择:实现生产关系的生态变革——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实现劳动主体价值观的生态转向——从单一主体走向双重主体;实现劳动规律的生态转向——把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劳动目的的生态转向——使生产目的从一元转向多元;实现劳动方式的生态转向——从无政府状态走向有计划性;实现劳动后果的生态转向——实现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恩格斯的生态劳动观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雄伟  
在20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马尔库塞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解读最为激进,其核心论点是重视马克思早期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而贬抑其后期的《资本论》,并最终使反资本主义从马克思所规划的一项现实运动过程倒退为某种纯粹的乌托邦想象。马尔库塞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解读无疑严重曲解了马克思的本意,但他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持续反思却是马克思哲学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一种理论效应。在国内哲学界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研究相对沉寂的今天,就马尔库塞的解读作出必要的回应和辩驳,将有助于我们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一以贯之的有机整体。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莹  钟远鸣  
数字平台中数字劳动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提供数字信息通信技术;一类生产数据和信息;一类提供服务。研究数字平台中数字劳动的生产性问题要把握好马克思考察生产劳动三个视角之间的关联性。对于提供数字信息通信技术的数字劳动而言,这类劳动由资本所雇佣,技术成为了商品,因而属于马克思视角下的生产劳动。对于生产数据和信息的数字劳动而言,这类劳动唯有被资本所雇佣,并把数据和信息加工成数字商品进行售卖才属于马克思视角下的生产劳动。对于提供服务的数字劳动而言,其中由资本所雇佣并生产可视化的数字服务商品的数字劳动属于马克思视角下的生产劳动,另一种直接提供服务的数字劳动则不属于马克思视角下的生产劳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吴功德  黄攸立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劳动关系管理与组织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进而通过引入员工激励、员工能力和组织氛围等中介变量,揭示出劳动关系管理与组织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为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提供了新的解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曾维新  
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 ,管理劳动在商品价值 (V)、 (M )的生产上占有较大的份额 ,在 (C +V)的节约上具有重要作用 ,在实现 (C +V +M )总价值和获取超额 (M )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 ,因而 ,是一种高价值创造的劳动。由此可以认定 ,管理劳动在组织运营中具有价值生产的主导 ,价值实现的保障 ,要素组合的“粘合剂”、系统效应的“放大器”和经济效益的“主源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明  
劳动用工制度的变化导致新类型劳动合同纠纷增多,《劳动法》对其的调整已力不从心。对于劳动合同与雇佣合同的区别、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实际履行问题,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未规定或者规定并不明确,对此,学术界及司法界应作深入探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于朝晖  
本文着重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教育劳动具有商品性特征的理论基础、教育劳动商品性在教育实践上的意义以及优化配置教育劳动力资源的相关对策。对教育劳动商品性的认同将会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劳动积极性,进一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