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34)
2023(3992)
2022(3311)
2021(3326)
2020(2605)
2019(5847)
2018(5570)
2017(10587)
2016(6249)
2015(6811)
2014(6548)
2013(6252)
2012(6131)
2011(5536)
2010(5721)
2009(5311)
2008(5445)
2007(4739)
2006(4210)
2005(3759)
作者
(16981)
(14452)
(14055)
(13570)
(9627)
(6907)
(6463)
(5636)
(5409)
(5250)
(5158)
(4930)
(4757)
(4618)
(4529)
(4371)
(4321)
(4316)
(4074)
(4067)
(3621)
(3604)
(3507)
(3476)
(3359)
(3262)
(3204)
(3112)
(2977)
(2945)
学科
(22051)
经济(22009)
管理(15973)
(15593)
(12507)
企业(12507)
方法(8852)
(7416)
数学(7387)
数学方法(7275)
(7073)
中国(6391)
(5809)
(5683)
业经(5390)
地方(5107)
农业(5018)
(4854)
金融(4853)
(4501)
财务(4496)
财务管理(4483)
企业财务(4371)
(4240)
(4166)
银行(4151)
(4019)
环境(3924)
理论(3613)
(3417)
机构
大学(88187)
学院(86034)
研究(33033)
(32520)
经济(31829)
管理(30379)
理学(26275)
理学院(25865)
管理学(25345)
管理学院(25171)
中国(24406)
科学(19958)
(18531)
(17312)
(16879)
研究所(15459)
(15435)
中心(14802)
(14000)
财经(13764)
(13739)
师范(13620)
(13382)
(12589)
农业(12119)
业大(12021)
(11922)
北京(11506)
师范大学(11380)
经济学(10659)
基金
项目(58801)
科学(46820)
基金(43876)
研究(43297)
(38924)
国家(38579)
科学基金(32286)
社会(28130)
社会科(26464)
社会科学(26455)
基金项目(23063)
(21588)
自然(20514)
教育(20234)
自然科(20025)
自然科学(20014)
自然科学基金(19669)
(19275)
资助(17621)
编号(16640)
成果(15418)
(13993)
重点(13822)
(12453)
课题(12222)
教育部(12013)
国家社会(12000)
(11953)
(11540)
(11355)
期刊
(36374)
经济(36374)
研究(26408)
中国(17291)
学报(15567)
(15207)
科学(14273)
(12897)
大学(11763)
教育(11095)
学学(10980)
农业(10548)
管理(10342)
(9549)
金融(9549)
财经(6970)
(5914)
(5700)
(5479)
世界(5456)
技术(5313)
经济研究(5297)
业经(4864)
问题(4803)
图书(4227)
资源(4068)
社会(4056)
业大(4046)
(3983)
现代(3967)
共检索到129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晓  王志权  
认为治理流动摊贩的关键在于推进流动摊贩的合法经营;推进流动摊贩的合法经营,对于解决流动摊贩非法无序经营的问题、破解城市治理的困境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一些地区探索了以推进流动摊贩合法经营为主的流动摊贩治理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推进流动摊贩合法经营,对流动摊贩进行分类分区治理,发挥好城市社区的服务功能,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是解决流动摊贩问题的治本之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玲玲  刘承水  史兵  
文章基于北京市流动摊贩的治理难题开展分析,首先对城市流动摊贩的定位、流动摊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报告了城市流动摊贩的内部生存环境与外部生存环境——分别从内部自身生存状态与外部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通过采用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首都流动摊贩存在现象的外部性调查,分别阐释了流动摊贩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正外部性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就业安置及社会安宁、传承文化,活力城市、满足低收入市民需求、存在的独特性;负外部性主要体现在影响食品安全、影响交通安全、污染环境,影响市民生活、扰乱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晓穗  吴晓  
本文通过实地勘察、问卷调查与GIS空间分析的方法,对岳麓山大学城周边的流动摊贩的人群构成及经营活动的时间特征、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寻流动摊贩在区域内的时空分布规律,旨在从规划角度提出流动摊贩治理策略。研究发现流动摊贩的集聚特征呈现相对稳定性,为流动摊贩的疏导规划提供了依据。文末基于包容性的多方融合协同原则,分别从规划主体、城市管理主体及流动摊贩主体出发,提出治理策略,以期为新时期的城市治理提供借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丹  朱小平  钱志佳  
在中国特殊的城市化背景之下,城市流动摊贩集聚现象所受到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但因"非正式性"特征的存在使得其治理难度较大,并成为城市管理进程中的一道难题。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基于城市流动摊贩的不同概念界定,对上海城市流动摊贩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城市管理建言献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耿志  袁雪松  李晴  刘婉博  谢天  
在后疫情时期就业压力剧增的背景下,地摊经济治理成为城市规划和管理研究的热点。广州在2010年实施的疏导区政策是城市摊贩治理的创新实践,实现了空间秩序与民生就业的平衡,但广州疏导区面临着数量萎缩和形式重构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对疏导区的演变状态和机制开展了研究。研究发现,疏导区存在多种发展状态,包括夭折型、衰落型、存续型和升级型等4类疏导区。某一类型的疏导区可能转变为另一类型的疏导区,发生转变的原因主要在于外部环境变化与内部经营因素对疏导区的存在价值和经营效益产生了影响。分析了每类疏导区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从兼顾发展和社会公平的角度探讨了疏导区规划和建设的政策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耿志  薛德升  
流动摊贩的治理一直是我国城市管理的难题。通过对流动摊贩、疏导区摊贩和城市管理者的调查,研究了广州摊贩空间疏导的模式与效应。疏导区是一种通过发挥基层政府和社会的作用,把闲置空间资源转化为摊贩经营场所的治理模式。调查显示,83%的流动摊贩对疏导区持否定和怀疑态度。究其原因,疏导区存在正负效应,前者表现在为摊贩提供了稳定的经营场所、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扩大经营规模的机会,后者表现在租金商业化、空间固定化、区位限制和进入权不平等等剥夺了摊贩低成本、流动性等优势和降低了摊贩对政策的信任。寻求适度正规化,使摊贩进入疏导区后的收益大于损失,应是改善摊贩疏导政策的核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吕来明  
流动商贩是否需要合法化的问题,应当包括三个层面的思考:一是在现行制度层面上分析是否存在流动摊贩需要合法化的问题;二是从实施制度的政策导向上分析;三是从法律地位的确定上,流动摊贩本身是否需要通过商事登记才合法的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祝礼  
文章通过对温州民间融资的经验分析,提出了民间经济和民间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大力发展民间经济的一条重要举措,必须改变对国有金融机构的过分依赖,发挥民间资本的重要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延吉  张磊  吴凌燕  
以北京市甘露园社区为例,通过核密度分析重心分布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发现,流动摊贩在社区街道的分布呈现集聚分布的形态,且在不同时段随人流方向和强弱的改变而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变化规律。人流量大小、街道物质环境和政府管制强弱均对流动摊贩的发生产生显著影响;街道正规商铺与非正规摊贩的分布呈集聚态势,而非互为排斥。分析结果显示,流动摊贩空间分布呈现自动自发的行为规律,并据此提出应通过协商式规划为摊贩经营预留空间,进而探索弹性管理、摊贩自治等长效治理机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磊  
以北京市朝阳区为案例,依托北京市朝阳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的流动摊贩数据库,将流动摊贩按照经营产品作类型划分,剖析了各类型流动摊贩随季节和时段影响的变化特征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数据库为基础,引入市场机制,对流动摊贩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振忠  
最近,本人随市委、市政府赴苏州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学习考察,听取了他们的经验介绍,参观了他们有关县(市)、乡(镇)、村办工业企业,受益非浅。苏州市的经济发达果然名不虚传。发人深思的是:在当前紧缩的经济环境中,苏州市工业生产出现了乡(镇)村办集体工业好于县(市)办集体工业.县(市)办集体工业又好于全民工业的“宝塔型”,恰恰与南通的“倒宝塔”型相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贡生  吕良宏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治理结构的竞争。在此,以文献梳理的形式,对公司治理的内涵及理论渊源进行阐述,并评析了治理模式、形成原因及趋同表现。在我国治理模式选择的问题上,提出应汲取西方治理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在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原则下,着力构建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相结合,以内部治理为主的中国特色公司治理结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家德  
提高大学治理的有效性是各国政府和大学的追求,完善治理结构和优化治理过程是大学实现有效治理的必要条件。西方大学以参与原则回应校内外利益相关者的民主诉求,从形式上保障大学有效治理;以效率原则重构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界定大学决策机构的规模和议事程序,从实质上保障大学有效治理。提高中国大学治理的有效性应重点解决四个关键问题:一是扩大党委会委员构成,二是明确党委会议事程序,三是改革学术委员会委员构成并明确其议事程序,四是明确校长办公会议事程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国联  
一、温州金融改革发展三十周年主要成就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顾温州金融改革发展三十周年的历程,温州金融界凭着"敢为人先"的温州人精神,不断探索、改革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