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34)
- 2023(2784)
- 2022(2233)
- 2021(2124)
- 2020(1771)
- 2019(3888)
- 2018(3686)
- 2017(7346)
- 2016(4015)
- 2015(4087)
- 2014(4157)
- 2013(4096)
- 2012(3781)
- 2011(3352)
- 2010(3297)
- 2009(2911)
- 2008(2969)
- 2007(2648)
- 2006(2110)
- 2005(1977)
- 学科
- 济(14421)
- 经济(14398)
- 业(11617)
- 管理(10577)
- 企(9182)
- 企业(9182)
- 方法(7595)
- 数学(6761)
- 数学方法(6683)
- 财(4724)
- 学(4312)
- 中国(4096)
- 农(3547)
- 制(3331)
- 务(3323)
- 财务(3319)
- 财务管理(3312)
- 企业财务(3255)
- 融(3202)
- 金融(3202)
- 银(3112)
- 银行(3106)
- 行(2970)
- 技术(2880)
- 业经(2790)
- 农业(2515)
- 理论(2343)
- 贸(2338)
- 贸易(2338)
- 易(2289)
- 机构
- 大学(56606)
- 学院(55798)
- 济(22395)
- 经济(21923)
- 研究(20464)
- 管理(19915)
- 理学(17608)
- 理学院(17347)
- 管理学(16966)
- 管理学院(16839)
- 中国(14504)
- 科学(13492)
- 京(11598)
- 农(11531)
- 财(11079)
- 所(10826)
- 研究所(10077)
- 业大(9426)
- 农业(9258)
- 财经(9180)
- 中心(9133)
- 经(8477)
- 江(7745)
- 经济学(7556)
- 院(7333)
- 范(7104)
- 财经大学(7098)
- 师范(6990)
- 北京(6985)
- 经济学院(6879)
- 基金
- 项目(40925)
- 科学(32529)
- 基金(31253)
- 家(28575)
- 国家(28360)
- 研究(26894)
- 科学基金(23937)
- 社会(17915)
- 社会科(17070)
- 社会科学(17065)
- 基金项目(16461)
- 自然(16452)
- 自然科(16125)
- 自然科学(16119)
- 自然科学基金(15860)
- 省(15281)
- 划(13463)
- 资助(12923)
- 教育(12475)
- 重点(9490)
- 部(9323)
- 编号(9241)
- 性(8878)
- 创(8560)
- 发(8275)
- 计划(8230)
- 科研(8208)
- 创新(8058)
- 国家社会(7976)
- 教育部(7880)
共检索到77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流动性黑洞是由珀森德(Avinash D.Persaud)等国外学者在《流动性黑洞》一书中提出的一个与"流动性过剩"针锋相对、比"流动性不足"更为深刻的新概念。它是指金融市场在短时间内骤然丧失流动性的一种现象,一般与市场规模没有必然的关系,而与金融市场的多样性密切相关。一般而言,流动性黑洞在那些同质的市场,或者说在那些信息、观点、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肖蔚
本文针对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运用流动性黑洞理论,分析流动性过剩状况以及掉入流动性黑洞的潜在威胁,提出流动性管理应树立一种辩证管理的理念,不断创新和改革流动性管理方式和体制,以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和防范流动性黑洞风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云
流动性黑洞是指金融市场在短时间内骤然丧失流动性的一种现象。当金融机构从事市场交易时,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内部风险控制的需要以及监管部门的要求,会在某些时刻出现金融产品的大量抛售,而交易成员由于具有类似的投资组合、风险管理目标和交易心态,会同时存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昆 杨朝军 时玉婷
基于流动性黑洞测度指标,本文首先研究股东总数、机构股东数、股东变动数、个人股东数及持股集中度对测度指标的影响;其次分析不同类型机构股东数量与测度指标的关系;最后基于Probit模型,研究不同类型股东数量、股权集中度、不同类型机构股东对流动性黑洞发生概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股东总数和股东变动对流动性黑洞测度指标具有显著影响,对改善流动性水平具有积极作用,而股权越集中,越容易发生流动性黑洞。基于投资者异质性,把机构投资者进一步细分,发现不同类型机构股东对流动性黑洞水平影响强度不同。最后结合测度指标和Probit回归得出的结论,为提高我国股市流动性水平,减少流动性黑洞发生概率给出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乃幸 杨朝军
本文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建立了考虑投资者多样化程度,投机交易者比例以及宏观货币政策稳定性三因素的两期交易模型,得到了金融市场受到流动性冲击后可能出现的三种均衡状态。当流动性冲击加大时,市场在一定条件下无法找到合理的出清价格而出现大幅下跌从而引发流动性黑洞事件。研究表明:投资者越是多样化、投机交易者比例越小、宏观货币政策带来的流动性冲击越小,市场出现极端流动性黑洞的可能性就越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昆 杨朝军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流动性黑洞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发现交易策略单一、风险管理目标趋同和对市场的同质化预期是导致流动性黑洞发生的主要因素。投资者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下跌时的恐慌可以导致流动性黑洞的自我实现。在发生流动性黑洞时金融资产价格持续大幅下跌,买卖双方的指令严重失衡,成交量很少或者根本没有交易量。结合流动性黑洞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为预防流动性黑洞的发生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金融市场 流动性黑洞 形成机理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灯塔 周颖刚
一个具有吸收态的状态转化模型表明国有股减持政策诱使股市状态转向所谓的“流动性黑洞”;同时,在股市行情大跌时追逐流动性的假说没有足够证据支持,因而股市大跌是整个市场的宏观现象。在这些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一个微观市场结构的理论模型来解释“国有股减持之谜”:它并非是一场简单的由消息所引发的股市行情大跌,其根源在于中国股市的功能缺陷,这进一步支持了我们先前关于“中国股票市场达不到弱式有效”的结论。
关键词:
国有股 流动性 价格发现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马俐丽 顾金宏
本文将诱导因素作为调节变量引入债券收益与交易变化量双变量自回归模型,利用银行间国债市场逐笔交易面板数据,对诱导因素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银行间国债市场确实存在流动性黑洞;双边报价商数量对国债收益与交易指令流之间的双向关系产生了正向影响,双边报价商数量较少,市场交易主体多样性不足,是导致市场流动性黑洞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增加银行间国债市场的流动性,避免流动性黑洞的发生,应该增加市场交易主体的多样性;鼓励多样性的风险管理方法;增加国债品种的多样性并扩大国债流通范围。
关键词:
中国银行间国债市场 流动性黑洞 诱导因素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马俐丽 顾金宏
本文对我国银行间国债市场流动性黑洞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理论分析表明,虽然市场参与主体范围不断扩大,但实际参与交易的市场交易成员仍具有较高的同质性。通过建立债券收益与交易量双变量自回归模型,利用银行间国债市场逐笔交易面板数据,对银行间国债市场流动性黑洞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债券收益率和交易变化量均呈正向自相关关系,交易量指令流的变化导致债券当期收益率的反向变化,滞后的收益率对当期交易产生负向影响,我国银行间国债市场部分债券存在流动性黑洞。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昆 杨朝军
基于投资者在不同流动性状况下的行为,研究他们对股票收益率影响,结果表明:个人股东数和持股比例对收益率具有负向影响,而机构股东数和持股比例对收益率具有正向影响,且在发生流动性黑洞时,两者的影响都得到加强;不同机构投资者对收益率影响方向不同,有些机构投资者在不同流动性状况下对收益率影响方向和强度也不同;个人股权集中度在不同流动性状况下对收益率影响方向并不具有一致性,机构投资者股权集中度越大,收益率越高,且这种影响在发生流动性黑洞时更强烈。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春春
噪声交易与股票流动性都是行为金融研究的重点,但二者的相关性问题学界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正负之争"不休。文章改进Kyle (1985)的假设,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流动性数理模型,模型表明:噪声交易与流动性负相关,且相关关系受信息不对称、风险厌恶度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文章以中国沪深300指数的成分股数据证实了"噪声交易-流动性"关系,发现其存在显著的月历效应和市场行情效应。文章对"正(负)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评析,为争论的清晰化、明朗化做出贡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沈虹
文章在全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引发了对下一轮流动性黑洞爆发可能性的思考。首先,结合正反馈交易和多重均衡理论探究了证券价格不连续运动的特点以及流动性黑洞形成的内在机理;其次,构建了包含价格变动和交易头寸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并以中国上证A股市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自2008年以来,国内A股市场存在明显的正反馈效应,这使流动性黑洞的爆发成为可能。上述结论为预测及防范流动性黑洞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Jonas Palm 葛秋妍
本文分析了数字化项目的投资陷阱,从成本构成上阐述了容易被人忽视的持续性投入,提醒人们,如果预算中无法保障维护性费用的话,先期进行数字化的高昂投入也将前功尽弃。
关键词:
数字化 数字图书馆 成本分析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邓黎阳
经济领域的流动性的内涵广泛,现有的关于流动性的界定,大体上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从宏观经济角度,流动性主要是指与实际资产相对的金融资产,尤其是货币与资金。随着现代金融的发展,金融创新产品的不断涌现,流动性的概念也在不断延伸。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蔡霆
隐藏着巨大的"资产黑洞"的企业为了降低财务风险,一般都热衷于股市圈钱。并且为了避免筹集债权资金用以现金分红,大多采用低现金股利分配。处于成长期的公司,自由现金流量由于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而出现巨额年负增长并不能说明问题。只是,连年庞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在以后会计年度是否能够支撑足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值得特别警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